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3

luclmars明尼苏达
首页 > 期刊论文 > 呼啸山庄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水香蓝草

已采纳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 一生中唯一出版的一部小说 。在生活里离群索居、不善言辞的艾米莉却有着一个情感层次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拥有一种神秘如火的力量。一 、自然天性与世俗文明的冲突是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 (一)自然天性下成长起来的爱情 “‘呼啸’是当地一个意味深长的形容词,用来描绘在狂风暴雨肆虐的天气,它坐落的处所那种喧嚣躁乱的情景。” 呼啸山庄坐落在荒凉的小山包上,在那里寒气砭人肌骨,不远处是石楠荒地和一片片泥淖。呼啸山庄未受城市文明的影响,保留着原始自然的乡村景象。在呼啸山庄里的人粗野蛮陋却也保留着自然的天性,呼啸山庄里的人都生命力旺盛。而小时候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然天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小时候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主要的乐趣就是一大清早就跑到荒原去,在那玩上一整天,事后的惩罚不过一笑了之。荒原之一意象在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那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可以无限地亲近自然,释放她们的自然天性。 凯瑟琳无时无刻不在调皮捣蛋,然而在奈莉眼中 她的眼睛最有神,笑容最甜蜜,脚步最轻灵。人的自然天性奔放而纯真,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共同的自然天性,让他们的爱成为了超越世俗的灵魂之爱。 把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分开,就是对凯瑟琳最严重的惩罚。 (二)世俗文明改造了凯瑟琳,冲突开始发生 转折发生在十三岁的凯瑟琳来到了画眉山庄。在画眉山庄,凯瑟琳对世俗文明产生了强烈向往,而自然天性和世俗文明的冲突便成为了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画眉山庄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地方,里面富丽堂皇,体现了资本主发展下极度富裕的物质生。经人工精心雕琢的画眉山庄与原始的未加改造的呼啸山庄截然不同。 在画眉山庄居住的日子,让凯瑟琳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归来后的凯瑟琳经过了世俗文明的改造,不再是只有自然天性的凯瑟琳了,然而希斯克利夫依然保留了全部的自然天性。在归来后的这段时期,世俗文明和自然文明开始逐渐发生冲突。自世俗文明和自然文明下的冲突的潜在表现就体现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外貌不同。回来时的凯瑟琳光彩照人,穿着方格绸长袍像一个尊贵的贵族小姐。而希斯克利夫厚厚的头发任它自然生长,从来不梳理,脏兮兮的手也像蒙上了泥油。蓬头垢面的希斯克利夫在光彩照人凯瑟琳面前是那么丑陋不堪。 就像希斯克利夫以为归来的会是那位和自已一样蓬头垢面,保留了自然天性的伙伴。可他看到的确是一个经过世俗文明改造后看起来与自己宛若云泥之别的凯瑟琳。 凯瑟琳本是希斯克利夫的黑暗生活里的全部光芒和希望,难以想象在凯瑟琳呆在画眉山庄的五个星期对希斯克利夫而言是多么漫长的折磨。可看到许久不见的凯瑟琳,希斯克利夫的选择却是躲起来。当凯瑟琳和许久不久的希斯克利夫握手时,凯瑟琳担心希斯克利夫会弄脏他的衣服,这时希斯克利夫第一次猛然抽回自己的手,冲突渐渐发生了。 (三)自然天性与世俗文明的冲突难以调和,导致了爱情悲剧       如果说当随着当自然天性与世俗文明发生冲突,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渐行渐远,他们的感情浓度渐渐变淡,也就无所谓后来的悲剧。 “对以往所钟爱的,她坚贞不移。” 冲突已经开始发生,可是埃德加依然无法像希斯克利夫那样占据他在凯瑟琳心中的地位。凯瑟琳认为希斯克利夫甚至比她更像自己, 谁又能轻易抛弃另一个自己呢?   凯瑟琳的灵魂被自然文明和自然天性疯狂拉扯撕裂,当凯瑟琳选择嫁给埃德加之后,冲突到达了高潮。凯瑟琳虽然接受了世俗文明的改造,但她内心保留着自然的天性,而她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正蕴藏这种自然天性下。 在世俗文明与自然天性的冲突下,凯瑟琳选择了象征世俗文明的埃德加,抛弃了象征自然天性的埃德加,可凯瑟琳知道在她的灵魂深处,爱的仍是希斯克利夫。 而在嫁给了埃德加之后,她依然还试图寻求在他们两者间的平衡,而自然天性和世俗文明的冲突又是不可调和的,凯瑟琳无法承受这样的冲突,最终也早早离开了人世。 二、希斯克利夫偏执的性格也是这场爱情悲剧的主因 (一)畸形的环境决定了希斯克利夫偏执的性格 小说一开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希斯克利夫便是一个郁郁寡欢,爱恨深藏不露的阴郁角色。