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8

guodong930
首页 > 期刊论文 > 群体免疫对经济影响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yingxiong6

已采纳

国人关于群体免疫的历史联想,最失败的案例可能就是西班牙人带给美洲原住民的灾难;作为一个普通人想对全体免疫做一番自己的简单判断。举两个例子:1.病毒在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封闭群体中传播,过程中病毒的突变概率100%,那么这个群体最终将携带两种病毒。2.病毒在一亿人的封闭群体中传播,病毒的突变概率只有1%,最终得到的病毒变异种类将远远多于2.关于我对群体免疫的理解,就是免疫只针对一种病毒,个体对于突变的新病毒是没有免疫能力的,短时间内的群体免疫也只针对已染病毒有免疫效果。也就是说实现群体免疫的前置条件是,要么病毒种类单一,要么病毒突变的数量大大小于传播和个体建立免疫的速度。反过来讲,如果病毒不能保证不突变,那么只能通过控制感染者的基数来减少可能的病毒传播次数产生的突变概率来干预突变进程。从而为建立群体免疫创造窗口期,印第安人和古印加帝国显然没有相关认识和人为干预这个传播进程。所以我的简单结论:除了病毒本身对个体的破坏力无法改变,抛开感染者基数和传播速度来谈群体免疫,下场可能就是群体免疫的迭代远远赶不上病毒突变的日新月异,长周期看死亡率呈波动曲线,所谓群体免疫形同虚设。

