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phantwoman
税收政策调节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探索论文
摘要:近年来,进口大豆不断蚕食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我国大豆种植状况出现结构失衡。本文提出在转基因油加工环节加征转基因产品生产调节税的政策构想,在不引起豆类作物需求端剧烈波动的前提下,促进我国大豆种植业平衡发展。
关键词:税收政策;调节;大豆种植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大豆常用来榨取豆油、酿造酱油以及制作各种豆制品,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被作为禽畜饲料。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豆进口规模逐年增长,对国内大豆种植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受巨量进口的冲击,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豆农转而种植玉米,不仅导致国产大豆产量不断降低,也打破了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不仅给我国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一、大豆进口对东北地区大豆种植的影响
1、大豆进口量不断攀升,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自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以来,大豆进口量持续快速攀升。如图1所示,2016年进口量已经达到8391万吨,是2000年的8.05倍,占当年全球大豆产量的四分之一和进口贸易的68.8%。与此同时,2000年至2016年我国大豆平均出口量仅28.2万吨,即使2008年的最高值也才47万吨,仅仅是当年大豆进口量的1.3%。与巨量的大豆进口相比,大豆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国大豆净进口量逐年增长,一方面对国内大豆生产带来重压,另一方面形成大豆外贸依存度高达80%以上的局面,严重地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东北地区种豆收益下降,种植面积持续萎缩2000年以来,进口转基因大豆和东北大豆的价格差保持在300-1000元/吨,榨油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进口转基因大豆,国内大豆市场竞争力下降,国产大豆收益不断降低。2000年我国大豆种植收益率为21.53%,而2016年降低到19.85%。国内种植玉米的收益率却由2000年的-2.08%增加到2016年的34.03%。在进口大豆的不断冲击下,国内豆农因收益低,卖豆难等因素影响不断减少大豆种植面积,转种玉米。如图2所示,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为277.59万公顷,相对2000年的370.92万公顷下降了25.16%;玉米播种面积从2000年的542.11万公顷稳步增长至2016年的1176.51万公顷,增长量达到634.4万公顷,是2016年东北大豆播种面积的两倍多。
二、优化东北种植结构的税收政策构想
1、现行的关税政策对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业的影响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大豆种植业经过了很大的变革,东北地区大豆种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根据WTO有关规定,中国入世后豆类产品进口的政策须符合世贸规则要求:大豆进口量无限制且关税不超过3%,并逐步取消豆油进口配额制,豆粕进口关税不超过5%。低关税政策使得大豆进口量连年上升,2016年中国大豆净进口量已经超过8000万吨。与进口大豆相比,国产大豆在价格和出油率等方面都不具优势,国产大豆价格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导致大量豆农弃种大豆。特别是国家临储玉米托市政策的实施,使得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大量转种玉米,导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种植结构失衡。
2、制定调节东北地区大豆种植结构的税收政策为了保护我国东北的大豆种植产业,平衡区域内大豆和玉米的种植结构,除了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良豆种等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税收调节政策减少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毛油的进口。在转基因油(包括直接进口的大豆毛油和国内企业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压榨的大豆毛油)精炼加工为成品食用油环节加征转基因产品生产调节税。计税依据为转基因大豆油的产量,税收机关利用金税三期工程的`可视化交互比对界面,掌握企业供产销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计算企业商品增值额、库存存量额,获取与甄别产量数据。另外,转基因大豆油和其他食用油混合生产的调和油,比照转基因大豆油适用转基因产品生产调节税,按最终产品数量征收而非转基因产品所占成品比例。税收比例根据前5年转基因豆油与国产豆油加工成本差的平均比例来确定。大豆油生产中,大豆原料成本占据大豆油生产总成本的46%左右,因此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成本方面。根据大豆油生产的现状可知,国产大豆的平均出油率为18%,进口大豆的平均出油率为20%。