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6

泡沫鱼头
首页 > 期刊论文 > 有关孟姜女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依我以希

已采纳

聪明,坚强,忠于爱情

320 评论

Angelia8412

孟姜女的故事

相传,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顶上开花,收获时,南瓜中生出一个白胖美丽的小姑娘,因为这个瓜是孟、姜两家的,所以,给小姑娘取名叫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了,秦始皇筑长长城到处抓民夫,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为躲避差,进了孟家的花园,真好撞见孟姜女在湖边捞扇子,当时,有一种习俗,一个女子洁白的皮肤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见,就必须从他为夫,而且,孟姜女也非常喜欢范喜良,于是,两人就成亲了。

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泪洗面。随后便不顾路途艰险,历尽千辛万苦,孟姜女终于到了长城,孟姜女问旁边的民夫,有没有一个叫范喜良人?有啊,还是新来的,孟姜女很兴奋,因为,她就要看见自己的丈夫了,孟姜女继续问:他现在在哪?他已经死了,孟姜女非常伤心,她现在再也见不到她的丈夫了,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竟使长城倒塌八百多里,最后,孟姜女看到了丈夫的尸骨,她知道,她的丈夫永远看不到他了,因为,他被残暴的秦始皇给杀害了。

孟姜女传说以故事、歌谣、诗文、戏曲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大地区内流传,有着久远的历史,几乎家喻户晓。它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向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

相传孟姜女为秦时人,因丈夫范喜良被迫修筑长城,便万里送寒衣,哭于城下,城为之崩,而丈夫尸骨被发现。孟姜女面对面与秦始皇作斗争,后投水而死。这一故事,集中反映了民间传说中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形象。

孟姜女故事最早见于唐代的《同贤记》,一般认为,故事可能是由《左传》所载春秋时“杞梁之妻”哭夫崩城故事演化而成,后来以多种文艺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

在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孟姜女故事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当首推顾颉刚先生。他用研究历史学的精神和方法来从事民间文学的研究,写了3万多字关于孟姜女的文章。他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一文的发表,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不失为研究孟姜女故事的重要论著。钟敬文先生说:“顾先生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是‘五四’运动后我国新学术(新民间文艺学)上的一颗明珠。”

顾颉刚以为,孟姜女故事“最早见的,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传说,齐将杞梁在莒国战死;齐侯回来,在郊中遇见杞梁之妻,使吊之。她以为郊中不是吊丧的地方,把他却去。因此,齐侯到他家吊了。”因此,顾先生以为:“孟姜女即《左传》上的‘杞梁之妻’。”而唐代以来孟姜女故事是春秋时代杞梁之妻故事嬗变而来的。从那以后,顾先生曾提出要写一本《孟姜女故事考》来结束这一工作。数十年来,他搜集到成百万字的资料,为写好文章作准备,可惜后来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不少学者同意顾先生的上述论点。例如钟敬文先生就认为:“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变化,正是这种文学的重要特点。”“孟姜女这个故事,流传了20xx多年,传播地区几乎遍全国,它的变化多姿是必然的。”“孟姜女传说,由原来的齐国杞梁之妻,逐渐演变,到了隋唐之前,急剧转变为孟姜女哭倒埋夫尸的万里长城,正是口头文学这种规律的表现。”“有些学者颇怀疑顾先生关于唐代以来孟姜女故事是由春秋时代的杞梁妻故事嬗变而来的判断。关于这点,我倒是同意顾先生的结论的。理由说起来话长,只好待将来有机会时去论述。”钟先生以为,顾先生早期对孟姜女故事的研究,“虽然从今天看去,它不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它像一株大树,尽管有虫伤败叶,乃至枯株,却并不妨碍它的整体的价值。”(见《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列守华先生则以为;“孟姜女故事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关于把梁妻善哭和哭倒城墙的传说,属于它的原始形态。《同贤记》中所记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情节,是它的基本形态。孟姜女与秦始皇面对面斗争,是它的完成形态。”(同上书)

有的学者不同意顾先生关于唐代以来孟姜女故事是由春秋时杞梁之妻演化而来的说法。

中国学者路工认为,杞梁妻和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两个故事在内容上根本不同,其主人公也有许多差异。“我们没有理由说孟姜女故事是从《左传》的杞梁故事发展来的。我们知道形成孟姜女故事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经历了劳役的痛苦。长城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一直不停止的修建增补,所以每一朝里民间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这样的故事。”孟姜女故事“是经过千万人民集体创作的。”“所以我们研究的时候,不能机械地拿历史上的人物、事实,对照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事实,以证明‘真实不真实’。”(见《孟姜女万里寻夫集》)

