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63436510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这是根据元代书法家赵孟畹姆蛉斯苤偌��妗豆凼酪羝腥��浴返乃捣ǎ�垡羰敲钭�醯娜��鳎��忻钌疲�杂壮黾摇6�捶鹁�霞窃兀�垡羰枪糯�《纫桓龉�醯奶�樱��胁槐r,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 龙泉寺:参观了金阁寺,我们乘车向台怀镇方向下行约10公里,便进入一道东西走向的沟峪,名叫东沟,著名的龙泉寺便位于沟北的山岭下,离台怀镇约5公里。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这眼泉水。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被命名为龙泉。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中台顶脚下,九道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像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称这里为九龙冈。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全寺占地15900平方米,共有各种殿堂僧舍160余间,坐北面南,并排三处大院。寺中的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艺术瑰宝。影壁和牌坊与东院处在一条中轴线上,由108级石板台阶相连。台阶底部这道照壁,正中所嵌这组汉白玉石雕,可以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的微缩示意图,中心这个葫芦形宝塔代表台怀中心的大白塔;中下端所雕大殿则是中台顶的演教寺;西北角殿外一人在叩头,代表佛母洞;东南侧这一山洞,洞中有坐像,标志观音洞,供有弥勒佛的楼阁代表栖贤寺。这组石雕,刻工精细,构图巧妙,堪称一绝。而台阶上面这座三门四柱牌坊更为精致壮观,全部用汉白玉石雕造而成,前后垂檐和三门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整个牌楼雕满飞龙、花梁、纸扇、宝镜、书笔、尘掸、玉壶等多种图案,形象逼真。这座民国年间用10年工夫雕成的牌坊是近代雕刻艺术的稀世之宝。牌坊后面的东大院前后两进,有天王殿、观音殿、大佛殿等建筑。 中院也叫塔院,龙泉寺三宝之三的墓塔就位于中院的祖师殿前。这是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的墓塔,通体全用汉白玉石做成,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塔下方台6.4米见方,高1.5米,上边和下边各雕一圈莲花瓣,四角有四位大力士托塔金刚,台基中间内槽的坐佛小像为110尊。墓塔底座为八角须弥座,每角又各雕一力士像,宝壶形塔肚设四塞,各刻一尊弥勒佛像,这是因为普济生前自称弥勒转世,所以弟子特刻弥勒像。塔腹上面这八角飞檐,配以斗拱,宛若伞盖,既荫被四佛,又美观大方。顶覆圆盘上原安铜顶,现已不复存在。西院也有一座石塔,为南山寺第二代当家和尚的墓塔。此外,龙泉寺西北0.5公里左右那座名塔,叫令公塔。相传杨业战死后,其子五郎收其遗骨葬于塔下。 南山寺:从龙泉寺出来向东望去,我们可以看见一处宏大的殿宇群高挂于对面山坡,这便是著名的南山寺。驱车几分钟,东行北折再东过清水河不远就到达了南山寺脚下。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我们沿登山古道盘桓而上,未入山门已被古刹的气势所折服。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这一影壁是最大的,宽17.3米,高约8米,石砌底座,细磨青砖筑壁身,中嵌汉白玉石雕,多有题词和对联,顶部壁据有砖雕。转过影壁便是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石牌楼。108级台阶在五台山不只一处,但比较而言,菩萨顶的台阶是以陡峭著称,而南山寺的台阶则以宏伟宽大闻名。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直抵尽头的牌楼。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这座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楼头,中间大而高,两旁稍低矮,比例匀称,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我们可以顺门洞两侧小洞的28级台阶登上木楼,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各种花草树木,雕工纯熟。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领略了南山寺的雄伟气魄,我们再去欣赏其精湛的塑像和石刻。从大钟楼左侧穿过一座小院便进入大雄宝殿所在四合大院,这里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绘一新的大雄宝殿内有精美塑像和雕像。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两旁站立者为阿南和迦叶两大弟子。佛坛前正中是文殊骑狮石像,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左边为石雕送子观音,殿两壁是十八罗汉。该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庙中颇有名气。特别是送子观音,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慈爱的观音左手抱护小孩,右手抚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亲切。另外,脚踏莲花,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头活蹦乱跳的小象的普贤造像亦相当精美。而十八罗汉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给人印象同样很深。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 殊像寺:游毕金阁寺、龙泉寺、南山寺沿途三大名寺;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殊像寺。殊像寺位于台怀镇南的凤林谷口,北距塔院寺仅0.5公里左右。这里南面梵仙山,北靠菩萨顶,地势优越,风光秀丽,寺旁还有般若泉,是一处风水宝地。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颇有名气。全寺占地6400平方米,共有殿房50余间,其中主建筑文殊阁殿阔5间,进深3间,两层歇山式,是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也是殊像寺的精华所在。 殿内所供文殊骑狮像,高约9.3米,造型生动传神,名皤遐迩。仔细观瞧,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大有抖擞威风、腾云而起的气势,充满灵性和动感,在五台山所有文殊的座骑中,数这一只塑得最鲜活传神。