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爱喝薅羊毛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 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就是字体 把上标勾选掉,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yissluckyg
面对挫折和逆境,是逃避现实,自暴自弃,还是增加心理承受能力,逆风飞扬,愈挫愈奋。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很重要 当自己还是学生时,那首《水手》的歌曲曾一度风靡校园,而当自己知道歌曲此首歌曲的作者是个残疾人时,给予自己的是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在随后的时间中,当自己偶尔翻看纪实文学小说《乞丐囝仔》的时候,其浮燥的心再次被震动。在这个现实而残酷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所谓的健全人,与他们这些身体残疾但心志不残的人相比,我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当我们面对忽然来临的困境时,有人选择了逃避,也有人选择了抗争,因为无法面对忽然间降临的灾难,有人因为难以接受如此事实而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但也有人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意志力,最终走出了人生的新旅程。可是,他们呢?他们这些健全人眼中的残疾人,却能始终保持着一颗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向上的心,也正是因为此,他们才能最终战胜自己,战胜困境,迎来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相比之下,我们缺少太多。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千手观音》,想必给予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吧?那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呼唤,因为,当我们知道表演此节目的演员都是残疾时,所带来我们将是一次又一次的惊愕与震撼了。此次的我们,心灵总觉得相差太多。因为,同在这个蓝天下,同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先天的不足,面对种种困难,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精彩,可是我们呢? 想想自己也是如此,在人生磨练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困境,我总是一再的退缩,一再的逃避,不敢去面对现实,最终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可以大展宏图的机会。或许此时的自己会对自己说“如果当时的自己再坚持一会,如果能再忍耐一些,不是一切都会好了吗?”可事实的结果只有一次,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但至少我明白了一点,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我应该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学会努力,要勇于和命运做斗争,做个一回真正的勇士和一个标准的社会主义新人。人生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 今天有幸看到"如何面对人生挫折和逆境"这个永恒的主题,让长久未动过笔的我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感慨。时间飞逝,岁月如梭,想想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感慨万千,人生路上总免不了挫折与逆境,没办法,这便是人生。去年,单位实行人员岗位调整,笔者由于竞争失败,调动未成,又接手了众多繁重的事务,工作压力很大,在思想上有了自暴自弃的念头,什么都不来想,什么也都不来关心,工作得过且过,甚至连以前动动笔念头都没有了,生活也感到很没乐趣。今年,单位里的新领导对我们关爱有加,多次与我关心沟通,从如何做人到如何做事,给我细细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对此,我在心底里甚为感激。现在我不但能够面对现实,还进一步增强了心理承受力,不再自暴自弃,希望自己继续逆风飞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与逆境。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人们沉重的心理负荷,浮澡情绪和焦虑心理也不同程度弥漫着,我想这是和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分不开的,我们要倡导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目前社会上有种“三远离三走近”的提法,很是让人值得借鉴,即:三远离:“远离牌桌、远离酒桌、远离‘尘嚣’”;三走近:“走近书桌、走近球桌、走近山水”。当然,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我想我们每个人要以孔妮娜那般阳光的心态走自己的人生咱,相信我们的生活都将过得多姿多彩 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人生就像洪水奔流,如果不碰到暗礁与岛屿,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成功决不是凭空而获得的,越是大的成就,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挫折就越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利圆满的,我们总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小的挫折教给我们生活的道理,大的失败帮我们认识人生的真理。从顺境中产生的是平庸的人生,从逆境中才会诞生出伟大的生命。失败的教训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我们未来成功的坚定基础。所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成功都是从逆境中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在逆境中变得伟大,都可以创造出非凡的成就,对失败和挫折采取什么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可以从中获得者得多大的成长与进步,也就决定了他的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所以说,一个人承受失败和处理挫折的能力的大小,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格局的大小。所有失败和挫折都是帮我们认清事实的机会,也是帮我们学习、成长、进步的机会。他们可以让我们向上奋进,也可以使我们向下沉沦,其中的差异在于是否正确地面对它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提高自己。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处理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任何一个挫败和挫折,如果你用消极的态度去看待的时候,你会觉得越来越沮丧、越来越负面,如果拘成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的时候,所有的沮丧和挫折可能会是生命里另一个绝处逢生的最佳机会。