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雨桐
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下简称《大》剧)不久前在第二届“国家精品工程”评选中被评为十大精品剧目之一,我感到十分高兴。《大》剧近年来在国内外巡演,引起广泛的议论,有褒有贬,声音不绝于耳。而我对《 ...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下简称《大》剧)不久前在第二届“国家精品工程”评选中被评为十大精品剧目之一,我感到十分高兴。《大》剧近年来在国内外巡演,引起广泛的议论,有褒有贬,声音不绝于耳。而我对《大》剧持赞扬的态度,她的勇敢创造的精神值得提倡,更是值得学习的。《大》剧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以下思考:—对艺术形式要不要创新与突破;—如何建立民族化的中国芭蕾;—如何继承、发展、借鉴与创新;—如何看待新事物。总之,《大》剧推动着中国舞剧向前发展的步伐。它的革新是中芭在坚守演出古典芭蕾的情况下,为使芭蕾民族化而走出的一条新思路。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认为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伴随着失败、坎坷或风险,必然要进行一次次的试验,而且要在顽强的斗争中,甚至在痛苦和艰难中进行着实践,并且要经过不断否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才能经受住真理的检验。如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三百年后才被人们所承认,他的日心论《天体运动论》否定了在西方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他的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在实践中真理受到了检验,人们为真理而欢呼,为伟大崇高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而欢呼。我认为《大》剧的制作人、编剧、编舞、导演、作曲家、演员以及中央芭蕾舞团的领导,都具有勇于实践、不怕困难、胸怀胆识的科学精神。他们敢想、敢创、敢于胜利,在艺术实践中迎接挑战。我对《大》剧的观点有如下几条仅供参考:编导有创新精神,敢于突破芭蕾定式,勇于创造。 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借鉴中有创新,富有想像力而不落俗套。剧目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个性,形象比较鲜明贴切。芭蕾舞中的双人舞及人物之间的舞蹈对白不墨守成规,技巧运用得当,手法不拘一格,特别是戏剧性的音乐与现代节奏相结合,使芭蕾与音乐融为一体而不觉得生硬。舞美的综合性体现得好。无论是服装、化装、灯光都比较讲究。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从而增加了舞剧气氛。剧情脉络清晰,艺术手法新颖,能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总之,《大》剧好听、好看、好懂。许多观众看后反映说:“能看明白,很有意思。”并说:“‘打麻将’这场太逗了,有戏,真够浪漫的,点子出得高。”综上反映,看来观众很认可。不过在芭蕾圈内人们反映就不一样了,提出的意见比较严重,认为“《大》剧破坏了芭蕾舞,是对芭蕾舞的践踏”,有的反映“《大》剧是个四不象”等等。这些意见并不奇怪,我认为他们是出于对芭蕾的维护与敬重,担心芭蕾被歪曲了。其实《大》剧并没有破坏、歪曲芭蕾的地方,而是加强了戏剧性,戏剧性强就更有感染力,当然我们不能削弱芭蕾。《大》剧后来的修改版就好多了。《大》剧在题材与体裁上进行了艺术的、创造性的尝试,这些尝试动作之大、突破性之强使得一些长期从事芭蕾舞的人措手不及,认识上不去,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要完成《大》剧这样比较复杂的内容情节,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选择有利于完成剧情所需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只靠芭蕾自身的表现定式和芭蕾语汇是不足以完成这个特有的剧情的。因此编导必然去寻找适合表现《大》剧的艺术手段,那么也就是说舞剧编导在考虑如何做到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时,要积极地进行创新的思考。无可讳言,创新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与心血才能换来突破与创新的成果。创新是时代所需,人民所求,我们应该创作出更新、更美、更好、更多样的优秀作品,所以应该大力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应该学习《大》剧勇于“破旧迎新”的精神,我们应该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人们树立好的风尚,鞭挞那些丑陋的东西。现在有谁还那么愚蠢,迷信酿酒时往酒里撒童子尿呢?有谁还崇尚那封建的贞节牌坊并给予赞美呢?我们应该迎着信息时代科学进步的风帆勇敢前进,用先进的文化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由此可见,创新必须要有勇气,要有胆识和科学精神。说到这里,我想起现代舞之母邓肯,她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令人钦佩,在封建意识弥漫的19世纪末,她敢于举起反对当时已经僵化了的芭蕾舞的大旗,呼唤“舞蹈要从芭蕾舞解放出来走向大自然”。当时受到了封建王朝和保守者的反对,但是邓肯创造的现代舞对芭蕾的革命行动,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结果已超越了两个世纪,她的传承伙伴肖恩、韩芙莉、拉班、魏格曼、玛莎·格雷姆以及尼古拉、沃克·泰勒、艾尔文·艾利、石井漠等,这些欧美亚的现代舞的先驱者积极传承着现代舞,让现代舞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当今我国也有好几个现代舞团和优秀演员。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还要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时代的趋向,我们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积极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剧艺术。我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野斑马》在创新方面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榜样,可以说《大》剧在古典芭蕾民族化方面独有风范。显而易见,芭蕾民族化不只是从形式上去突破,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舞美都包括其中。因此必须看到内容情节在推动形式的发展,所以编导对舞剧题材和体裁必须认真去把握,二者不可偏颇,因为民族化要全面去体现。张艺谋和舞剧编导以敏锐的眼光调动其他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段来扩大芭蕾舞的表现力,在《大》剧中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功力。我非常敬佩张艺谋的艺胆,他学用有方。当然,我希望《大》剧精益求精。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大》剧能跳出芭蕾程式化的框框,本身就是破立其中成功所见了,因此我伸出大拇指,赞扬他们的创新精神。当然《大》剧并非完美无缺,尽管它已进入精品剧目的行列,但舞剧某些地方还需要加工,没必要并且重复的东西应该去掉。剧中还缺少精彩的舞段,戏剧性动作过多而有些影响芭蕾舞风的展示,演员在刻画人物和表演方面应该更深刻些,最好做到形神兼备、情舞交融。更希望编导能把东西方最好的艺术精华精辟地蹂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地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的芭蕾舞剧,我认为《大》剧的成功也是对世界芭蕾事业发展的一个贡献。(完)
魅影幽兰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好写的舞蹈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汉族秧歌舞蹈与现代审美意识关于舞蹈造型艺术的动态审美思考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和传承巴渝舞历史流源与当代传承中国古代舞蹈资源的开发研究汉代舞蹈风格研究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土家摆手舞的艺术风格分析与发展方向探讨从舞蹈编创与欣赏之间的关系论舞蹈形象之产生论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与教材建构的关系论中国舞剧的真善美论音乐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影响舞蹈教育学在少儿舞蹈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三峡地区巫傩文化与巴渝巫舞研究》论古典舞的当代审美浅论汉唐舞蹈剧目中音乐的魅力舞蹈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立法可行性研究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铜梁龙舞的历史发展与现代传承研究重庆酉阳摆手舞的现代审美意识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论近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的发展状况论音乐在舞蹈剧目中的重要性
今年是2010年,也是“世博年”,这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年份在我们大家的翘首已待之中悄声而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城市的未来与我们的未
陶瓷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它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首先是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然后是秦汉时期的陶瓷文化,随后是隋唐时期的
西部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西部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加快创新创业步伐才能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本文对西部工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开辟新市场,新领域。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创新 议论文 800字 作文 ,希望
随着超声医学专业的迅速发展 ,对超声医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超声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1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 1.1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