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3

superman0810
首页 > 期刊论文 > 测绘学报报告会第十五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多妈elva

已采纳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林徽因16岁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卜居伦敦一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一定要学建筑。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都选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还是建筑。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有一幅图片两人一同倚坐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上,1936年的林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16岁时的林徽因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父亲林长民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病后...孩子大了母亲老了人到中年气质依然病中单薄的身子一代才女安息之处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中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到此结束,谢谢观赏

311 评论

诗诗雨天

1910年11月8日生于北京。1927年9月至1931年7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土木系、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学习;1931年8月至1934年7月任清华大学助教;1934年8月至1935年6月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学习大地测量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35年7月至1939年2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系学习并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交通部铁路测量总处处长兼总工程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广州岭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院长,华南工学院副院长,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副院长兼大地测量系主任;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兼测绘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永龄是我国测绘界有较高声望,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先后担任过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及测绘分册编委主任,《测绘学报》副主编、《测绘通报》副主编、《测绘译报》主编等职。1980年11月陈永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并在1998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荣获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陈永龄出生在北京市一个职员家庭,不满5岁即上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中和高中。1927年夏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学系,1929年工程学系因故停办,他遂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继续攻读,1931年毕业,又回到清华大学任教。1934年中英庚款董事会招考第二届公费留学生,陈永龄被录取去英国学习大地测量,进入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1935 年又转入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测量系学习,1937年取得特许工程师学位,1939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他的指导教师是德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波茨坦大地测量研究所所长埃格尔特(Eggert)教授和史麦尔(Schmenl)教授。博士论文是:《大地测量用矢量和用经典平差方法的比较》。在德国学习期间,为获取更多的测量知识和了解国际测绘科学技术发展动态,陈永龄进行了许多学术活动和参观学习。如1938年曾去罗马参加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的学术会议,利用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去瑞士威特公司实习,后又去捷克测量局参观。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专门去巴黎学习了半年法语,以便能阅读更多的外文书刊。1939年秋,陈永龄学成回国,在香港与清华大学文学系高棣华女士结婚。那时祖国各地烽烟四起,半壁河山遭日本侵略军铁蹄践踏,东部沿海地区已全部沦陷,他遂由香港转去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主讲测量平差和地图投影等新课程。1943年陈永龄在四川中国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员的同时,还在同济大学兼任教授,主讲大地测量学、测量平差法等课程。1944年曾赴印度考察大地测量。1948年冬,陈永龄去广州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任教,直到1949年10月14日在广州迎接了解放。1951年,陈永龄出任岭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他是第一位中国籍的院长。1952年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及粤、湘、鄂部分工科院校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1953年陈永龄任该工学院副院长。1956年,当时高教部决定筹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改称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简称武测,现合并入武汉大学),陈永龄认为,这个决定对发展中国的测绘教育和科技事业影响深远,因此不仅亲任武测筹委会副主任委员,还积极参与主持武测的筹建工作。1955年他还亲自率领有关人员风尘仆仆地来到武汉,为该校选定了珞珈山以南的天门山一带为校址。1956 年建校后,陈永龄任武测副院长兼天文大地测量系系主任。在他的直接领导下,武测第一年就招收了副博士研究生,陈永龄还亲自担任了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他主持制定了武测的《1956-1957 学年工作纲要和教学科研工作计划》和《1957年科研工作计划》,并在1957年举行了武测第一次教师科学研究讨论会和学生科学报告会。同年创办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学报》。这些工作都为该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陈永龄十分重视和关心对青年教师的培养。1957年4月,他在武测校刊上发表的题为“与青年教师谈进修问题”一文中指出:“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才能使高等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才能使中国的科学技术迅速赶上国际水平。”他亲自和青年教师共同讨论制定教学方案,帮助他们选择教材,向他们传授教学方法,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工作,并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陈永龄还亲自为身边工作的青年教师制定学习、进修规划,为他们提出努力目标,指明研究方向。他告诫青年教师,学习进修要以所在教研组的专业内容为方向,一开始不要好高骛远,要加强培训树立牢固的基础。他专门抽时间为青年教师补课,就是在外地出差也不忘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在陈永龄的教育培养下,今天这批青年教师不但是各单位教学、科研的骨干,而且已成为中国测绘事业的栋梁之才。陈永龄在任研究所所长时,对研究所青年不但言传,而且身教。有位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的青年,因不懂专业,加上语文水平较低,译出来的文章水平不高,他以一个长者身份,找他到自己的办公室,耐心细致地帮助,逐字逐句地给他修改译文。从大学理工科毕业的青年人,他们撰写的论文,由于普遍存在文学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差、逻辑性不强的问题,陈永龄所长逐句逐段地帮助他们修改论文,详细讲述撰写论文的一般格式和基本要求。凡是聆听过陈永龄所长教诲和亲身感受他热情、耐心帮助过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级教授,但他为人师表、待人诚恳、谦虚谨慎,他是位所长,但从不以领导者自居、自傲,年轻人把他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亲切地称他为陈老师。在长期的大学教学工作中,陈永龄始终十分重视高等测绘教育中的教材建设,1931年他在清华大学刚恢复的土木工程学系任助教时,就与同任助教的夏坚白共同编写了《养路工程学》,这是一本结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好教材,被收入大学丛书,于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位年仅20出头的青年,在教育界开始崭露头角。陈永龄于1939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开始编写大学测量教材《测量平差法》,1943年写成,1947年出版。该书曾由商务印书馆前后发行6版,影响比较广泛。1943年陈永龄在同济大学任教时,开始着手中国第一套《大地测量学》教材的编写。于1949年末完成了该书的编写,并对1932年夏坚白著的《实用天文学》进行了大量修改和充实,连同已出版的《测量平差法》等大地测量用书,形成了中国第一套内容比较充实,文字深入浅出的大学测绘教材。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分别于1952年和1953年出版并再版,受到中国测绘界的欢迎。陈永龄在武测任教期间,分别于1957年和1958年撰写出版了《大地测量学》(上卷一、二分册),该书吸收了国外大地测量教材的优点,紧密结合中国测量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理论与实际并重,对大地测量学的重大问题都做了精辟的论述,成为中国建国后一部理论较系统、内容较完整、阐述较全面、切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大地测量教科书。此书至今仍对大地测量教学和教材的编写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可惜的是陈永龄编写的《大地测量学》下卷原稿,在文化大革命中查抄他的办公室时丢失,一直未能找到。这对中国大地测量教材和学术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81 评论

