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6

我只爱摄影
首页 > 期刊论文 > 从人物主题意象分析文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惊艳你的眼

已采纳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

282 评论

神经女大王

《老人与海》中人物分析论文

一、语言风格与老人形象塑造

1.独特的语言风格

正是基于“这种创作上的保留态度,要求他在语言上的适应。正如海明威所说,好的散文就像一座冰山,它只能有一小部分露出在海面上。但冰山一定要停留在寒冷的北极海水里——否则,就要融化”的所谓创作理论,也正是基于深厚扎实的生活积累,海明威万中取一,以少胜多,以流畅、清澈、坚实、凝练的叙述语言和手法来塑造桑提亚哥这一鲜明丰满、情感丰富、内心刚毅的“硬汉子”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蕴在这个富有多重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之中。

2.体现语言风格的一位年迈而自信的老渔夫在故事的发展演绎中,作者通过桑提亚哥与小男孩的对话、在海上的内心独白、回忆、思索,以及熟练的捕鱼动作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等生动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一位年迈体弱,在既定的失败和死亡面前毫不气馁、英勇无畏、不屈服于命运的渔夫形象。不仅从正面形象勾勒出老人独有的外貌特征,而且从老渔夫那“那海水一般蓝”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老而不衰、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现鱼、与鱼斗智斗勇、与鲨鱼的殊死搏斗等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借助于大马林鱼之狡诈、鲨鱼之凶残、搏斗之血腥“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坚强”(黑格尔语)。即使是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死亡的威胁,他的意志也最终战胜了恐惧心理,对老人而言,生命的存在并不是第一位的;只有伟大人格的存在,只有保持男子汉的尊严才是第一位的。正如老人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就是作者寄托桑提亚哥这一艺术形象向读者昭示的硬汉子精神。同时也是海明威的人生宣言。

3.语言风格与性格特征

纵观整个作品,海明威似乎还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躲在“舞台侧翼”,极其平淡无奇、简约冷竣的“电报式”语言介绍桑提亚哥其人其事,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捕鱼故事。一方面,作者让读者直接面对书中人物,亲自观察他们如何作为;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语言风格很适宜表现老人那种孤高自傲、刚强无比的性格,因此也就越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和发挥理性的思考,越能突出老人的硬汉子形象和性格,越能深入地把读者拖入书中人物境界中,去作切身的感受。由此可见,桑提亚哥,这一体现“冰山理论”的艺术形象,正是海明威独特创作风格的生动展现。

二、体现海明威式的“硬汉子”形象

作为《老人与海》中的主角,桑提亚哥这条硬汉子,又是海明威一生坎坷的经历和自身 桀 骜不驯的性格在艺术上的折射反映。老人的身上无时不刻地有着海明威的影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威一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酷爱斗牛、打猎及各种各样的冒险活动。他的躯体伤痕累累(身上曾取下237块弹片),精神上的屡屡创伤尽管像梦魇一般时时给他带来巨大的折磨和痛苦,但他仍然像个男子汉顽强地生活着,孜孜不倦地创作着,永不停止地探索着人生价值和人生轨迹……这些生活经历为海明威创造“老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内心刚毅的硬汉子形象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原型和创作素材。

这正如作者的儿子格雷戈里·海明威所说:“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就是海明威本人,或者说是他身上最好的东西。他总是赢、输,他是受不了的。”难怪,海明威,这位美国文学史上的“老人”性格上的孤傲、自信、好斗、刚强的男子汉气概同桑提亚哥的性格和脾气如出一辙。从某种意义上讲,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化身。

这里,还应该指出的是,桑提亚哥的形象之所以感人至深,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海明威偏偏选择了一位体力衰竭、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作为硬汉子代表,而没有选择一个体格健壮、精力旺盛的年轻渔民充当作品的男主人公。这种出人意料的年龄选择,自有作者道理所在,也正是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之处。

三、硬汉子的另一面:一位善良、质朴的老人

谈及作品中的桑提亚哥,人们常常注重于性格上“硬”的一面,却忽略了他在性格上所表露出来的温柔体贴的另一面。

处身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老人将无边无 垠 的大海比作一个女人,美丽又可爱;当作一位母亲,仁慈而体贴;他将自己的对手马林鱼称做“兄弟”,甚至想亲手喂喂它;老渔夫同情弱不禁风的小海燕,即使在海上紧张的搏斗中,也要同歇脚于船艄的“小鸟朋友”友好交谈。这种对弱者的同情、对对手的尊重与对凶恶的鲨鱼的憎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处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连续八十四天出海捕鱼一无所获的背运,面对小男孩父母的蔑视,老人却十分和善;即使拼死决斗而挣得的一副鱼骨架,也不忘了把鱼头送人钓鱼用;作品中老人与小男孩马诺林之间真挚友谊和交往,也正是体现老人纯洁、善良、慈爱的人生情感。

