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8

wongjackson
首页 > 期刊论文 > 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edfishchy

已采纳

作者:都护君新疆方言,原本有两种,一是混杂其他北方腔的陕西方言,再就是甘肃西部方言。民国盛世才主政新疆时,由于他出身东北,大批任用同乡故旧,导致东北方言流行,一度成为迪化官话。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义勇军抗日失败后,两万余众经西伯利亚辗转来到新疆,由塔城入境,为盛世才接纳,新疆方言中又增加了东北因子和东北方言的成分。解放初,二军、六军大批将士(多来自陕西)转业地方,加强了陕西方言在迪化的地位,而甘肃方言主要分布在清末民初原镇西府和迪化州所属各县(巴里坤、奇台、木垒、吉木萨尔、阜康等地),那里的汉族多数是甘肃移民的后代,所操方言与敦煌、酒泉、玉门一带相似。后来,乌鲁木齐快速发展,五湖四海的学生、工人、工程师支援边疆建设,普通话逐渐流行,陕西方言在乌鲁木齐没落了,一种更接近普通话的乌鲁木齐方言开始形成。其他地方,昌吉、焉耆等地语调与当地回族移民相同,俗称“回回腔”;库尔勒、克拉玛依、独山子等地与石油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受东北方言影响,但也基本是普通话;兵团各基层团场因河南人居多,普遍流行河南腔,也有团场江苏上海人和四川人多,流行各自家乡方言。可见现在新疆汉人方言主要存在三大系统:普通话、甘肃话、河南话,其中普通话占主导地位。过去在新疆人群中占有一定势力的陕西方言已退居次要地位,乃至成为历史的陈迹。从1983年开始,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汉语方言调查。基本上查清了全疆83个县市的音系状况(当时共87个县市),分出三片方言区,命名为:兰银官话北疆片:主要分布于北疆,包含乌鲁木齐、昌吉、巴里坤、哈密等20个县市;中原官话南疆片:分布于南疆及伊犁地区,包含库尔勒、焉耆、阿克苏、喀什等45个县市;北京官话北疆片:分布在新兴县市,包含石河子、克拉玛依、布尔津、阿图什等18个县市。

354 评论

bluelove1995

期以来方言研究侧重语音而忽略词汇、语法之偏向被逐渐扭转过来,研究方法的主流从一般的记录描写转入探索各种方言现象的规律。本论文选择马卜江村方言的几个语法现象(马卜江村方言的七个句式,马卜江村方言的动态助词,马卜江村方言形容词构形法)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1)本方言是笔者母语,较容易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有利于加强方言研究的薄弱环节——语法的研究。(2)湘方言(本方言属老湘语)是汉语在地域上由北向南发展的第二站。(3)本方言语言现象丰富。本文研究方法是,在描写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方言比较和语言理论分析。此论文对汉语史的整体把握,方言的比较,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探讨,本地方言的词典、地方志的编纂,以及对湖南人学习普通话等方面都有所帮助。 本方言有七种句式值得注意。本方言的处置句,补语句,双宾句,比较句,被动句这五种句式值得注意的特点分别是:(1)在处置句中,介词位于宾语前和位于宾语后两种句式使用频率差不多,甚至可以将介宾结构中的宾语提至句首,而介词却保留在原来的位置。(2)对于带有补语的句子来说,下面三对句式分别为同义句式:a、“动+宾+补”与“动+补+宾”;b、“动+宾+补”与“动+宾+动+补”;c、“动+定+宾”与“动+宾+动+补”。(3)双宾句中,指向间接宾语的介词“起”[(?)‘i]与普通话的介词“给”有同有异;双宾句的“动+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与“动+直接宾语+动+间接宾语”为同义句式。(4)比较句中,差比句中的虚词[·ti]与平比句中的虚词[(?)]较为特殊。(5)本方言与普通话被动句的区别是:本方言中施动者不出现的被动句,不能有表示被动的介词,而普通话却能有(也可以没有)。 本方言中的“重复”、“隔离反复”这两种语言现象也值得注意。虽然本方言的“重复”与词法中的构形法的重叠,以及与普通话中修辞手法的连续反复有相似之处,但从反复的方式、次数及其表达的语法意义来看,“重复”与“重叠”,“连续反复”是不相同的。本方言“隔离反复”的句式与语法意义是特定的、单一的,与构形法的“重叠”,修辞手法的“隔离反复”差别更大。笔者认为本方言的“重复”与“隔离反复”都属于句法范畴,因而将其视作两种句式。隔离反复的三种具体形式是:(1)“b是ab,但…“;(2)“ab是ab,但…”(3)“a是ab,但…”。 本方言动态助词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将本方言与湖南省的长沙话,双峰话,安乡方言,怀化方言,广东省的连平话(属客家话)等方言的动态助词进行对比,可以为方言比较,原始方言拟测,方言地图,语音变异,词汇扩散等方面 的研究提供参考。从动态助词“倒”与“啦”的关系,可以探讨离散式音变。连续式 音变,以及词汇扩散等理论的得失。研究“咕哩”等完成态动态助词在紧缩复句中 的具体运聊可以看出在具体语言中,句子形式和它表达的句法意义之间的搭配 情况。 马h江方言形容词的构形法分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种,其主要方法是重叠和附 -加,而且它们经常结合使用:构形法各具体形式之间有着大致的分工。构形法中 ’4 的词缀b有些仅表语法义,有些则兼表语法义和词汇义;词缀“哩”是后加式的标 志,它是由句法单位演变为词法单位的;词缀卜tgi*则是由词汇单位演变为语法 单位,和它搭配的形容词的性质必须是令人喜爱的。从形容词构形法的各形式在 语言中的运用实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做主语*语、宾语、定语卞语时(不可 以做状语)龌体情况。