端坐狮背的文殊菩萨,面容安详,双目平视,右手微举胸前,身后一片黄亮,好似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内蒙、西藏、青海的许多佛教信徒都知道五台山有一尊养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这尊塑像。相传,在建造这座寺庙时,绿毛狮子和文殊的身子均已塑好,就差文殊的头部了,这时工匠们犯了难,由于谁也没见过文殊的面容,所以不知如何去塑,大伙七嘴八舌,众说不一。争论声惊动了做饭的伙夫,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造的,你们再吵也无用。正在此时,突然院内金光照耀,文殊菩萨显出真容。这时寻找画匠描摹已来不及了,伙夫急中生智,将面案上和好的养面拿起,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了起来,刚把头部捏好,文殊菩萨便在空中隐去了。匠人们急忙把养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人们就称此像为“养面头菩萨”,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殊像背面是倒坐观音像,围有悬塑,上部表示祟山峻岭,下部代表海水流波,中间塑有善财童子、净瓶玉女,听经龙王及唐僧师徒取经等等。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悬塑,高达6.5米,总围长47米多,内容为五百罗汉图。图下部描述形形色色的渡海场景,图上部则反映陆上生活场面,大干世界在这里得到形象生动的表现,寓意颇深。 显通寺:台怀镇到了,由于这里是五台怀抱的中心点,故名台怀,当地人把台怀地区称为“台内”,其他地区称“台外”。 台怀镇的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他们之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一,当时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其二,两位高僧看了五台山的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似,灵鹫峰又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的地方;其三,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连那座山也称作灵鹫峰了。 寺院面积8公顷(一百二十亩),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多为明清遗物。排列于中轴线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筑,很有气势。 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 无量殿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高20米,面宽28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又称无梁殿。 在显通寺的后高殿前,是一座用青铜铸件组装而成的纯粹金属建筑物,人称“显通铜殿”。 相传,明朝穆宗驾崩前后,少主年幼无知,皇亲李良发动了宫廷政变,接管了江山,就将娘娘李彦纪和少主打入了冷宫,想绝明朝后裔。这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大臣徐彦昭和杨波进人冷宫行谰,李娘娘又气又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少主交给了徐、杨二人带走,让他们好好抚养。后来少主当了皇帝,惩除了奸臣。为了感谢母思,就决定在五台山为李娘娘建造一座铜殿。据记载,这座铜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在现在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两座大塔(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柞寺(即双塔寺)的过程中,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建筑的。 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它是我国仅有的三铜殿中的一座。另外两座,一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在四川的峨眉山。不过就其建筑艺术和美观俊雅而言,那两座都不及这座铜殿,而且峨眉山的铜殿早已在战火中焚烧坏了。 铜殿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共分两层,上层四周各有六面门扇,下层四周各有八面门扇。每面门扇的下端铸有花卉、松柏、鸟兽等图案。“龙虎斗”、“龙凤配”、“喜鹊登梅”、“玉兔拜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门扇的上端都有精细的花卉图案,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正面横梁上的“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更是活灵活现。第二层的四周,有大约1米高的铜栏杆,其24面门上均有各式图案。殿脊的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殿内正中有一尊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型美丽。殿内四壁上的铜铸小佛像,琳琅满目,多达万尊。 整个铜殿结构严谨,建造精巧,瑰丽辉煌,全部用铜,传说是妙峰祖师化缘而来的。为取“万”字吉利,他曾出外云游数年,走了13个省、1万家人家才化缘来10万斤铜。人称“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这座铜殿。 塔院寺:大家可能都知道,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高大的白塔,而这大白塔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院寺虽然没有显通寺那么宏大,但要比显通寺更引人注目。全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分为殿堂院、禅堂院和发塔院三部分。 我们从南正门进院,过天王殿便进入殿堂院或称塔院。与天王殿相对的这座大殿一般寺院都称大雄宝殿,而这里却叫做大慈延寿宝殿,这是为了和大慈延寿宝塔即大白塔相一致。内供华严三圣,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旁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及十八罗汉。该殿是寺院僧人敬香诵经、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大殿北侧与大慈延寿宝塔相接。大白塔按佛家正统说法是佛舍利塔。据传释迦佛圆寂之后,其佛体烧就职84000个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84000座塔,分布于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于,五台山这座塔为中国19座佛舍利塔之一。