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7

hua爱美食
首页 > 期刊论文 > 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祎伊妈妈

已采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建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统筹兼顾,差异发展,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

到2016年,力争镇域GDP年均增速达到12%,地方税收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3%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年均增加18%,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对接率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

二、功能布局

在严格遵循全区城乡总体规划、区域生态空间管控规划、水资源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功能配套,积极打造镇域特色经济板块。

工业园区配套板块:大安、陈食、卫星湖发展凤凰湖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松溉、朱沱发展港桥工业园区配套产业;三教、板桥发展三教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板桥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基地。

道口经济板块:高速路道口涉及的三教、双石、临江、五间、何埂以及青峰、红炉等镇重点发展建材、现代商贸物流以及工业园区配套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中心城区板块: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主要发展传统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及房地产业。

农业园区板块:五间、何埂、仙龙、吉安、来苏、金龙、永荣、宝峰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或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乡村旅游板块:茶山竹海、黄瓜山、石笋山、卫星湖、十里荷香、松溉古镇相关的镇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

三、改革发展重点

1、培育新型工业支撑体系。根据各镇街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镇街总体规划,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镇街打造特色产业园,编制特色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产业园的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镇街特色产业。打造镇街产业发展平台。做大做强现有8个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鼓励盘活闲置资产,重点支持电子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加工、卫生洁具、家具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等产业发展。

2、引导镇街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资源型传统产业,变矿石、煤炭开采为矿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支持企业技改扩建,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和产业转移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实施“微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工程,促进镇街工业快速发展。建立镇街与工业园区合作机制,发展配套加工制造业、电子信息外包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

3、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家庭农场发展规模标准及扶持范围,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益联结创新试点,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持股农民合作社,与农户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专业化服务机构,探索农业生产种子、育苗、农资、耕种收全程代办社会化有偿服务试点。完善重要农产品基地安全生产可追溯体系,加强产地准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4、探索鼓励城市资本下乡投资经营机制。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积极创办、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建立城市资本下乡投资引导项目库。推进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探索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办证试点,开展农(林)业生产、管理附属设施地权与房屋产权分离办证试点。推行土地经营权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利益。

5、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与量化确权。对全区镇街、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代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小组的全部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分类指导开展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工作。将适合量化确股的资产,按认定价值和股份数量量化到人,建立相应的产权管理法人主体,探索集体资产经营有效实现形式,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6、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农民持股机制。对财政资金扶持农业经营主体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补助项目(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补助项目除外),项目补助金额的50%作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和企业项目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其中,农民持股60%,集体经济组织持股40%。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所持股份,不参与经营管理,不享有退股权,只按持股金额7%的标准实行固定分红。分红时间从项目竣工验收时起,以整年度计算。分红时限为项目存续期。

7、深化水利、林业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开展农村水价改革和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试点。探索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和集体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加强基层供销社平台建设,推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8、构筑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放心”农产品直销店以及来苏、大安、朱沱、三教等镇的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建设进度,依托“吉之汇”农贸城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健全和拓展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农户、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投资主体在农村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点。支持举办各类特色农产品节会促销活动。

9、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一批经营农产品的商贸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挥供销合作社、邮政等传统流通渠道作用,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1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餐饮、物流服务、劳务输出、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城乡一体化商业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农产品网上交易”等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开设网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1、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管理工作机制。严格复垦条件,不搞大拆大建。强化复垦验收,建立国土、农业部门联合验收复垦项目制度,严格验收程序、验收标准,落实验收主体责任。每年实施土地整理50000亩,新增耕地4000亩,保障“占补平衡”,每年实施复垦项目500亩,保障“挂钩”指标。加强耕地后期管护利用,防止耕地撂荒。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复垦新机制。严格复垦入库、复垦验收、价款拨付公示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和小城镇。防止借美丽乡村建设等名义搞违规建设,坚决查处变相“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行为并追究责任。适时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房转让试点。

12、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按照监督管理、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交易鉴证“四统一”原则,构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股权、“三权”抵押物处置、养殖水面经营权、农村“四荒地”使用权、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知识产权、林木及林产品等流转交易。

