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6

九尾天使
首页 > 期刊论文 > 南方周末最轰动的文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心草堂123

已采纳

南方周末论坛出语惊人:奥运是块遮羞布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南方周末论坛出语惊人:奥运是块遮羞布司马南琢磨一下《奥运是块遮羞布》这样的标题,人们不难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南方周末论坛适时地推出《奥运是块遮羞布》这样的大块文章,意在表现自己理论上的优势和道德勇气:你们不是迎接奥运众志成城吗?我偏偏要搞分众传媒;你们不是要万众一心奏响主旋律吗?我偏偏要让你欣赏人权噪音;你们不是高唱爱国主义主题歌吗?我要告诉你,你的爱国主义是极端民族主义;你们不是痛恨那些羞辱中国的所谓反华组织吗?我告诉你,那是真正的国际人权组织;你们不是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吗?我告诉你中国仍为专制国度,人权状况很差;你们不是对政府很有信心吗?我告诉你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已经失去公信力啦;你们不是反对奥运政治化吗?我告诉你,中国不配讲反对奥运政治化……倘若这样的言论出现在海外反华组织网站上,那是一点不奇怪的,但是这样的论调竟然出现在南方周末论坛上,岂非咄咄怪事?细想下来,也不奇怪,南方报……

338 评论

umaumauhauha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原文是: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扩展资料: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是俞兆坤提出的,六年前,刚刚卸任于福清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一职的俞兆坤,被市委市政府领导请去谈话,打算任命他为福清市慈善总会会长。“我当时说自己身体不好,可他们说老同志做事妥当放心。”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俞兆坤就挑起了这个担子。

六年过去,如今,挂在俞兆坤嘴边更多的是这些数据:

福清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地域之间不平衡,弱势群体不少。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仍然处于贫困状态,需要我们的帮助。

基于这样的了解,福清市慈善总会成立之初,俞兆坤就率领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及卫生局、卫协会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边远山区、海岛、老区基点村进行调研,了解弱势群体具体困难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俞兆坤:让无力者有力 让悲观者前行

303 评论

葉落罒無痕

在这里 读懂中国南方周末从街头小报,迅速成长为一张全国性大报,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她的中国情怀。她始终以中国议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议程;始终以问题意识,呈现中国社会不断变动的趋势,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读懂中国这个强烈的社会需要。南方周末是中国的,纵然地处南隅。时空的藩篱,并不能阻断她超越的目光。但是,南方周末关注的中国,不是大而化之的中国,而是具体的中国。中国是什么?中国是数以十亿计的先民共同打造的,中国又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是我们栖居的家园,中国是我们命运的载体。同胞的冷暖,同胞的悲欢,才是我们牵挂的对象,我们只是从这个角度去关注中国。每一个怎样卑微的生命,都需要珍重;每一个怎样微弱的呻吟,都需要倾听;每一个怎样些微的所得,都值得欣慰。传统的中国情怀和现代的普世价值就这样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构成南方周末的核心价值体系。南方周末的关怀无疑是公共的,她无时不在仰望星空。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清楚自己的边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公民社会不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狂飙般的进程固然诗意,其潜在的副作用却也未可小视。公民社会的成长必须以日常生活经验的漫长积累为基础,才是健康的和不可逆转的。这就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以职业自治、社区自治展开的点滴推进。就地出发,就成了通向公民社会的可行路径。作为媒体,当然主要是从职业出发。尽可能做好每一篇报道,做好每一篇评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介入公共生活,来实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而决不妄发过高的空论,这正是南方周末本来的立场。尊重新闻共同体几百年积淀下来的智慧,让职业伦理成为衡量这个职业的基本规则,让内生力量成为这个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像珍视生命那样珍视公信力。南方周末的诉求不过如此,岂有他哉。而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是什么呢?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让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最少阻隔。南方周末是市场化的产儿,是读者的选择、读者的期待,成就了今天的南方周末。读者是南方周末的衣食父母,对自己职业的忠诚,从根本上说,就应该归结为对读者的忠诚,对读者知情权的忠诚。这就要求信息的充分供给。这种充分供给在转型时代尤为重要。转型时代是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的时代,也是一个容易亢奋、容易走向极端的时代。这就需要公民素养来纠偏。信息的充分供给过程,就是公民自我教化的过程,就是公民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回到理性、回到均衡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达成底线共识的过程。推动这样的过程,是南方周末的天职所在,也是南方周末对读者最大的感恩。敬畏人类良知,坚守新闻理想,感恩衣食父母。二十四年,南方周末就这样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二十四年后的今天,南方周末只会更从容,更坚定。二十四年的奋斗史,奠定了她的自信;公民社会不断成长的前景,增长了她的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提升了她的自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秉承五四以来民主与科学传统的南方周末,秉承两三千年来知识分子济世情怀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中国土地的南方周末,扎根于人心的南方周末,有足够的力量面向未来。有人一时不理解不重要,同行偶尔误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步,都将是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一个记录,都将是这个民族更有尊严地自立于世界的一个见证。而这,也就够了。