现在这座藏式大白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须弥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56.4米,其中铜质塔刹高4.43米,塔身高50.27米,须弥座高1.7米。塔身四周,遍挂风铃,共有252个,每遇风来,铃声悠扬,与寺院内的钟声、木鱼声、诵经唱诗声相互呼应,无疑是一曲佛国交响乐,令人神往。大塔下层四围筑有木栅栏,栏内可供僧众和游人附塔绕行。在大白塔底座的一个碹洞里立有释迎牟尼佛足碑,刻在石碑上的佛足印,长53厘米,宽20厘米,足心有千辐轮相和宝瓶鱼剑图。相传,佛足印为释迦牟尼涅盘之时留下,谁见到这足印并瞻礼供养就能消除灾难。唐僧到印度取经时,把佛足拓印下来带回,先是唐太宗下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宗庙,后来五台山建大白塔时,有人携图敬献,刻在碑上,供僧人香客顶礼膜拜。 塔院东面是禅堂院,为僧人居住之地。1948年毛泽东、周思来东渡黄河,进军河北路经五台山,曾在此院下榻,现在这里已经辟为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了。
想疯狂旅行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1 20:24 的,顶!!!!!!!!!!!!!!!!!!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这是根据元代书法家赵孟畹姆蛉斯苤偌��妗豆凼酪羝腥��浴返乃捣ǎ�垡羰敲钭�醯娜��鳎��忻钌疲�杂壮黾摇6�捶鹁�霞窃兀�垡羰枪糯�《纫桓龉�醯奶�樱��胁槐r,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 龙泉寺:参观了金阁寺,我们乘车向台怀镇方向下行约10公里,便进入一道东西走向的沟峪,名叫东沟,著名的龙泉寺便位于沟北的山岭下,离台怀镇约5公里。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这眼泉水。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被命名为龙泉。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中台顶脚下,九道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像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称这里为九龙冈。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全寺占地15900平方米,共有各种殿堂僧舍160余间,坐北面南,并排三处大院。寺中的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艺术瑰宝。影壁和牌坊与东院处在一条中轴线上,由108级石板台阶相连。台阶底部这道照壁,正中所嵌这组汉白玉石雕,可以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的微缩示意图,中心这个葫芦形宝塔代表台怀中心的大白塔;中下端所雕大殿则是中台顶的演教寺;西北角殿外一人在叩头,代表佛母洞;东南侧这一山洞,洞中有坐像,标志观音洞,供有弥勒佛的楼阁代表栖贤寺。这组石雕,刻工精细,构图巧妙,堪称一绝。而台阶上面这座三门四柱牌坊更为精致壮观,全部用汉白玉石雕造而成,前后垂檐和三门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整个牌楼雕满飞龙、花梁、纸扇、宝镜、书笔、尘掸、玉壶等多种图案,形象逼真。这座民国年间用10年工夫雕成的牌坊是近代雕刻艺术的稀世之宝。牌坊后面的东大院前后两进有天王殿、观音殿、大佛殿等建筑。 中院也叫塔院,龙泉寺三宝之三的墓塔就位于中院的祖师殿前。这是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的墓塔,通体全用汉白玉石做成,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塔下方台6.4米见方,高1.5米,上边和下边各雕一圈莲花瓣,四角有四位大力士托塔金刚,台基中间内槽的坐佛小像为110尊。墓塔底座为八角须弥座,每角又各雕一力士像,宝壶形塔肚设四塞,各刻一尊弥勒佛像,这是因为普济生前自称弥勒转世,所以弟子特刻弥勒像。塔腹上面这八角飞檐,配以斗拱,宛若伞盖,既荫被四佛,又美观大方。顶覆圆盘上原安铜顶,现已不复存在。西院也有一座石塔,为南山寺第二代当家和尚的墓塔。此外,龙泉寺西北0.5公里左右那座名塔,叫令公塔。相传杨业战死后,其子五郎收其遗骨葬于塔下。 南山寺:从龙泉寺出来向东望去,我们可以看见一处宏大的殿宇群高挂于对面山坡,这便是著名的南山寺。驱车几分钟,东行北折再东过清水河不远就到达了南山寺脚下。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我们沿登山古道盘桓而上,未入山门已被古刹的气势所折服。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这一影壁是最大的,宽17.3米,高约8米,石砌底座,细磨青砖筑壁身,中嵌汉白玉石雕,多有题词和对联,顶部壁据有砖雕。转过影壁便是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石牌楼。108级台阶在五台山不只一处,但比较而言,菩萨顶的台阶是以陡峭著称,而南山寺的台阶则以宏伟宽大闻名。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直抵尽头的牌楼。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这座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楼头,中间大而高,两旁稍低矮,比例匀称,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我们可以顺门洞两侧小洞的28级台阶登上木楼,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各种花草树木,雕工纯熟。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领略了南山寺的雄伟气魄,我们再去欣赏其精湛的塑像和石刻。从大钟楼左侧穿过一座小院便进入大雄宝殿所在四合大院,这里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绘一新的大雄宝殿内有精美塑像和雕像。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两旁站立者为阿南和迦叶两大弟子。佛坛前正中是文殊骑狮石像,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左边为石雕送子观音,殿两壁是十八罗汉。该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庙中颇有名气。特别是送子观音,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慈爱的观音左手抱护小孩,右手抚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亲切。