所以,实际上人生每一次数失败中都蕴藏着机会。因为失败所带来的沮丧和难过的感觉,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改变或提升,让我们有意识地去寻找并发现改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如果凡事都是一帆风顺的话,或许我们会以为,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已经是最好的,我们所走的已经是最正确的道路,这样,人很容易满足于现有的一切,反而不会有机会看清自己目前的一切,都并非是最理想、最圆满的。人的一生中会遇到种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也会相应地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诸如沮丧、失望、愤怒等等,然而所有这样的时刻都是认清事实的机会。如果没有任何的沮丧与挫折,就像没有浪头就激不起浪花一样,我们的生活岂不平静的如一潭死水?每一次的失望和失误、每一次伤害和痛楚、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每一次的沮丧和愤怒,都可能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金钱上会有所损失,而这份损失也会给我们带来教训,曾经受过这种切肤之痛,我们下次就会更加谨慎地处理我们的钱财;在情感方面我们也可能会因受人利用或遭人背叛而受到伤害,但我们也更清了身边的人,更懂得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痛苦也可以为我们带来快乐——从痛苦中发现事实真相,由此而获得进步与快乐,“痛快”不就正是指经历痛苦之后,快乐也同时到来吗? 面对成功和失败 人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认为:"成功是失败之母"为什么呢?因为当你成功以后,你的自信心会增强,你会觉得自己干什么事都可以成功,等到失败后才后悔莫及.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功是另一个起点."是啊!成功仅仅说明你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取得成绩,而并不能说明你在其他方面有什么才能.同样的,你在某一方面失败了,并不能说明你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有一个物理学博士觉得自己知识很渊博,另外一个建筑学博士觉得自己很博学.但是当这两个博士互相交流时,却彼此发现自己知道的知识很少很少. 在生活中,当我们看见他人在某一方面成功,应承认他的才能.当我们看到他人在某一方面失败时,不应小看,轻视别人,而应鼓励他,帮助他创过难关.因为等到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也会帮助你的. 每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失败或成功这两种结果.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干什么事都会成功.成功与失败有时候只在一念之差, 有的事情本来可以成功,但是运气不好也可能失败.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正如失败与成功一样.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并不是一步就成功的.在盖茨创业处期,曾经三天不睡觉去研究一个软件.做什么都会有失败,但是失败的最后一定是成功.我们不应只看到名人最光辉的一面,而应该想到他们也是平常人,只是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而已.比尔.盖茨一直都很成功,那时不可能的,他曾经说过:"一次次的失败并不能把我打退,失败给了我力量." 失败与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与你如何看待它.你如果笑着面对成功与失败,并战胜失败,那你终究会走向成功.成功给你带来喜悦,自信,成功是新的目标的起点,它督促你更有信心去面对失败,挑战自己,战胜失败. 人生不正是一个个的困难堆积而成的吗?人生的过程正是我们战胜失败的过程.笑迎失败,走向成功,这才是我们的生活态度.. 失败孕育着成功。有的人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较快地摆脱困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获得了成功。如大家所熟悉的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过程中,经过了l万多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造福于人类。又如606(治疗梅毒的药物)的发明者失败了605次,到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可是有的人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少数人甚至走上了绝路。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胜将军是没有的。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成功和如意,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对任何事物,我们都必须作好两种准备,即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为最后的成功垫铺台阶。俗话说“黑夜过去是黎明”,有太阳总有晨曦显露的时候,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胜利的前奏曲,就能在跌倒之后爬起来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当我们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时,就会领略到最大的喜悦。如何面对挫折:使你变得坚韧不拔的“五步法则”(1) --------------------------------------------------------------------------------戴佩良 连载:前途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戴佩良 与你最初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憧憬不同,挫折一定会到来,而且也许还会很经常。在你初入 职场之时,如何面对挫折,这是一个艰巨的考验。我并不想去多说要坚韧不拔地面对挫折这样的大道理,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坚 韧不拔,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具体的方法。不过首先请你记住,真正的成功者都善于反败 为胜。或者说,在失败中取得胜利,要比一帆风顺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渴望着一蹴 而就, 即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实际上是很幼稚的。企业家王石向我描述了他在登山的过程中,面对艰难挑战时的心理状态。对于登山这样的探 险活动来说,如何面对不可预知的困难,伴随着整个登山的过程,甚至可以说,解决各种各 样的问题,就是登山运动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一切的挑战,都是在物质极为有限的情况下 进行的。