330 评论

武汉徐东居佳伴

李希光致信 谈南方周末《“李希光事件”前后》2003-06-15 14:30更新 来源:中国新闻社 第1页/共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中新网6月15日电 近期,有关“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的话题在各大论坛被炒得异常火热。就在6月5日,《南方周末》发表了《“李希光事件”前后》的真相调查文章又惹得互联网界一片哗然。然而“真相”究竟怎样?日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致函千龙传媒关于“回答《中国记者》编辑问”,披露事件背后的真相。李希光答《中国记者》编辑问尊敬的《中国记者》编辑:既然您建议所谓“李希光事件”的当事者站出来说话才能搞明白。那么,我就简单地叙述一下我所知道的“李希光事件”:那天晚上,我正在家,一个自称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女子打电话给我,亲切地说,“李老师,我在你的班上旁听您的课”。既然能老远地跑到我的课堂上听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学生。我就接了她的电话。但是,她突然提出就所谓“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采访我,我说,这句话是一年前我在广州电视台的关于新闻改革长篇谈话中的一句话。事隔一年,如果《南方周末》报道这句话,必须把我当时讲话全文刊登出来,不得断章取义,因为我当时谈话的重点不是谈网络。更何况,我今天对网上匿名还是实名这个话题,毫无兴趣。因为,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如果,这样把我的话引用出来,其目的很清楚,是要我惹怒众人,成为众矢之的。我跟这位自称旁听我课的女记者说,“新闻采访的第一职业道德原则是,首先要问被采访者是“on the record”(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还是“off the record”(不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你既然旁听我的课,同时又称我是你的老师,那么,今天晚上我们的交谈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谈。如果你把我们今晚谈话作为采访报道出去,这不仅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更是个人品质问题。因为,我明确告诉你,我今天跟你谈的一切,都是off the record”。这个记者痛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年轻的记者竟然制作了这样一篇轰动的文章。一位美国朋友说,这篇报道简直就是一篇预谋出来的报道,有人格谋杀嫌疑。但是,我不认为有这么严重。我倒要感谢《南方周末》这篇中国式的《斯塔尔报告》,虽然我比不上《斯塔尔报告》给克林顿带来的魅力,但是,也让我着实一夜成名。这些天来,我每天都接到无数慕名而来的读者的来信、来电,更有许多媒体出版社问我约稿。瞧,多好的广告策划和广告效应。祝编安李希光2003年6月12日附:“李希光事件”前后南方周末□本报见习记者 赵凌网络实名?5月26日以来,互联网各大中文论坛,“李希光”跻身为高频词汇。作为新闻传播界的知名人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他执教新闻,本人也充满新闻:个性鲜明、学术观点独特、竭力挑战传统新闻教育。李希光在学界一直饱受争议。传播学者喻国明就很赞许他在新闻教育方面的作为,他认为李希光的新闻采访教学非常有特色。清华大学2003届毕业生评选心目中的好老师及课程,李希光和他开设的《新闻采访写作》位列前十。反对的声音同样尖锐,另一位传播学者说,李希光的观点常常因场合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有时候甚至前后矛盾。这一次,李希光似乎又是“因言获罪”。5月26日,网上披露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这样的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以下为帖子内容:“网络本身应该和传统媒体一样,都应该受到严格的版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任何人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你不能因为是网上,你可以发匿名的东西,你就随便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同样要承担名誉损害权责任的。至于网上传播甚至可能比印刷媒体传播还要快,还要广,而且它造成的伤害,有时候是不可弥补的。因为大家上一个网页,可能这个网页一辈子就上一次,即使你在这个网页进行更正了,但是读者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我就建议,我们国家的人大立法机构对网上的名誉侵害应该给以严惩。同时我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这是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时代。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此言一出,网上哗然。