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0

你真美呀?
首页 > 期刊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四边形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苏湖光山色

已采纳

瓷砖中的数学 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和数学有关系。 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的自主探索的好机会,使我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平时在家里、在商店里、在中心广场、进入宾馆、饭店等等许多地方都会看到瓷砖。他们通常都是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其实,这里面就有数学问题,“瓷砖中的数学”。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这些形状的地砖或瓷砖为什么能铺满地面而不留一点空隙呢?换一些其他的形状行不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探究一下其中的道理,研究一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性质。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瓷砖,这样一种平常的东西里都存在了这么有趣的数学奥秘,更何况生活中的其它呢?

157 评论

iamsongsam

谈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在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中,可以说它无处不在.但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常常受思维限制,造成错解,以下三例供大家参考,以免误入歧途. 例1、如图1,点 分别把正方形ABCD四边AB、CD、BC、DA分成m:n两段.若AB=1,则四边形 的面积是( ) A、m2+n2 B、 2 C、 2 D、 错解:选(A). 剖析:本题出错的原因是把"一点将线段分成m:n两段"错误理解成"一点把一条线段分成长为m、n两段"了,于是就得出了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m2+n2这样一个错误的结果. 正解:选(D) 这是因为,由题意知AB=1,且AA/:BB/=m:n,则AA/= A/B= ,故A/B/ 2= + = 例2、在梯形ABCD中,AD//BC,AC= ,BD= ,中位线MN= ,求梯形ABCD的面积. 错解: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E.(如图2) ∵AD//CE,DE//AC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DE=AC= ,CE=AD ∴BE=BC+CE=BC+AD=2MN= ∵△BDE的三边长分别为 , , , ∴△BDE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又∵△ADB中AD边上的高与△DCE中CE边上的高相等. ∴S△ABD=S△DCE ∴S梯形ABCD=S△BDE= BD DE= . 剖析:在上述解答中,有△BDE的三边长分别是 , , 推得△BDE是直角三角形是错误的,因为 + ≠ 这种错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了"三边是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印象,以致得出了错误的结果. 正解: 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E.(如图2) ∵AD//CE,DE//AC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DE=AC= ,CE=AD ∴BE=BC+CE=BC+AD=2MN= 作DF⊥BE垂足为F,则DF2=DB2-BF2=DE2-EF2, 即 - = -EF2 ∴EF= ,于是DF= . 又∵△ADB中AD边上的高与△DCE中CE边上的高相等. ∴S△ABD=S△DCE ∴S梯形ABCD=S△BDE= BE DF= . 例3、设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比为1:2k : 3k2,求k的值. 错解: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x,2kx,3k2x,则由勾股定理,得: X2+4k2x2=9k4x2,即9k4-4k2-1=0 解得:k2= 或k2= ∴ k= 或k= <0(舍去) ∴k= 即为所求. 剖析:错解仅认为3k2x为斜边,忽略了2kx , x 也可能是斜边的情况. 正解: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x,2kx,3k2x,则: (1) 当3k2x为斜边时,同错解. (2) 当2kx为斜边时,有X2+9k4x2=4k2x2,即9k4-4k2+1=0,此方程无解. (3) 当x为斜边时,有 x2=9k4x2+4k2x2,即9k4+4k2-1=0, 解得:k2= 或k2= <0(舍去) ∴ k= 或k= <0(舍去) ∴综上所述,k的值应为 或 . 总之,解题时,需要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涵条件,构造出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力求得到简便、巧妙的解答. 好了 就那么多

