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柚子好啊
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输送距离长、容量大、控制灵活、调度方便、损耗低、输电走廊占用少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为我国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电力能源条件。下面是我整理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论文2017年,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主要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三个关键,即电晕效应、过电压、电磁场。在满足电网运行需要的基础上,特高压输电线路还要考虑诸多生态、安全和影响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借鉴先进经验,分析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在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过电压
中图分类号:TM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由于电能无法大规模储存的特点,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必须在同一时间完成,这就决定了电能输送的重要性。遵循欧姆定律,为了降低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一方面是降低电阻,另一个方面便是提高电压。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电网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因此特高压输电成为了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1]。本文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分析研究对象,介绍特高压输电中的关键技术。
1 特高压输电的问题
在我国,特高压输电是指交流1000kV和直流±800kV的输电工程及技术。特高压输电是为了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求而产生的,其技术基础是已经成熟应用的超高压输电技术。根据超高压输电的运行、设计经验,已经目前已经应用的特高压工程与技术,高电压应用与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即电晕效应、绝缘要求、电磁场及其影响[2-4]。
1)电晕问题。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特高压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临界值后,将会使周围空气分子电离,形成正、负带电粒子,离子碰撞和复合过程,会产生光子和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危害有功率损耗、噪声和信号干扰。由于电压等级更高,特高压线路电晕现象比超高压线路更为严重,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导线数目、导线结构等,使电晕放电的影响尽量降低。
2)电磁场问题。输电线路会在周围和地面产生工频电场和磁场。由于电压高、电流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场影响成为了公众关心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周围的建筑、人员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3)过电压问题。过电压问题,指的是有雷击导致的感应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以及各种操作引起的过电压。特高压电网的各种过电压在现象上与超高压电网相类似,但特性上有较大差异。特高压电网中的过电压将决定绝缘水平和绝缘系统的设计,而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建设的成本和运行的可靠性。
2 特高压电网研究的主要结论
在对三大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大量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提高输送能力和减少线路阻抗的基础上,如何降低可听噪声、满足环境要求成为特高压线路设计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应该按照可听噪声标准进行线路设计,对信号(无线电和电视信号)的干扰水平应达到满意的结果,并尽量降低电晕功率损失。
2)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成为选择和设计绝缘系统的关键。因此,如何限制工频过电压成为了特高压输电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并联电抗器,避雷器,分合闸电阻,线路分段等方法,可以限制操作过电压水平。
3)可以将特高压输电线路下以及线路走廊边缘的地面工频电场强度设计为与超高压线路在同一水平,按照可听噪声标准进行设计的输电线路,将形成与超高压线路相类似的电场强度,其环境影响也与超高压线路在同一水平。因此电磁场问题不再成为线路设计的关键,但应当考虑生态方面的不利影响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
3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关键技术