149 评论

二階堂真红

金钱至上,没有钱人没有生存权。

134 评论

今日风向左

个人认为,国外获得群体免疫力这种可能性很小,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只不过,付出的代价会极其惨重,可以说任何国家都承担不起!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群体免疫“。群体免疫这个说法是英国提出来的,英国的策略是"不严防死守,容忍疫情缓慢进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隐匿性感染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从而在人群中获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也就是通过群体免疫力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应该说,英国这样做,从国家整个层面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不用采用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免过度伤害经济;二是新冠对老年人群体最危险,而英国又是达尔文的故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否渗入英国人的思维里我们不晓得,但是英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发展,所以英国这样做,应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只不过,这样做的话,对个人来说,太过残酷,毕竟谁也不想成为那个“中招”的一员,而且,对抗疫积极的国家,比如我国,是不公平的!现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只要地球上某个角落新冠没有消灭掉,那么随时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如果英国人真要获得了群体免疫力,那么别的国家要么对英国人关闭国门,严防死守,要么无奈接受二次传播的事实。 现在这方面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群体免疫”的始作俑者英国情况如何?据3 月 24 日消息,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人员的模型显示,两个月来,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已感染英国半数人口,远超科学家先前的估计,也就是说,该国对新冠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群体免疫力。 但这是一种模型的假设,疑问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英国的死亡率并不高,我们先来看看英国最新的疫情数据:累计确诊11812人(较昨日+2129人),死亡人数584人(较昨日+121人),死亡率大概5%左右。表面看,这个死亡率中规中矩,但是 ,如果英国人真要获得群体免疫的话,那么,感染的人数绝对不可能是现在的一万左右,那么,按照死亡人数除以真实的感染人数,计算出来的死亡率就太低了,太过反常!可以参考意大利,意大利的死亡率达10%了,而英国和意大利都是欧洲比较发达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有一定的可不行的。 因此,大概率推断英国并没有实现群体免疫。事实上,群体免疫这条路非常危险, 李兰娟院士对此说:一些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体免疫”观点,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那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英国这些佛系抗疫国家真的实现群体免疫了,那么,我们除了加强管控,防止海外病例输入之外,别无他法。事实上,美国最近加大了检测力度,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跃居世界第一了,这种积极抗疫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也意味着对群体免疫做法的否定,不可行! 张文宏医生说得好:全球抗击疫情是否成功,不取决于做的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做的最差的国家。这就是知名的“木桶短板理论”。 一个国家处理不好,病毒到处扩散,最终全球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的风险就很高,传得多了,得病的多了,抗体产生也就多了,集体免疫或许就来了。大家听到这个词,基本还是英国政府几周前说的他们可能考虑集体免疫的抗击疫情措施。之后很多人就紧张了。 英国会不会是那个“木桶短板理论”上的做的最差的国家? 目前看还不是。因为实际上英国并没有执行类似的政策,因为首相约翰逊在电视讲话后不久,英国几十名医学专家联名写信给他,反对在英国实施集体免疫。原因很简单——集体免疫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在有疫苗的情况下,年轻人抵抗力强,对病毒的侵害能更容易度过,再加上各种疫苗和特效药,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全 社会 60%的人产生抗体的阶段,对老弱病残等对疾病敏感人群,就会起到保护作用。而现在根本没有疫苗,一旦年轻人被新冠病毒中招,有可能转为重症的。新冠病毒疫情重症率是20%左右,这已经在其他冠状病毒疾病中算是很高了。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的所谓集体免疫,等于让很多无辜生命会暴露在严重威胁之下,不仅可能保护不了老弱病残,年轻人可能也会损失很多。因此英国政府现在还算是积极抵抗疫情的,并没有像以前那么消极。所以,英国的所谓集体免疫并没有实行。但其实在很多西方国家,最后可能会真的达成一个集体免疫的局面。 因为他们所谓的封锁政策,都并不严格,这也就意味着对病毒的传播途径没有彻底断绝。所以病毒应该还会在西方 社会 悄悄流传。特别是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因为按照科学统计,此类冠状病毒的传播链条越长,传播力度就会越差,传染性也会跟着降低。因此要是西方不对病毒传播途径彻底断绝,病毒还在各种渠道人传人,时间长了无症状感染者自然增多。年轻人可能就成了抵抗力强的抗体携带者。经过一个阶段,或许集体免疫的局面也就出现了。 在此背景下,一是防止外来入境者,二是增强自身抵抗力,三是寄希望于病毒传播多了传染性变弱,更容易医治。欧洲和美国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照此下去,很有可能,整个欧洲,甚至美洲,都可能会失控,最终,被迫进入 社会 达尔文主义,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可能会获得“群体免疫”。 到了那时候,人家是不怕新冠病毒了,那我们该如何? 为了说清楚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先从群体免疫说起。 群体免疫,以及群体免疫的代价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何谓“群体免疫”。群体免疫,就是通过疫苗或者大部分人感染,获得整个群体对病毒的免疫。 从群体免疫的通道来讲,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打疫苗,获得免疫能力,就像种牛痘获得免疫天花的能力。 二是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放开让传染,最终获得群体免疫。 当人群有60%的感染后,一部人会死掉,死多少人,要看病毒的致死率,新冠病毒现在整体致死率在4.6%左右,当然,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的死亡率太高,把整体死亡率拉高了;很大一部分人扛过去后获得了自我免疫的能力;还有一小部分人天生就有免疫力,有点百毒不侵的意思;最后剩下的一部分人,因为病毒的传播路径总是被隔断,所以感染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不容易被传染了。如此一来,就达到了所谓的“群体免疫”。 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靠“ 社会 达尔文主义”可以获得群体免疫,但代价非常大,数据非常可怕。 如果不算东亚和东南亚,不算非洲,欧洲、美洲、中东地区,再加上印度,人口总计在35亿左右,60%感染,那么就会有21亿感染,按最少的1%计算死亡率,那么也会有2千万左右的人死亡。 无疑,这个数据太可怕,可以媲美于中世纪黑死病,和西班牙大流感死亡人数也很近。 这样的群体免疫,欧美国家真的能担当起?太难了。 看着同胞们一个个受罪,很多人为此死去,那是绝对无法承受的伤痛。如果那样,美国会死去近200万人,印度会死去近1000万人,而英国会死去40万左右的人。 就算没有那么多人群感染,没有那么多人死亡,我们打个对折,那也是非常可怕的数字。就算不打对折,只死去了2千万的五分之一,也就是400万,那也是个大灾难。 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去搞什么群体免疫,纯粹是自残,找死。 在如今医疗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不去多做努力,而是眼睁睁看着灾难的发生,那就是犯罪,刽子手就是那些轻易放弃的国家和领导们。 如果外国的疫情完全失控,他们放任自流,那么我们需要如此应对 如果外国疫情失控,自然而然进入“ 社会 达尔文”主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一)禁航,先和所有实行“ 社会 达尔文主义”的国家禁航,当他们“群体免疫”成功后,再通航。 如果欧美国家疫情失控,对于我们来说,考验非常之大,最严苛的策略是直接禁航,最差,也要限制航班,只要从欧美国家来的人,一定隔离14天,当然,如果已经是新冠病毒患者,直接打发走。 当一年半载后,欧美各国的群体免疫成功后,那么通航,但必要的检测,还是不能减少。 (二)加快研制疫苗和特效药。 只要是疫苗研制成功,全国人民每人一支,如此一来,管它什么新冠肺炎,根本不怵。随它,爱来不来。 另外,如果有特效药,也不怕。就像流感一样,如果有些特效药,那么随便来,得了病,药一吃,基本解决问题。 (三)在别国疫情泛滥的时候,进行货物交易时,减少接触,做好防护。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世界各国非常依赖,所以各种进出口交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接触过多,感染者太多,能采取网上交易的,就不要线下交易。不能采取网上交易的,要尽量减少接触,并且做好自我防护。 回国之后,当事人必须隔离14天,这期间再有什么交易,换下一批人去。总之,防控落到实处,我们国家一定不能进入“ 社会 达尔文主义”,一定不能让入境者,将新冠病毒带进来,造成二次爆发,那就为难了,毕竟,常常封城不现实。总体说来,如果欧美国家放弃了控制,那么我们就禁止航班,或控制航班,但检测隔离必不可少。当别国群体免疫成功后,通航,加强交流。 另外,加紧时间研制疫苗和特效药,这事一解决,全部OK,根本就不怕了。 个人认为,英国或其他国家是不太可能通过群体免疫的方法来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因为代价太大了,且风险较高,未必能成功 。我们以英国为例,英国总人口大概为6600万左右,而群体免疫就意味着其中会有60~70%的人会感染新冠肺炎,那么感染人数将达到3900~4600万人次,而死亡人数以目前的我国和国际的死亡率来看,大概在4%左右,那么就代表可能有上百万的英国人面临死亡。 以百万人的生命来换取的群体免疫,代价之大不可想象,不仅会直接影响英国的经济,对政府的政权同样有着莫大的冲击,所以群体免疫的措施基本不会采用。 就像李兰娟院士说的那样,群体免疫是对人民百姓不负责的做法。那么如果国外真的实现群体免疫,我国会怎么办? 不必过于担心,即便国外的群体免疫的想法真的实现, 我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不可能效仿,疫情没有结束之前,正常的防控措施继续,严防输入性病例对国内疫情防控的影响。 而加紧疫苗的研发也是重中之重,疫苗的成功,便意味着战疫情的胜利,到时候就更不用在意别人是否群体免疫了。 同时,钟南山院士对群体免疫的看法是,没有证据证明一次感染痊愈,就终身不会再感染,也就是说,群体免疫的时效性可能有限,这种方式并不能代表战胜了病毒,同样存在着风险。 此外,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如果病毒发生变异,那么群体免疫的意义将不复存在,难道到时候准备再牺牲上万人来重新获取免疫吗? 总之呢,估计他们也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搞群体免疫,即便搞了能不能成功还是一回事,即便成功了,跟我们的关系也不大,我们就加紧时间研究疫苗,控制好疫情就好。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估计主张群体免疫的人没见过大规模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的场景,本人做兽医的,见过不少畜禽发生的传染病,家禽里面传染性支气管炎就是冠状病毒的一员,其实传支在家禽的传染病里面并不是最烈性的,但是如果不免疫也会造成20-30%的死亡率!当你看着大批的死鸡从鸡舍中运出,甚至很多死鸡你都来不及捡,因为你刚捡完一遍,后面又有死亡的!不知道如果人变作鸡的话,人的心理能否撑住不崩溃!另外忘了说,鸡的传支是有多种疫苗可以防控的!但即使这样在冠状病毒这种超爱变异且血清型众多的疫病面前经常会失效!还有我忘了说一件事,鸡的传支有些是不怎么表现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但是会在雏鸡感染后对生殖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母鸡成年后会无法产蛋,我们俗称假母鸡!我看之前新冠病毒的报道里面已经有感染后影响生殖系统的新闻了。如果新冠病毒扼杀了我们的繁衍那!没有未来不知道人们还能不能坐的住!所以群体免疫真的不是想的那么美好,努力应对都已经很艰难了,想躺平几乎没可能,除非你想每天都拿若干人命献祭它!或者 社会 模式倒退回中世纪! 题目就是个冷笑话,真的很冷的笑话! 此次疫情让西方国家医疗先进免费,诸多国民福利的谎言彻底集体崩盘。 对比国家面积,人口数量,染病率,死亡率,治愈率,你会惊奇的发现中国的表现很惊艳!全世界现在只有中国是新冠被纳入医保,国家买单! 中国除湖北尤其是武汉外,其实疫情并不严重。可发达的西方几乎是全面溃败! 从目前看并不是没有人免疫病毒的,只是很少而已!从死亡率看中年男性和老人是多发人群。如果不控制的结果很可能是男女比例彻底失调,女性远多余男性! 新冠很可怕,无药可治。更可怕的是一个病人治疗周期通常是二三周,即使十分之一的人患病医疗体系全面崩溃。 其实集体免疫不可行的例子已经有了,就是意大利