据记者查实,李希光的这个讲话其实出自一年以前。去年4月29日,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栏目邀请李希光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谈到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李希光表达了上述观点。一年前抛下的石子儿,现在突然溅起水花甚至汹涌起来。他的讲话被转贴于各个论坛,网上因此而起的议论十分激烈甚至刺耳:———侵犯人们说话、撰文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一点点自由也要被剥夺,这是再残忍不过的了。———有了BBS或网络投稿,老百姓的思想和情绪都有了倾泄或发泄的渠道,有意见或建议,有牢骚或闷气,都到这个虚拟的垃圾桶里尽情地倒嘛。多给些宽容和理解,怎么就那么难?———就像现实中人们说话一样,那些喜欢在街头评论几句的,只能说明他对某一件事情的关心;但如果他还没说话,你就让他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你觉得这个人会如何感受呢?知名网友安替似乎一直很关注李希光,他说:“李先生在国内国际媒体交流方面是有一定地位的,这个不可否认,比如CNN遇到一些大事的时候,首选的媒体方面的中国专家就是他,他会持自由派观点,但奇怪的是,他在国内的发言,却是那么反西方、那么莫名其妙。”当然也有一点微弱的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李希光的本意只是希望加强网络侵权管理而已。不实之言?5月30日,记者和李希光取得了联系。李希光对记者反复强调两句话:不愿意作任何回应;网上的议论“全是编造的,断章取义,编造我的语录贴在网上,这是一种非常卑劣的作风”。“您从来没有说过那些话?”“他根本没看我的文章,完全把我的话反着引。这是‘文革’遗风。我对网络的态度我不想在这里讲,因为一旦回应正好中了他的圈套。”“您是否谈到过网络实名的问题?”“网络是这样的,比如说,他的真名从来不暴露,是男是女不知道,中国人美国人也不知道,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也不知道。我一个人光天化日地站在角斗场里,我是实名制的人。匿名的人呢?周围你看不见任何敌人,他们可以从各处向你发来暗箭。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国内有两种原因不署真名,一个是传统观念害怕受惩罚,另一个就是他知道自己正在编造谎言或者正在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我们讲新闻自由有一个原理:你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在看电影的时候喊失火,(这样)很多人会被踩死,是要制造社会恐慌和混乱的。”“如果真的失火了呢?”“要有秩序地出去,你不能大喊大叫,否则把妇女和儿童都踩死了。”“(你)为什么要保持沉默?这样可能带来更多误会。”“我没有必要这么做,我也没有时间。我怎么能和没有真实姓名的他谈话呢?他全是瞎编的。”“到底哪些部分是瞎编的?”“我不要听这样的问题。”5月31日,在李希光任主任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网站首页,记者找到了根据那期访谈节目整理而成的文字稿,名为《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它收录在《李希光新闻与媒体批判专辑》当中。内容与网上流传的版本没有出入。6月3日中午时分,记者再次登录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发现《李希光谈新闻改革———2002年春天接受广州电视台采访》一文被放置首页,但内容出现变动。原来的“同时我建议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被修改为“同时人大应该立法禁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谎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的名誉”。与此同时,收录在《李希光新闻与媒体批判专辑》当中的《李希光在南方谈新闻改革——广州电视台〈都市在线〉》一文还保持原样。同一篇文章,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历史倒退?对于李希光的讲话,学界表现出的态度与民间相当吻合。国家行政学院杜钢建教授认为,“网络实名”的主张缺乏基本法律常识,没有“言论自由”的宪法观念。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者喻国明教授也表示,用实名来限制网络巨大的发展可能性,做法过于简单。网络实名仅仅可以存在于一些特定场合,比如商务等与实际利益相关的、必须查验身份的情形下。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焦国标也很感慨,他说,要求人人用实名在网上发表文章,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匿名所发表的文章一定是不道德的或者是编造的。显然这样的前提很荒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也表达了不满,“简直是开历史倒车”。