王石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原定晚上6点钟到达大本营,但是已经晚上7点钟了, 你人还在半山腰上,怎么办?后悔和埋怨都无济于事,你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 因为如果当天晚上赶不回大本营,可能你就要有生命的危险。可以想象,一个登山运动员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绝对不会 一帆风顺。然而,他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博恩·崔西所著的《胜利》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丘吉尔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 印象,让我在此向你复述一下这个故事。1941年,英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阴暗的日子里。有人要求温斯顿·丘吉尔向德 国求和,但是被他拒绝了。当时,丘吉尔正面临着德国在欧洲的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而美国 又明确表示不会再卷入欧洲地面战争。为什么丘吉尔拒绝寻求达成某种和平协议,以结束战 争呢?丘吉尔说:“肯定会出现某种状况,把美国卷入战争,这样就可以使战争急转直下。”有人问他为什么那么自信地认为肯定会出现那样的状况,他回答说:“因为我研究过历史, 历史告诉我,如果你坚持的时间够长,就肯定会出现转机。”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吧。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挫折和丘吉尔在二战中所面对的巨大挑 战相比根本无足轻重。关键是你是否也相信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发生转机呢?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即便是成功者和大人物,他们在事业的开头也往往是以挫折和失败为 开场白的,而且即便日后获得了成功之后,还会经常碰到挫折,这一点与一般人对功成名就 的成功者的理解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挫折和愈挫愈勇的挑战,自始至终地伴随着大人物 们的一生。即便像美国总统林肯那样伟大的人,虽然最后赢得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南 北战争的第一仗中也面临惨败。而且,当林肯在总统任上发表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解放宣言》的时候,这个事实上是如此英明和伟大的宣言,却在当时激起了整个美国社会 的剧烈反应,攻讦者不但来自他的政敌,甚至还出现在他的支持者中,骚乱不时在各地蔓延 。然而,为了让世人看清他是一个怎样的领袖,林肯绝不屈服。面对日复一日巨大的挫折和 压力,林肯以他的坚忍不拔,证明了他想要证明的一切。至于在美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国父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也几乎是每战必败。至 于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追求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他的标准石油公司也曾经成为众矢之的 ,洛克菲勒本人也遭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批评。然而,正如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 :“洛克菲勒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一个普通人若是被舆论攻击得遍体鳞伤,势必深感受挫, 并会崩溃瓦解,然而他却好像没事一般,仍深深埋头于他的垄断梦想之中。正由于他有常人 无法理解的幻想及坚韧不拔的斗志,所以他不会因受挫便一蹶不振。在他心中没有任何东西 能成为他达到目标的障碍。”电影演员唐国强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你自己不把你打倒,别人永远不会把你打倒 。最后一刻你坚持下来,你可能就成功了。你放弃了,你就完了。”也许,刚刚从学校的温室中出来的你,还没有能力去适应职业扑面而来的风浪。而我们的学 校教育,从小就通过各种形式反复向我们灌输和强调“被人批评等于失败和丢脸,是件头等 不光彩的事”——这是多么糟糕的教育!因为一个人只要做事,就难免会犯错误(除非这个 人什么都不干,只去指责别人),而一个独特的人,也难免会被不同的意见所批评,问题是 被人批评和遭遇挫折根本就是人生的常态,甚至就是通往成功的一扇扇大门。关键是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担忧,因为忧愁 对事情毫无助益。分析眼前的情况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更加重要。而且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明白这一点,你就会乐观起来。你可以遵循下面的“五步法则”,去从容地应付每一次失败,每一个挫折。这“五步法则” ,我称之为“坚韧不拔的五步法则”。第一步,放轻松。一个人无法永远控制情势,但是,可以选择面对困境的态度。不管你做得 有多么的糟糕,都要知道挫折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这个认识有助于你正确地去理解和面 对挫折。而且,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会像第一眼看到的那么糟。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做到坚韧不拔,往往是因为自己先把自己的精神给压垮了,想象中的问题 ,永远比真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得多。良好的心态,是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前提,有什么样 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而积极的心态和认识正是积极的行为的前提。第二步,要重视挫折,及时总结经验,想出更好的改进办法。知道下一次怎么样可以做得更 好一点,然后把这个教训牢牢地记在心中,并且永远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教训 正是 挫折所能给人的最大的教益,或者说,经验也正是由之积累而来。如果必要的话,你还要把 这个教训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下来,并时常温习,因为人类是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 。只要你耐心地去总结,不断地去找出改进的方法,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聪明, 越来越有职业和人生的经验,而且越来越少地犯不必要的错误。毛主席曾经说过,他的一辈 子就是靠不断地总结经验来吃饭的。第三步,勇敢地去承担后果,同时,还要原谅自己。新的机会每天都在出现,但是,没有什 么比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更能伤害一个人的健康和意志了,而一个人如果不能勇敢地面对 问题,也就无法原谅自己,他/她就永远活在了过去,而无法去面对明天和未来。比起昨天 的挫折和失败,更加重要的是接下来你的所作所为,因为这才决定明天你会收获什么。第四,用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行动,是摆脱沮丧最好的办法。 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行动都是治疗心理创伤最好的办法,情绪无法被理智说服,但却往往被 行动所改变,这是人类最奇妙的现象之一。即便你只是收拾了一下家务,做了一顿美味的饭 菜,出去散散步,在大自然中运动了一会儿,都会使你的状况和心情有所改观,而这份小小 的成就感,可以重新帮助你找到自信。第五,时间会帮你的忙。看看是否还有办法去补救或挽回,如果面对的是一时无法改变的局 面,如丘吉尔一般地去忍耐和等待,并相信时间一定会帮你的忙。请记住,面对挫折,不要怕,因为胆小的人一事无成;也不要悔,因为成长必然要付出代价 。