如此娇弱

附属:学会下设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测绘仪器、海洋测绘、矿山测量、测绘经济与管理、地籍测绘与土地信息系统、测绘教育、科学普及、咨询、测绘名词审定、《中国测绘史》编辑、《测绘学报》编辑等15个专业(工作)委员会,这些机构分别挂靠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全国除台湾省以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测绘学会,全国还有70多个地市县级测绘学会,各地方测绘学会在业务上受中国测绘学会指导。 综合协调处:负责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负责学会公文运转及文秘档案管理;负责统一管理学会的印章;负责行政事务、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学会人员的劳动工资、医疗保险和福利;负责学会资产和财务管理;筹办理事长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学会工作会议、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等工作会议;负责与地方学会及有关单位的联系及接待;负责分支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编辑学会内部情况通报或简报;负责学会年检、统计年报和年鉴编撰报送工作;承担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学术交流处(技术咨询与培训处):负责提出测绘学术活动规划、计划;组织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论坛和报告会;组织推荐科协系统“两院”院士候选人和其他各种优秀科技人才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向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咨询服务;开展科研成果鉴定、项目评估、科学评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建立成果库,向有关部门提供测绘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组织测绘期刊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组织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编写工作;负责会员的发展、服务与建库管理;承担咨询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科学技术普及处(国际联络处):提出科普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开展科普活动,举办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和测绘行业定向越野大奖赛;负责学会国际联络、学术交流与外事工作;组织同港澳台地区民间团体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编辑《会讯》;负责学会信息化建设和网站运行、管理和维护;举办各种展览会、展示会;承担国家测绘局科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办中国科协交办的各种科普组织活动;承担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的日常工作;承担测绘仪器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99 评论

CallmeNicole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原华北工学院、太原机械学院)位于晋商之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创建于 1941 年,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 7 大门类,在国防科技领域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从05年开始试行11省一本招生,到07年已有22个省进入一本招生,一本专业达到20个左右。学校现任党委书记 师谦教授,校长 张文栋教授,校庆日为 9 月 8 日。学校占地 3146亩,建筑面积85.5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郁,环境幽雅。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体育场馆、游泳馆和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教学、科研、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的图书大楼设有大型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情报学术交流室和学生专业阅览室,拥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 200 多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 31000 人,其中本科生 260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2000 多人。学校设有 10 个学院 32 个系,以及研究生院(筹)、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信息商务学院、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教授自评权。除学历教育以外,学校还具有工程硕士、同等学力和教育部在职培养等研究生培养资格。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2285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425人。设有10个学院及研究生院(筹)、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管理专业9个)。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12个专业的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国重(培育)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等 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642人,其中有正教授职称者226个;副教授508个;教辅高级108个;共副教授以上7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4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7%。有兼职院士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劳动模范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60多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在国家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39人,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人。“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863” 、 “973” 、国家攻关项目等) 80 多项,各类项目总数 1600 多项, 2005 年来每年科研经费都达到 1.2 亿元以上。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 124 项。发表学术论文超过 6000 多篇,其中被 SCI 、 EI 等收录 80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 100 多部。 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积淀,学校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 7 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大毕业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队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0% 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每年中国兵器,航空,航天等部门都在中北进行专项招聘会,并且中国航天科技总公司还在中北设立奖学金,该奖学金设立的学校(除中北外)均系985院校,以表彰其对国家航空事业的作用。

206 评论

nellie0223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 涵盖理、工、文、法、管、经、农、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点,59个本科专业。⊙ 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管理专业,9个省重点专业。⊙ 博士生导师111人,硕士生导师309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198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614人,外聘外籍教师 46人。⊙ 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几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一个国家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家具家饰工业设计中心,28个研究中心(所、室),5个设计所,54个实验室。⊙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1人 。⊙ 学校现分长沙、株洲两校区,校园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0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藏书277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森林旅游》等公开出版刊物。⊙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 2001年以来,学生在各类活动、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15项,省级奖励464项⊙ 在校生4.12万余人,已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且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近几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 近几年,学校共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948”计划、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414项,其它项目635项;“十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2001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328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89部,自编教材210部。⊙ 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芬兰、挪威、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交流协议,在校外国留学生90人。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云南测绘学报

    2008奥运火炬南京站仪式活动;联想江苏巡回演出;雅鹿集团全国巡演;方正集团全国巡演 ;波导手机全省巡演;江苏名门盛事集团庆典体育馆晚会;江苏南京第5届江宁运动

    hanhan012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测绘通报和测绘学报

    高级测绘工程师测绘职称论文一般发表在以下几个刊物:《测绘学报》《测绘通报》《测绘科学》《遥感信息》《测绘文摘》《地理信息世界》《中国测绘》《现代测绘》等

    江河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测绘学报退稿时间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 公 众 号: 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2021年12月26日,

    晓峰1124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测绘学报免费看

    跟测绘科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一起,是测绘领域最牛的期刊。

    纵横四海20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测绘学报和sci

    《测绘通报》

    joyzhou5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