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0

望天的猪
首页 > 期刊论文 > 苦中作乐的议论文反例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elloJ80430

已采纳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中国记者在参加了中英塔克拉玛干沙漠联合探险后,很有感触地说:“探险是一种苦难,是一种财富,它比幸福更难忘。” 的确如此。生活的路是坎坷曲折的,人的经历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对那些时时都会袭来的痛苦、灾难、挫折、失败,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譬如说,的体魄,强壮的心理,强壮的思想意志。所有这些,都是一般的安宁、快乐、享受和幸福所难以给予的,而苦难正是对人的体魄、心理和思想素质的最好的磨练。这种磨练能让人具备与逆境抗争所必需的条件,从而走出逆境,抵达成功的目标。因此我要说,苦难是一种财富,甚至是比幸福更宝贵的财富。 缺少了苦难的人生,不是强悍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因为它缺少了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历练。 那些探险队员们,经历过风沙的袭击,经历过饥饿和寒冷折磨,甚至还绝望过,但他们毕竟成功了。这种成功,不仅仅是探险的成功。他们在探险成功的同时,还培养了坚硬的身体素质,以及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超人的勇气、积极的态度、拼搏的精神。这些都将是让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将意味着他们以后的若干次成功,将帮助他们实现完美的人生。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苦难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才写成了《史记》;余秋雨风尘仆仆、长途劳顿,才完成了《文化苦旅》;爱迪生实验了上千种材料,才找到了电灯钨丝;高尔基在“人间大学”经受了种种磨练,才成为卓越的作家……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苦难是一种财富,只有历经苦难,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或许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苦难的磨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上遇到一丁点麻烦就不想自己解决,生活上受了点小挫折就哭着找父母,华而不实,脆而不坚,“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幸福的来之不易。凡此种种,对我们的将来、对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将来,都是很不利的。 报纸上曾经报道过日本教育孩子的情况:孩子上幼儿园时,教师就让他们在雪地里挨冻,家长不时地让他们吃难以咽下的“忆苦饭”。也许孩子当时会抱怨,但他们长大后自然就会明白,他们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正是对身心的最好的磨练,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正因为有着“二战”惨痛的经历,日本的国民才知道国盛民强必须有经得住考验的下一代,所以他们注重对孩子的“苦难”教育。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苦难缺少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对苦难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正视和乐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是人生旅途中不可以绕着走的驿站,是成功道路上必须爬过去的山峰,我们只有知苦还尝,知难而上,跌倒后再爬起来,失败后再鼓起勇气去奋斗,才能培养起过硬的素质,才能有抵达辉煌的希望。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是21世纪的年轻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历史在瞩望着我们,时代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把苦难当作一种宝贵的财富,当作一种奋发的动力,去开拓进取,创造未来吧!

174 评论

饭兜兜兜得牢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生活中,谦虚使人进步是必然的,总是有太多的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达到了饱和状态,无需进步,最终,只能一直在原地踏步,被那些后面的人赶上。给自己留一条缝隙,为发展留一点空间。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一直进步。 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次看到他的弟子的一张画画得不错,便向其弟子借过来临摹,他的弟子惊讶无比,齐白石说:“我虽然是你的老师,但你不一定就比我差。”他的弟子听后,对老师这种谦虚的态度肃然起敬。 就像《师说》里所说的“弟子不必不贤于师”,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就算是伟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就像齐白石,他不因为他是著名画家而感到高人一等,也不因此就骄傲自满,相反,他反而临摹其弟子的画,可见齐白石对画的热爱及其谦虚的学习态度,正是这种给自己留一条缝隙的态度,齐白石的画才会被人们流传至今,被人们赞誉。 红军长征期间,朱德曾写过一首诗赞扬红军不怕辛苦的精神,毛主席看过后,指出诗中的几处不足之处,朱德听后,虚心请教毛主席,并希望他能帮忙修改。毛主席改完以后给朱德看,朱德看后,连连称赞,也认为比原来的大有进步。 曾带领红军踏过十万五千里的朱德总司令,仍然抱着谦虚的态度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并对他人的指导虚心请教,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样的,朱德也是怀有这种为自己留一条缝隙的谦虚态度,才能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 人无完人,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自以为是的处事、对人态度,只会让自己向后退。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处在饱和状态,这样永远都不会进步。给自己的发展留一点空间,一条缝隙,让自己能源源不断的汲取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 伟人都能做到虚心学习的态度,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不足之处,不正是在为自己留一条缝隙吗?在每次的学习过程中,都给自己留下进步的空间,日积月累,就能有更大的进步。 谦虚使人进步,我们要为自己留一条缝隙,为进步留一点空间。