13、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引导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农业发展。拓展农村产权融资范围,将抵押物由过去的“三权”逐步扩大到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库、塘、堰)、集体资产股份、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农业产业化工程资产、涉农补贴、涉农保险保单、鲜活资产等,逐步推广农村土地收益权保证贷款。

14、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力度。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放宽担保抵押要求。创新“三农”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粮食、生猪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15、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镇落户通道。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放开进城区、场镇落户准入条件,在城区、场镇务工经商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购买商品住房的、在城镇投资兴办实业的农民工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在农村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年老父母投靠子女均可申请在城区、场镇落户。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处置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以及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等权益。对自愿退出宅基地的,通过复垦推动宅基地财产权变现。以市场化方式妥善处置夹心房、连体房复耕难等问题。

16、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按照就近入学原则接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用工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有序推进公租房建设,采取信贷优先、税费减免等措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购房帮助。完善并落实社会保险接续办法,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

四、政策措施

1、统筹编制全区区域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城镇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形态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负责场镇建设规划的技术指导、方案审查和衔接协调工作。适时修编镇街用地规划。

2、支持镇街盘活学校、医院、场镇危旧房等国有闲置存量土地。

3、镇街符合规划的工业用地指标,由区政府统筹解决。

4、 每年安排300亩左右的土地指标,主要用于镇街发展工业和商贸流通项目,其次是场镇房地产开发。指标分配不搞平均主义,对“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行为问题严重且不整改的,不予分配指标。

5、镇街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增减挂钩指标和地票解决。原则上复垦项目所在镇街产生的增减挂钩用地指标的50%留所在镇街使用。

6、选择2个镇开展土地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镇街逐步扩大镇域“缩小征地范围改革试点”。

7、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用地建设。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对外开展合资合作,发展股份制企业,办理集体土地房地产证。

8、按区级现代农业园区政策,整合支农项目资金支持镇街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发展。

9、采取“1+X”(一个工业园区带动几个镇街)的方式,在园区内规划一定的地块,用于镇街发展与园区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享受工业园区同等政策。

10、支持在工业园区以外有工业用地的镇街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小微企业。对建标准厂房超过5000平方米的按10元/平方米的标准一次性补贴镇街。

11、镇街建设专业市场、冷链物流项目按成本价供地;对引导限上商贸企业到镇街新开设直营连锁店的镇街,每个补助1万元。积极推动中心镇商业集中发展,对新建1万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的镇街,每个补助资金20万元。

12、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支持有条件的农户、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现有房屋兴办“山里人家”;支持社会资本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利用符合规划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建“山里人家”。

13、调整完善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镇街财政保障能力。主城3个办事处城市规划区以外和其他20个镇街的建设项目,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出让收入相关规费计提的永川区级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相应镇街。

14、全区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额安排给镇街。

15、镇街在区外招商引资实现的永川级新增税收,给予100%的体制分成比例。

16、镇街招商引资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实现的税收永川留成部分,镇街分成50%;按到位资金的50%计入镇街招商引资任务;项目实现的增加值按40%的比例计入镇域GDP。

17、区财政统筹安排一定资金,给予承担园区、城区征地拆迁任务的镇街用于镇域经济发展。

18、城乡建设增减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按2万元/亩给予工作经费补助到镇街。

19、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硬(油)化路路基宽度为4.5米的,每公里补助45万元;路基宽度为5.5米的,每公里补助60万元;路基宽度为6.5米及以上的,每公里补助70万元。

20、区政府设立的产业发展基金向镇街倾斜。对区级中心镇给予与市级中心镇同等的区级配套补助政策,区级每年给予各镇街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1、完善区领导、部门联系镇街工作制度。

五、组织保障

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各镇街要充分发挥在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发展壮大镇域特色经济。区级相关部门,对中央、市级拟出台的新政策要加强衔接,及时跟进,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与发展工作。

严格督查考核。把统筹城乡改革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工作任务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区级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开展阶段性工作督导检查和跟踪评估,对政策不落实、服务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镇街和部门要追究责任,确保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270 评论

