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0

Toffee0528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阳明心学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陌陌上阡

已采纳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331 评论

笑笑之笑0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后世无数王阳明的崇拜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 -- 阳明 心学 。 构筑了阳明心学的基石是什么呢?那就是王阳明先生概括的四句话,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贵州农场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觉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 也如六祖大师所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 “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 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有了 意念 (起心动念),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 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论断。 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 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24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 阳明先生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所以,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 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圣人所言,也不能将就。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 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 格物就是学会转念,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把恶念转化成善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 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 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 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用修行的话来理解阳明心学 :我们每个人(众生)的心都是一样的:本无高低,本无善恶。当我们有起心动念(意念)的时候就有了善恶的分别,那是什么知道我们有了起心动念(意念)呢?那就是我们的觉知(良知),它是如如不动的。在生活中难免不动念,如果要动念就动善念,动了恶念就要马上转念(格物),真正的修行(真功夫)就要把握每个起心动念,当念头的主人,当生命的主人。 古语云:'相由心生',意思是外在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灵最真实的呈现的,所以只有回到内心才会找到问题的根源。外在的一切呈现如投影的屏幕,真正的投影源是我们的这一颗心,外在的呈现反映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信念,所以当外在发生一切问题,我们懂得往内去寻找答案的时候,这就走向了觉醒。通过修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和信念的时候,就走向了圆满合一的生命状态。 在现在万物快速更替换新的时代,我们只有快速回归内心,明了此心,才会快速成长,才会让生命活出全然的精彩绽放,才会跟得上地球的觉醒新时代。而快速回归内在的方法是:静默止语,独处内参‘我’是谁’?当我们参悟到'我'是:本自倶足、本自圆满、本自清净、本不生灭的时候,即是开悟。

188 评论

dp73239085

《教条示龙场诸生》中阳明先生对弟子们的第四大训诫就是责善。责善就是我们身上有错误,一般自己难以发现,甚至完全不知,依旧我行我素,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人来责善,而且责善的人最好是同学、同事、朋友,绝不可以是父子母子,父子母子不适合则责善,父子母子责善的后果就是亲子关系不断恶化!孟子所讲:易子而教!理由就是“父子不责善”。          责 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阳明先生认为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也就是说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无所谓的『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爱之心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        阳明先生继续谈到这个问题,提出:“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他认为真正好的责善一定要注意分寸,如:“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 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也就是说如果首先揭发他的过失罪恶,极力的毁谤斥责,使他无地容身,他将产生惭愧羞耻或愤怒怨恨的心;虽然想要委屈自己来听从,可是在情势上已经不可能。这等于是激怒他使他做坏事了。所以凡是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攻击揭发他的隐私,用来换取正直的名声的人,都不能和他谈论要求朋友为善的道理。即使这样,我用这种态度对待别人,也是不可以啊;他人用这种态度加在我的身上,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幺可以不乐意接受而且内心感激他呢?      阳明先生针对责善,提出“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意思就是:我对于圣道没有什幺心得,我的学问是粗浅的。各位同学跟随我来此求学,我常整夜思量,罪恶还不能免除,何况过失呢?    因此阳明先生认为:“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也就是说:“事奉老师不可以冒犯,也不可以隐讳不说”,因此就说老师没有可以劝谏的地方,这是不对的。劝谏老师的方法,要坦直却不至于恶言冒犯,要用委婉的态度不至于隐讳不说。假使我是对的,能够因此清楚我是对的,假使我是错,能够因此明白来改正我的错误。这就是教者学者彼此互相规劝而长进的啊。各位同学责求向善,应当从要求自我为善开始。        个人感言:一个人之所以停滞不前,最大问题就是无明,也就是说他一直处于自我的小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多大,不知道何去何从,在他自己看来,他在漫漫长夜中摸索,在别人看来,他明显就在走弯路。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一方面依靠自我反省,自我的明心净心;另一方面需要有导师有同学有同修在旁边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及时棒喝及时提醒及时指出,让他焕然醒悟!唯有自我的反省与同道的责善,才是我们头脑更加清醒的迎接人生的挑战,我们党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组织生活中,党员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非常好的责善系统,也是党建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我们的企业团队一样要实行责善系统,有了责善系统,我们的团队建设就会更加成功。余超林致良知-  阳明心学思考录7:关于责善(2019-11-11周一 晴)

357 评论

相关问答

  • 王阳明心学的论文文献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

    长颈鹿之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心结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议论文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7 小时本人跪求一篇作文:希望有人能回答一下.能把作文给我..,高分答谢.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您还可以输

    忘心敛意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阳光手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素材一:阳光,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如寒冷中的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窝。阳光的重要性不低于水。水是万物生长的需要,是人成长的需要。但是别忘

    小七木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附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肯定是有区别的,附录一般是论文中的一些程序或过程。而参考文献是引用的论文或其他人的成果。

    木木停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语录yulu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你知道他的什么语录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中英文,希望你喜欢。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录中英文精选

    酒酿圆子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