日本学者饭仓昭平一方面承认“孟姜女故事最早的根据见于情秋左氏传》杞梁之妻”。(载《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25号),但这位学者与顾先生的见解不同。他认为把梁妻的传说与孟姜女教事不同,后者在大前与唐之间才最终形成。六朝在佛教影响下所产生的志怪小说对孟姜女传说有很大的影响,这位学者与顾颉刚等见解的最大不同,是他指出这一传说有“北方说”与“南方说”之分。“北方说”指的是敦煌发现的有关资料,“南方说”指的是与唐代《同贤记)相类的作品。(《关于孟姜女》,载1958年8月日本《文学》杂志)

苏联汉学家鲍·李福清在1961年出版的《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的体裁问题》一书中指出:“顾颉刚在分析各种有关孟姜女的作品时,并没有把民间文学创作与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顾颉刚认为孟姜女传说起源于古籍资料,这一结论是不能令人同意的。”“孟姜女传说事实上是在民间产生的,后来才笔之于书,而由于各种具体的历史条件,它的情节才发生了变化。”“孟姜女传说的记录最早见于唐代的《问贤记》(此书估计是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的作品)。”“可以认为,孟姜女传说与武士杞梁之妻的传说无关。”关于李福清对孟姜女传说的看法,钟敬文先生曾有过一段解释。他说:“两个月前(指 1981年10月),见到来我国访问的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博士,我告诉他关于顾先生论断的我的看法。他说他写作那篇孟姜女论文时,年纪很轻(现在也不过49岁),意思是对问题考虑可能不够周全。看来,他并不坚持他早年的意见。”(见《孟姜女故事论文集》)

孟姜女故事以多种文艺形式在我国广为流传,并为中外学术界所注目,它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珍品,我们应当从各个方面对它作深入的研究。

秦朝,有一位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由于秦始皇要抓人建筑长城,一去不回,有一位叫范杞良的人就躲在葡萄架里,忽然,孟姜女看见了范杞良,孟姜女就见范杞良是个年轻的书生,长的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就求父亲将他留下。宽厚善良的孟老爷,就把他留下来了。

范杞良和孟姜女结婚不到三天,秦始皇的士兵就气势汹汹地把范杞良给抓走了。

孟姜女见她的丈夫被抓走了,就对父母说:“爸妈,我去找我的丈夫了,再见!”说着,就走了

孟姜女走过了九十九座山,跨过了九十九条河,终于,到达了长城,孟姜女问一个人:“你看见了有一个人叫做范杞良的人吗?”那个人说:“有,新来的!”

“那么他在哪里呢?”

“刚累的死的。”孟姜女听了,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倒塌了,孟姜女看见的正是范杞良的死尸,秦始皇看见了这位美丽的女子,对她说:“美儿,要不你跟我成妻吧!”

孟姜女说:“除非你答应我三个要求!”

“好吧,说。”

“第一个要求:跪在范杞良的死尸旁边,叫三声爹,第二个要求:给范杞良好好埋葬,第三个要求:结婚时在海边。”

