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7

悠然1968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离婚冷静期论文答辩问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ilwithjada

已采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有委员建议应设立离婚冷静期甄别机制,涉及重婚、家暴、遗弃、恶习等情形,没有必要给予冷静期。

对此,你怎么看?

设置“离婚冷静期”,本意是避免当事人轻率离婚、冲动离婚,以维护家庭稳定。但问题是,提高离婚门槛,不一定能够捍卫婚姻。美国离婚程序繁琐,可谓难度比我国大得多,但美国的离婚率不仅高于我国,而且居世界之首。难道美国人热衷于离婚,都是冲动所致?既然如此,美国设置的重重难关,为何遏制不住他们离婚的冲动呢?

众所周知,夫妻感情破裂,是造成离婚的根本原因。在夫妻存有异心,双方之间再无爱可言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离婚。在走出这一步前,多数人都进行过长久的磨合和沟通,直到婚姻挽救无望,像那种冲动行为仍是少数。一旦双方决意离婚,就是增加再大的难度,也于事无补。相反,冷静期还有可能使双方纠纷不断,甚至矛盾升级。

因此,办理离婚案件是在走合法程序,而不是婚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以种种理由久拖不办,有时非但拯救不了婚姻,反而给夫妻双方和平分手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更会使法院留下办案效率低下、行政慢作为的口实。我认为,与其设立“婚姻冷静期”,不如将关口前移,对婚姻中的男女作一些风险预警工作,帮助夫妻双方共同成长。

婚姻和谐,既关乎家庭幸福,更关乎社会稳定。近年来离婚日益普遍化,但颇有一些夫妻在赌气情形下选择了离婚。这种冲动型离婚,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也让非理性的草率离婚行为蔓延。因此,试行“离婚冷静期”有积极意义。

但就目前试行情况来看,部分法院特别是一些婚姻登记机关,将“离婚冷静期”作为当事人离婚的前置条件,不论当事人的感情是否破裂,也没有充分考虑重婚、家暴、遗弃、恶习等情形,致使当事人不能及时解除痛苦的婚姻,是值得关注的。

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有悖“离婚冷静期”的设立初衷,完全有必要设置一定的适用限制条件。在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审议中,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设立“离婚冷静期”甄别机制,无疑是一种理性的纠偏,值得肯定和期待。

通过甄别,既可以让符合法定离婚条件的当事人及时解脱出来,又可以提高离婚纠纷的处理效率,节约司法和行政执法资源,从而有效纠正“离婚冷静期”在执行中的负面效应,真正促使该项制度释放出“挽救

其实,要想更充分确保“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严谨性,除了甄别机制,笔者以为,或许还应借鉴法院系统做法,增加“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置程序。

这意味着,若未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即使不存在家暴等情形,也不应随意设置冷静期。毕竟,是否存在“家暴”等情形,仅凭婚姻登记机关其实很难判断;更重要的,对于是否需要冷静期,当事夫妻双方实际上才最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其一,与“结婚自由”一样,“离婚自由”同样也是“婚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即便是冲动离婚,在法理上,仍属于“婚姻自由”范畴内的一种自由,对于这种自由,除了当事夫妻自身外的其他外力,实际上都应慎重对待,不宜轻易介入,而应主要由当事夫妻双方来“自决”,并自担由此带来代价和后果。

其二,在“婚姻自由”的现代婚姻观念下,“离婚率高”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全国离婚纠纷案件中73.4%的原告为女性,这说明的是,越来越多人有婚姻自主意识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有时候,选择离婚也是给彼此一个机会,让对方寻找更好的婚姻,改善婚姻质量。

185 评论

最後放縦

一、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论题

首先从主观入手,每篇论文都对应着相应的专业,可从当前该专业的社会大致情况来简要分析;其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来分析,实习过程中对该专业有了更深的社会认识,发现了一些问题等;最后,可以说是与指导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后选择该课题。

二、学生的论题有哪些意义和目的

这一问题一般在开题中就有提及,正文中也有相关小节说明,只需要对其加以总结提炼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不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东拼西凑会给考核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学生论文的框架是怎么设计的

该问题的.回答并非是让学生将论文大纲讲述一遍,而是对整个文章的一个综合说明。比如: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开头从总体上论述XXXX的特点等大背景,之后“提出XXXXX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XXXXX对策,最后是总结陈述,各部分相互间存在逻辑联系,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215 评论

索邦大学

诉讼离婚答辩要注意的问题有: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准备充足应提交的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注意不要错过开庭时间;不要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296 评论

雪莉小姐的

是必须的三十天冷静期吗?还是互相商议?如果是必须三十天,那我估计一辈子离不成了,我们都是异地打工人员,已经冷静了快三年,这三十天能让我冷静一辈子了

252 评论

相关问答

  • 离婚时的论文答辩

    法律分析:答辩状 答辩人:XXX,女,汉族,××年××月××日出生,住××市××区××社区××号楼×单元××号。身份证号码:××××××××,电话:××××××

    终极尐壊疍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离婚冷静期相关论文题目

    首先,我们都要反思当前中国爱情和婚姻的现状:第一,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在攀升,而且80%的离婚都是女性提出来的;第二、90%以上的离婚都是婚姻出轨所导致的,女性的出

    恶魔小郡主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论文答辩问题

    论文答辩问题归纳 导语:论文答辩要做得好,除了要对论文内容了解清楚外,还要做好论文答辩稿的准备。接下来我整理了论文答辩问题归纳,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这个

    sky刘小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离婚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婚姻法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中国婚姻法文化考论2、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3、秦汉家族法研究4、我国民法典亲属法编立法构建研究5、中美

    兔小主改名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离婚的论文题目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调整范围出发,讨论了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必要性,把离婚中的损害区分为离因之精神损害和离婚之精神损

    DP某某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