为了解决特高压电网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大量的研究、试验的基础上,特高压电网进行了建设和运行工作,在运行工作中,部分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成为了特高压电网运行的关键,现在就输电线路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3.1 电晕及其解决电晕问题中的可听噪声、无线电信号干扰、电晕损失都与线路表面电场强度关系密切。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导线上的电荷量大,因此表面场强也大,为了控制导线表面场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分裂数更多,子导线的直径也远大于超高压线路。在运行情况确定的条件下,影响导线表面场强的关键因素为线路结构和气候条件。其中线路结构包括导线结构、分裂数、子导线直径、相距、极面场强。而气候对于表面场强的影响非常复杂,一般需要试验进行研究。对于可听噪声,按照国家噪声标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不应超过55dB(A)。相当于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1类标准白天和2、3类标准夜晚的噪声限值。对于无线电干扰,同时适当选择导线分裂数和子导线直径,可以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干扰水平与超高压输电线路相当。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损失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条件。由于电晕损失主要来自于坏天气,因此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所产生的影响,也通过坏天气的损失表现出来。考虑到人们最关心的事年平均电晕损失和最大电晕损失,而坏天气的电晕损失又可能是好天气电晕损失的数百倍,而长距离输电线路上,各段的天气原因又可能各不相同,复杂多变,因此电晕损失的计算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因此电晕损失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估算方法。
3.2 工频电场和磁场工频电场受输电线路布置形式、对地距离、相间距离、分裂根数、相序变换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地线对电场的影响程度与地线离相导线的距离以及相导线离地地面的高度都有关系。导线距离地面越远,则地面的电场强度越低,当导线对地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则能够降低的电场强度有限,而经济投入则会很大。相比之,减少分裂导线的根数,能够比较明显的减小地面场强,但同时会增大导线表面场强,增大无线电信号干扰和可听噪声。2.3过电压及其限制操作过电压是决定特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重要依据,主要考虑三种类型的操作过电压,即合闸、分闸、接地短路过电压。其中,对于接地短路时在正常相产生的过电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靠近线路两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因此,限制操作过电压的核心便是如何限制分合闸过程中过电压,其目标是将其限制在1.6~1.7pu水平以下。其主要方法有采用MOA、断路器合闸电阻、控制断路器合闸相角三种方法。近年来MOA制造水平不断提高,限制过电压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成为了当前限制操作过电压的主要手段。而断路器合闸电阻如图1所示,在合闸时,先将辅助触头和尚,经过一段时间(合闸电阻接入时间)后将主触头闭合,从而达到限制合闸过电压的目的。合闸相位控制技术是在电压过零点附近进行合闸,以降低合闸导致的操作过电压。图1 断路器分合闸电阻示意图
4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三个关键,即电晕效应、过电压、电磁场及它们的影响和解决,应当注意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方面。如对于架空线路的安全性,需要考虑振动、张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再比如输电线路的结构形式,还需要考虑经济电流密度、发热条件等。在我国的特高压电网建设中,既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力系统发展的特点,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只有在长期的运行实践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够将特高压电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辛忠国1961年9月19日出生 本科 生产管理工程师 现任 公主岭市农电有限公司经理
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杜玉清.日本1000kV特高压送点线路设计介绍[J].华北电力技术,1993.7【3】 陈勇,万启发,谷莉莉等.关于我国特高压导线和杆塔结构的探讨[J].高电压技术,2004,30(6),38-41【4】 R.Conti, A.Pigini, A. Giorgi. et al. Evaluation of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new limits for human exposure to magnetic fields under consideration in ITALY, CIGRE,2002 seseion, 369-10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特高压输电技术论文2017年
周周-Sophia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
摘要:现阶段,随着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及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其架线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输电线路架设过程的原则、导线的放线以及张力放线方式做了概述,并以架线二牵六放线施工技术为例,分析了分裂大截面导线较难实现同步展放操作的问题,以此保证输电线路架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二牵六放线
1.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