《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卢跃刚作了一个比喻:“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问题不在于有什么鸟,而在于是不是为了不让一些恶鸟生存而去砍伐森林。”对这个问题有更大反应的来自于长期活跃于网络的人士。作为民营网站的管理者,国内知名中文论坛凯迪网络总编牧沐对李希光的这个动议很“矛盾”。网络发言者实行实名制登录,的确有助于维护网络互动区域的秩序,那些动辄换一个ID(网名)上来信口开河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不实信息将被有效遏制。互联网这个舆论平台的公信力也将大为提高。但是,中文互联网毕竟逐渐成了反映民意的重要公众区域,毋庸讳言,采用实名披露某些敏感的人和事,给发言人带来的风险很大,强硬地规定公开发布信息者必须采取实名,必将影响这个相对还比较脆弱的网络传播渠道。网上知名ID陈永苗认为李希光的建议是患上了“立法依赖症”。有的学者把这种情况命名为“法律拿破仑主义”。“法律拿破仑主义”认为必须依赖立法来解决现实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陈永苗说,这是受到了急于求成和天真心理的支配,过分相信法律的威力,因而常常以良好的意愿取代理性、细致和科学的分析。客观来说,李希光发表讲话的动机也是持着“要负责任”的良苦用心要求对网络加强管理。他的观点虽说罕见但立意并不新鲜。历次“两会(新闻-网站)”,都会有一些涉及到加强信息安全和遏制网络犯罪的提案和议案。互联网是不是真的“一放就乱,一抓就死”?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否禁止匿名就万事大吉,这也是一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从著作权法和民法角度表达了他的意见。他告诉记者,网上信息也是受法律保护的,网上信息的署名问题,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笔名,甚至可以不署名。这是作者的权利,也是保障每个人的言论自由。至于侵权问题,江平说,民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著作权问题和侵权问题是不同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必然结论:用真名就不会侵权,用假名必然侵权。署名本身并不能表明必然恶意或者必然善意。江平教授对于李希光所担心的侵权问题也表示理解。他承认网络言论更容易产生对人的侵害,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否一定要用法律的方式来规定必须使用真名,否则就是违法,这很难说。江平认为对于网络的法律管理,把握好两个原则即可,一不危害国家安全;二不构成侵权。学者应当持有怎样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应当持有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非议?这是这一事件折射出的另一个问题。喻国明在采访中谈到,知识群中的公众人物应该具有更大的承受力,拥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必然会受到社会关注,这些关注有好有坏。“如果没有非常严重的人身攻击,个人应该选择忍受。这是一个公众人物必须要有的心态。”同为传播学者的焦国标对学者本身的素养提出了忠告,他说,学者自己首先应当保持严谨的学术风格,任何思考都应该是在常态的理性状态下完成的。对自己的观点要敢于负责,对于批评的声音也不必过于意气。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编辑:安志勇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方周末杂志怎么样

    这么说吧~南方周末是深度,属于知识分子的报纸,南都周刊分周刊与娱乐侧重年轻人,是杂志,南方都市报是综合性日报,受众比较广,人物周刊是南方周末报系下的一个周刊,侧

    蘅芷菁苓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南方周末刷屏文章

    什么道德 什么伦理 我们就应该摒弃这些 做个老实本分的人 不乱说话 遵纪守法 父母被人杀了 也别管 坚决不能动手 你一动手就犯法了

    shirleycc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南方周末采访许敏文章

    因为他的妻子真的非常的爱他,一个女人期盼着一个照顾她、陪伴她的男人,但是她的男人却被冤枉,分离了那么多年,但还是保持原来的那份爱,非常难得,值得我们敬畏。

    优氧V美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南方周末报文章

    【1999年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作者:江艺平 最后更新:2010-08-16 12:06:21 本文刊载于1999年1月1日的《南方周末》第9

    大灌篮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南方周末的投稿信箱

    请去他们的官网注册,再用电子邮件投稿。还要分什么版面的,不是全投一起。祝好运,望采纳。

    玥玥28596623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