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果儿颖颖
圆环形地质构造的认识研究历史已很久远,按照地质学的经历,文献记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发现阶段:从地质学创立的250年前到20世纪50年代,地质调查方法和地质图测绘水平不高,所以对圆环形构造的认识、记述、记录很原始,地质观测的视野有限,对于隐伏和半隐伏的圆环形构造,规模尺度大的、小的都无法研究发现,只是记述出露地表、规模中等的圆环形构造,由于记录技术水平低,所以有关圆环形构造的标绘比较粗略,构造岩性记述也很简单,圆环形构造个体在区域空间的展示表现不出应有的规模。地质学中对圆环形构造的性质、特点,与其相关的褶皱、断层的关系也很少讨论,更无专题论文讨论记述。
(2)详细常规描绘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测绘工作大规模展开。全球范围的中比例尺(1∶20万~1∶25万)成为描述区域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圆形构造普遍得到重视、记录和展示。尺度不同的各级圆环形构造得到详细、全面的记录,地质组成和类型得到总结和论述。由岩浆侵入形成的浑圆侵入体、岩钟、岩筒、岩管、岩枝、岩颈,以及古老的圆形地块、变质杂岩圆核、由底辟作用形成的盐丘、泥丘,中心式火山形成的圆形次火山岩体、沉积岩系中的圆形礁块、沉积圆盘、圆形块体等都得到详细的记述。但当时发现的都是出露地表的,估计只占岩石圈存在圆环形构造的10%左右。由于当时的地质观测和地质图描绘的水平尚低,所以圆环形构造的个体、形态和内外部地质组成都描述得不很真实形象。由于中比例尺区域地质图的新资料大大补充修改了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件,所以圆环形构造的组群展布及其与外围其他地质构造的关系就比较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区域性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中也展示出圆环形构造的重力、电磁、放射性、化学性状,从而使圆环形构造的调查研究普遍开展起来,不同类型的专题论文对圆环形构造进行了总结论述。例如,旋涡、砥柱、莲花状、旋转核等构造。由于金伯利岩型岩管的发现,证明了岩管具有强爆、冲击、刺穿的特征。也发现了很多新类型的岩筒、岩颈、岩枝,如碳酸岩筒、盐丘、泥丘等。
近年来华北地块核心部的冀鲁旋卷构造,峨眉幔隆的基性火山岩圆涌构造等影响到广大地区的构造矿产事件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已发现的大连白云山莲花状构造,辽宁铁法大隆矿系涡轮构造,内蒙古乌呼都克地区的里泥河孪生圆涌构造,永安环形构造,衡阳环形构造和日本关东大地震的近代地壳旋扭构造等也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威廉士将环形断裂构造划分为五个类型:①火山环状崩坍断裂(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正向、负向中心式圆涌构造,露头和隐伏的火山机构);②撞击的环形断裂;③环外辐射断裂系(应该还有切线断裂系);④隐伏的环状断裂(应该包括降升和冷缩的圆形岩体、随动的地块等);⑤岛弧旋涡构造,如斑达海等,在海底的火山中圆涌构造分布很广,类型也很多。
在矿产勘查的过程中,隐伏和半隐伏的圆环形构造也被陆续发现。截至20世纪70年代,用常规方法发现的岩石圈内圆环形构造估计只占总数的25%左右,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数量,所以此时圆环形构造虽然被记述,人们却未能形成新的理念。只有当大量圆环形构造被发现以后,才能为新的地质构造理论的创立奠定基础(图版1-1,1-2,2-1,2-2,3-1,3-2,4-1,4-2,4-3)。
(3)圆环形构造、圆涌和深源强热动力学理论的崛起阶段:20世60年代起,航天对地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地球科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转机,航天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了千万次的宏观、形象、真实的记录,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海量数字影像,大大修改、补充了地质学者对地球的常规认识,详尽真切的信息资料引起全世界对地球再认识的热潮,真实形象的全景展示开启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这些记录检验并大大补充修改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件,从全球地质构造的新高度,催生了很多新的地球科学理念。使人们比较全面、深入、详细地发现地球表面到岩石圈存在大量密集的、不同尺度规模的、从几米到几千千米直径的圆环形地质构造,它们世代重叠,新老交织地构成地球主体,从而改变了历来认为地球结构以圈层板壳为主的传统观念。表明地球的表面、乃至数百千米深部的岩石圈地幔,不存在板壳圈层结构,而是重叠密集的圆形筒柱状、辐射状岩管、岩柱。古老的厚度小面积大,后期的直径小深度大。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常规地质学的预料,从而不得不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已往的地球地质构造结论,引发了“地球的圆涌结构与深源强热动力学”理论推断。1978年作者正式提出这一新地质构造理论,编印了地质遥感培训班教材讲议(参见下边的缩印书迹),开始了地球圆环形构造的研究探索。