结语

尽管《老人与海》的故事外壳脱胎于一位古巴渔夫真实的海上经历,但是海明威借助于桑提亚哥这个普通劳动者的躯壳表达了一位年迈、孤单又迷惘的知识分子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并且,作者在硬汉形象的心灵世界融入善良的人性内涵,使得这一形象富有更强的精神魅力,使得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内涵得到强化和充实;也正是来源于道德情感的精神魅力“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余立三.海明威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家[J].外国文学研究,1986(2).

[2]游嘉胜.论《老人与海》形象主体的精神结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5).

《老人与海》中象征主义分析

摘要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颂扬了人类“可以被摧毁、不能被打败”的伟大精神。论文通过对老人、大海、小男孩、大马林鱼等蕴涵的象征意义挖掘,全面深刻地把握海明威文学创作思想的精髓――象征手法。

关键词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冰山理论;海明威

Abstract : Hemingway used in the "Old Man" in its "iceberg theory" creative principle, the major themes deal with the strugg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elebrate the human "can be destroyed, it can not be beat," the great spirit. Thesis for the elderly, the sea, the little boy, marlin and other big mining symbolic implication,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grasp of the essence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Hemingway - symbolism.

Keywords: Old Man; symbolism; iceberg theory; Hemingway

一、引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迷惘的一代”代表人物。《老人与海》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文学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与文中描述的事件是海明威生活经历的真实再现。曾有评论家说“海明威的‘冰山’风格,即小说的创作手法就好比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有八分之一浮出水面,其余的则在水里。”① 我们读罢《老人与海》时,会发现这样的特点,浮出水面的那部分是象征手法的寓意,而剩下的八分之七则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文中象征手法的纯熟运用充发展现了作者杰出的文学创作才华。

二、象征意义与冰川理论

(一)象征意义

象征的基本含义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它可以通过意象来诱发欣赏者的经验和情感的表现,使文学作品产生强盛的生命力和永久的艺术魅力。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深知此道,运用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物象,再让读者从具体的物象激发经验想象和情感的表现,去挖掘其中的意蕴。

(二)冰川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三、故事情节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讲述的故事是:老渔夫桑迪亚哥独驾孤舟在大海捕鱼。连续84天都一无所获.在第85天他遇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生死

搏斗,老人终于将其捕获。不料返航途中遭到了一群鲨鱼的进攻。他们围绕着绑在船弦边的马林鱼你争我夺。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也无济于事,最后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仅将光秃秃的马林鱼骨架带回了小茅屋。这就是小说《老人与海》的全部情节。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小说却能深深影响欧美文坛,震撼数亿读者心灵,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说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包含着多层次、复杂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老人桑迪亚哥是人类的缩影,海是老渔夫活动的舞台之一,出海捕鱼是与大海抗争、不屈于命运、积极奋争的象征。《老人与海》故事象征的是人类同大自然抗衡的故事。尽管大自然力大无比、坚无不催,人类凭借坚韧的意志力、自信、勇敢、不屈不挠、永不言弃、战胜自我的精神,不断向成功靠近,最终成为精神上的胜利者。《老人与海》颂扬的是“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类伟岸品质。

四、主人公圣地亚哥既是“生命英雄”的象征,也带有宗教的象征意义

老渔夫桑迪亚哥连续84天没钓到一条鱼,一直坚持到第87天终于降伏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人奋力与群鲨搏斗,而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老人身体的虚弱、疲惫、�小、年迈和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自信、勇敢、忍耐、执着、自控、强悍的英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极其震撼人心。光秃秃的马林鱼骨架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也是精神的硬度。他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

同时,桑迪亚哥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基督色彩。桑迪亚哥以前曾87天出海一无所获。现在又遇到了84天捕不到鱼的“背运”,加上海上拼搏的3天又凑成了87的数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字,因为耶稣在旷野之地受魔鬼的考验,40天水米未进,之后的40天又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在后来的一周便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复活。前后加在一起恰恰也是87天。除了这隐藏的数字信息,海明威还在小说的后面部分描写老人回到小茅屋后的`情形时写道: “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下两只胳膊伸得直直的”,俨然一副基督受难的姿态。 这些描写似乎象征着“以耶稣的受难、复活暗示一切信仰宗教的人们都将蒙受巨大的灾难,但终将获得精神上的再生”。

