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1

落落晓婷
首页 > 期刊论文 > 研究生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柚崽崽!

已采纳

考研成绩刚刚揭晓了,一部分学弟学妹们要踏入研究生阶段了。作为在科研上没有多少建树的小白,还是忍不住想分享一点关于科研的认识,毕竟曾经也搞过科研,虽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但是教训还是有的。 搞科研和卖鸡蛋一样,只是一个工种,只要方法得当,人人都可以搞,这一点是首先要明确的。 没有做科研之前,在我的心目中,搞科研就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高大上的玩意,当真正接触到之后,发现其实没什么高深的,掌握套路,就能出一些成果,用来毕业和撑门面就足够了。 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前人的认识,总结了几点,希望对即将踏上科研路的师弟师妹们有点小帮助。 当遇到一个从未做过的课题,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担当起主要负责人,能够在项目讨论的时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得到导师的认可,而不是跟在师姐师兄后面打酱油,这是很重要的。 (1)阅读学位论文,建立基本概念 面对新的课题,查阅学位论文,是最快的入门方式,我一般是先看硕士学位论文,因为硕士学位论文对于基本概念写的比较清楚和详细,等掌握了基本概念之后,再看几篇博士学位论文,选择博士学位论文,要选择和自己课题方向接近的论文,博士论文是对某一个问题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通过研读相关博士论文,就能领会和掌握课题中遇到的难点和研究现状。 (2)查阅综述性的文章,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 当通过对学位论文的阅读,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概念,也对研究的课题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就可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展开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这个时候,最好能找到关于具体问题的综述性的文章。 一篇好的综述性文章,对于整个学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敢发表综述性文章的基本都是该学科的大牛。但是,现在论文鱼目混杂,一些刚刚入门的研究生也发表综述性的文章,一定要看作者简介,仔细甄别。综述性的文章会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历程做全面的评述,并且会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后面的研究者指明道路。 综述性的文章,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就是获取文献,综述性的文章一般都会引用大量的文献,通过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就可以找出许多篇的文章,然后再通过文献追踪,就能获取大量的关于该问题的研究论文,十分有用。 (3)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关注学科TOP期刊 当基本概念和调研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关注最新的研究论文,现在学术论文泛滥,建议从学科的TOP期刊开始检索,这并不是说普通期刊就没有好文章,也并不是说TOP期刊里面就没有水文章,只是相对而言。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后,就要整理这些论文的创新点,通过对TOP期刊顶尖论文的关注,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课题有了高屋建瓴的认知。 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的硬通货,有几篇牛论文,走哪里都自带光环,而且论文又是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呈现形式,也是衡量一个科研人员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快速高效发表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的必备技能。 (1)做完一个小实验,立刻处理数据写论文 我带过的师弟师妹,做完一组小实验后,总是习惯于等,等着将所有的实验都做完后,再处理数据,再写论文。我本人感觉这一点特别不好,一个小实验做完,就应该立刻处理数据进行总结,很多时候,一个小实验就能说明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够写一篇论文。而且写作的时候,还能给后面的实验提供新的思路。 所以,我建议,做完一组实验后,就要立刻动手处理实验结果,看能不能写出一篇论文,如果足够说明一个问题,就立刻动笔写。 (2)不管论文好不好,先写完再说 想要发表论文,停留在想的阶段是没有任何用的。我就遇到过一个师弟,做完实验后就整天看文献,或者闷头思考,一个月过后,他还没有动笔写一个字,我就问他,论文初稿还没写出来?他说没有想好怎么写。 我就让他立刻开始写,别想那么多,写到什么地方,遇到具体的问题再解决问题,不要一直干想,这样干想,可能永远也写不出一篇论文。因为只有真正进入写论文的过程中,才会发现真正的困难,那个时候,再去想如何解决,才是最有效的。 (3)定位期刊,立即投稿,被拒稿了继续投! 从写论文到发表论文的过程中,我经历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心里过程,那就是自己刚刚完成的一篇论文,越看越好,感觉绝对能投SCI,爱不释手,可是过了两天之后,再看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论文写得一般般,再过一周之后,就感觉自己的论文如同一堆狗屎,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我建议,如果写完一篇论文,就立即找合适的期刊,立即投稿,不要让它在手里停太久的时间,不然的话,随着时间的延长,你就会发现你的论文越看越不顺眼,最后就懒得投稿了。 被拒稿了,也不要灰心,没被拒稿的人肯定没搞过科研,拒稿是常态,要冷静对待,拒稿了,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换一个期刊继续投,要对自己的论文有信心,总会找到一个发表的地方。 学术简历,就是自己的学术名片,也是找工作简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研究生学习,最后得到一个漂亮的,高大上的学术简历可以说是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构建自己的学术简历十分重要。 (1)有量有质 评判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目前采用的方法就是看论文,专利,专著,获奖,主持的基金项目等。 首先,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论文和专利这些东西,越多越好,实验室有个师兄第一作者SCI论文十几篇,这十几篇SCI中,还有一篇1区的TOP期刊,我这个学科要发表一篇SCI比较困难,能够发表1区的SCI就更难了。但是这个师兄有十几篇SCI,还有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所以师兄的学术简历就特别有分量。 质量和数量要并重,在有数量的前提下,一定要保证质量,如果暂时发表不出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就可以先发表一些普通的期刊,等积累了经验,并且在研究领域有了更多的积淀之后,就可以尝试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了。 (2)论文、专利、基金项目、获奖……全面开花 一个高逼格的学术简历,一定是要全面开花的,你看那些院士,每一个人的简介上,都是那么的耀眼,各种论文,专利,基金项目,著作,奖励……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要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全面开花,有机会申请专利就申请专利,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就不要错过,尽最大的可能让自己的学术简历丰富起来,全面开花。 (3)形成自己的学术尖刀 什么叫学术尖刀,就是在某一个研究领域,你已经站在了你们学校,甚至国内同行的前茅,或者达到了国际同行的前茅,有自己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你的学术尖刀。在这个问题上,你就是本领域的专家和权威,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的研究生也就十分有收获了。