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高能强爆热动力学
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高能强爆热动力学
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高能强爆热动力学
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高能强爆热动力学
近30年来作者曾在不同的地质院校、学术会议上进行过讲授交流,发表了相关论文,开展了专题研究,编制了不同范围、不同比例尺的专题地质图件。与很多地质机构进行合作探讨和开展专题咨询,取得了一定的实用效果和理论发展。相关内容将在本书中论述介绍。
这里要引出一段经历,说明此学说艰难的萌生过程。我在参加编写《地球科学大辞典》时,由我主笔的遥感部分中有关圆涌构造的释文经过了多次修改,分别为:
[环形影像]circular image,annular image是在航摄相片、卫星图像等遥感数字或模拟图像上呈圆形、椭圆形、同心圆形、交接圆环形、布列圆形或不规则浑圆形、破裂圆环形等由曲线圈闭形成的影像(图版18-5,18-6)。
[影像环状特征]image circular feature是在航摄相片、卫星图像等遥感图像上边界为明显或隐晦、断续延伸、封闭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破裂圆形、同心圆形、交接圆环形、布列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曲线所显示的影像。它包容的范围、直径由数米到上千千米。其边界和色调、影纹、结构、地貌和地表景观特征与其周围地区有明显或比较隐晦的差异。圆形影像上往往形成独特的高地或低洼地,发育环形、放射形向心型、背心型冲沟水系。地表地质被覆物和微地貌、土壤和植被,含水性等特征也与周边有一定差异。同时存在圆环型、圆心辐射型和周围切线型几组构造破碎、裂隙断裂带。这类影像都有特定的地质构造意义(图版8-2,9-3,30-6)。
[环形构造]circular structure是遥感图像揭示的大量圆形影像、环形影像,规模大小不等,以各种型式密集重叠排列分布。表现为地表地形地质景观,如环形山丘、圆形盆地、环形洼地、环形山、圆弧形的陡崖、圆形湖泊、湿地、环形放射形冲沟水系、圆环形土壤、植被、表土干、湿带、圆环形地貌单元、圆环形影像条带等地表景观和独特的图像影纹结构。此外,边缘规整的弧形构造也多属破裂圆环形构造的残留部分,经过还原归位,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圆环形影像构造形态。很多大型的圆环形人工农林、工程形状也往往受到圆环形地质构造背景条件的控制,所以已观测到的圆环形影像,都有一定的地质构造意义。因此说圆环形构造影像的大量发现、揭示是遥感技术对地质构造研究的贡献。数量众多、类型复杂、结构交织的遥感影像信息,大幅度地拓展了地质学的认知视野,对扩大深化地质理论研究,提高地质应用效益都提供了发展前景,并将陆续发挥更大的遥感信息潜力。圆形构造不仅是地球中浅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力能运动形式和结构形态,而且在月球、水星、金星、火星等类地星体中同样也存在大量密集分布的环形山、圆形盆地和旋涡状运动、结构形态。对研究外星体对比地质学,探索类地星体、太阳系乃至其他天体的天文地质演化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圆环形地质构造类型很多,形成机理也很复杂,是现代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和突破点(图版32-8,40-1)。
[圆环状构造]ring structure是地球乃至外星体表面普遍存在的稠密交织分布的、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和不同世代的大量圆环形结构。在已知的星际空间,圆环形地质构造是最普遍、最重要显赫的物质力能运动的形式和结构。遥感技术出现之后,大大扩展了圆环形地质构造的揭示能力,提供了比已往地质文档、图件中记录描述的圆环形、旋涡形、圆块形、圆弧形构造多成百上千倍的图像信息,大大拓展了地质研究的基础信息,必将引起地质构造理论的重大发展。目前观测到的圆环形地质构造类型有:地壳浑圆块体、圆形结晶基底、碎裂的萌地壳块体、圆形的变质岩、侵入岩穹窿、圆形侵入体和岩浆穹窿、中心式火山、次火山机构、岩株、岩筒、岩颈、圆形盘地、圆形山原、沉降区、沉积、盖层圆形褶皱、穹窿、盐丘和其圆形底辟刺穿构造、隐爆角砾岩筒、强爆地内动力丘穹、圆形礁块、圆形陨击洼坑等。