压榨1单位重量的国产大豆毛油,需要1/18%即5.56个单位重量的国产大豆,需要1/20%即5个单位重量的转基因大豆。所以税率R=(国产大豆油原料成本-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原料成本)/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加工原料成本=(5.56*国产大豆价格-5*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5*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根据上表数据可得R=22.43%,即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调节税税率应定为为22.43%。该比例税率适用时间为2017年至2021年,此后根据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比价以及两者的出油率情况每5年调整一次。
3、以税收政策促东北地区大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近年来,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而消费者选择转基因大豆油多是考虑其价格较非转基因大豆油低廉,若实施转基因产品生产调节税,提高转基因大豆油的加工成本,则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也将提高。另据食用油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的调查显示,健康因素占影响消费者购买因素的比例为50.9%,且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因此,如若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相差无几,消费者选择没有争议的非转基因大豆油则是必然。若消费者选择非转基因大豆油,大豆油压榨企业转而选择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也将成为必然。随着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力和种植大豆的收益的提升,东北农民的种植意愿也会渐渐从玉米转向大豆,大豆严重供不足需、玉米生产严重过剩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东北地区大豆、玉米种植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
三、制定进口大豆加工环节税收调节政策的影响分析
税收政策对转基因大豆毛油精炼环节的加工量向加工企业征收税款,提高了加工企业加工转基因大豆油的成本,其产品大豆油和豆粕价格也将提高,对我国消费者和养殖业产生一定影响。
1、大豆油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食用油作为最终消费品其价格上涨10%,可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249%,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大,而大豆油在居民食用油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大豆油价格调整在合理范围内对居民消费影响有限。另一方面,食用油上涨10%,生产价格指数仅上涨0.123%,基本可以忽略对正常生产的干扰。因此,本文认为,大豆油价格调整在合理范围内对城乡居民消费和生产价格影响有限,不会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2]。
2、豆粕价格上涨对养殖业成本的影响目前,我国牲畜养殖大多使用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单一饲料配方,这会造成牲畜粪便富营养化,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可以施行精准营养配方,建立饲料原料中非营养成分和抗营养成分的分析解决方案,这样会促进大量非常规饲料原料应用于养殖生产,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逐步推广应用可以减轻对豆粕等常规原料的需求[3]。另外,近几年有不少豆粕替代品通过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试验,检验替代豆粕饲喂牲畜的效果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探索出一系列通过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达到科学养殖和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故牲畜养殖业对豆粕的依赖性需求会进一步被减轻。本文认为,随着牲畜精准营养养殖手段的不断成熟以及非蛋白质饲料的推广应用,豆粕价格上涨对养殖业的影响是逐步减轻的。
四、结论
利用税收政策,在转基因油精炼加工为成品食用油环节对加工企业征收转基因产品生产调节税,提高转基因大豆油的加工成本。在不干扰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转基因大豆油的市场价格,平衡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产业健康发展,弥补国内供需缺口,调节大豆、玉米种植结构与比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新华:食用油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对青岛市居民的问卷调查[J].江苏商论,2010,(10):18-19.
[2]郭利京、胡浩、杨丽:中国食用油涨价对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1):78-81.
[3]詹志春:饲料原料的全数据分析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J].养殖与饲料,2016(05):7-8.
