•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0

真锈菜刀
首页 > 期刊论文 > 保护未成年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哈超man

已采纳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心智、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而且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大力保护,而在未成年人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保护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在这方面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角色和责任。 关键词: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众所周知,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对于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育却是极其缺乏的,家庭、学校、社会对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就目前来说,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身处危险而不自知,从而就容易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在的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就接受积极的正面教育,很少会有安全意识,因此必须要着重加强对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例如,当一个人在家时,要学会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对于那些声称是远方亲戚,父母亲的朋友熟人的,应当提高警惕,谨慎确认其身份,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不能及时确认其身份的,一定不要相信其花言巧语,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报警或寻求邻居的帮忙等等。当然,强化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重要的还是培养未成年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贪图便宜,按照合理的法律要求和道德意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受外界危险的干扰,保证自己的身心安全。 二、让未成年人在遭遇侵害时学会向外界求助 当未成年人遇到侵害和危险时,有时候因为自身能力不够、社会经验缺乏、经验缺乏,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摆脱困境时,向外界寻求帮助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都听说过,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在学校或者社会遇到侵害时都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告诉家长或者老师,结果使得侵害人变本加厉,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因此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学会向家长或者老师倾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对孩子的抚养和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愿意帮助自己的孩子排忧解难,所以未成年人在遭遇侵害时,一定不要瞒着家长,及时和父母进行沟通,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值得信赖的人寻求帮助,如老师、同学、朋友、警察等。还要让每一位青少年谨记家长或老师的联系方式以及报警电话等等,以防在遭遇危险时不知向何人求助。总之,在遭遇危险或身处困境时,不能选择自己私了甚至报复等错误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只能使自己解脱一时,起不到真正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而且甚至会让自己后悔终生。所以,在遇到困难时,要相信家长,相信老师,相信法律,无论何时何地都站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也是我们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三、传授未成年人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的一些策略和技巧 在遭遇侵害时,我们鼓励与违法犯罪分子积极作斗争,但是我们也必须正确认识到,未成年人不具备与犯罪分子搏斗的体力和条件,因此如果一味地和犯罪分子“硬碰硬”,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以,在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学会根据环境和条件随机应变,以智取胜,使自己不至于陷入无法自拔的困难处境。因此,平时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一些策略和技巧,让未成年人知道在遭遇危险时,能够明白利害,必要时还可以牺牲较小的利益或者妥协换取自身的人身安全。如在遭遇不法分子的抢劫时,在明知自己和犯罪分子力量悬殊时,就不要和犯罪分子一味地较量,进行殊死搏斗。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时候,可以舍去一部分较小的利益,甚至妥协。这并不是胆怯的行为,在敌强我弱、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拼死抵抗只会带来更大程度并不必要的伤害。因此,一定要让青少年明白其中的利害,避免悲惨结局的发生。 每一位青少年都是家庭的宝贝,从小到大享受着来自各方无微不至的关怀,缺少相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但是社会中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注意稍有不慎就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危险是不能完全消除的,但只要我们加强防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相关的自我保护技能,才能使自己遇到危险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侵害。 参考文献: [1]阎凤兰,高波.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J].中考政治快递,2004(01). [2]贾世霞.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J].河南教育,2005(08). [3]牟瑛.浅谈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的盲区[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0). [4]魏林.如何增强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J].宁夏教育,2014(12). [5]王运国.加强和发展校外教育阵地作用,促进未成年人身健康发展[J].素质教育论坛,2009(04).

212 评论

风风一样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57 评论

百度地图运营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比如宪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项合法权利的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2、《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过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体规定了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如何对犯罪自我防范,对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此外,《婚姻法》、《收养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都有若干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条款。在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中,必须依照上述宪法和各种法律的规定进行,以便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338 评论

佐鉺三鉺洞

你是有部未成年保护法嘛?这类文献,你可以看看汉斯的(法学)

341 评论

迟到的春风

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1. 家园联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刘新才智2013-02-05

2. 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廖雪芬中华少年2016-04-25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高灵时代教育2012-07-23

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冯金现代交际2015-12-15

5.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5

6.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邓明当代教育论坛2004-06-08

7. 浅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刘菲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5

8. 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刘月平考试周刊2010-05-21

9. 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研究梁运佳西南师范大学2005-04-01

1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吴冰清科学大众2007-05-20

1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策略探讨肖晓文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03-05

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张净学周刊2012-09-05

13. 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易万清; 熊佳蕾; 王莉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21

1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钟翠苹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21

15.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曹向华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6

16.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罗有芬青年文学家2010-08-23

17.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操作杨贤君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05-15

1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赵明昆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8-25

19.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徐萍新课程(小学)2010-08-08

3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童人格权利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幼儿 教育 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辉煌成就,那幼儿教育的 毕业 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

    红颜一笑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参考文献格式

    1.1 请作者登陆网站根据导航进行投稿或将稿件投送到编辑部信箱,标明“新稿”字样及作者联系方式(电话、E-mail,单位及邮编)并附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攻关课题

    臭美的小女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幼儿自我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安全教育是幼儿园

    魔都魔都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二未成年人犯罪论文参考文献

    可以预防未成年犯罪,更好的引导未成年人成长。

    北京陆少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未成年人犯罪论文的参考文献

    我国的法律将未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定义为未成年人,为了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我国现行的法律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目的拟定法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

    maymay5520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