圆形构造的成因假说很多,有传统的侵入岩、火山、地壳浅部硬核旋扭、旋涡、周边块体的挤压、冲涌等。也有人认为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最新的说法是源自地球深部,主要是上地幔、下地壳极高热核能爆形成的岩浆、地幔柱的向地球外壳冲涌,圆筒形通道形成的超强力穿层结构。地球不同深部的强热核爆炸,形成巨大的冲击、刺穿、喷射,引发火山、地震,推动岩浆(包括高强热湍流、旋涡流、固态岩石、液体和气体)冲涌到岩石圈的不同部位,引发一系列物质热能强冲击,形成不同世代的圆柱(筒)形地质构造通道,滞留在岩石圈的不同部位,控制着地壳中浅层的所有地质过程,包括岩浆侵入、火山爆喷、造山褶皱运动、侵蚀剥蚀、沉积、变质改造。这种源自深部的贯通性特高强爆热力物质湍流对本圆形内和邻近周边的地质演化全过程具有全系统主导作用,包括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内生矿产的聚集,各种地质构造运动、沉积-变质作用和外生矿产的形成、总体地质结构的塑造等。同时也引发地震、海啸、地内强爆、旱涝、酷热-严寒、强风、暴雨、雷电磁暴、地光、特殊粒子物质喷射等灾害和生态环境变迁。成为贯穿岩石圈-水圈-大气生态圈的垂直联协的超强热动力链,统帅着综合地质作用的全过程。自从圆环形构造被遥感揭示以来,地质诸元素间成因有了相关逻辑的集成显示,引起地质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样可应用到海洋、气象、生态环境和灾害学研究领域(图版18-5,28-9,28-11,28-15,29-11,36-1,36-11,52-11,52-12,52-13)。
圆形构造依其空间规模,直径尺寸可划分为:洲际级,包括:①>5000km(例如西亚大圆,直径6300km),②3000~5000km,③1500~3000km;区域级,包括:④1000~1500km,⑤500~1000km,⑥250~500km;地段级,包括:⑦200~250km,⑧150~200km,⑨100~150km;亚地段级,包括:⑩50~100km,(11)30~50km,(12)10~30km;小地段级,包括:(13)5~10km,(14)3~5km,(15)1~3km;局部级,包括:(16)0.5~1km,(17)0.1~0.5km,(18)0.05~0.1km,(19)0.01~0.05km,(20)0.005~0.01km,(21)<0.005km。依其结构层次划分为集群、系列和个体三级。依地质结构可分为16个类型。依演化程序分为8个世代。组成一个包括性质、规模、世代、结构的分类,中心经纬度、地名的命名与编码系统,可快速地将广大范围内的圆环形构造进行登记描述,标注相关地质图件,随时可以进行补充修改,建立专题数据库,进入大系统检索、分析、应用。
弧形构造一般都可恢复成圆环形模式,按圆环形构造处理解析,研究应用。
[环形构造]circular structure又称圆形构造。是地球和其他星球表面普遍存在的一种构造形式。在地壳中它以近圆形的构造环带为特征,通常在卫星相片上有明显表现。环形构造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它可能是地壳深部强烈的热动力冲压、旋扭作用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圆形、环形、弧形边界);也可能是地质历史早期陨石撞击的遗迹;有的可能是侵入岩体的露头或隐伏边界;有的又可以是大型盆地的边界。而在平原地区出现的圆形构造也可以起因于地下水位的急剧变化。
请看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地质概念,却经过了多次反复的修改。
回到正题,下面是地球的圆涌构造与深源高能强爆热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图1-1表示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的总体动力地质结构。在超强热核动力驱动下,地球深部物质以爆胀形式急剧地向浅部喷射、冲击。一个强热中心的形成可能持续很长的地质年代,在经过急剧上涌之后,就可以进入“休眠”待发阶段。圆涌构造以单体群居形式,爆发、穿刺到地球的中浅部,成为地球构造运动的主力体系。
图1-1 地球深源高强爆(圆涌)构造动力学总体示意图(中新生代)
图1-2a为深源高强热爆(圆涌)的内部热动力分布情况,图1-2b为圆涌构造的组成部分。图1-3为一个深源高强爆中心,从根源,经地内、陆壳、洋底、海洋到大气生态圈的个体结构动力全貌。
热核强爆并不全发生在地幔区带,也可以发生在壳幔交界处,甚至地壳岩石圈或地核部位。现今观测到的地震、火山源深度,就预示着地内强爆、震颤的深度,产生震颤的高温、高压、低速点可能分布在地内的不同深度,所以圆涌构造不能仅以地幔热核概括之。地内强震颤不仅空间范围广,而且频率很高,现代地震仪测得的地震火山点爆发频率为500万次/年,其中人类可感知的不下2000~3000次/年,强震爆200~300次/年。海洋地区如也能观测,则其总频度可能尚有大幅度增加。有些震颤地表可能很微弱,并不表明那些震爆一定不强烈,只是距离太远吧。这充分表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尚属较年轻的星体,经常处在活跃震颤、暴胀的状态。