姹紫嫣红NEI

谈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谈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 当前地方特色会展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其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会展质量有待提高、会展产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等,尤其是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探究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特色的会展行业发展,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调整制定会展业的发展计划、提高展会的质量水平,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地方特色会展展业,以渝东北地区会展产业、合肥市会展产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对地域制约会展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和政府严格管控会展政策三方面的战略与对策,突出地方会展产业特色,提高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特色会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展品牌;路径优化;

2021年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各省级地区纷纷加快大力投入建设会展场馆,制定切合实际有意义的会展主题,加大对会展及相关产业的投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场所,促进地方特色会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拉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政府轻视会展行业的政策实施等,会展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场馆的数量虽然增多,但是场馆面积小、会展质量不高,且会展区域结构发展极为不平衡和不协调;区域性中高端人才不多,缺乏创新创业科技能力;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低,不善于抓住时机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会展,在树立会展品牌方面仍需提升改进。诚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根据地区区域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案例,构建地方性特色会展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显得十分有意义,并提出提高中高端人才培养、提高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树立会展品牌等会展发展战略与对策。

1、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会展经济以及会展经济对地方地区城市发展及经济增长发展作出相关的研究。李毅超(2005)认为会展场馆作为会展经济的基础,以优质的服务体系和完善多功能的配套设施为支撑点,通过各种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吸引大量参展商和观众,在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刺激城市发展[1]。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及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赵驹(2008)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重庆市会展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并提出可以通过物流体系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物流技术的创新、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快重庆市与国际接轨的进程[2]。叶彬(2017)通过分析渝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资源、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欠发达、硬件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缺失、市场化明显欠缺等挑战,提出了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措施[3]。胡亚涛(2013)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各关联产业与会展业的关联度,从会展基础设施、会展品牌、会展项目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在发挥联动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经济发展吸引力与提供技术信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改善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等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途径基础上再提出结合产业集群、增长极等相关理论为重庆市会展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对策[4]。综上所述,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会展业的经济发展略有研究,分析会展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可改进的战略与对策。但在地方性区域性上的研究还有欠缺,目前就我国来说,区域结构不均衡,不同地方的特色产业研究凸显还不明显,但不同地区又具有相对新颖的特色,地方特色会展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2、地方区域阻碍特色会展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分布不均衡且相对落后

伴随进入高质量、高经济发展的21世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培养。据2020年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2020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许多工作者选择留在当地就业,但对于一线城市的高速发展,企业数目持续增加,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而加剧了地方性人才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中高端人才需求TOP20城市来看,上海、北京位居前两位,新增高端人才需求占比分别为11.96%、11.71%[5]。重庆市人才培养相对落后,一些会展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完全脱离市场,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不清晰,培养技能欠缺专业性与细化性,甚至以偏概全。

2.2会展经济意识薄弱,品牌性不高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以及文化差异、思想开放程度等不同,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然而会展行业又是近年来刚起步的新兴产业,许多企业和民众对会展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不善于利用会展获取信息、抓住时机、推销商品、展现形象、促进稳定长期合作,这不仅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会展产业的相关发展。另外民众对会展产业的经济意识也较低、参与度低,且会展的举办主题相对复杂混乱,偏离了举办会展的真正意义。据调查,合肥市曾举办过一些销售类型的展会,虽然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但实际上忽略了发展会展产业的实际意义。会展经济拉动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利用资源发展举办展会,呈现出效果最大化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的提高。“中国合肥苗木花卉展”“中国国际微商大会”等体现合肥地方特色的品牌会展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相对比于青岛的“啤酒节”、厦门的“台交会”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会展仍有较大的差距[6]。