82 评论

南宫火却

英国所谓的“群体免疫”,意思是让大部分人感染,该死的死,不死的就有免疫力了对吗?事实上,新冠传染性虽强,但它致死率却不是100%。这说明,现在所有国家都有对新冠免疫的人群,并不是英国一家有!但大多数国家防治新冠,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体弱多病、免疫力差】的人。然而英国直接放弃防治,目的是什么?是尽快淘汰那些免疫力差的人,剩下的不就都有免疫力了吗?说白了,就是什么都不做,让那些该死的人去死,这算什么群体免疫?等重症全部显现出来再医治,那这个过程中死亡的人怎么办,医疗设施够不够接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重症,这些英国都没有考虑,原因只有一个,省钱!还是那句老话,那些免疫力差的人就该死吗?他们不是大英帝国的一员,没有交税?如果这样都行,大家自顾生死,还要英国政府有什么用?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研究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背景论文

    您好,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背景及现状,近几个月来,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其中商业银行也受到了影响。新冠疫情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爱心小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疫情对娱乐圈经济影响研究论文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作者:朱家禾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摘要】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乎着中国

    燃情咖啡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冠形病毒对经济影响研究论文

    经济萧条,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特别是个体经济,更是严重,

    小葛先森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疫情对基建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

    爱饭饭大吃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乳酸对免疫细胞的影响研究论文

    过多的乳酸堆积对细胞有害

    请叫我开森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