另外,脚踏莲花,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头活蹦乱跳的小象的普贤造像亦相当精美。而十八罗汉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给人印象同样很深。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 殊像寺:游毕金阁寺、龙泉寺、南山寺沿途三大名寺;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殊像寺。殊像寺位于台怀镇南的凤林谷口,北距塔院寺仅0.5公里左右。这里南面梵仙山,北靠菩萨顶,地势优越,风光秀丽,寺旁还有般若泉,是一处风水宝地。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颇有名气。全寺占地6400平方米,共有殿房50余间,其中主建筑文殊阁殿阔5间,进深3间,两层歇山式,是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也是殊像寺的精华所在。 殿内所供文殊骑狮像,高约9.3米,造型生动传神,名皤遐迩。仔细观瞧,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大有抖擞威风、腾云而起的气势,充满灵性和动感,在五台山所有文殊的座骑中,数这一只塑得最鲜活传神。端坐狮背的文殊菩萨,面容安详,双目平视,右手微举胸前,身后一片黄亮,好似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内蒙、西藏、青海的许多佛教信徒都知道五台山有一尊养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这尊塑像。相传,在建造这座寺庙时,绿毛狮子和文殊的身子均已塑好,就差文殊的头部了,这时工匠们犯了难,由于谁也没见过文殊的面容,所以不知如何去塑,大伙七嘴八舌,众说不一。争论声惊动了做饭的伙夫,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造的,你们再吵也无用。正在此时,突然院内金光照耀,文殊菩萨显出真容。这时寻找画匠描摹已来不及了,伙夫急中生智,将面案上和好的养面拿起,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了起来,刚把头部捏好,文殊菩萨便在空中隐去了。匠人们急忙把养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人们就称此像为“养面头菩萨”,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文殊像背面是倒坐观音像,围有悬塑,上部表示祟山峻岭,下部代表海水流波,中间塑有善财童子、净瓶玉女,听经龙王及唐僧师徒取经等等。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悬塑,高达6.5米,总围长47米多,内容为五百罗汉图。图下部描述形形色色的渡海场景,图上部则反映陆上生活场面,大干世界在这里得到形象生动的表现,寓意颇深。 显通寺:台怀镇到了,由于这里是五台怀抱的中心点,故名台怀,当地人把台怀地区称为“台内”,其他地区称“台外”。 台怀镇的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他们之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因的,其一,当时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其二,两位高僧看了五台山的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似,灵鹫峰又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的地方;其三,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连那座山也称作灵鹫峰了。 寺院面积8公顷(一百二十亩),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多为明清遗物。排列于中轴线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筑,很有气势。 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一亩二分)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 无量殿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高20米,面宽28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又称无梁殿。 在显通寺的后高殿前,是一座用青铜铸件组装而成的纯粹金属建筑物,人称“显通铜殿”。 相传,明朝穆宗驾崩前后,少主年幼无知,皇亲李良发动了宫廷政变,接管了江山,就将娘娘李彦纪和少主打入了冷宫,想绝明朝后裔。这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大臣徐彦昭和杨波进人冷宫行谰,李娘娘又气又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少主交给了徐、杨二人带走,让他们好好抚养。后来少主当了皇帝,惩除了奸臣。为了感谢母思,就决定在五台山为李娘娘建造一座铜殿。据记载,这座铜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在现在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两座大塔(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柞寺(即双塔寺)的过程中,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建筑的 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它是我国仅有的三铜殿中的一座。另外两座,一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在四川的峨眉山。不过就其建筑艺术和美观俊雅而言,那两座都不及这座铜殿,而且峨眉山的铜殿早已在战火中焚烧坏了。 铜殿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共分两层,上层四周各有六面门扇,下层四周各有八面门扇。每面门扇的下端铸有花卉、松柏、鸟兽等图案。“龙虎斗”、“龙凤配”、“喜鹊登梅”、“玉兔拜瓤”……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门扇的上端都有精细的花卉图案,形态各异,玲珑剔透。正面横梁上的“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更是活灵活现。第二层的四周,有大约1米高的铜栏杆,其24面门上均有各式图案。殿脊的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殿内正中有一尊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型美丽。殿内四壁上的铜铸小佛像,琳琅满目,多达万尊。 整个铜殿结构严谨,建造精巧,瑰丽辉煌,全部用铜,传说是妙峰祖师化缘而来的。