2.3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轻视会展产业的发展

成功的会展行业不仅依靠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地理自然条件充裕、交通便利与发达,对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管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会展业为例,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地势平缓、气候温暖宜人,是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城市,发展会展行业具有良好的条件。但同时,据2019年海南省会展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海口市快速发展且不断壮大的会展行业中,还存在不少因政府轻视政策审查的相关问题:会展的举办缺乏明确的目标,组织管理模式混乱且落后;会展市场秩序混乱,会展举办的门槛过低,会展呈现效果差,市场上过多展会鱼目混珠,甚至造成“泡沫”现象;会展主题偏离实际意义,混乱复杂;展览场所展馆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单一、面积小,场馆服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都与政府轻视会展行业相关政策有关,导致市场上的展商随性发展举办展会,严重制约了会展行业的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3、地方特色会展产业助力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3.1提高对中高端会展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部分地区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参考河北雄安新区发布的《关于加快聚集支撑疏解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方案》,其中出台多项措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第一,大力引进高层次新人才。新区提出在2021年全面启动“雄才计划”一揽子工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院院士、相关产业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引进力度。利用高层次人才团队致力打造新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聚集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不断壮大地区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打造全球人才创新聚集地;第二,政府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工作补贴、物质奖励、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使地区人才引进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第三,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各个地区均可搭建人才智慧服务平台,对各个实验室、各个项目健全完善人才“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全程服务制度,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保姆式”优质高效服务。引进先进的功能设施,探索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住高层次人才[7]。

3.2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意识,树立会展品牌

加强会展经济意识,不仅要加强企业商家对会展运营的经济意识,还要加强普通市民对会展参与度的意识。企业商家应该灵活运用会展信息,巧妙抓住市场的机会,积极推销商品,展现良好的形象。对会展行业要进行深入清晰的理解,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展会的举办树立明确的主题目标,在展馆中引进多功能基础设施,完善场馆的服务体系,做到呈现会展效果最大化原则。这不仅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当然仅加强企业商家的会展经济意识也是徒劳无功的,还需要加强普通百姓对会展行业发展的认识与了解,达到加强全社会会展经济的意识。市民要在深层面理解认识会展经济,不能以偏概全,切忌盲目跟风参加会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有效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展会参加。加强会展经济意识,提高参与度,有效选择,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政府在策划展业发展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综合实力、地域发展,客观全面地分析,计划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会展策划书,结合当地的优势,创建自己独特新颖的会展品牌。品牌展会不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要在参展商数量、服务质量、参展效果等方面逐步积累,稳步增长。

3.3政府严格管理会展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地方特点产业的发展,拉动助力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成功的会展行业,需要社会提升人才培养的意识,使低、中端人才向高端人才发展;企业商家要树立品牌会展,呈现会展举办效果的最大化,普通市民要结合自身需求提高会展经济意识、提高参与度等,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严格管控,严格要求每一条制度的施行。针对市场上展馆面积小、主题混乱、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鱼目混珠的会展,政府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地区政府应当在深入理解发展会展业所需要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会展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追求数量、盲目发展的局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并提高一系列展会质量标准化的相关制度,以达到提高展会质量的效果。当相关职能部门提高展会的质量标准,展会的质量也会随之上升,促进展会经济的质量和数量的增长,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突出地方性特色会展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李毅超.廊坊市会展经济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赵驹,胡亚涛.基于产业关联理论的会展业效应-以重庆市为例[J].财经科学,2012(12):73-79.

[3]叶彬.渝东北地区特色会展业发展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7,04(04):78-83.

[4]胡亚涛.重庆市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5]张扣,蒋晓阳,胡书凝,陈国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展业创新发展驱动力及提升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0(11):16-18.

[6]侯祝松.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7]陈国庆,方子强,古月,华艺嘉.创新驱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0(08):10-12.

1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

    1、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2、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为提高创新创业质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3、发挥财政、税收的作

    清影512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1000字

    在家乡,我有很多从商的朋友。时常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和口头中捕捉到家乡经济投资环境的一些信息。其实,几届市政府的换届领导都一直不遗余力地抓经济建设。制定的政策和规划

    stella5944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经济高质量发展议论文

    实现高质量发展论文的三个论点: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1、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

    jialing6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文

    实现高质量发展论文的三个论点: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 1、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

    甜心派儿59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审计监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

    浅谈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一、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含义对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这两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是,究竟什么是会计监督?什么是审计监督呢?(一)会计和审计。

    浅浅浅浅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