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7

暖暖滴嗳
首页 > 期刊论文 > 佛学院毕业论文对佛教的认知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缀天堂鸟

已采纳

自心是佛,只因累世尘垢,而蒙蔽自心佛。学佛,去除累世尘垢,重拾自心佛,从而获得无量智慧。南无阿弥陀佛。

174 评论

幸福家居

佛教(बौद्धधर्मः)由距今三千多年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八大祖庭: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

182 评论

信息全无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佛法讲的因果是讲三世,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的,不是现在这一生,佛在别的经典里答覆过这个问题。有人问过佛说,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人做好事,结果却那么惨呢?佛说因为他过去的恶业还没有报完,所以先还这个恶报的债。他现在又做好人又做好事,那是将来或他生来世要去收帐的。 讲到三世因果,大家很不容易相信,因为看不见的原故。其实很容易看,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可不是神通啊!不要瞪起眼睛,以为有个法子传你。你只要看看我们自己一生就晓得了,尤其我们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们中年所遭遇的环境,是年轻时候已经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轻及中年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把人生分三个阶段,二十岁前当前生,二十到四十当这一生,四十到六十当后生。这个三世因果也差不多了。或者看近一点,昨天就是前生,今天就是现在生,明天就是来生。“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你这一生所遭遇的事,就是前生的果报,“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佛法最难之处就是这个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它承认生命是永恒的,但生命的现象则是变来变去的。——《金刚经说什么》

268 评论

水云间秋忆

佛教的确包含无比的智慧,不信的话,给你举几个例子:佛在《治禅病秘要经》及《正法念处经》中告诉我们说:人身是个虫巢,大别之,有八十种虫。佛不但说出各种虫的名字,而且描绘了它们的动作形态。我们读了生理学后才知道,在显微镜下可看到人体内有很多微生物,但古代是没有显微镜的。佛在《修行道地经》中描述了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佛观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经上说,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万万个太阳。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证明天空里所有密集的恒星,一个个都是太阳系。佛在《楞严经》上讲白月黑月,不说圆月缺月,包含了月球反射日光的道理。佛经上讲,人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的循环,宇宙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的循环。天文学家从夏威夷猫娜基山顶,用无线电望远镜摄得离地球十五光年之遥的猎人星云爆炸散开(坏归于空)之照片。后又用红外线镜头,摄得正在初步形成新星云(从空复成)的照片。西方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他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性。”“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他们所描述的经验与原子物理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极为相似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写道:“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这段经文讲的就是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的无限层次。“关于量子原理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它推翻了关于世界可以‘座落在外’的概念……宇宙永远不会再次处于同样的状态。我们不是宇宙的‘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宇宙就是自己的‘参与者’。”《楞严经》中写道:“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现代量子力学的发现却是佛在无量劫前早就亲证了的境界。佛教关于宇宙年龄的定量竟接近于科学。许多佛籍,包括现代佛学家著述如方立天先生的《佛教哲学》都说世界的一大劫是128亿年。真是难以置信,现代宇宙运用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土和女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设有佛学系、禅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成立了佛学社。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和时间只是人们的错觉。”而佛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佛教来源于印度,印度是世界有名的多产宗教的国家,印度人民对宗教有着特殊的感情,宗教在印度历史上非常繁荣,现在也不例外。据佛教记载,在佛教产生以前,印度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宗教了,后来佛教将他们归纳为六十二种外道,并且一一指出了其特点与弱点。在历史上佛教与外道进行过不计其数的辩论,照印度的规矩,输了的一方最轻要割舌头,可见当时宗教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正因为佛教本身倡导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的精神,所以屡屡取胜,最终成为印度的国教。直到公元7—8世纪北印度屡遭阿拉伯人以武力入侵,佛教才推出了印度的历史舞台。佛教是在“枪林弹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本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佛教的逻辑学在长期的辩论中已经非常发达,恩格斯曾研究果佛教的因明学并评价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一个来自外族的宗教能在以天朝自比的骄傲的华夏大国里繁荣昌盛,不可以不说其生命力之强盛,的确蕴含着卓业的智慧与不凡的魅力。】

143 评论

踩野花屌丝

《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 净空法师讲述简述: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教育,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人生教育。 正确的认识佛教,对于初机很重要!很多的同修对佛教的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广泛的印行、流通此书,帮助初学,把佛教的正确观念树立起来。 此书网上多有转载流通,一搜即见。

197 评论

小妖精87623

无始无终!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音拿摩

80 评论

王家姑娘0122

一般人对佛教的认识大部份,都停留在表层,实难深入。例如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或看破人生,逃避现实,脱离社会,或遭遇挫折,想不开,,,等,的人,才会与佛教连想在一起,这些印象,都是错误的认知与了解,对于感觉的认知佛教,更谈不上什幺是真正的佛法了,

时代的变迁,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只追求外表的物质生活,人心的迷妄,而不自知,要进一步的了解佛教。平时有人在烧香拜佛,你就认为那就是佛教,那是级小级小的现象的一部份,是方便一部份的人而有,那是方便,是对一般的人业的成次而有,实离佛教中的核心佛法有相当的距离。唯有深入的了解,佛教不仅是教的问题,是人生的问题,生命的课题,人心的问题,也是人生的意义的问题,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些当你进入佛教的大们门,才会见生命的佛法。一切佛法,亦是强名,一切法,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真理,真理永远在你,我心中深处,世间真理只会有一,不会有好几个。但真理的名,可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而有,人们今天了知的佛法,就是其中之一,当用肤浅的眼光看佛教或认知时,将会错失认知,生命真理的一大好机缘。人生习题的真理,佛法是在佛教最深,最深处。

84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教中观毕业论文

    楼主可以看看季羡林教授的《我和佛教研究》,深入浅出,很有帮助。

    滋味游龙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佛学院研究生论文

    嗯 宗舜法师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等职宗舜,字化默,号无尽灯楼主人。佛教禅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法派名腾睿。1967年生,湖北武汉人。现任中国佛学院教授、

    湛蓝世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梁启超对佛学的研究论文

    《梁启超说佛》(梁启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梁启超说佛 作者:梁启超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九州 出版年份:2006-11 页数:48

    吃货的晚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佛学院学僧毕业论文

    问题一:佛学院毕业后一般都去从事什么? 1、惯走上层路线的,分配到佛协下属寺庙(事业单位,福利好),逐渐做到方福(有学历就是不一样)。 2、专业知识较强的

    掬黛小公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佛教的毕业论文

    普陀山佛教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策略研究.pdf

    乖乖小猫侠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