331 评论

灵魂尽头z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广和使用好本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能够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保证。语文教学作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主要渠道,提高教师队伍普通话水平,尤其是提高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搞好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认识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怎样讲好普通话呢?充分认识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是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学习语言,要从普通话普及抓起。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的“说”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作为承担具体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运用好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此外,语文教师讲好普通话,也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讲好普通话,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无障碍的交际显得愈来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因为语言沟通障碍闹笑话的事,轻者造成误会,重者耽误大事。因此,教师讲好普通话,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推广和使用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语言课,其中所学的文字、文章都是为语言的

117 评论

哆啦瞄瞄

最简单的方法:把普通话的第一声全部变成“第三声”就是淮北话,比如“一”念成“乙”,“八”念成“把”,“星期”念成“醒起”……,之所以写“第三声”,是应为变出来的声调似乎介于第四声和第三声之间,反正用文字很难描述。当然还有很多淮北话的一些特色词语,比如“gang(2声)腿”、“dao(3声)菜”、“xia bi wen”。

195 评论

Ashtray喵

淮北话 又叫 淮北普通话简称“淮普”。是一种近似于普通话而又区别于普通话的一种地方方言。“淮普”主要是淮北地区各个不同聚居地的方言总汇。在很多字的发音和意思上还是存在差异的。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淮普”只适用于淮北地区,且存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习惯性。“普通话”则强调 以现代汉语字典中的发音为标准音的。———————————————————————————————————另外告诉你一个很好区分“淮普”和“普通话"的方法。很多淮北人都喜欢把绝大多数汉字。读成第三声或第四声。例如:【普通话】zhāng shān shān 张 珊 珊 【淮普】zhāng shān shān (第一个为第三声,“珊'读第三声。)

327 评论

金鳞平面设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功能是对我国文化精神及全民语言的传承。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一:现代汉语

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

2、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

3、论五四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4、论书面语发展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现代化

5、论废除文言文与学习文言文的关系

6、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

7、论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

8、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

9、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

10、关于双语生活的调查

11、论一部文艺作品的比喻(比拟)语言艺术

12、关于身体部位的方言词的比较调查

13、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

14、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15、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

16、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

17、“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

18、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

19、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

20、普通话语音研究

21、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2、网络汉语研究

23、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

2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25、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

26、新词新语研究

27、外来词规范研究

28、字母词研究

29、成语研究

30、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

31、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

32、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33、汉字和汉文化

34、现代汉字学的研究

35、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研究

36、部件研究

37、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38、如何整理异体字

39、如何整理异形词

40、规范汉字的研究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二:写作类(写作学方向)

1、从穿越小说的虚构时空看当代创作的历史认知及写作惯性

2、《红楼梦》对穿越小说的影响(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为例)

3、试析穿越小说中的新奴婢形象(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例)

4、节俗场境对穿越小说叙事的意义

5、茶馆酒楼在武侠小说中的作用

6、试析当代小说中的茶馆场境

7、试析当代言情小说中的野蛮女友形象

8、论广告文案写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9、论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审美追求

10、论模糊语言在写作中的作用

11、包法利夫人中的结构特色

12、巴金作品中的朴实语言风格特征

13、文学叙述与应用性叙述的关系和差异

14、论中国传统文论之“义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结构”的异同

15、浅谈语言表达的诸多形式

16、论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美

17、论当代诗歌的语言流变

18、浅论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白话”语言特色

19、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繁复美

20、试论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方式

21、《庄子·逍遥游》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2、《大明宫词》剧本创作语言特色探析

23、余华《兄弟》的结构艺术

24、读王海鸰《新结婚时代》有感

25、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

26、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论

27、手机短信文学的价值

28、流行歌词对古典诗歌意境的现代解读

29、钱钟书写作艺术初探

30、陶渊明笔下的和谐世界

31、电脑写作时代网络语言之我见

32、写作过程与写作能力

33、《史记》写作特色管窥

34、《白鹿原》创作心理略论

35、池莉创作个性透析

36、《儒林外史》的创作动机与创作主旨

37、《倾城之恋》创作意识论

38、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论

3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

40、论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

41、“戏拟”表现手法在杂文写作中的运用

42、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意识强烈渗入的模式分析

43、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交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方式分析

44、写作中典故使用与情境出现的关系

45、戏剧中“冲突”出现的写作技巧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普通话研究论文关于普通话的论文

    【摘要】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共同语,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作为教师,学习普通话更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任务。本人根据自己学习

    Coco爱美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普通话与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讲讲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不会讲时遇到的笑话也好从反面衬托啊,祝你好运!!!!!!!!!!!!

    阳光明媚161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客家话的方言研究

    中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7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语,闽语,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除了江淮官话、少部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读[-?]之外,大部分

    tuzhiluob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比喻和比拟的比较研究论文

    一、定义:比拟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可以把物当作人,也可以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 二、作用:1、色彩鲜明;2、描

    丘比特來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普通话和方言研究的论文

    教师要讲好普通话“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推广和使用好本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是能够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保证。语文教学作为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主要渠道,提高教师

    追趕跑跳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