341 评论

chenmingzhu

1.人生最富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差耻。(奥斯特洛夫斯基) 2.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鸟最要紧的是翅膀,人最要紧的是理想。(谚语) 7.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人挖土时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不惜牺牲,做了几百次实验。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发明了炸药。 8.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年轻时便立下“探奇于名山大川”的宏愿。后来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给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9.周恩来上小学时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走了上万里,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11.陈涉年轻时,曾经给人作雇工。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 教育问题: 1.曾参杀猪教子。 2.在韩国已悄悄进行了11年的以社会上层人物为中心的“不给子女留遗产”的运动,已被公开。这一运动突出向社会做奉献,把财产奉献给社会福利机构,有的会员甚至把自己数亿元的土地捐献给公共机关。 3.统计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1.2小时,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相当多的城市中小学生,上学由父母接送,不会划火柴,不敢开煤气,所谓的劳动只是擦桌子、扫地。 4.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父亲伸手,而是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5.狐狸母亲:冷酷中的温情。电影《狐狸的故事》中有一个情节:小狐狸长大了,可以外出谋生了,狐狸母亲便开始发了疯似的驱赶它们,不许一只留在身边。 勤奋治学: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天才出自勤奋。(高尔基) 4.A=X+Y+Z A代表成功,X代艰苦的工作,Y代正确的方法,Z代少说废话。(爱因斯坦) 5.司马光是宋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 6.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7.诗人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8.西汉学者匡衡家贫而好学,夜晚无灯,凿壁偷光,终成知识渊博的学者。 9.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却每天作画5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他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勉。 学习与思考: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清代大学者、思想家戴震,在老师讲解《大学章句》时,就问朱熹是何时的人,他何以知道二千多年前的事。 3.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 作者: 酷拉皮卡(curar) 时间:2005-11-27 11:52:27 留言 个人文集 编辑 编辑器 引用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十、自尊 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有自信心。自尊是做人的灵魂,是自信、自强的支撑点。只有尊重别人,自尊的法码才能加重。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 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5、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沙皇大怒,责问他。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 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十一、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哀莫大于心死。——《庄子》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迪生 5、假如生活欺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定。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普希金 6、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7、小泽征尔敢于说“不” 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8、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十二、进取 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1、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歌德 2、贝多芬的事例 3、保尔·柯察金的事例 4、“拼搏”、“勤奋”栏中的一些事例 十三、好问 对不解的问题积极发问。勤学与好问总是联在一起的。 1、学而知,问而广。 2、不耻下问 3、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4、“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郑板桥 5、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于发问。(第五册《怀疑与学问》) 6、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发问的精神》。 十四、求知 指探求知识,研究学问。 ①求知意味着给黑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求知是现代社会参与竞争,成名成才的需要;求知的最大障碍是坐井观天,自命不凡。 ②求知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屠格涅夫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学无止境 4、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真理一步。——托尔斯泰 5、人们勤奋读书学习的事均可作为“求知”的事实论据,也可作为“勤奋”的论据: ①头悬梁,锥刺股。②凿壁借光。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议论文素材反例

    1、话说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他的长子公子括和次子公子戏朝见周宣王。这显然违背了周礼,毕竟嫡长子才是法定的继承人,而且立太子是鲁国自己的事情,现在周宣王居然

    越来越有感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苦与乐议论文素材事例

    地球每天都转,世界每天都变,我们也一天天地成长起来,成长的经历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人生就像一道美味佳肴,它包括了许多的配料,酸甜苦辣,苦与乐之间的联系是异常

    别做慈善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痛苦的议论文素材

    作文如果全抄不好,给你些论点,自己总结成自己的就可以了议论文论据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

    刺xin的刺刺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逆境议论文素材反例

    1、后唐庄宗李存勖,当年拼命打江山,江山打好了,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

    二階堂真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勤奋议论文反例素材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

    请叫我开森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