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强烈地震、火山、地爆在地球地质构造上并没有造成明显的构造形变,要形成如此明显、稠密的圆涌构造形迹,必须有翻天覆地的构造运动、环境生态灾变,其能量要比现今标定的最强火山、地震、地爆能量高2~5个数量级。这种重塑地球内外结构构造的点发源特高能热———圆涌构造深源特高能强爆热动力,才是当代最真切的地球动力源。
这些新的地球动力学见解,将在本书以后的章节详细论述。
图1-2 圆涌结构示意图
图1-3 深源强热爆中心、海底火山成矿(包括油气)、环境灾害竖直动力贯层圆涌链(地质烟囱)
安然若水
离心泵技术论文篇二 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探讨 摘要:离心泵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比较通用的一种机械,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伴随着石油化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离心泵的安全可靠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离心泵作为输送物料的一种转动设备,对连续性较强的化工生产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离心泵的管理和维修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离心泵;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离心泵故障管理及维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寻找离心泵馆长的维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离心泵进行良好的日常保养,完善设备的保养机制,是延长离心泵使用寿命的关键。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一)叶轮。常见的离心泵结构中,主要有开式、半开式和闭式三种型式的叶轮。开式叶轮仅有叶片,没有前后盖板;半开式类型的叶轮则是由后盖板和叶片组成;而闭式叶轮不但有叶片,还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在各泵体结构中,离心泵主要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也是唯一的做功部件。 (二)泵体。径向剖分式和轴向剖分式是两种普遍的离心泵壳体类型。离心泵中的单机泵壳体大多数为蜗壳式,多级泵壳体按径向剖分壳体划分成圆形和环形两种壳体类型。泵壳内腔呈现螺旋形是蜗壳式泵壳的主要特征。 (三)泵轴。泵轴主要是用来传递机械能,它是由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从而可以将电动机的转矩通过泵轴传送到叶轮。 (四)轴承。离心泵的轴承多为滑动轴承,所以润滑剂要求就比较严格,常用透明油作为润滑剂。 (五)密封环。减漏环是密封环的另一种说法,在不同资料下可能显示有所不同。 (六)填料函。填料函的主要作用是封闭泵轴和泵壳之间的狭小空隙,保证泵内水流和泵外空气不能相互泄露。主要构造是由填料、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环和水封管组成。 二、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研究离心泵工作原理可为处理故障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在通常情况下,离心泵就是利用物体离心力作用,来达到对液体物体完成输送的目的。在离心泵工作前,须事先将泵内叶片间和贮液槽内充灌满流体,然后再启动离心泵开始正常运转,此时离心泵内的流体就会随着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运动,并在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最后顺叶片流道进入到排出管内。同时泵内的原有流体被旋转甩出后,叶轮中心即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而暂处于高压区贮液槽的流体就会源源不断的被吸收到叶轮中心,再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被甩出进入到排出管内,形成流体不间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的循环输送作业,从而实现离心泵连续不断地将液态物体抽出进行输送 三、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离心泵排液不畅和排液后中断的解决措施 检查泵内气体是否处于真空状态,泵壳和入口管线内的流体是否全部注满,如果不是真空要立即排净空气,没有灌注满的要及时重新添加达到要求标准。检查泵内叶轮转速有无异常,发现叶轮表现出过低的转速时,要立即进行调整适当提速。