为取“万”字吉利,他曾出外云游数年,走了13个省、1万家人家才化缘来10万斤铜。人称“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这座铜殿。 塔院寺:大家可能都知道,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高大的白塔,而这大白塔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院寺虽然没有显通寺那么宏大,但要比显通寺更引人注目。全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分为殿堂院、禅堂院和发塔院三部分。 我们从南正门进院,过天王殿便进入殿堂院或称塔院。与天王殿相对的这座大殿一般寺院都称大雄宝殿,而这里却叫做大慈延寿宝殿,这是为了和大慈延寿宝塔即大白塔相一致。内供华严三圣,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旁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及十八罗汉。该殿是寺院僧人敬香诵经、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大殿北侧与大慈延寿宝塔相接。大白塔按佛家正统说法是佛舍利塔。据传释迦佛圆寂之后,其佛体烧就职84000个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84000座塔,分布于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于,五台山这座塔为中国19座佛舍利塔之一。现在这座藏式大白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须弥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56.4米,其中铜质塔刹高4.43米,塔身高50.27米,须弥座高1.7米。塔身四周,遍挂风铃,共有252个,每遇风来,铃声悠扬,与寺院内的钟声、木鱼声、诵经唱诗声相互呼应,无疑是一曲佛国交响乐,令人神往。大塔下层四围筑有木栅栏,栏内可供僧众和游人附塔绕行。在大白塔底座的一个碹洞里立有释迎牟尼佛足碑,刻在石碑上的佛足印,长53厘米,宽20厘米,足心有千辐轮相和宝瓶鱼剑图。相传,佛足印为释迦牟尼涅盘之时留下,谁见到这足印并瞻礼供养就能消除灾难。唐僧到印度取经时,把佛足拓印下来带回,先是唐太宗下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宗庙,后来五台山建大白塔时,有人携图敬献,刻在碑上,供僧人香客顶礼膜拜。 塔院东面是禅堂院,为僧人居住之地。1948年毛泽东、周思来东渡黄河,进军河北路经五台山,曾在此院下榻,现在这里已经辟为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了。
脸红红1121
五台山海拔很高,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五台山地区夏季湿度大,常有雨水,上山需带雨具。春、秋两季来五台山旅游,需带毛衣毛裤之类。你若想登东台观日出,必得租棉大衣才行。从北边的繁峙、砂河一带翻越鸿门岩来五台山,需注意季节和气候变化。5月以前和9月以后,高入云端的公路被积雪封堵,难以通过,只有5至9月的中间4个多月可以通行。到五台山旅游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夏季。南山寺是五台山中的一座大寺,距台怀镇约2公里。该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这一特点在该寺的佑国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站在佑国寺最高层还可以远眺五台中的四台,景致相当不错。南山寺的建筑也极具特色,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门票:4元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俗称“祖寺”。全寺占地面积43700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400多间,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它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菩萨顶脚下。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显通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挂着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是唐代的遗物。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是一座砖砌结构建筑,该殿奇特之处在于殿内无梁无柱,殿外无廊檐,形制非常独特,因此又称为“无梁殿”,艺术价值很高,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千钵文殊殿内供奉着铸于明代的千钵文殊铜像,铜像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造型非常奇特。铜殿铸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青铜建筑物,高8.3米,宽4.7米,深4.5米,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非常精致。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在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幽冥钟,钟的外部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因为钟声绵长,又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藏经楼内收藏着一部华严经字塔,在长一丈八尺,宽六尺的黄绫和白绫上,用蝇头小楷写有《华严经》八十卷,六十万零四十三字,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作品。藏经楼内还收藏着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明代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等珍贵文物。门票:6元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南21公里处的阳白乡小银河的北岸,寺院规模虽然不大,却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全寺可分为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包括大佛殿、东西配殿、南过门殿等,后院有僧房30余间。大佛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进深三间,面阔也是三间。