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我叫马三顺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花鼓灯论文范文资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偶是吃货范范

已采纳

如果你说的是安徽花鼓灯的话。学习安徽花鼓灯的时候老师反复的都在说四个元素。“倾”“拧”“逗”“圆”。这些基本上都是靠腰部发力加上身体控制做的。一般舞蹈里面都是靠腰部,腰部也被称为中缎,是力量的发力点,也是身体的支点,做所有的舞蹈语言都离不开的。在拿道具时,上身划圆的时候有肩膀也有在发力。再配合上呼吸。如果在初步学习的时候,先按一些步骤来,上课细心听老师讲课,下课后自己练习的时候可以慢慢来,觉得那里不对的时候在多想想,慢慢的就会熟练了。

124 评论

亿万资金

安徽花鼓灯的话。学习安徽花鼓灯的时候老师强调说四个素。“倾”“拧”“逗”“圆”。主要是肋带动的上下、划圆动律,这些基本上都是靠腰部发力加上身体控制做的。一般舞蹈里面都是靠腰部,腰部也被称为中缎,是力量的发力点,也是身体的支点,做所有的舞蹈语言都离不开的。

在拿道具时,上身划圆的时候有肩膀也有在发力。再配合上呼吸。如果在初步学习的时候,先按一些步骤来,上课细心听老师讲课,下课后自己练习的时候可以慢慢来,觉得那里不对的时候在多想想,慢慢的就熟练了。

扩展资料:

一,花鼓灯角色分工

花鼓灯的角色繁多,分工也较为细致。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根据分工的不同,“鼓架子”又可分为“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和“伞把子”。

“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小鼓架子”主要表演“大花场”和“小花场”;“丑鼓”类似于戏曲中的丑角,演出时身青花鼓,善于即兴演唱,表演滑稽诙谐;“伞把子”又称“领伞的”。

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其中,“文伞把子”主要负责领唱和对唱,“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调整队形,掌控节奏。“兰花”以折扇和方巾为主要道具,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执扇,通过步法及姿态的变换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花鼓灯舞蹈组成

花鼓灯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组成,而舞蹈又是花鼓灯的主要组成部分。花鼓灯的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

“大花场”是大型的集体情绪舞;“小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多为两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具有简单情节的抒情舞;“盘鼓”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是舞蹈、武术与技巧表演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

三,花鼓灯表演流程

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花鼓灯形成了自己的演出套路:开场锣敲响过后,“文伞把子”或“丑鼓”首先出场,接下来是“武伞把子”上场,然后依次进行“大花场”和“小花场”表演,最后是“盘鼓”或后场小戏表演。虽然有大体的表演程序。

但由于表演是即兴的,所以也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某一部分可以重复多次,直到观众满足、演员尽兴为止。也正因为如此,花鼓灯的演出常常是通宵达旦,从晚上持续到天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鼓灯

339 评论

深夜地黄昏

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为了振兴花鼓灯文化,传承经典,2014年由赵锡诚先生、金明先生共同导演的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正式与观众见面,也受到的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关注。据了解,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是蚌埠市近三十年继《摸花轿》和《玩灯人的婚礼》后又创作的一部大型花鼓灯歌舞剧,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在资金紧张、人才缺乏和设备稀少的情况下,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排练出来的,该剧凝聚了老一辈艺术家和全体演职员的辛勤汗水和努力。群众基础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兰花舞”是广大群众进行集体健身的主要项目,花鼓灯表演已成为喜庆节日文艺表演的重要部分。蚌埠市几十家花鼓灯班子,特别是禹会冯嘴子村在近2800人口中,有80%的人会表演花鼓灯。著名花鼓灯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有着花鼓灯的梅兰芳之称的民间艺术大师,花鼓灯“冯派”艺术创始人冯国佩先生,就在这里出生成长。冯国佩先生的表演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1952年应邀赴北京中央歌舞团传授花鼓灯,传艺期间,中央歌舞团的艺术家共同努力,将冯派花鼓灯舞蹈动作和技巧记录、整理,编撰成花鼓灯艺术资料。他十次进京参加重大庆典演出和全国调演,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52年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表演花鼓灯,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情切地接见了演员。冯国佩的《新游春》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艺术片发向海内外。他先后多次到有关省市担任艺术指导和教学工作,传播花鼓灯艺术,他作为中国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参加了1982年联合国举办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研讨会,发表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的论文并即席表演,受到各国舞蹈家的赞誉和钦佩,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代表玛琳娜·葛贝伊女士称为“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作为花鼓灯传播的核心区域,蚌埠市历来十分重视花鼓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成立了花鼓灯保护组和花鼓灯保护专业委员会。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的规定》,建立了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2004年,花鼓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舞种,蚌埠市被确定为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基地。该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花鼓灯最大的播布区——禹会区冯嘴子村建立了第一个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并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们对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考察,他们认为,冯嘴子村不仅具有花鼓灯艺术最富盛名的艺术大师,而且至今保持着良好的传承态势,具有群众基础,在花鼓灯艺术的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蚌埠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花鼓灯艺术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建设,初步构成了中国花鼓灯文化保护的有效机制和内涵准确的保护理念,具备了继续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二期保护、建设任务,为2006年中国作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候选项目奠定基础。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原中国舞协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演出角色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员;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 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腊花”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载一绸球两边缀以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腊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种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舞蹈表演。“鼓架子”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小鼓架子”专演“大花场”和“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为男角中的主要演员。“丑鼓”长于唱工,即兴演唱本领强,兼跳舞蹈,演出时身背花鼓,表演滑稽诙谐。“伞把子”又称“领伞的”。专工“大花场”中领唱,兼跳舞蹈,表演时手持岔伞,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分为:“文伞把子”长于唱工,主要担负领唱和对唱。每当花鼓灯队伍沿街行进时,均由“文伞把子”领头,称为“涮街伞”。“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擅长跟头,在“大花场”的演出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演员队形的变化和掌握节奏。

227 评论

糊糊1011

主要是由肋带动的上下、划圆动律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桃花论文范文资料

    导语:阳春三月,是观赏桃花的好时节,接下来我整理了描写赏桃花的作文范文3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早上,连懒腰还没来得及伸直,我就急忙向学校跑去。刚进校园,睡眼惺

    丹丹567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花冠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简单的说就是花瓣。

    小可爱viv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菊花论文范文资料

    一大群人都,我埋头写啊!那坑爹的题目······

    fj陈老诗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花木论文范文资料

    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

    那夜无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花栗鼠论文范文资料

    可能会把,只要你不惹他!

    背信弃翊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