277 评论

subluevoyage

我们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整个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对比实验研究;第二阶段为调查研究。在对比实验研究阶段,我们在黎明中学两个班分别采用 “用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和“用乘法分配律” 去括号的教学实验。前者我们称之为“对比班”,后者称之为“实验班”。在“对比班”则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和要求教学,并讲明去括号法则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实验班”则不讲去括号法则,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对于形如“-(x-2y)”的情况,去括号时把括号前的符号看成“-1”再用分配律。在结束新课后我们编制了14道只涉及去括号内容的题对这两个班进行测试。目的是通过测试比较两种方法对学生解题正确率和解题速度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调查研究阶段,我们选择另一所完全按教材编写要求进行“去括号法则”教学的学校──成都市柏合中学进行测试。由于学生在学习去括号法则时已明确了法则的理论依据就是乘法分配律,因此学生对两种方法都了解。我们这次测试的目的是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了“去括号法则”一段时间后到底愿意选用那种方法进行去括号。测试时间选在学生学完“去括号法则”结束2个月后,测试对象为该校初2007级七年级1、2、3三个班共140名学生。这次我们编制了10道涉及综合运用去括号内容的习题。3、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 3 .1 对比试验测试的统计分析对“去括号法则”掌握的程度,我们根据学生作对题的个数分为成四类:(1)作对试题1到3个题的学生为掌握较差(差);(2)作对4 到7 个题的学生为基本掌握(中);(3)作对8 到11 个题的学生为较好掌握(良);(4)作对 12到14 个题的学生为熟练掌握(优)。四类学生所占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对比如下:第一次测试不同类学生所用方法对比表(百分比)作对题的个数去括号法则(对比班)乘法分配律(实验班)1-3(差)10%9%4-7(中)10%9%8-11(良)33%37%12-14(优)43%49% 用去括号法则所用时间为9到14分钟;用乘法分配律解题所用时间为7到10分钟。由统计结果得,做对1到3个题(差)和4到7个题(中)两种程度的学生,实验班与对比班(均以9%比10%)差距不大,但做对8到11个题(良)和作对12到14个题(优)的两类学生,则实验班明显优于对比班。(37%比33%和49%比43%)。在解题的时间上,实验班最快的要比对比班快2分钟,而最慢的则更显出优势,实验班比对比班少用4分钟。与此可以看出,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比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正确率高而且解题速度快。3 .2 调研测试情况的统计分析在第二次调查测试中,对“去括号法则”主要了解学生选用去括号方法的情况。对于解题时是否选择用“去括号法则”还是用“分配律”,以如下方式区分:解答过程为两步,如:-a(m-n)= -(am-an)= - am + an,视为应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而解答过程只有一步,如:-a(m-n)=(-a)×m+(-a)×(-n ),视为应用“分配律”去括号。测试后,我们找到这两种解题过程的学生问其解题思路,他们的回答与我们的设想基本一致。这次有140人参加调研测试,其中117人选择了乘法分配律 ,有23人选择了去括号法则。其扇形统计图如下:统计图表明,即使学生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但到一定的时间后,都不愿意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只有16%采用去括号法则),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选择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占84%)。测试后我们与学生座谈时问,“为什么你们都要选用乘法分配律而不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学生们说:“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要两步才能算出,而用乘法分配律则一步就能得出结果,解题简单方便,适用快捷,特别是在综合运用时候用这种方法节省了很多时间,当然我们愿意用快的!”、“去括号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而分配律我们在小学就学过,在脑子里的印象很深,时间一长就只想到利用分配律”、 “用乘法分配律只需要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就可以了,而用去括号法则还要记住一套符号法则,久了容易混淆,因此我们不愿意用”。由以上统计和学生调查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明显优于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因此错误率高。而且去括号法则是在有理数运算符号法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新的符号规则,容易给学生记忆上造成困难和负担。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符号法则就已经是一个难点,再增加一套符号法则,容易给学生记忆上造成混乱,学习上造成困难,因此解题时容易出错;(2)“去括号法则”增加了学习时间和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因为,去括号法则表述的是括号前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的特殊情况,而对于系数不为1时的还要利用分配律转化才能利用,因此,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增加了解题长度。同时,这一内容的学习至少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所以又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应地降低了学习效率;(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因为,学生在小学已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分配律,此前又具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知识,学习用分配律去括号时直接与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分配律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发生联系,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直接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之中去,因此,学生学习时会感到自然,容易接受和理解;(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而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去括号法则本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因而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到本质。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时没有中间转化的环节,可直达结果,从而减少了出现错误的机会,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因此,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减少了解题长度,节省了学习时间,相应地提高了学习效率。4 结论与建议综合几方面的实验分析,我们认为,教材专门一节讲述“去括号法则”的意义不大,相反还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至少多出了两个课时的学习时间),人为地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也增加了教材的成本。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所以我们建议,初中数学教材的修订和编写时可以不讲去括号法则,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去括号时少犯错误,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也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减少了教材的篇幅,降低教材的成本。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平行四边形面积毕业论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写法要点如下:1、科学选择题目: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选择好题目就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

    坏坏的小幸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周边形势论文文献

    上来,中国改革很快就从农村开始了。根据专家调研,中国长三角农村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l波波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初中数学小论文200

    首先题目不用说。一、引子。也就是大概的简单介绍引出相关话题和问题。二、相关问题回顾。即前人对相关问题已经取得的成果。三、主要内容。由浅入深,从基本假设开始,再到

    chihuoshiwo888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五年级四边形面积小论文参考文献

    《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汇总相关内容: 多边形 面积 知识点 汇总《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汇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正方形

    jiuxing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论文选题模板

    首先是格式 请您耐心点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

    joannatang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