他很多时候都沉默寡言,从不向别人表露他的心迹,却对凯瑟琳爱得偏执。 “他爱得发狂 , 恨得也发狂 。” 而正是畸形的环境决定了希斯克利夫如此偏执的性格。 小说的背景是18世纪的英国社会,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然而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阶级界限分明而不可逾越,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将金钱奉为圭臬。在这样环境下的人们是腐烂了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般的人,而希斯克利夫正出生这样一个畸形病态的社会。希斯克利夫的出生十分特别,他是被凯瑟琳的爸爸在利物浦捡到的孤儿,他是一个被文明社会抛弃的人,而这出身设定暗示了希斯克利夫终将和世俗文明所不容。 童年经历对一个人影响深远,很多心理问题都根植在童年。而在了利物浦当孤儿的经历注定了年幼的希斯克利夫看过太多人间的丑恶,这为他偏执阴郁性格的形成埋下了种子。 希斯克利夫在被老肖恩收养后他的成长环境依然是畸形的,他被人折磨欺负,太太也不会帮他说话,老爷的儿子欣德利更是对他恨之入骨,把他当做剥夺了自己父亲感情的敌人。在老肖恩死后,希斯克利夫的境遇更加糟糕,欣德利把他当做仆人使唤,还常常对他拳打脚踢,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他很难体会到爱是什么,希斯克利夫逐渐形成了他偏执得发狂的性格。 (二)偏执的性格让希斯克利夫成为疯狂的复仇者,导致了爱情悲剧 偏执的性格让希斯克利夫变成了疯狂的复仇者。为了报复和埃德加结婚的凯瑟琳,他勾引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并设法得到埃德加的财产,最终却又将伊莎贝拉无情抛弃。一开始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纯粹而真挚的,如狂风暴雨般强烈,当狗咬住凯瑟琳的脚踝时,希斯克利夫不顾一切地和恶狗拼命。后来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里还包含了偏执的复仇, 除了娶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人,他还想要悲剧再次发生在凯瑟琳的女儿和自己的儿子身上。极度的爱,极度的恨,在偏执中燃烧着希斯克利夫的生命。可以说归来后的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强烈的心理折磨是导致凯瑟琳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在当时阶级界限泾渭分明难以逾越的时代背景下,凯瑟琳是大小姐,希斯克利夫是仆人, 客观上他们也是很难结合的,难道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结婚后也要过上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苦日子吗, 那时他们的爱又该如何维续呢?而希斯克利夫却偏执地想要得到凯瑟琳,并对实施了一系列及其残忍的报复计划。 他极端地去爱,极端地去恨,偏执地成为了人间一个孤独的恶魔,自己也备受这种偏执性格的折磨。 即使成功地实施了他的复仇计划后,他也没有丝毫的快乐,他睁眼闭眼都是凯瑟琳的鬼魂,他多么偏执地希望凯瑟琳再出现,当洛克伍德说屋子闹鬼时,隐忍阴郁的他打开窗户却抽泣起来好,呼喊着凯瑟琳的归来。当他快要死亡时,他注视着不到两码远的东西,好像注视着卡瑟琳的鬼魂,带给他极度的快乐也带给他极度的痛苦。 他偏执地去爱,却忘了爱的本身就意味着宽容;他偏执地去恨,却忘了这种仇恨本身也不断折磨他自己。 参考文献: 1、(英)勃朗特:《呼啸山庄》,张玲、张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英)毛姆 :《巨匠与杰作》,孔海立、王晓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张岩,王双:《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变奏——艾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生态意蕴论析》,《同济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4、罗昱豪:《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影响下的凯瑟琳的爱情观》,《北方文学》,2018年第3期 5、方平:《爱和恨,都是生命在燃烧——试论〈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厉》,《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6、陈和芬:《论〈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克历之间的超人间的爱》,《浙江学刊》,1999年第3 期 呜呜呜喜欢请点赞 关注 码字不易 你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哟~

