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4

吃吃喝喝小蚊子
首页 > 期刊论文 > am期刊影响因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羊年新气象

已采纳

国际上权威杂志及其影响因子排名(仅列前十):

1、杂志名称: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译:自然评论材料;影响因子:74.449

2、杂志名称:Nature Energy;译:自然能源;影响因子:54

3、杂志名称:NATURE MATERIALS;译:自然材料;影响因子:38.887

4、杂志名称:Nature Nanotechnology;译:自然纳米技术;影响因子:33.407

5、杂志名称:ADVANCED MATERIALS;译:新材料;影响因子:25.809

6、杂志名称: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译:先进能源材料;影响因子:24.884

7、杂志名称:Materials Today;译:今日材料;影响因子:24.372

8、杂志名称: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译:材料科学进展;影响因子:23.725

9、杂志名称: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译: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告;影响因子:22.25

10、杂志名称: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译:国际材料评审;影响因子:21.086

AFM全称为: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M全称为:Advanced Materials

扩展资料:

AFM的分类:

AFM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接触式﹕利用探针和待测物表面之原子力交互作用(一定要接触),此作用力(原子间的排斥力)很小,但由于接触面积很小,因此过大的作用力仍会损坏样品,不过较大的作用力可得较佳分辨率,所以选择较适当的作用力便十分的重要。

(2) 非接触式﹕为了解决接触式之AFM 可能破坏样品的缺点,便有非接触式之AFM 被发展出来,这是利用原子间的长距离吸引力来运作,由于探针和样品没有接触,因此样品没有被破坏的问题,不过此力对距离的变化非常小,所以必须使用调变技术来增加讯号对噪声比。

(3) 轻敲式﹕将非接触式AFM 改良,将探针和样品表面距离拉近,增大振福,使探针再振荡至波谷时接触样品由于样品的表面高低起伏,使的振幅改变,再利用接触式的回馈控制方式,便能取得高度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AFM

123 评论

宅男阳光刺眼

单从影响因子来看,AM 25+是最高的,其次是JACS 14+,然后是Small今年刚上10。 但是个人感觉,无论权威性、受众范围、投稿难度,JACS都比AM好一些。AM偏材料,对材料的新颖性要求比较高。Small相对来说就比较水了,投AM被拒,而编辑又觉得文章还有救的话,会劝作者投Small。

影响因子是期刊所有文章的被引次数,与期刊文章数的比值,具体算法复杂一些。通常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越好,但是例外也有很多。一些经典老牌杂志,影响因子一直不高,但是非常权威,各个领域都有这样的杂志。

杂志分区有中科院分区,有JCR分区,都是将所有期刊按研究领域分成一二三四区,分区方法有些差别。比如Nature Communication,中科院分区是二区,JCR分区是一区。

相对来说,在化学、材料圈子里,对于一部分学科来说AM认可度稍低于jacs和angew,但不影响他们同属一档~

下一档基本是Nano letters,AFM,AEM,ACS Nano之类的~这个排序是我眼中的地位,尽管AEM影响因子四者中最高,但是因为是做能源的,还是新刊,所以他的影响因子主要还是领域加成和出版社运作的结果。

就业界地位来说,一般没有前面两个高~其实个人觉得NL和AFM都没能比前面低出一档,大概也就是半档的样子。

207 评论

苏苏湖光山色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FM ,影响因子11.38 Advanced Materials ,AM ,影响因子18.96。

underconsideration应该还在编辑手里,考虑是否送审underreview才是已经送到审稿人手中,审稿专家审稿Nature的系统也是这样的,修回后状态一直是under。

投am被拒转投afm,am与afm的两家编辑部门好像是一家的,两个期刊的定位都差不多,投的话估计结果一样,最好改投其他期刊,可以转投CM,Small。

期刊因素。

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351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章影响因子和期刊影响因子

    问题一:怎样查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一般都是说期刊的影响因子,你要是问一篇文章的叮子,那应该是这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吧? 你可以去google 然后搜索 sc

    tongtongaiy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期刊影响因子2020

    如下: 1、亮点是今年Forum Math Pi和Cambridge J. Math都有影响因子了。从影响因子看,Forum Math Pi比Cambridge

    虾虾虾虾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2022sci期刊影响因子

    会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从2017年达到1.084分后,逐年上涨,基本保持在1.5分

    zhzhohohzh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cellpress期刊影响因子

    Neuron并不是顶级期刊,影响因子也不高,跟Nature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但很多导师还是会建议学生去投Neuron而不是Nature,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投

    小予乖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期刊影响因子和文章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

    笑傲江湖之悟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