78952146984里
毕业论文常见的参考文献介绍
参考文献来源分类: 期刊文章-[J],普通图书、专着-[M],论文集、会议录-[C],学位论文-[D],规范、标准-[S],报告-[R],未说明文献类型或资料类-[Z].
毕业论文常见的参考文献介绍
1 期刊论文-[J]
[1] 汤晓光。 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 铁道标准设计,2010( 1) : 3-6.
[2] 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 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0,31( 6) : 7-13.
[3] 周丹,田红旗。 强侧风下客车在不同路况运行的气动性能比较[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39 ( 3) :554-559.
2 普通图书、专着-[M]
[1] 郑健。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龚晓南。 地基处理手册[M]. 2 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布列耶夫,克拉夫错夫。 轨道电路的分析与综合[M]. 孙铭甫,译。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1: 55-56.
3 论文集、会议论文-[C]
[1] 王梦恕,骆建军。 客运专线长大隧道设计施工的讨论[C]∥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武汉: 长江出版社,2005: 186-195.
[2] 张忠智。 科技书刊的总编( 主编) 的角色要求[C]/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部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
4 学位论文-[D]
[1] 李小珍。 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2000.
5 标准、规范-[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2007]47 号 新建时速300 ~ 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6 科研报告-[R]
[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技术研究总报告[R]. 武汉: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8.
7 专利-[P]
[1] 闫友联,沈良成,金仓,等。 一种大跨度悬索桥施工中的先导索水面牵引的放索装置: 中国,200920034476.1[P]. 2010-05-05.
8 电子文献( 包括专着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M /OL][J /OL]等
[1] 江向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 情报学报,1999,18( 2) : 4[2000-01-18].
9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N]
[1] 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 [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 15) .
10 未说明文献类型或资料类-[Z]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 GSM - R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技术规划[Z]. 北京: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部,2005.
关于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大专院校学生毕业之前写作的体现学习成果的论说文。从整个写作过程来说,要抓好三件事:一是选题要得当,二是材料收集要充分,三是论证要严密。一个环节失误,都会严重影响论文质量。在此仅就写法上的问题谈几点应注意事项:
一、题目最好小一点,角度新一点 。
由于完成论文的时间大体上只有三五个月,论文字数也有一定限制,因此选的题目不能过大。否则,为时间、精力、资料等条件所限,将难以写好。题目小一点,写得实在一点,把问题讲得透彻一点,对于初学写论文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锻炼。确定题目之后,还要考虑从哪个角度写比较好。譬如论一部作品,究竟是论它的思想性、艺术技巧还是人物形象等,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掌握的资料来确定,最好是从前人所没有论述过的地方或前人虽有论述但自己有新见解的地方着手。当然,也不是题目越小越好,越冷僻越好。钻牛角尖也容易走上歧途。
二、依理定形,顺理成章。
论文和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因此,论文的结构只能以理为中心,结构形式必须服从事理发展逻辑。所以,在写作之前要细致地分析所有的材料,理清思路。在写作时,要紧紧抓住自己所要阐述的问题组织和使用材料,用严密的论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中心突出,层次清楚。
要使文章中心突出,首先要确定论证重点,然后在材料的安排上下功夫,即先找出材料安排的顺序,看看什么材料该先用,什么该后用,放在什么地方最为合适。如材料安排是平行关系,即列举式的,材料之间并无内在的逻辑联系,谁先谁后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不论是递增式还是递减式,就象阶梯一样,有一定先后次序,它们之间就不能随意颠倒顺序,否则,就会造成气不通、理不顺。此外,还有接续关系和对立关系等。总之,在使用材料时,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文章就可以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层次清楚还要求:段落之间的衔接要紧凑,文势的曲折变化要自然。段落之间的过渡不论采用什么形式,如用联接词,用插叙或说明等,都要有连贯性,不要给人突如其来的感觉。为了使文章曲折变化、引人入胜,有时要退一步讲,有时要抓住关键性的字眼反复挖掘深意,有时需要间接证明,有时需要用顿笔造成奇峰突起等。但无论怎样曲折变化,都不能离开文章的中心,横生枝节,而要显得自然、合理。
动笔写作之前,最好先列一个提纲,确定文章的架子,看看要讲哪几层道理,用什么材料,怎么论证,如何开头、结尾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自己材料是否够用,另外,写作时也不致因时间较长而使思路中断。当然,写作过程中,随着认识的加深或新材料的发现,部分修改甚至提纲的事也是有的,但有提纲总比没有要好。初稿写毕,要在听取指导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之后反复修改,最后再定稿。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要求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要有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构成,毕业论文规范。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要求不少于2500字,文科专业不少于3000字,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题目