352 评论

周小米jiang

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大量阅读参考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知识深度。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文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篇一:参考文献

[1] 姜晓丽. 女权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探析[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 王君. 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3] 赵菁婕.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 青岛大学 2014

[4] 李夏. 女性哥特视角下《简爱》与《呼啸山庄》的对比分析[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阳英. 关联理论视角下《雾都孤儿》荣译本与何译本比较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6] 沈蔼亲. 操纵学派“忠实观”与传统“忠实观”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4

[7] 郭慧. 操纵论视角下理雅各与许渊冲《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湖南工业大学 2013

[8] 王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9] 姜姗. 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0] 蔡莹莹. 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1] 王凯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2] 滕娇月. 概念整合理论视阙下唐诗颜色词的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3] 王筱. 默认值图式视域下的《聊斋志异》英译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4] 支翠霞. 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5] 薛颖然. 目的论视野下的英汉字幕翻译[D].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16] 贺倩.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小说Jane Eyre的翻译[D]. 新疆师范大学 2012

[17] 何婧舒. 操纵理论视角下《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再现比较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8] 吴云云. 《简爱》的女权话语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19] 纪娜. 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0] 胡娟娟. 《简·爱》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建构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变迁[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篇二:参考文献

[1] 刘禾着,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M]. 三联书店, 2002

[2] 胡安江. 文本旅行与翻译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05)

[3] 郭延礼着.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张南峰着.中西译学批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 谢天振着.译介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7] (美)爱德华·W.赛义德(EdwardW.Said)着,谢少波,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8]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9] 陈福康着.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0] 刘宓庆着.当代翻译理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1] 冯庆华编着.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2] 唐玉娟,谭少青. 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11)

[13] 符白羽. 从旅行理论看文学作品在翻译中的旅行[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04)

[14] 赵俊姝. 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15] 李坤,贾德江. 《简爱》两个中译本的历时比较[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16] 苏留华. 小说对话的翻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简·爱》[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17] Clifford,James.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 1997

[18]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 Source Book. . 2004

[19] Lefevere And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 2004

[20] 于德英. 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 中国翻译. 2004(05)

篇三:参考文献

[1] 刘美玲. 操控理论视角下《世界是平的》两中译本的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 杨晓琳. 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析英译汉中的“翻译文体”[D]. 浙江大学 2013

[3]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 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 2002(04)

[4] 张书玲. 英国博物馆资料翻译实践报告[D]. 中南大学 2013

[5] 笪鸿安,陈莉. 从《简·爱》两汉译本谈直译与意译的运用[J]. 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6] 叶荷. 翻译与改写[D]. 华侨大学 2009

[7] 王晓元. 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 中国翻译. 1999(02)

[8] 廖秋忠. 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4)

[9] 周忠良. 重思抵抗式翻译[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10] 张焰明. 剩余信息在翻译中的应用--兼评祝庆英和黄源深的《简·爱》译本[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1] 葛中俊. 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J]. 中国比较文学. 1997(03)

[12] 蒋骁华.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3(05)

[13] 杨自俭. 语篇和语境--《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2)

[14] 谢世坚. 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04)

[15] 郑雪青. 《简·爱》两个译本翻译比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16] 潘红. 夹缝里的风景--谈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的审美特点[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17] 颜凡博.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D]. 中北大学 2011

[18] 赵伟. 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 上海海运学院 2000

[19] Zhang Haifeng. A Principle wit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1

[20] 陈王青. 虚构专名英译中的行为常式[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21] 杜洪洁. 政治与翻译: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9-1988)[D]. 天津理工大学 2008

1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呼啸山庄课程论文反抗主题

    主题想要表达丑陋的人性,读完之后觉得山庄就像是皇宫阶级严明,有着非常多的恶势力。

    天壹老师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呼啸山庄论文研究角度

    】:《呼啸山庄》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人们视作者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

    liyaze01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呼啸山庄论文研究现状

    我给你个最忠实的建议!去学校图书馆!应该有电子阅览室吧。到那上面去找,那上面的很多论文都是高校之间共享的,是不收费的。包括很多学术期刊网站如中国知网等实在不行,

    小小荷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呼啸山庄的毕业论文

    Wuthering Heights as a Religious NovelWuthering Heights is not a religious novel

    chengongsc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呼啸山庄毕业论文提纲

    'Thrushcross Grange is my own, sir,' he interrupted, wincing. 'I should not allo

    曼妙樱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