检查入口滤网、底阀有无附着的杂物,有就须立即排除异物,避免再次发生堵塞;检查吸入侧管道连接处有无漏气,有就需及时排尽气体,检查吸入口淹埋深度是否太浅,调整合适位置避免异物堵上。 (二)离心泵运行中出现震动或异响的解决措施 检查离心泵的轴承情况及间隙大小,检查泵内油质清洁度和润滑程度,并进行逐一排除故障隐患。损坏轴承要及时进行更换处理,间距大的了要及时调整轴距到适当的位置;对已经污染了的油质要马上进行杂质清除,对润滑不到位的部件,要立即更换新的润滑油脂。至于对那些过高震动频率的,则应及时更换、调整离心泵的轴承、轮齿等部位。 (三)离心泵功率消耗太大的解决措施 检查叶轮与耐磨环、泵壳有无摩擦,而进行适度的修理。检查流液密度是否合适,轴承有无损坏,如果有就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轴承,调整零部件。检查泵轴是否有弯曲,并及时矫正。检查联轴器是否存在对中不良、轴向间隙太小,进而调整对中和轴向间隙到合适位置。 (四)水泵不能正常运转的解决措施 首先,检查离心泵的原动机运行有无异常,电源接入是否正确,如存在有原动机异常和电源接错的问题,须加以整改处理好;也可用手盘联轴器直接检测,如遇故障问题严重的,可通过拆解泵壳,观察泵体内有无被卡的现象。检查泵内系统的水头、净压头等部件磨损情况,对凡是发现有磨损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检查叶轮的完好程度及叶轮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掉完好程度差的损坏叶轮,调整间隙大的叶轮间隙到合适的位置为止。检查吸液槽的真空状态与吸入的高度位置,对没有排尽空气的要再排气,使吸液槽内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对泵内系统的水头位置设置过高的,要重新调整。 (五)离心泵流量不足,扬程不达标的解决措施 导致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够的主要原因为:叶轮的转速太低或叶轮的转动方向不对、泵吸入口串气、吸入口管线、滤网或叶轮堵塞、灌注不够、叶轮损坏、口环的间隙过大,漏损过大、吸入管中压力接近汽化压力、泵体内有气体。如离心泵在出现如下情况时,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①检查调整。②检查入口管线法兰。③清理入口过滤器。④更换叶轮。⑤增加入口压力,提高灌注头。⑥更换口环。⑦适当地增加入口压力,同时降低传输介质的温度。⑧放空排气或向有关系统卸压。 四、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的优化策略 现代工业系统中,离心泵的适用范围从基本的生活需求到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广泛涉及,不但用来输送水,而且还用来输送石油等其他不同性质的液体。按照不同的输送媒介,离心泵的种类也变得纷繁复杂,常见的有防腐泵和清水泵两种。为了保证一定的使用年限,减少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不定期对离心泵加强管理和维护。 (一)做好离心泵安装工作,确保正常运行。离心泵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离心泵安装工作是前提和基础部分,要求安装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科学安装和正常运行。首先,设备的基础尺寸和位置一定要符合要求,横纵坐标的位置一定要合理,一般偏差不能超过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应该控制在10mm以内,地脚螺栓孔壁铅的垂直角度偏差应该在2毅。其次,安装中,一定要慎重选择垫铁的位置,在垫铁安装之前,一定要调整泵的标高、水平度,使其达到设计的标准值。只有精准的安全,才能确保离心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垫铁的主要作用是使泵的重量以及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均匀地传递给基础部分,这样能减少离心泵自身承载的荷重,确保其能长久运行。最后,离心泵安装中,需要安装两个垫铁,其中一平二斜,固定离心泵,如果一般离心泵的荷载比较大,可以选用三个垫铁,但是,数量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离心泵的安装是系统性的工作,对安装技术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每一个安装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样更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离心泵工作运行的效率。 (二)合理使用离心泵,提高运行效率。合理使用离心泵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开展工作,避免离心泵低流量运行。一般离心泵在正常运行时,高压力下顺利运行,但是如果出现低流量运行,会导致离心泵故障问题。