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中文摘要求约1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3.目录
主要内容的目录。
4.前言
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及尚可开拓空间;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
(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及计算部分:设计及计算部分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详细写明设计结果及计算结果。
(3)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规范》。
(4)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分析(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6.结论
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7.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9.附录
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作为附录附于说明书之后。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文章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的字数要适当。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即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约1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5个。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应着重陈述,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雷同。
(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的阅读的兴趣。
3.目录(必要时)
论文编写完成后,为了醒目和便于读者阅读,可为论文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应编写明页码。
4.前言
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它包括:
(1)选题的缘由。
(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3)说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4)概括成果及意义。
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的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为笼统的表达,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达;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一般多于摘要。
悠闲小猫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小陆是吃货
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2、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
小吃货圈圈y
对于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撰写毕业论文都是他们的必修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毕业论文的撰写呢?首先:选择本专业相关且容易着手的题材,不要选择此类题目例如:“企业市场营销分析” 或者 “论品牌管理“,这些大范围题目范围往往会让你无从下笔,并且,这种题材大多数是能写一本书的,因此,你仔细想想,能写一本书的题材,是我们几千或是几万字的论文能表述清楚的吗,因此,从小方面撰写论文,就会比较好找参考资料。例如:“论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的无礼行为会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就是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吗,有什么好研究的呢?但并不全是这样的,比如说:公司环境氛围好,同事之间相处和睦,福利待遇高,并且员工也很看重这些条件,那么,这个结果往往会发生改变。所以,这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在网络上将这些人称之为“杠精”,但是我这里在这里将它理解为一种褒义词——那些喜欢深入研究的人。总而言之,小编建议大家在选择自己论文标题时,尽量选择小方面写,并将其分析透彻!这才是研究的意义。其次:拟定标题后,需要查找自己论文题材相关的参考文献!1、选用近几年发表的期刊、报纸、学术性的论文,选取的参考资料是不能直接复制粘贴下来,现在大部分学校是使用的知网查重系统进行论文检测,如果引用其他人的文章,只要连续超过十三个字,就会被检测系统查出来算重复,所以你要将参考文献部分进行修改,如果直接复制粘贴,而写上引用二字,就不会被查重,那写论文也太简单了点。有论文查重检测就会出现论文重复率的问题,因此才会有论文查重辅助系统的诞生,是目前社会上必须要用到的,是一种 “刚需“。在此,小编提醒一下大家,参考文献一定不能复制粘贴!用自己的话修改,且不能改变文章原意,需上下文通顺,条理清楚。还有引用格式一定要书写规范,毕竟是引用他人的观点,规范性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再次:以上这些做完就需要去整理下自己的资料了,整理完成之后就可以来拟定自己论文的目录的大纲,一般是这样的结构摘要→绪论→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方法→发现问题→ 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出现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案→ 结论→致谢词拟定大纲之后就可以开始着笔写论文了。提一个小小的建议,注意论文格式,不要乱码。最后:修改论文!论文初稿完成后,可以先用学校定稿软件进行初次查重,或者寻找性价比高的查重网站,下载查重报告之后,再根据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1234大兄弟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原则与格式
原则上,所有必要的参考文献,作者都应该引用,并进行标注。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其在文内首次出现的顺序,依次以阿拉伯数字在文前文后标注。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经过挑选
