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波波刘
小学生公民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 小学生公民素养的总体分析
调查分析发现,小学生的公民素养整体得分较高(总体平均分得分为4.49),但是小学生在公民素养的四个维度即公民认知、公民情感、公民能力、公民行为上的均值得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公民认知和公民情感的均值得分最高(平均分分别为4.54和4.51),均高于小学生公民素养总体均值得分;小学生在公民行为上的得分较低(平均分为4.48),在公民能力上的得分最低(平均分为4.44),其二者均低于小学生公民素养总体均值得分。(见表 2)
通过表 2可知,小学生的公民认知和公民情感等方面的得分优于其公民行为的得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重“知”轻“行”,使学生知易行难。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作用被局限为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实践性训练重视不够。在学校里,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传授其思想政治或良好道德规范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其次,教师与家长缺乏行为引导、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他们不仅具有学生身份,还具有公民身份。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小学生的学生身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小学生行为的引导与监督。同时,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说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惯常手段。他们常常利用家长权威教育孩子应该怎么样以及怎么做,却轻视了自己“以身作则”在纠正小学生问题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小学生“社会化”意识淡薄。现代公民社会要求每个公民了解社会,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公益事业。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积极公民身份在情感维度上,与社会包容性和凝聚力、认同和价值观的问题密切相关;在认知维度上,人们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基础才能有信心地采取行动;在实践维度上,履行公民身份就是采取某种行动(M.Montané & Y. Beernaert, 2001, p.76)。但在我们国家,小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对知识的掌握较为熟练,缺少了解、参与社会的活动。小学生的社会概念不完善,“社会化”意识薄弱,不能够将自己的认知与情感转化为与公民社会要求相适应的行为。
(二) 不同性别小学生公民素养的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公民素养是否存在差异,通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小学生公民素养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公民认知、公民情感、公民能力、公民行为以及总体情况等五个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见表 3)。
从表 3可以看出,在小学生中,女生在公民认知、公民情感、公民能力、公民行为和总体上的均值得分均高于男生,即女生的公民素养好于男生的公民素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人们通常认为女性的整体素质水平(除个别显著优秀的女性外)往往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此次调查中,却发现小学阶段女生的公民素养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小学生公民素养的性别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在性格特征方面,我们往往会认为男生聪明、胆大、好动、好表现、学习粗心;女生踏实、勤奋、认真、细心、听话、安静(张家军、杨浩强, 2017, 第152页)。在意志力方面,女生的意志更具坚韧性,注意力集中且持续性较长,而男生的意志强弱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坚韧性;在自我意识方面,“女生的自尊心强,也很敏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靳世荣,1999)。这些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使得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寻求他人的认可,因而也更容易在公民素养上获得较高的得分。其次,小学生公民素养的性别差异与父母期望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每个人都留有父母期望的烙印,特别是小学生。“在家庭中,社会所提供的性别角色模式决定了父母对不同性别后代的教养方式、性格及行为方式导向、发展期望。”(靳世荣,1999)对于女生,父母往往希望她们能够形成乖巧、温柔、和善的淑女形象,所以她们做事都比较认真、细致,能够和其他人友好相处。而相较于女孩,父母对男孩的期望束缚则少了许多。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们一直对男女要求不同,信奉“男女有别”。在整个社会的男女性别观念中,人们都具有性别角色的刻板观念,如女生要勤劳友善,男生应刚强能干等。父母的期望使得女生更容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契合的公民素养。
萌萌cxm1004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如何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做以粗浅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一,公民意识的内涵《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角色,是公民社会中参与或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公民应该具有与生俱来,不可让渡的人权、公民权和独立的人格意识,享有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自由、平等、财产、安全、追求幸福和反抗压迫等各方面的权利。所谓公民意识,指的是公民在民主政体的国家中对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关系的政治主体意识或政治角色的意识,而非顺从者或旁观者的奴隶或臣民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具有复杂的内容,简单的概括如下,民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等。二, 中学生亟待塑造公民意识的原因1,从西方社会发展和中国传统社会演变历史角度看,公民意识具有应然性和重要性。首先,从西方社会发展历史角度看。古希腊文化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以民主政治而文明于世。在希腊,从法理上说,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城邦的政治权力也由公民集体掌握,服务于公共目的。公民把城邦的公共事务视为自己的事务,参加公共生活是公民生活中最重要最本质性的组成部分。公民们积极广泛地参政,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律并服从法律,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和控制,为国家尽服兵役等义务,享受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等。因此,公民意识成为他们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而这种公民意识的产生,无疑促成了当时城邦民主精神的形成,加快了希腊邦国家告别原始共同体的人治模式,进而为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石。近代,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许多运动中,以各种形式来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强调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观念等等。这一切无疑为近代西方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从中国传统社会演变历史角度看。在传统社会的中国,我们处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或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于阶级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往往强调百姓做一个“臣民”、“子民”、“顺民”,惟独没有“公民”。统治者贯彻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老百姓遵守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顺民规矩。因此,传统中国缺乏与公民伴生的民主条件。历史是具有继承性的。到了近代,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人的民主权利大大增加,但是根深蒂固专制的思想并没有遭到彻底地扫荡,专制主义依然阴魂不散。而这种公民意识的缺失毫无疑问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李慎之先生在《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一文中的一句话:“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中国现在要赶上先进国家,要实行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人的公民意识,使在中国大地上因循守旧生活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成为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有觉悟的公民。"2,培养公民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亚当斯密曾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同时又是道德经济。公民社会要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来支撑,但工业社会同样也呼唤着公民社会的出现。因为只有公民社会才可以构建更好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才可以推动工业社会更加科学、更加协调、更加全面地发展进步。而目前我国的现实是一方面正如邓小平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在这种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如激烈的竞争之下,人们一味强调个人的能力而不顾社会公德,个人主义抬头,人们的社会公德心、责任感滑坡。同时由于我国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少一些。总之,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公民意识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公民意识更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3,培养公民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在需要。