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44

我爱我家2小宝
首页 > 期刊论文 > 儿童电子产品使用研究回溯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鱿鱼女王

已采纳

辐射、上瘾等。辐射,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对儿童脑部和免疫系统产生辐射;上瘾,沉迷于电子产品耽误学习。

237 评论

飞翔的等待

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吗?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遍,孩子日常就是捧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完完全全沉迷在形形色色的软件中。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吧!

孩子们沉溺于电视,手机,特别是电脑等,往往使孩子们缺少和现实世界的接触,不愿意也不擅长和人沟通,更使孩子们容易被误导,误入歧途。下面我们就着重和大家讨论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美国非营利机构“常识媒体”对1400名父母进行了调查,发现8岁及以下儿童看电视时间是从事其他活动时间的近4倍,孩子每天看电视1.44小时,而花在阅读、听音乐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

被动看电视不利孩子健康

牵头美国儿科学会这项研究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育儿专家阿里·布朗建议:“你得关掉电视才能达到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效果。房间内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在电视节目时,对话交流时间会减少,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正常发育,孩子日后适应学校生活较为困难。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报告内容报道:“父母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对孩子而言,构成背景环境。父母被节目吸引,却忽视了亲子互动,或许不利于宝宝从玩耍中学习各种技能。”

一些调查表明,婴幼儿玩耍时,旁边若正播放电视节目,将使孩子减少玩耍时间、分散注意力。早期教育专家莉萨·根西说,开着电视做事,大人和学龄前儿童都会注意力不集中。

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先前发现,幼儿日后的学业、社交和健康状况和其看电视时间有较大关系,看电视时间越长后顾之忧越多。其次,睡前看电视可能降低低龄儿童的睡眠质量。

从以上研究结果看来,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有据可依的,而且这种负面影响可能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和改善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将可能挽救一个孩子。

早教环节中的孩子如一张白纸,一旦发展到沉迷于电子产品甚至无法自拔,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更会带来极大危害。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家庭教育作用是起决定性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避免电子产品给孩子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不要只是“制止”

克服上瘾行为的关键是用别的东西代替他们。

以咬指甲为例。好几百万人都有咬指甲的习惯,其中不少人试过各种纠正办法,可惜都没坚持下去。有些人涂指甲油,还有人赌咒发誓要靠意志力戒掉这个习惯。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它们没有提供替代行为。

你可能不会去咬涂了指甲油的指甲,因为短期内,它们味道可怕;但这样一来,你就强迫自己压抑咬指甲的冲动。我们知道,压抑不起作用,所以一旦停止涂指甲油,你就会重新咬指甲,甚至比从前更频繁。一些人的冲动非常强烈,哪怕涂了指甲油也会咬,并在可怕的味道和满足冲动带来的欣慰感之间形成奇怪的正向关联。对比来看,“分心”的效果很好。有些人在手边放着减压球、钥匙链或小拼图,每当出现咬指甲的冲动,他们的手就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了。

克服不良习惯或上瘾的最佳方法是,在改变惯例的同时保留线索和奖励,即用分心之事来改变原有行为。对爱咬指甲的人来说,线索或许是在开始咬指甲之前刚发生的一些小烦恼,不经意地寻找粗糙的指甲尖,通过啃咬获得安抚。这时候,可以用把玩减压球的新惯例来代替啃咬。最后,因为奖励有可能是咬指甲带来的完成感,这些从前爱咬指甲的人或许会以完成挤压10次减压球为目标。故此,提示和奖励保持不变,但惯例从咬指甲变成了挤压减压球10次。

2014年,一家名为“陪伴”的机构推出了一款名为“现实主义”的产品,是为了治疗智能手机上瘾而设计的。该产品是个漂亮的塑料壳,样子就跟没有屏幕的智能手机一样。拿出“现实主义”,你看到的不是屏幕,而是透过屏幕大小的框架,去看实际出现在你眼前的东西。

“现实主义”之于智能手机瘾君子,就相当于尼古丁口香糖之于老烟枪们、减压球之于爱咬指甲的人。用它来替代真正的智能手机非常合适,因为它跟手机有着大致相同的尺寸,能装进口袋,有许多跟智能手机握持感相似的.物理反馈线索。“现实主义”令你拿出手机的线索,让你拿出了这款塑料壳,因为后者外观和感觉都很像手机,故此带给了你基本相同的物理奖励线索。线索和奖励保持不变,但在智能手机里迷失自我的惯例,被更好的选项给替代了。

虽然这是一条有益的指引,但不同的上瘾需要不同的习惯去覆盖,关键是要找出是什么令最初的上瘾带来了奖励感。有时,同一种上瘾行为由完全不同的需求所驱动。

比如艾萨克·韦斯伯格反思自己对“魔兽世界”的上瘾,是因为与其他玩家的互动,安抚了自己的孤独感。因此韦斯伯格摆脱上瘾的做法是:重新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交生活,接受了一份能让他接触有意义人际关系的新工作。