殿内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这一点是我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原作,17尊塑像分布在佛坛上,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边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看情形似在讲经说法。这些塑像,个个神态自然,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佛坛四周有70多座砖雕,上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寺内除主体建筑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配殿均为明清重建。门票:7元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塔高约50米,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在白塔的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所以又称文殊发塔。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其中宋至清乾隆年间两千多册经卷为善本。门票:4元菩萨顶在五台山灵鹫峰上,相传菩萨顶为文殊居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萨顶住宿,并撰写碑文,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所书的碑文,均为康熙帝手书。现存建筑多建于清代,建筑形制、手法及雕刻艺术,多参照皇宫。这里也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黄教法会主场地,选择这一时间登山,可以看到喇嘛们“镇魔”的盛况。门票:5元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绕周250公里,因五座山峰高耸而 峰平坦如台状,故有此名。最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 为我国最早的寺院,建于东汉年间。以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寺院建设的 规模也越来越大。民国初年,全山拥有寺庙100余所,僧众千人左右。 在五台怀抱的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一派佛国气氛。古建筑宝库五台山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唐时即已名播诸方,至今 完整地保存着唐以来各代木结构建筑,素有“古建宝库”之称,南禅寺、 佛光寺、延庆寺、广济寺、菩萨顶、尊胜寺等八座寺宇,可称为古代木 结构建筑的代表。其中,南禅寺、佛光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 建筑,被国内外建筑学家称为“千年瑰宝”。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晚唐武宗“会昌灭法”时,幸免破 坏。寺内有大殿三间,殿的梁架制作,极为简练,举折和缓,形体美观, 檐柱柱头上,用许多斗形木块和曲形拱材,层层叠架,制成斗拱,承托 着深远的出檐,使建筑物更加轮廊秀丽,气势壮观。殿内泥塑皆为唐制, 是唐塑中的佳品,与敦煌莫高窟的唐塑如出一辙,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9年)时,后被毁,重建于唐大中十 一年(857年)。可贵的是,在其大殿里还保存了唐代的壁画和塑像,是我 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唯一的早期壁画。画大都取材佛教故事,笔法流畅, 可以与敦煌壁画媲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佛光寺经过精心研究, 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 宋四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轰动了中外建筑 学界,有的外国学者称佛光寺为“亚洲佛光”。显通寺内文物多五台山最大的寺是显通寺,占地达120亩,有殿堂400余间。它的前 身就是五台山最早的灵鹫寺,后不断扩建,成为五台山第一禅寺。寺内 珍贵的文物比比皆是。其山门外的钟楼悬铜质幽冥钟一口,铸于明代天 启年间(1621--627年),重达9999.5斤,撞击时,声音可传10里之遥。 寺内的无梁殿,高20.3米,面宽28.2米,进深16米。是我国无梁建筑中 的杰作。殿内有铜铸毗卢佛圣像一尊。有一座明代铸的铜殿,是用50吨 铜铸成的,殿高5米,殿内四壁,铸小佛万尊,金光灼灼,是座稀有的 青铜建筑物。佛教艺术集大全五台山的石雕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龙泉寺的石碑坊是一座白玉石 建筑,建于1920-1924年,仿木结构。上面雕的花鸟虫兽,人物花卉, 精巧生动,是我国近代石雕中的精品。菩萨顶上有座影壁,其图案中间 则黄色琉璃砖镶嵌成二龙戏珠图案,形象生动,刻精细,阳光下,流光 溢彩,似要破壁 飞升而去。五台山现存寺庙58座。这个规模,在我国的名山中是不可多得的。 在这些寺庙中集中表现了佛教的建筑、雕刻、壁画等方面的艺术,可 谓佛教艺术的大全。难怪有人在游览五台山后的体会是:“一部佛国 史,百座艺术宫。”五台山还有许多神话传说。《水浒传》上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故事, 杨家将故事中的杨五郎以及清代顺治皇帝出家,均发生在五台山。 当 年白求恩“模范病室”就设在五台山的松岩口,旧址现在仍然较为完 整地保存着,并在其旁建了“纪念白求恩陈列室”。 旅游服务五台山不通火车,去五台山游览,有两条路线,一是乘北京去太原 的直快火车,在忻州或繁峙砂河站(330公里)下车,车行7时余,然后转 乘汽车。也可以从太原坐汽 车。太原坐火车去繁峙砂河200公里,车行4时。山西省投资近亿元改造 太原-------五台山-------恒山--------大同的旅游干线公路。这条公 路改造完毕后,山西省的旅游交通就方便多了。在五台山可作二日游或三日游,第一日游览台怀镇附近的寺庙显通 寺、塔院寺、菩萨顶、广宗寺、圆照寺等。第二日游览殊像寺、龙泉寺、 普化寺、观音洞、南山寺等。如果是三日游,第三天可游佛光寺、金客 寺、南禅寺。五台山有档次较高的宾馆,也有招待所和旅店,还有许多农民开办 的小旅舍,住宿方便,费用也不高。较高档的饭店为栖贤阁宾馆,在台 怀镇。 特产有肉质肥实的台蘑。工艺品有台山木碗,以桦树根榴做原 料,颜色有红、褐、棕、黄等色,颇有特色。台砚,石料分黑、绿、红、 紫四种,雕法富有民族特色。五台山最适宜旅游的季节是六月至九月。但七八月雨天较多。回答者:jxs195257 - 总监 九级 6-2 11:48、主要景点南山寺南山寺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共7层,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寺内的石雕和泥塑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堪称五台山一绝。