l波波刘
少食者健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饮食比正常小鼠低三分之一热量的小鼠,寿命要延长40%,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南美厄瓜多尔比尔曼村人口不满一千人,但超过百岁的达九人之多。他们饮食少、且为粗茶淡饭,一天摄取1200卡的热量,不吃肉或蛋,饮食内容多是小麦、玉蜀黍、马铃薯、秋蕉、葡萄等谷菜果食。少食者长寿,确是有依据的。吃得愈少活得愈久一项研究表明,实验室里的老鼠摄取的热量愈少,活得愈久,即使年纪大了才减少热量摄取也不例外。研究显示,减少老鼠摄取的热量,可以收到立即良好成果,不但老鼠寿命延长六个月,其罹患癌症的比率也降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即便得了癌症,减少热量摄取也可以减缓肿瘤的成长。比如减少热量摄取的结果,老鼠的肿瘤死亡率从80%减少到67%。洛杉矶加州大学科学家席宾德勒说,年龄大的老鼠减少热量摄取,对肝脏基因产生的效果,和小老鼠节食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一些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延长寿命的秘诀之一,是人只吃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而热量低的饮食,也就是说,饮食上保持营养适度低下(但不是营养不良)。这办法经实验室证明非常成功。以这种方式实验的老鼠,原先只有两年左右的寿命,现在可以活到四年以上,并且还维持著青壮年的行为与外貌。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节食是如何让动物长寿的,但研究发现,节食的动物体内线粒体的基因突变较少,一些组织中的细胞死亡也较少。因此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节食延缓衰老的主要机理之一。下决心管住嘴巴吃得太多常有几种原因,一是有些生活条件不错的人,不懂得惜福,不考虑营养、而只顾自己的嗜好,看到美食就忍不住。第二种是想摄取充分的营养而勉强地多吃的人。有的人因为活动激烈,生理上需要多量的热量。但为了营养而大吃是愚昧的。多余的营养决不能为身体所吸收,反而会成为肝、肾中毒的因素。吃得太多的人肝脏常肥大,这是因为不调合地吃了多量东西,而胃肠需要把它消化而借力于肝脏。排泄量愈多,肝脏的负担也愈重。而肾脏也因为吃得太多太好的原因,同样地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许多疾病都是源于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日本横尾医学博士在其所著「快食、快便、快眠」一书中,有如下一节:「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长年的过食、过饮美食,而使胰脏中的内分泌器官发生故障,因而引起的。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方法是不要肉食、美食,平常不可暴饮、暴食。大食以后,胃肠因过分地膨大,致使通过它后侧的大动脉受到压迫,血液的循环受到了抵抗,而促使血压高涨。血压高是脑出血的直接原因。」许多疑难杂症的起因,也在于摄取饮食的方法不当。放任食欲造成饮食过量,再加上寻求不到正确的疗法,才会变成疑难杂症。而有心者即使不实行任何一种健康方法,只要肯维持少量饮食,就能够毫无病痛地活到八、九十岁,这类长寿者大有人在。精神状况得到改善吃得太饱,总会想打瞌睡,这是多人曾有过的经验。如果适当节食,少食者的体质一旦产生变化,睡眠时间多半也会缩短,本来每天要睡八小时的人,只需睡五、六个小时就足够。其实,身体若真是非常健康,一、二天空腹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一、二餐不吃就产生虚脱感的人,很可能是胃下垂或潜在性糖尿病等疾病的征兆。真正健康的人,一、二餐不吃,绝对不会觉得没有力气,或是冒冷汗,头晕目眩。「吃得愈少,身体愈健康。身体愈健康,就愈轻盈。身体愈轻巧,身心就愈清爽,心身爽朗,智慧就愈开明,愈有智慧,才能愈发灵巧。」这是一些少食主义者的体会。一些少食实践者说,最初肚子饿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虚弱感,或是头晕目眩,心悸亢进、头疼等症状,但经过这时期以后,身体会突然转变得清爽起来,虽然空腹也还是精神奕奕,工作也充满了活力。即使稍微工作过度,也不会觉得疲劳。一旦养成少食的习惯,睡眠时间不但会缩短,身心都会感到愉快,不易疲劳,头脑清晰,比别人有加倍的体力工作。吃得多,身体愈笨重,人也愈懒散,心情就愈黯淡。智慧会不开,才能就笨拙。而一些有识之士虽然身份富贵,却不片面追求口舌之欲,过著粗茶淡饭的生活,尽享天年。长寿两理论互相关联人的寿命长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行为方式也极为重要。这方面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得到验证,两者之间且有密切联系。正常人的体温平均是摄氏37度,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就寿命而言,摄氏36.5度可能更好。把小鼠的正常体温降低0.5摄氏度,它们的预期寿命最高可增加20%,这相当于人增加了7到8年的寿命。这个结果提示,人的血液温度低一些可能延长寿命。另一方面,饮食中的热量少三分之一的小鼠或哺乳动物的体温,又会下降0.5摄氏度或更多。是低体温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是低热量饮食导致了低体温呢?为了找到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降低小鼠的体温。他们把一种基因植入小鼠大脑下丘脑和靠近该区域感知和控制体温的一群脑细胞中,让大脑误以为身体温度较高而发出降温指令,使得小鼠的身体降温0.3~0.5摄氏度。降温后雌鼠的预期寿命延长20%,而雄鼠延长12%。这个研究证明,限制饮食的抗衰老效果是与低体温相联系的。其中的原理可能是,低体温延缓了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副产品的产生,如自由基。而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和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由此,也使得细胞的寿命延长,因而增加了寿命。
萌萌cxm1004
1、杨贵仁,廖文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郝明。《关于加强高校学生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的探讨》
3、林芃,李清。《结合实际进行《营养学》知识教学的探索》
4、吴天宇。《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应用研究》
5、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
扩展资料:
健康食物:
1、大豆与豆制品,大豆含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的相接近,且富含有健脑功效的赖氨酸。黄豆中丰富的卵磷脂是补益大脑物质。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芽都是良好的健脑食品。
2、水果类,健脑水果首推柑橘、柠檬。柑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C,是优良的碱性食品。此外还有含维生素C较多的草莓、金橘、鲜枣等等。