另一些“魔兽世界”瘾君子,尤其是来自贫寒工薪背景的玩家,受一些奇幻元素的吸引,这些元素能让他们“旅行”到本来永远也看不见的新地方。还有一些人在学校被人欺负,上瘾满足了复仇需求,或是满足了“靠体格占上风”的需求。(这些动机有不少在心理上并不健康;所以去看治疗师,找出根本原因,也很有意义。)

不同的潜在动机,意味着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旦你理解为什么每个瘾君子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就能够提出一种满足其潜在动机的新惯例。比如现实中总挨欺负的玩家或许能从格斗训练里获益;没办法去远方的玩家不妨读一读异国气息浓厚的书籍或观看纪录片;孤独的玩家培养新的社交圈子更适合。哪怕解决的过程不容易,但第一步还是要了解:上瘾为什么会带来奖励,在此过程中,它妨碍了哪些心理需求。

加速新习惯的形成

建立新习惯很困难。我们对此很清楚——因为每年1月,人们都会拿出和上一年相同的决心。根据一项研究,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会做新年期许:大多是减肥、多运动、戒烟一类。大约有3/4的人能在1月里坚持下去,但到了6月,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失败了。等到了12月,大多数人又回到了原点,做出和前一年同样的期许。培养新习惯的主要挑战在于,不坚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习惯不会成为常规。

在这一脆弱的早期阶段,你必须保持警惕,保护你所取得的进展。这很难办,因为有些人形成习惯需要花更长时间。这里没有什么神奇的标准时间。

几年前,英国的4位心理学家跟踪了真实生活中人们形成习惯的情况。他们要一群大学生花12个星期,培养一项新习惯,成功者可获30英镑。在第一次会面时,每一名学生都选择了新的要养成的习惯。例如,有些人选择午饭时吃苹果;另一些人选择吃饭前一小时内跑步15分钟。

学生们每天执行相同行为,连续84天;每天打卡以报告自己是否完成了该行为,完成的自觉度怎样。平均而言,66天后,学生们形成了习惯。不过这个平均值掩盖了不同人之间的波动性。有个学生只用了18天就巩固了习惯,而另一名学生,按研究者们的估计,需要254天。这些习惯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是为了克服原有不良习惯而设计,所以这个数字比瘾君子戒除长期上瘾所需的时间要短。就算66天是个合理的估计,维持新习惯,取代固有的、能带来深刻回报的行为,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语言的力量

有一种微妙的心理杠杆似乎能加速习惯的形成:这就是你形容自己行为所使用的语言。假设说你正努力避免使用Facebook。每当你受到诱惑,你可以对自己说:“我不能用Facebook。”也可以说:“我不用Facebook。”

两者听起来大同小异,其实不然。

“我不能”摆脱了你的控制,把控制该行为的责任交到了外部主体(天知道那是谁)的手里。这让你失去力量。你成了一段无形关系里的弱势者,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且许多人都像孩子一样,越是不准做的事,越是想做。

相比之下,“我不”则是个鼓劲的说法,说明是“你”不做这件事。它带给了你力量,并暗示:你就是那种原则上不用Facebook的人。

消费者行为研究员凡妮莎?帕特里克和享里克·哈格特魏德特运用这一技术做了一项实验,向我们揭示了措辞微妙差异带来的效果。他们请一群妇女想一个有意义的长期健康目标,比如每星期运动3次或吃更健康的食物。研究人员解释说,在追求更健康生活之路上会碰到挑战,可以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来应对诱惑。比方说,碰到辛苦工作了一整天还要运动的情况,他们要一群女性对自己说:“我不能错过运动。”要另一组受试者说:“我从不错过运动。”

过了一段时间,妇女们回到实验室,报告进度。说“我不能”的女性,只有10%坚持了目标;而说“我不”的女性80%都坚持了下来。后者所用的语言赋予了她们力量,而不是暗示有超出控制的外部力量在控制她们。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就算有益的新习惯覆盖了有害的旧习惯,但仍然存在上瘾的隐患,比如每天手机在你身边的时间是多少?手机放在哪,看似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但是只要它在身边,你就有可能随时去拿它。

故此,行为构建的原则非常简单:任何放在你身边的东西都比离得远的东西对你的精神生活有着更大的影响。身边包围着诱惑,你就会受到诱感;把诱惑放到手拿不到的地方,你会发现无形的意志力储备。“离得近”是非常有力的影响因素。