站在佑国寺最高层可以远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显通寺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该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显通寺的大雄宝殿是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为砖砌结构,里面供奉有铜铸毗卢佛,该殿没有房梁,形制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铜殿是一座青铜建筑物,殿内有上万尊小佛像,是罕见的铜制文物。显通寺前的钟楼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铜钟——长鸣钟,钟的表面刻有一部万余字的楷书佛经。塔院寺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体洁白,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塔顶悬有两百余个铜铃,风吹时声音清脆。白塔的东边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因此又称文殊发塔。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为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菩萨顶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这里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黄教法会主场地,在这一时间登山可以看到喇嘛们“镇魔”的盛况。寺内有天王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因历代皇帝都曾登临菩萨顶,所以寺内有不少御笔亲题的碑和匾。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所书的碑文,均为清代康熙帝手书。其它寺院台内:寿宁寺 碧山寺 普化寺 黛螺顶 栖贤寺 十方堂殊像寺 广宗寺 圆照寺 观音洞 龙泉寺 罗睺寺 金阁寺 镇海寺 万佛阁 观海寺 竹林寺 集福寺 等台外:延庆寺 南禅寺 秘密寺佛光寺 岩山寺 尊胜寺 广济寺 等更详细的五台山介绍,可以去,看看回答者:米兰的蓝白色 - 榜眼 十三级 6-2 12:04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既有锦绣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蕴藏丰厚的文化内涵。五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也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首。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坐骑为上青狮,表示智慧威猛。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景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台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点化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气侯五台山气候寒冷,虽然纬度与北京相近,但气候却同大兴安岭相似,因此游客一定要注意御寒,春秋两季前来,需要携带毛衣毛裤。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低近,湿度大,常有雨水,最好携带雨伞。交 通游客如坐飞机,可先到太原或大同。由于火车和飞机都不能直抵五台山,所以公路客运显得尤其重要。太原、大同、忻州均有汽车通往台怀镇,太原长途客运总站和太原客运东站每30分钟就有一班发往五台山的汽车,车型为依维柯或大巴,全程约200千米,行车4个小时左右,票价43元。如果坐火车,可在京原线上的砂河、忻州或太原下车,再转乘汽车。从砂河火车站乘汽车到台怀镇48公里,票价15元,好处是从北京开出的火车早上3点多就到了,可以提前开始全天的行程,比如赶着看东台日出。台怀镇建有长途汽车站,发往太原、忻州、大同、阳泉、朔州、定襄、繁峙和石家庄、北京等地。门票五台山风景区进山门票95元,冬季下调,台怀镇内各寺庙也单独收取门票,3至10元不等。住 宿五台山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众多,家庭旅社十分活跃,投宿比较方便。许多家庭旅社也配有高档客房,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四合院落,设施齐全,清静舒适。另外,有些家庭旅社同时为游客准备精心制作的具有地方风味的家常饭菜。台怀镇主要寺庙简介显通寺:台怀镇佛乐阵阵,经声琅琅,而在鳞次栉比的佛寺中享有最高声誉的就是显通寺了。在耸入云霄的菩萨顶脚下,在巍峨的大白塔北侧,这座五台青庙的首庙,规模最大,历史最古,俗称“祖寺”,朝山礼佛者,必先拜谒显通寺。显通寺计有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殿宇七座,无一协同。两厢配殿严整齐备、斋堂禅院完好无损,其中铜殿三间,铸造精巧。柱额花纹,格扇棂花、全以铜铸勾勒而成。铜塔两座,高8米,形制秀美。门前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击声可及全山。砖构无量殿,砖雕精致,内供无量寿佛,上部藻井,华严经字塔及各种供器,均为有价值的历史遗物。票价:6元塔院寺:塔院寺的引人注目要归功于那座高大浑厚、风铃交响的大慈延寿宝塔,也就是五台山大白塔。相传释迦佛圆寂后,化身84000舍利子,印度阿育王铸成84000佛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五台山大白塔是中国19座佛舍利塔之一。通高56.4米,内藏的佛祖足印碑引得无数僧俗众生附塔绕行,对足印瞻礼供养。塔院东面的禅堂院则因为另一位伟人而成名,原来当年毛泽东做横贯晋北的旅行,就曾和周恩来总理路居于此。门票: 4元金阁寺:金阁寺距五台山中心台怀镇十五公里,就是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不远的地方。这里地势很高,海拔有1900米。寺院的前后两院以石券窑洞相通。前院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高17.7米的千手观音像,据说有四十八只手壁(数数不够),手臂有举箭的、有拿弓的,有持甘露瓶的,有握蛇的,英姿疯爽,仰望观音的脸,人像坐井现天、整个塑像敷泥贴金。用这种手法制作的如此巨大的观音菩萨像,这不仅在五台独一无二,就是在全国也少有。门票:4元龙泉寺:过金阁寺下行10千米,有一条南北向的沟峪,叫东沟。沟北山岭下的泉亭有甘冽的泉水涌出,附近的龙泉寺也就因此得名。它还是五台山唯一一座由家庙改成的佛教寺庙。家庙原本是为了纪念杨家将的。龙泉寺山门前的石牌楼应该是你成行的主要原因。四柱三门并见得如何庞大,但有楼头,有拱券,有端庄的佛像,有生动的鸟兽,有繁茂的花卉,有累累的珍果。有蟠龙八十九条,柱础石墩上还有狮子二十只。花蕊草叶,细如发丝。薄如轻纱;走兽飞鸟,无不生动活泼,呼之欲出,令人抚柱叫绝。门票:4元黛螺顶:古称佛顶庵,位于台怀镇东清水河旁山巅,垂直高达400米。它背靠东台高峰,面临台怀盆地,山花烂漫,松柏围裹。