秦始皇答应了,最后一件事没做了,他们去了海边,然后孟姜女就跳入海里淹死了。

351 评论

嘉怡别墅

上面很多篇呀,你要哪篇,不可能全要吧? [1]本报记者 谢国苍. 孟姜女的家乡在彭阳?[N]. 宁夏日报,2008-11-20(003). [2]刘睿,秋美. 孟姜女和孟姜女河的传说[J]. 内蒙古林业,2009,(1). [3]乌丙安. 《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J]. 民俗研究,2009,(3). [4]陶思炎. 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J]. 民俗研究,2009,(3). [5]刁统菊,郭海红. 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后的传承特征分析——以山东淄河镇的孟姜女传说为例[J]. 民俗研究,2009,(4). [6]洪淑苓. 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以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资料为范畴[J]. 民间文化论坛,2006,(5). [7]方芸,蔡际洲. 《孟姜女》歌系的基本曲调——《孟姜女》歌系研究之一[J]. 音乐探索,2007,(4). [8]黄秉泽. 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9]乌丙安. 《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A]. .[C].: ,2009:. [10]陶思炎. 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A]. .[C].: ,2009:. [11]杨永华. 从淄河地区孟姜女小调看“孟姜女”的性格特征[A]. .[C].: ,2009:. [12]李林. 三 论文摘要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以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资料为范畴[A]. 刘守华,白庚胜 主编.[C].: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2-323. [13]何方. 学术活动 孟姜女是杞梁妻吗?——江、浙、沪三省市孟姜女传说学术讨论会[A]. 吕林 主编.[C].: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403-404. [14]图片孟姜女祠内的孟姜女塑像[A]. 贺文涛,谢常山 主编.[C].: ,2010:P21. [15]冯利华. 孟姜女形象及故事主干情节的社会文化成因——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故事内涵新探[J]. 天府新论,2009,(3). [16]胡健国. 傩神女娲的化身——孟姜女[J]. 艺海,2009,(12). [17]章军华. 孟戏的民俗心理沉淀与嬗变——以江西广昌甘竹刘家、曾家村族《孟姜女》戏曲为例[J]. 艺术百家,2007,(3). [18]吴民. 孟姜女不姓孟——说古人称行第的习俗[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1). [19]冉苒. 从孟姜女不姓孟谈古人的行第称[J]. 贵州文史丛刊,1998,(3). [20]冯智全. 苏州民歌《孟姜女》在“吴歌”中的流变[J]. 中国音乐,2010,(3). [21]关意宁. 国乐典藏之江南小调《孟姜女》[J]. 音乐生活,2011,(4). [22]孙超. 《孟姜女传说》与齐鲁文化——兼谈其中的主要文化素[J]. 管子学刊,2011,(1). [23]冯志英. 把脉孟姜女[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24]李艳. 浅谈新民歌《孟姜女》及艺术处理[J]. 黄河之声,2011,(6). [25]何荣智,孙朋飞. 孟姜女故事与电视——以《九尾狐与仙鹤》为例[J]. 美与时代(下),2011,(6). [26]魏晓欣. 文化创新视野下的秩序与人权——对“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反思[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27]孙俊钰. 歌曲《孟姜女》及其艺术表现[J]. 内蒙古艺术,2011,(1). [28]徐宏图. 南戏的遗踪《孟姜女》考略[J]. 中华戏曲,2003,(1). [29]徐宏图. 南戏遗踪高腔本《孟姜女》续考[J]. 中华戏曲,2004,(1). [30]杨亮才. 孟姜女[J]. 西北民族研究,2010,(1). [31]左玉倩,李郑实. 齐长城黄石关的“孟姜女纪铭碑”[J]. 山东档案,2010,(1). [32]潘冠泽. 《孟姜女》:江苏民歌与艺术歌曲的比较[J]. 艺海,2010,(4). [33]周尚义. 孟姜女形象探源[J]. 武陵学刊,2010,(2). [34]王振岩,李琳. 石武客运专线东孟姜女河特大桥(32+48+32)m预应力现浇连续梁跨新菏铁路施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10,(9). [35]张新朋. 《孟姜女变文》、《破魔变》残片考辨二题[J]. 文献,2010,(4). [36]冉明.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7]耿家林. 民歌《孟姜女》的演变及其影响[J]. 艺术研究,2009,(1). [38]朱雯珺.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孟姜女》为例[J]. 才智,2009,(2). [39]黄震云. 周代金文和《诗经》孟姜女的身世性别[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0]王国彪. 朝鲜汉诗中的孟姜女传说[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 [41]刘波,林世田. 《孟姜女变文》残卷的缀合、校录及相关问题研究[J]. 文献,2009,(2). [42]薛海萍. 浅析艺术歌曲《孟姜女》的钢琴伴奏[J]. 民族音乐,2009,(4). [43]唐海燕. 从《孟姜女》的艺术特征看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2). [44]帅志刚. 新编声乐作品《孟姜女》的演唱分析与艺术表现[J]. 科技信息,2009,(16). [45]徐柏荣. 顾颉刚与孟姜女[J]. 博览群书,2009,(5). [46]王雯. 浅谈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孟姜女》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 [47]黄雪玲. 评苏童《碧奴》对孟姜女传说的再叙述[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8]孔祥萍. 从声乐作品《孟姜女》看歌曲感情的培养和训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49]孙芳. 穿越千年的眼泪——论苏童对孟姜女传说的重述[J]. 大众文艺(理论),2009,(16). [50]高立权,高长城,魏强,李相龙. 孟姜女庙:千古传唱的长城故事[J]. 中国文化遗产,2009,(5).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孟子尴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如果您在论文中引用了《孟子》中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可以按照以下格式将其列为参考文献:孟子. (公元前3世纪). 孟子. 北京:中华书局.或者,如果您使

    吸管狂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姜文导演的论文文献

    姜文是一位比较特殊的导演,他导演作品极少,但是每部电影却都能引起极大的争议。爱他的人说他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恨他的人说他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无论别人怎么看他,没有人

    基督城里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雅痞孟青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2]路遥:《路遥文集》(3、4、5合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

    玉江styl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于茶花女的论文题目

    又是一出爱情悲剧,茶花女忠贞,对爱情至死不渝,对男主人公的“背叛,”直射出她心中无限的爱,不尽的爱。人生短短数十载,一眨眼就过去。人从一个未知来到这个世界上,最

    零碎的回忆1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姜逸磊毕业论文题目

    papi酱以一个大龄女青年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凭借张扬的个性、毒舌吐槽时弊调侃,以短视频形式迅速走红网络,网络评价其为“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与其他网

    初记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