低流量运行时,离心泵内就会出现径向漩涡现象,此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径向推动力,此时,离心泵就无法正常运转。石油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比较小,如果处于不合理连续转动运行中,就会导致轴折断。但是,一般离心泵的流量都比较低,很多时候能将大部分轴功率转化为热能,将能量传递给泵内的液体,进而引起整个外壳温度上升,此时,泵体温度升高,在长期小流量运行状态下,就会发生震动等故障现象。因此,一定要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状态下运行,这样才能保证离心泵的正常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其次,还应该做好离心泵润滑工作,基本都是滚轴承类型,润滑剂的养护和使用能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保证机械不会因为负荷力而变形。润滑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使润滑达到良好的状态。在选用润滑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比较良好的润滑油,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应该形成油膜,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离心泵的安全运行。同时,选用的润滑油应该具有高粘度性,离心泵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有效的保护其使用寿命,确保离心泵不会受到负荷力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确保离心泵内部部件的顺利运行,避免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轴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减少离心泵故障问题。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对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各部门的操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只有对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保证其利用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福玉,刘福磊,孙广军,张凤霞.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J].才智,2012,20:36. [2]席玉洁.离心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3]陈来保,潘金亮,焦红志,李京沛.高速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化工,2008,08:38-39. [4]朱力勇.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7:79. [5]白俊华.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03:265-266. 看了“离心泵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变频泵技术论文 2.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论文 3. 变频技术论文2000字 4. 节电技术论文 5. 变频器技术论文
慕课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运用论文 摘要: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所谓的慕课。它具有在线、公开、规模大、免费、具有大规模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等特点,因此这几年在高等教育行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新时代工匠精神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下四种方式查找参考文献: 1.检索头牌:Pubmed Pubmed作为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的一款论文搜索引擎,凭借其海量的文献数据
1、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 中华民族的历
我们可写,联系方【】在资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