行为构建体系也承认,人无法彻底避开诱惑。你不可能彻底放弃使用手机,但你可以减少使用频率。你不必随时随地刷你的社交账号、也不必随时检查你的邮件。“我会‘故意’忘带手机,这是我解决手机上瘾的唯一办法”,一名上班族这样说。

102 评论

sleepworm88

如今,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可以让闲暇中无聊的时光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的影响而迷恋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视力,还会降低行为和沟通能力。

电子产品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1.视力下降。2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完全开发出眼睛屈光调节系统,无法更好地调节和适应强光带来的直接刺激。电子产品中的屏幕图像会不断变化,导致视觉疲劳和近视。有些孩子会让他们看得更清楚,歪着头,引起斜视。0~6岁为眼球发育期,6~9岁为视觉可塑性期,9~12岁为稳定期。一般已知13岁儿童眼球巩膜胶原可以充分发育,也就是说在13岁之前处于可控阶段。孩子眼球直径每增加1毫米,近视就会增加300度。如果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甚至可能导致视网膜变性或脱离,增加患青光眼的机会。

2.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沟通。如果孩子总是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节目,就会沉迷其中,从而减少社交机会,削弱沟通能力,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研究表明,五岁前每天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会增加一倍以上。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孩子越会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出现言语粗鲁、性格孤僻、无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等一些行为问题。

3.电子产品会影响骨骼,不利于脊柱发育。孩子的骨骼和肌肉每天都在生长,帮助孩子发育的最好方法就是运动。沉迷ipad,电子产品会影响个性,容易形成单向思维。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互动交流更能帮助他们提升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孩子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同龄人在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这些交流让孩子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相反,长期与冰冷的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阻碍了家长与孩子、同伴之间的交流,容易形成单向思维模式。不仅沟通能力逐渐落后,常熟的性格也比较慢。

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做出榜样。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尽快改掉坏习惯,防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356 评论

冰枫星雨

电子产品是非常影响孩子的智力的,会影响孩子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培养逻辑能力,也会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电子产品封闭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应该让孩子们多去参加室外的娱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236 评论

上海阿稀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无法杜绝,是否可以做正向引导呢?最近,为了解决我家锻的问题,我实施了几个策略;

一、规定只有完成每天的功课,并且把自己一切事情安排好之后,才可以玩电子产品,而且每次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好在锻现在还能听进去我的话,所以只要我在,基本上还在控制范围内,当然也有自我失控的时候,失控有一定的惩罚制度;

二、电子产品对眼睛不好,对颈椎不好,完全杜绝没办法,但是可以增加他的户外活动时间,既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又能活动身体,还能让他暂时忘记游戏,一举多得;

三、据说家务劳动能够使孩子更聪明,情商更高。每天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他,既能减少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又能体会家长的不容易,更懂得感恩;

四、找一些有趣的、益智类的APP给他,希望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读一些中文英文绘本,希望能引导到正向的兴趣上来。

这些措施刚开始实施,希望效果能够显现,根据实施情况,再做灵活调整。

知识拓展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办

1、家长要学会自我控制。

作为家长,一定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好榜样,在孩子的面前不要“机不离手”,如果自己都控制不住,却用“结果式教育”强制要求孩子不能玩,这样对孩子来说也不公平。放下手机、平板等,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书、劳动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这样做的,心里意识到我也要这样做,这样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2、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家长的陪伴是防止小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最重要的一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多抽些时间在他们身边,可以避免他们产生孤单的感觉,当孩子和家长有更多的相处时间,自然而然他们对于游戏的渴望就会减淡,而且还会增加双方的感情,所以家长不管再忙碌也不能疏忽对于孩子的陪伴。

3、鼓励孩子多找玩伴。

孩子的世界里不能只有父母,还要有小伙伴,孩子们在一起会有更多的乐趣。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用于集体游戏的玩具,如积木、百科图书等,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鼓励孩子加入其他小朋友,不仅培养孩子的分享合作意识,也为孩子长大后社交方面的从容得体打下基础。

4、培养孩子的兴趣。

给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让他们主动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的。比如说唱歌、跳舞、乐器、运动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一门技能,也可以填充孩子的无聊时间。当他喜欢上某一样,他会从中找到乐趣,愿意花时间在这个上边。

5、家长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看见小孩子玩手机等,家长也不要过于抵触,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好一件事情 最好是了解原因,所以当发现自己的小孩热衷于电子产品时,家长应该和小孩好好聊一下,了解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其中有什么东西吸引了他,家长用“沟通”的方法告诉小孩电子产品的好坏,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制止他接触,这样会更让小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既容易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伤,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别让孩子的童年只剩“电子产品”。也请父母们,努力引导孩子,让他们从网络的世界里走出来,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可以去体验和成长的事情!