庵院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为满足皇帝拜一寺而朝五台的愿望,突发奇想,在殿内一连供了5尊文殊菩萨像,象征五台山的5个台顶。从此免去了外地憎人和信众跋涉五台之苦,到黛螺顶朝拜,也就被称为"小朝台"。当然游客还是不免要攀爬一千零八十级石阶,以表赤诚。寺院内两株挺拔的大松树,已有300多年树龄,仍然葱翠欲滴。但在黛螺顶真正有情调的还是夕阳西下前最后一抹金光洒扫 庭院和看点点星光和五台诸寺的灯光融为通透的夜景。门票:4元菩萨顶: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黄庙中的首庙。它也始建于北魏,到明朝,成了蒙古、西藏黄教喇嘛常住五台的场所。清朝时,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也是五台山黄教首领扎萨克大喇嘛住持的地方。菩萨顶是满语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殿宇上表示尊贵的黄色琉璃瓦,山门前四柱七楼的牌楼形式都是皇室寺庙的象征。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高三米、宽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碑文,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菩萨顶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也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医,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充满喇嘛教的韵味。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还有滴水大殿之称。过去,文殊殿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以后,由于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实在可惜。门票: 5元南山寺:南山寺是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五台台怀镇南3公里山腰。元朝创建,历朝历代屡有增修。使得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南山寺也以建筑的雕工见长,栏板、望柱、坎墙或探头上的图案已经突破了佛教教义范畴。各殿檐下的木雕图案精致,饰以彩绘贴金,更为富丽堂皇。寺内“真如处在”石刻一方,是慈禧所书。五台诸寺雕刻艺术,以南山寺为冠。门票: 4元碧山寺:俗称广济茅逢。在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千米北台山麓。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十方寺按规定是专门接待游方僧人的寺院,“十方寺院,不许剃度”,任何人不得将其攫为已有。民国年间、住寺僧人隆福企图改变这一性质,与全国佛教界的代表,甚至政府的代表数十人唇枪舌剑的辩论不休,终于还足维持厂原来的寺规。因此朝山的各地憎人对这里也就有着特别的景仰。碧山寺区林荫蔽日,水流潺潺。相传始建于北魏,前院多为单层殿堂,后院全为重檐楼阁,雕刻精细,别具一格。各殿塑像均为清代作品。票价:4元台外寺庙简介佛光寺:佛光寺的名字总是和它的发现者——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37年夏天,梁思成先生在探访敦煌壁画的时候,注意到一幅五台山图:古刹林立中隐约见到一座宝塔。在佛光寺梁教授找到了历经1400年风风雨雨依然健在的北魏“祖师塔”,绳纹切砖,印度风格的束莲柱,不单如此,整个佛光寺更是汇聚魏、齐、唐、宋的建筑雕塑艺术的伟大殿堂,佛光寺的发现无疑是发掘出一块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铁青色、石绿为主调的拱眼壁画隐隐透露着敦煌风骨,和东大殿梁下的唐人墨宝都是不可多得瑰宝,与建筑和雕塑并称“佛光寺四绝”。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北的佛光新村,离五台县城30公里,是台外现存的7座寺庙中的一座,另外六座是南禅寺、延庆寺、广济寺、尊胜寺、岩山寺和秘密寺。门票:10元南禅寺:南禅寺是从南路上五台所遇到的第一个寺院,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林木扶疏,溪水青山的环绕中,它躲过了唐代的历次刀兵与灭法之劫。虽然这里远离五台山的中心,也不在任何一个顶峰,然而游览这座寺院却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十二根檐柱支撑着广阔的殿宇,角杠仰头,而檐柱柱头微低,斗拱层层翘起,厚重的墙身并不负重,只是起着挡风遮雨的作用,建筑也因此稳固而俏丽。殿内的塑像也充满了唐代的风韵,佛坛四周的70幅砖雕也是若动若静,凝肃端庄。南禅寺得以保存是中华文明的幸事。门票:7元交通:去佛光寺最好的办法是,搭乘太原或忻州一五台山或五台山忻州太原的中巴车在豆村下车,太原一豆村约25元,五台山一豆村约10元,豆村包车5人坐小轿车往返20元。豆村至佛光寺是7千米公路,无专车通达。这样游客可在出入五台山的途中下车顺道游览佛光寺,只需多花20元。旅游日程建议游览五台山至少需要三天时间,游人如住县城,第一天可乘汽车北上参观尊胜寺、佛光寺,下午到台怀,集中游览显通寺、塔院寺、罗喉寺和菩萨顶。第二天就近登黛螺顶,再游台怀中心区的碧山寺、南山寺和镇海寺等。第三天可选择一个台顶登临,走京原线繁峙方向的可登东台。走河边、忻州的游客可登中台,顺路游南禅寺和龙泉寺。另外一种旅游日程安排是:第一天游览南禅寺、碧山寺、显通寺、塔院寺,登临黛螺顶。第二天游览菩萨顶、广宗寺、罗喉寺、龙泉寺、南山寺、普化寺。第三天观看东台日出、南台锦绣、金阁寺、佛光寺。游客如果投宿台怀镇,可安排两日游。第一天先游台怀镇北山脚下的罗喉寺,接着去显通寺,然后依次游圆照寺、广宗寺、菩萨顶,再由原路折回,进塔院寺东门,出南门东行可进万佛阁一游。第二天可去东台观日出,然后游碧山寺,下午游镇海寺、普化寺、观音洞和南山寺等。购物:五台山中心地带台怀镇的杨林街是一条商业街,在许多旅行点也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在向当地人购特产时,可以适当还价。台山寺庙与其它地方寺庙不同,旅行纪念品、佛教法物在寺庙山门外才有出售,寺内基本没有一处零售摊点。无形中感觉到寺内庄严肃穆,特别宗教艺术的氛围。
呵呵,改数据吧,一般很少有论文的数据是想要的结果
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建筑、园林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经历了诸多学者的研究与考据。1932 年陈垣先生已在北平辅仁社夏令会提出“园林”是佛教能传布中国
硕士论文送审75分是b等级。 硕士论文委托第三方进行双盲评审,每篇论文共送审3票。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
同学你的问题解决了么 我也有这个问题 ==
龙泉寺发明了首个机器僧——贤二,60cm高的个头,既能用胸前的屏幕触摸,也能人机对话,更能卖萌传播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