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文献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作者在选用参考文献的时候需要经过筛选,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和鉴别能力、,从众多的相关文献中挑选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如国不严格筛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不仅误了自己,也可能会误导读者。
按照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nedicin)的思想,汇总分析(metaInalysis)的证据等级是很高的。即便如此,如果没有严格的综述(review)设计,汇总的是众多设计不严密、结果不可靠的文献,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作者参考和引用文献时,需选择,不可随意引用。
引用的参考文献应该仔细核对
对拟选用的参考文献要什细核对,以免出差错。不仅在文字和著录格式上要核对,在内容上;也要与原文核对。作者对选用的参考文献,应逐一阅读.以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笔者曾经处理过一篇综述,文后大约有20余条英文参考文献,经上网核查,其中18条有差错。差错的种类大致如下:①作者姓名引用错误:按照医学期刊一般的要求,应光标国外作者的姓,再标其名字的首字母、如BillClinton,应标为“Clinton B”。有些作者常把国外作者的名和姓颠倒了。②单词拼写错误这种差错多为作者粗心大意,或者因没有与原文核对,而是通过转引所致。③页码有误,或者只标起页未标止页。④增刊没有显示出来。5则书籍未标出版社的地址等。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对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核对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因为是引用别人的文献,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人各刊不尽 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
很遗憾,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不少作者投来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 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固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但即便是同一种期刊,不同种类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不相同。下面列出作者经常使用的发表在期刊和书籍中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书籍
1.专著:需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其地址、出版年份和起止页码等。
例1(中文):戴自英,刘欲昆,汪复。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2版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6~78.
例 2英文): Guyatt G, Rennle D。 Users’guides to the medical literature-Chicago: AMA PrCss,2002.393。400。
3.专著中析出文献:例1(中文):蔡映云.湿化治疗与雾化治疗.见罗慰慈,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62~365.
例 2(英文): LIVOTffiofO DM;Williams JD.B-lactamsmode of actionand mechanisms of bacterlal resistance.gill:LOflapV,Cd.Alltiblot1CSifilsbofs-tory medicine.4th ed.Baltimore:Will。flains&Wilkins,1996.502。578.
期刊
1.期刊不分卷:只需列出作者、题、刊名、发表年份、期序和起止页;即叮。如: Turanl, WredmarkFellander-TsalL. Arthroscoplc ankle athrodesl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CI. Orthop,1995,(320):110。114.
2.期刊分卷,连续编页码;除了作者、文题、刊名、发表年份和起止页码外,还要标卷,但无须标期。如;邓伟吾。走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误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05~706
3.期刊分卷,每期单独编页码:需要同时标注卷和期。如汪国华,马进季适东,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中级医刊, 1995, 30( 8):22~25.
4.期刊无卷和期:无法标注卷有期,只标年份、如 Browed DA, LennardTW.Immunologlc status of the cancer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lon on antltUmoryaponses.CurroplnGenSUYg, 1993:325~333.
5.卷的增刊:需在卷后标注“增刊”(中文)或“SPPPI"(英文)字样。如: Clyde WA Jr. Clinical overview oftyplcalMycoplasma pneomonlae infections Clin Infect Dis,1993,17 Suppl l:532~536.
6.期的增刊:需在期后标注“增刊”(中文)或“SUpd”(英文)字样。如 Pnyne DK, Sullivan MD, Massie MJ.Women’s psychological reactlons to bfCastcancer.Semin Oncol, 1996,23(ISuPPIZ):89-97
7.卷中分部:需在卷后标注分部。如: Ozben T, Nacitarhan S, Tuncer N.Plasma and unne slallc acid In non-Insu-lin dC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n ClinBiochem, 1995, 32(Pt3): 303。306。
8.期中分册:需标注分册。如:Poole GH, Mills SM. One hundred con-secutive cases of flap lateraDons ofthelegin aging patients N Z Med J,1994,107(986Ptl):377。 378.
可以给别人看,但要和别人说清楚不能引用自己的观点,因为你的文章也是要上传到库里的,如果别人写了和相似的内容,很有可能会被识别出来,算作抄袭~还是要谨慎一些~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
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各市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根据省教科所《关于举办安徽省第五届中学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