168 评论

静婷雅香

1.影响孩子的视力,这个是很多家长都比较头疼的问题,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姿势不正确,或者距离不到位,甚至时间过长让眼睛处于疲劳状态,加上现在的孩子不喜欢户外运动,更减少了眼睛放松的机会,最终导致视力下降。2.影响生长发育,大量的电子辐射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不利,辐射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3.有了电子差产品的介入,孩子跟父母的沟通交流就会很少,也大大减少了彼此的互动时间,沉浸在虚拟屏幕之中,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感情也逐渐有了裂痕,亲子间的代沟愈加明显。 4.影响了孩子行为以及交际孩子总是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节目的话会沉迷于其中,从而减少了社交的机会,减弱了交际能力而且当出现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经过研究发现孩子5岁前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那么行为问题风险就会增加两倍以上。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越会让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出现一些行为上的问题比如言语也比较粗鲁、性格孤僻、不能和他人更好的合作。 5影响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玩电脑上的益智类游戏,能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其实不然,孩子的语言表达主要是依赖于互动环境。孩子每天看电视超过一个小时,每天获取的词汇量会减少500个左右,久而久之减少了语言表达能力。

194 评论

花小卷2010

综述:观后感如下:规定只有完成每天的功课,并且把自己一切事情安排好之后,才可以玩电子产品,而且每次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应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方法:

1、让孩子多睡觉

生活中很多孩子睡不着就会偷着玩手机,而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痴呆和抑郁的风险。因此家长因此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孩子睡得早睡得好,自然就不会玩手机了。

2、让孩子多运动

儿童每天应至少有一小时的适度运动,因此,家长不妨抽出一些时间带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公园,或去当地游乐场、动物园玩玩,让锻炼成为一种家庭活动,从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限制屏幕的时间

限制孩子每天只看1小时的电视或者手机,把玩手机、打游戏等活动留到周末或节假日。

4、不给孩子电子产品

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互动,增加跟孩子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而不是给孩子一个电子设备打发了事。

5、建立家庭时间

很多家庭在吃饭的时候都开着电视或者看手机,那么正确做法是关掉一切电子产品,边吃饭,边利用这个时间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在亲子沟通中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184 评论

美棉家纺

孩子沉溺于网络是很多家人发愁的事,对于未来,孩子很是茫然,这就需要大人们进行说教和指引。单纯说教作用不大时,可以试试实地教育,让孩子独立去干一件事件,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下易,从而转变思想,远离电子产品。

211 评论

快乐的精灵王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是不可以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因为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儿童在年纪小的时候是没有管控能力的,对学习都是有非常大的害处,并且对眼睛也会有害处的。所以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一定要有家长的监管,并且儿童最好还是要着重于自身的健康,热爱户外运动,热爱一些学习科技的能力,最好还是培养儿童一个好的习惯。

因为儿童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话,对于儿童还没有完全的生长发育,正是在身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眼睛近视的话是很有可能的。所以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同时也会造成孩子身体的一些不健康。所以儿童一定要正确的学会使用电子产品,并且少让儿童接触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里面是有很多的游戏和一些其他的因素,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现在爱好还没有培养成功,个人习惯也没有固定下来。所以影响个人爱好的建立,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是比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要好得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家长一定要非常的注意。儿童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当然会影响个人爱好的建立,同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非常注意对儿童个人习惯的培养。

因为在孩子小时候没有管控容易,如果接触电子产品喜欢看动画片或者一些其他的事项是没有管控能力的,一天到头都会只关注电子产品,就根本不会给家长有机会培养好的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多陪伴孩子玩耍,这样孩子也不会有精力关注电子产品了。说到根本上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热爱,就不会去关注一些虚拟的世界。

160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毕业论文

    希望帮助你,论文要想写的特别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认真两字要记牢,认真收集资料,列好大纲,根据学校格式写,关于抗生素方面论文是我们特长,服务特点:支持支付

    森源实木家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儿童产品毕业论文

    在儿童食品的选择上,给人第一视觉效果的包装色彩更能打动消费者,然后才是图形和说明文字。所以在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中,需要合理准确使用包装色彩。现代的儿童食品包装已

    上海草根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子产品论文题目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浅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既引发经济理论,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变革,也引发企业作业模式,组织结构和政企关系等方面的变革,并直接导致

    夏沫儿665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县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论文

    (本回答来源于学术堂)摘要:经济市场规模扩大, 农业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电商生态逐步得到完善.在新时代的带领下, 农业生产方式不

    小尾巴摇阿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儿童乳制品牛奶研究论文

    据统计a2至初公式有140多项关于a2蛋白质的研究和专利。作为A2蛋白质的先行者,a2牛奶公司专业研究近20年,2000年,科学家科兰_克劳克兰博士将关于A2酪

    易叉叉叨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