80 评论

淘气lulu

研究生,通常都是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

352 评论

馋猫爱鱼鱼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本科毕业后可以通过考核继续读硕士研究生,而硕士研究生可以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取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获取博士学位。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习惯将硕士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生称为"博士生"。在日本,研究生指的则代表练习生、实习生、候补生、旁听生、预科生、非正规生等意。2014年8月4日,教育部就研究生推免工作发出通知,从今年起研究生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

206 评论

善良哒小虾米

要做研究,首先就必须学会做研究。研究生不能同大学生一样学习,不能主要靠听课做笔记。如果学习的重点是听课,这样的学习就有点类似大学生的学习了。我觉得研究生就是要更多与老师对话,不能只听老师讲,而要更多地与老师讨论,要敢于主动地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尤其在专业课上,要多讲。当然,这也需要老师提供机会。 学习做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素质培养,二是要学会写论文。那么,研究素质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研究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第一,科学态度。要学好一门专门学科,就得有科学态度。科学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认真培养,关键是培养我们在研究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第二,献身精神。从事研究,要有一种为科学研究而献身的精神,要热爱我们的研究事业,要有潜心从事这项工作的意志。没有献身精神,当然做不好科研工作。只想拿一个学位,那是很难学好做研究的。要拿学位,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有了真才实学将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有用的。当然学位也是要的,但关键的是学问而不是学位。第三,查阅收集学术信息、资料的能力。青年学生要从事学术研究,就要培养能熟练地掌握查阅搜集学术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习社会学,就得了解国内外有关这个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有关资料情况。社会学这个专业除了利用好文献外,还需要到田间考察,到工厂调研,用理论指导我们的调研。今天,网络飞速发展,掌握网上查阅信息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第四,处理资料的能力。搜集的资料会越来越多,怎样安排它们也是一门学问。各学科各个研究人员的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是要有条理,便于记忆,便于查阅。第五,对资料的鉴别意识与鉴别能力。我们在使用研究资料时不能拿着就用,要有意识鉴别一下,材料是否可靠,什么样的材料更有价值。读书时,也不是拿着什么书就通读到底。有的书翻一翻即可,有的书则需认真读。区别哪些书翻一翻即可,哪些书得认真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青年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这一点的,需逐渐培养这种能力。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使用计算机,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 研究生做研究还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写论文,如何撰写论文。要写好论文,就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在我看来,第一,大量阅读有关著述,掌握有关资料;第二,从中发现问题,确定自己要写的论文的大致题目;第三,根据自己确定的选题,有目标地搜集能够搜集到的一切资料;第四,撰写论文本身。总之,研究生要学会做研究,就必须潜下心来,认真读书,要有一种为科学事业而拼搏的精神。今天是国家在我们身上投资,是父母在我们身上投资,是自己在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投资智力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获得优越的位置。文科研究生不做研究,不会写东西,不会沟通,等于我们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

113 评论

笨丫头19868

如果要发表的话请参考这个

81 评论

huazhiqingci

研究生做好学术学问是有讲究的简单从三方面说下:

搞科研关键是能静下心来,坐下来,踏踏实实地从最具体、最细节的问题入手。对于投入的时间,有一个量化的要求,就是每天至少6-8小时 (5年便可达到一万小时)。必须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形成对学科领域的深入了解、宏观把握和对所研究问题在整个学科中所处位置的正确认识。否则,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所提议的工作到底新在何处,应该从推动学科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研究动机: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到底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应不断地问自己这些问题。将思考记下来,供后面写作(如引言和讨论部分)时参考。强烈的研究动机会给论文的读者同样的感觉,使读者获得共鸣、体会出这篇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动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研究动机是一篇论文的立意,表述出为何开展这项工作的科学原因,之后的具体内容则是在动机驱动下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所获得的主要结论。想清楚了再做。

另外针对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一提,并不是所有主要的研究动机一开始就能想清楚的,往往是在主要的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思考所得主要结论的新意时才重新想出的。由于研究工作的结论经常会出人意料,与最初要解决的研究问题不一定完全匹配,这时便需要配合新的结论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思考和自洽地表述研究动机。

有两种情况,一是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二是有了新的更好的灵感。一旦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确认无法解决后,应考虑放弃。在由于困难而终止一个题目的时候,应当与导师等讨论,并形成总结材料,或许一段时间后还会重新(从新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更经常地,你会发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线索,你沿着这个线索前进,很快你会发现另一个线索(如同侦探破案),少有绝对走不通的死胡同。总有路线能让你不断前进,当然,可能会偏离最初的设定。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那只是你的工作起点。在你启动的时候,科研工作探索的本质决定了你并不会确切地知道终点在哪。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电子书网盘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美] 凯特·L·杜拉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 作者:[美] 凯特·

    胖墩儿可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研究生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论文选题

    研究生论文选题要有研究意义,并且选题要可行

    yidiandian10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如何做好研究生论文答辩

    研究生如何进行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及学位的授予是比较重要的,为了更好的通过答辩,我们就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条件、申请论文答辩的程序、答

    beckywei1226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生如何做研究论文

    医生们除了需要诊治病人之外还需要发表论文,不少医生都觉得写医学论文难,发表医学论文难上加难,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医生如何发表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

    狼人发生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生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

    考研成绩刚刚揭晓了,一部分学弟学妹们要踏入研究生阶段了。作为在科研上没有多少建树的小白,还是忍不住想分享一点关于科研的认识,毕竟曾经也搞过科研,虽没有多少成功的

    落落晓婷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