“法治应当优于人治”,民主优于专制,这已成为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实现制度很重要,但民主法治的“软件”系统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民主和法治的信仰,民主和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空中楼阁”,那么民主和法治就会论为专制和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因此可以说,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明确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培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种内在需要。4, 培养公民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命运。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喜欢模仿,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认为青少年教育应“培其根”、“固其本”,从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多源化的社会,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青少年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公民意识。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4,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使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更具有紧迫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长和特色。虽然早在1995年的《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但直至目前为止,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仍处于滞后状态。教育方式落后、计划不明确、目标不明确、无系统知识。这与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大有关,更主要的是我国是一个受封建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民主、法制、公民个人权利等比较淡漠,从而使公民教育成为口号,流于形式。因此,中学公民意识教育的这种现状使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更具有紧迫性。三, 中学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解析1,加强学生自治,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民主理论相信,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其智慧和能力可能会超过少部分人。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绝对的服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一切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2,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不自觉的行动。3,充分利用“隐性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育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如升旗仪式、节日庆典、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过去,我们一直比较侧重于显性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系统的理论教育,而且容易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说教育的有效性不理想。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单纯的显性教育显然已难以完成道德教育任务。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可使人赏心悦目 ,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4,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目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应该说在教材中全方位地凸现了公民意识。例如在政治史中它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最后,引用英格尔斯的《走向现代化》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他写道:“许多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转变为现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我们期盼着!
木匠森林
公民意识的危机与克服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系)2006年03月10日16: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许多方面,但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它的标志就是人民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大致可以分为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信仰意识几个层面。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保障,也是文化建设的导向。因此,我们时代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这也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根本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的公民意识淡薄,关于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也与时代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法律意识不足。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中既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具体而言,例如公民作为纳税人有纳税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关的权利。但很多人对于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一无所知。第二,道德意识滑坡。目前社会的道德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无道德”,人们不讲道德、漠视道德、反对道德。在民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官场、贪污腐败、欺上瞒下。人们没有良心、也就是没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第三,信仰意识缺失。它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无信,也就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一个如果对于世界和人生没有真正的信仰,那么他对于他人也就不可能有诚信和信用。目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诚信的危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信仰的危机。二是迷信。现在很多人虽然没有真正的信仰,但信奉迷信。如他们相信算命、风水、鬼神,乃至邪教,不断地烧香、下跪、捐款等等,以此消灾得福。导致上述公民意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如下几点:第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导致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此外,旧的规则体系已经失效,新的规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样便使人们的意识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第二、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近些年来,中国虽然从西方引进了许多好的东西,但也携带了一些坏的东西,如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它们腐蚀了人们的灵魂。第三、传统优秀文化的衰败。长期以来,人们在反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时候,也抛弃了它精华、如所谓的仁义道德等。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在许多人身上已经看不到踪影。第四、思想文化建设的失误。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虽然注重了思想文化建设,但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将思想等同于政治,甚至是政策。但政治并不能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二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工具,而文化自身并没有得到发展。针对公民意识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症下药。第一、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其中特别是要加强宪法的宣传和普及,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生活的准则。这就是说,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能够做的;让公民知道自己的义务,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必须不做的。第二、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道德规范分为几个层面,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既不能允许人们突破道德的底线,也不能无条件地用最高道德原则取代最低道德原则,而是要引导人们从最低道德原则过渡到最高道德原则。第三、加强公民的信仰意识教育。信仰不是迷信,因此要倡导公民建立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同时反对和打击各种形态的邪教,清除它们的各种生存空间。此外,要鼓励各种进步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为人们的真正的信仰提供精神资源。关于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相互结合。其中尤其是要加强学校教育。因此特别建议教育部尽快发布规定,在大中小学开设不同层次的公民知识课程,并编撰相关的教科书,培训相关的师资力量。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
公民道德规范公民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核心、道德原则、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共同拥有一个叫“中华”的大家庭。56个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主人,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精选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