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umaumauhauha
首页 > 期刊论文 > 自我知觉理论论文知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mandawei201

已采纳

Bem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认为我们必须借由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也许有许多研究发现验证此论点,然而书本中的例子(p94宗教行为之研究)却不太具有说服力,因此个人对此自我知觉理论有些许困惑。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部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认为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知道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其他内在状态。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一样,只能通过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测自己的内心状态。这种推测过程和推测别人的内心状态时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354 评论

散步的猫撒

什么叫自我知觉,那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呢,都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时间长了呢,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从自己内心出发的。

322 评论

隐逸的军装梦

态度改变理论态度改变理论,是指寻求态度改变中科学规律理论。主要有一致性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谐理论、归因理论、功能理论、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修正态度和行为是使信念系统内部及与外在行为之间保持最大程度和谐。始于海德平衡理论。纽科姆A-B-X理论、卡特赖特和哈拉利图示理论扩大了海德三成分系统,使之包括任何数量成分。涉及信念和外在行为的一致性关系。通常假设:外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内化了的信念。通过改变言语化了态度.就能改变外在行为。自我知觉理论由D.J.贝姆提出。他最初是要检验认知失调理论,试图为诱导服从研究获得态度改变结果寻找新解释。他认为用自我归因同样可以解释这些结果,没有必要考虑内在动机这类因素。[1]D.J.贝姆认为,个体通过观察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部分地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或其他内在状态。亦即,人们都是通过外在行为和当时的情景来推论自己同其他人的态度。和谐理论由奥斯古德和P.H_坦南鲍姆提出。指信息源提供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是否引起态度改变。实际是平衡理论的扩展。特别强调态度改变的方向,认为人们的态度改变总是发生在减少不和谐或模糊性上。涉及三个变量:一是个体对信息源的态度;二是个体对信息源评论事件的态度:三是信息源对该事件的评价。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公开表达的观点与其私下的态度相对立时,对行为的较小奖励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即认知失调。B.E.柯林斯认为,其原因在于个体作出违反态度的公开陈述时,面临一个归因问题,即是否应把陈述归因于自己的内在力量。若答案是肯定的,则会改变原有态度,使之与公开的陈述一致;若把公开陈述归因于环境中某些外在的力量,则无需改变态度,因外在诱导下的公开陈述与自己的内在态度没有关系,涉及陈述个体的态度时,个体根据自己行为的性质,即是在外界诱导下发生还是自发的,做出自己态度的归因。若是在外界诱导下发生的(如较大的奖励),则内在的态度改变就小;若外界的诱因很小甚至没有,则内在的态度改变就大。功能理论认为态度具有一定的功能,不同功能的态度有不同的改变原理与方式。

272 评论

相关问答

  • 用知网查重知网会记录我的论文吗

    不会的,论文检测请搜淘宝店,千寻网络服务站

    纵横四海200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自我意识觉醒论文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

    520美食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知网自检论文

    中国知网自己查重的方法如下: 电脑:华为MateBook。 系统:Windows10。 软件:谷歌浏览器。 1、打开电脑的浏览器,百度搜索“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检测

    李晓锦Bab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女性自我知觉论文

    明天就要交论文了哥哥

    樱花卫厨ks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知网论文自查

    毕业论文知网查重几乎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项课程,知网查重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毕业成绩,所以同学们要特别重视对待知网查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了解如

    室内设计--阿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