五、小男孩曼诺林象征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将代代相传

由于老人一个人在小划艇里捕了八十四天鱼而无收获,小男孩的父母就迫使他离开老人。然而,当小男孩赚了一些钱之后,他又决定回到老人身边。每当老人黎明之前出海捕鱼时,他总会说:“Then if you look something truly big we come to your aid.”在捕杀大马林鱼和与鲨鱼的斗争过程中,老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叫喊着小男孩的名字。“How I wish the boy were here”这句话在这篇小说里出现了许多次,这表明了小男孩对老人是多么的重要。当老人从海上回来时,他没有带回一条鱼,而仅仅是一根大马林鱼的骨架,此时男孩并没有像其他渔夫那样嘲笑他,而是安慰老人:“We will fish together now for I still have much to learn”。这两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斗志雄心是如此类似,以至于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一个人来看待。“这个老人的过去和未来一幕幕全反映在小男孩的身上,并用一种不可比拟的精神力量使他精力充沛。”②男孩决定陪着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出海捕鱼,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将会代代相传,小男孩也象征着将来人类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六、马林鱼骨架象征伟大意志的胜利

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87天,杀死了巨大的大马林鱼。为保护大马林鱼,老人同疯狂的鲨鱼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光了,仅留下一具巨大的骨架。老人又一次无功而返。然而这次几乎以他的生命为代价的搏斗显然已经超出了老人的本来意图,发展成为对一种精神的追求。虽然在一般人的眼里,这具骨架只是一堆有待清理的废物,对老人而言,却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一种精神上的胜利。这种胜利是他不可动摇的意志的象征,是敢于面对并挑战失败和死亡的象征。

七、其他象征意义

在《老人与海》中,还有多处具有象征意义。大海象征人生的搏斗场,是人类社会的剪影。大马林鱼象征着老人理想的追求之物,而老人对大马林鱼的征服,则表明了人类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克服许多困难和阻碍。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老人魂牵梦萦的“那群狮子”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强者的向往。

八、结语

《老人与海》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完整体现。小说以简洁的语言、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一个硬汉的形象。老人圣地亚哥、小男孩、大海、马林鱼、鲨鱼、群狮等被赋予丰富的象征和寓意,所谓“言犹尽而意无穷”。整部作品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颂扬了“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类伟岸品质。为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1.

[2]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Washington,D.c 1971 Book Ⅳ.

[3] Ni Fang. Symbolic Means of the Author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2004-20(4): 103-104.

329 评论

dodolong64

呵呵,写毕业论文吧,我的给你参考下课题名称 从《太阳照常升起》浅谈美国迷惘一代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太阳照常升起》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战后荒原的画卷,生活在其中的荒原人不仅身体千疮百孔,精神也失去了家园。他们迷惘的,痛苦的,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研究《太阳照常升起》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美国迷惘一代对于战争和生活的态度: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失去对人性的渴望。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成为两大主题的背景下,研究迷惘一代的悲剧生活,意义在于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发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精神,指导我们的生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 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 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 合在一起。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都是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研究迷惘的一代人的共同点:他们目睹了那场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生活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结合现状谈谈研究迷惘一代对现实意义。四、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根据作者海明威创作《太阳照常升起》时期的经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对美国迷惘一代形成,发展,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五、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进度安排论文初稿阶段,为期 40 天,阅读相关文学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论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确定论文提纲,开始撰写论文;论文二稿阶段,为期 60 天,根据导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注意论述层次,调整文章结构。论文终稿阶段,为期 30 天,根据导师对二稿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注意语言表达,规范论文格式。七、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收集了有关《太阳照常升起》的资料及相关学术论文,本科阶段学习了英美文学课程,基本掌握文学作品分析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从选题开题到初稿阶段学生在校,能当面指导文献检索和科研方法,解答理论理解和运用方面的问题;能够方便使用图书馆、阅览室和校园网。

137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目录

    1、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2、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800字。 3、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结合事例。 4、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500字。1.容颜娇美,如捧心西子

    非人勿扰的201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毕业论文作品人物形象分析

    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论文类型是人物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Character Analysis Essay(人物分析论文)。这一类型的文章需要学生对人物角色

    邱shann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从人物主题意象分析文学论文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一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

    我只爱摄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人物形象:指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所展示的有关此人物性格、内质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人物形象有旁人的主观成分,也有特定人物的客

    了无痕Sk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英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自2008年起,“漫威”开启了全球超级英雄电影的新时代,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超级英雄形象,逐渐形成全新的类型风格,坐拥全球庞大的电影市场和广大的受众群体。本文

    花葬夏季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