3、谷物类,麦芽是补充大脑磷、钙质的食物,还含有能使人保持良好记忆的镁。麸皮亦是,麸皮面包是优良的健脑主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重视学生营养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autumngold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理解前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对我们身体健康影响至关重要,而生活中的我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学习,而对于正确的膳食指南了解甚少,往往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不注重食物的搭配吃用,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吃得不健康,甚至吃出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平常的膳食多加关心,多作充分的了解,让我们可以吃得健康,活得快乐。首先食物要多样、谷类为主。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提出谷物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的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稻米、小麦不要碾磨太精,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流失到糠麸之中。除此以外每天该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奶类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大量的研究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给老年人补钙也可能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人口蛋白质摄入量及防止城市中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的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的叶、茎、花苔、茄果、鲜豆、食用蕈藻等,不同品种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他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国居民近十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多吃些薯类。有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的铁易被身体吸收利用,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但有些脏器如脑、肾等所含胆固醇相当高,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不利。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平均摄入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食用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对健康不利。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目前猪肉仍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脂肪含量高,应发展瘦肉型猪。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便发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对于脑力劳动者和活动量较少的人应加强锻炼,开展适宜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对消瘦的儿童应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适宜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儿童的传染病等。经常运动会增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调节食欲、强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一日三餐的能量摄入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有利于健康,即不要吃太油腻太咸的食物,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目前,城市居民的油脂摄入量越来越高,这样不利于健康。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膳食钠的来源除食盐外还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及含钠的加工食品等。应从幼年就养成吃少盐膳食的习惯。饮酒应限量。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场合,人们往往饮酒。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严禁酗酒,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青少年不应饮酒。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污染、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格把住病从口入关。进餐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结语: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膳食习惯,形成良好的膳食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膳食,在饮食中获得营养并且吃得健康,热爱生命的朋友们,让我们为拥有长久健康的体质而努力吧!参考文献: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1997年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3、薛建平主编《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152页4、贾冬英姚开主编《饮食营养与食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139页
中国宣传片制作网上看看有没有,希望可以帮到您,望采纳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浅析、实践哲学范式下的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创造为核心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等
参考文献那么多,也要看你是写哪一方面的。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1]杨松. 新保险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浅析[J]. 红河学院学报, 2004,(02) . [2]何杨彪. 试论新《保险法》对消
酒店管理参考文献 近年来,由于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变化多端,我国酒店行业面临严峻形势,酒店的管理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下面是我分享的酒店管理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