1.1输电线路架线的基本原则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首选要考虑的是交叉跨越,在准备施工前,应该对交叉跨越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的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编写施工方案。同时,也可根据被跨越物的重要程度和复杂情况,在搭设跨越架前与被跨越的产权单位联系,经批准同意后再行搭设跨越架。越线架分为两种,即单面和双面跨越架。一般跨越低压配电线路、广播线、通讯线、乡村道路等仅在被跨越物的一侧搭设跨越架。当跨越铁路、公路、电力线路等复杂的跨越,应在跨越物的两侧搭设跨越架并封顶,高度超过15m的跨越架,由施工单位提出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并且跨越架的中心应在线路中心线上,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侧各1.5m,且架顶两端应装设外伸羊角。
1.2导线的放线工程
导线的放线工程需借用一些动力研究的输电线路架设中的架线作业的技术支持,来确保整体施工的效率,因为牵引机在额定的输出功率规格上要大于导线额定的牵引力水平,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地形条件进行恰当约束的系数转换,因此才可以确保在相应准确的分裂导线拉断力的评估基础下,架设施工导线的完好无损。
但目前我国牵引机最大的输出功率可以实现持续的牵引力仅有320kN,当只在一台牵引机设备进行一次性同相牵引的工作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此,要为了保证这种一次的同相和同步防线技术的实现成果,我们可以增加另外同样大小和质量的牵引机来进行并联的运行。将两根牵引索在走板上进行并联的连接,牵引索一端由同型号的多个牵引机来进行一次性的同相分裂导线的放线处理。这种施工的技术需要预先依据系统运转的状况进行科学的判断及研究,以此保证实际不平衡的系数指标,确保牵引机额定输出的功率的运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分裂导线在放线的过程中最大的牵引力都不会超出320kN,所以这种同等型号的牵引机要在完成输电线路有效架设的具体要求上,实现一定水平的保障。
1.3张力放线的方式及质量控制
在张力架线施工的过程中,经过近30年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张力架线施工工艺不断完善,但在张力架线施工方法上,却因各施工单位配备的张牵设备规格不同,以及各建设线路的地形条件和运输道路条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张力架线施工方法。在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分别采取了同相一牵八、同相同步2个一牵四、同相同步八牵八的3种架线施工方法。因为导线塑性伸长和蠕变伸长的影响,加上施工过程的很多不确定因素,多次展放难以用计算的'方法来消除这方面对各导线间长度微小变化的影响,所以在高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中,都明确提出除特殊情况外不宜同相异步展放。在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中,因大截面导线放线张力较大,推荐的同相同步放线方式主要有:一牵四加一牵二、2个一牵三、3个一牵二和六牵六等多种放线施工方法。
2.二牵六放线施工技术
2.1二牵六放线特点
所谓二牵六放线指的是首先将一根牵引绳转化为两根并行的分牵引绳,并将一个双牵引走板作为重要支撑,在远程操控系统的干预下,有效的保证两台牵引机可以受到科学施工的控制,已达到一次性实现并行牵引六根同相导线施工的目的,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种施工方式更加智能化。
2.2施工技术应用
(1)双牵引走板技术牵引导线。放线施工多采用整体式走板方式,使用高压双牵引走板进行放线操作时,走板的额定负荷为500KN,主要由牵引板、后托板、牵引钢绳和铰链等组成,所以方便安装和拆卸,且运输和维护也比较方便。(2)对双牵引走板的调试、检测、安装和连接。在进行张力场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走板进行科学合理地组装和调试,待安装调试结束后,严格测试内部的无线电子监控设备性能和走板滑轮运行状态。测试合格后,将2根φ30mm分牵引绳分别与组合式双牵引走板进行合理连接,并使6根导线和组合式双牵引走板完整连接,待准备完毕后准备开始展放导线。(3)牵引绳、导线的合理牵放。在确保线路通讯畅通、控制传输信号良好、张力场机械设备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各岗位人员全部就位开始牵放导线,使导线穿行于滑车的第1、3、4、6、7、9号滑轮中,同时使2根φ30mm分牵引绳和6根导线分别与组合式双牵引走板有效连接。(4),系统的正常启动。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水、油、电是否完备,装置紧固是否安全牢靠,并确认张力场内的通信畅通,而这时就要注意将牵引绳开始与双牵引走板连接,并及时控制走板发射器,待确定张力机已启动和刹车已打开,方能开始牵引。(5)远程智能操作系统的协调控制。此施工工艺采用有线远程和无线远程技术来实现对2台牵引机的同步控制操作,并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各种信息及时传输到操作总控制台,通过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来合理操控牵引机。
3.结语
综合上述,输电线路架线施工,需要控制好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及架线的工艺、施工方法符合规范和规程,控制好施工成品的质量,更要抓好安全管理。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法之外,还需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摸索,虚心学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好本职技术工作,不断学习新方法、新工艺,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和技术水平,争取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
铁道工程学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在为写铁道工程学论文而烦恼呢,下面我为你分享一下铁道工程学论文题目吧,仅供参考! 1、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关节式分相过电压技术重点探析
毕业论文 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随着国民快速增长,电网建设迅猛,电网建设遇到了一些新的,该文从输电线路设计角度在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利于运行等方面提出了
安全用电监控参考文献有哪些2020版1. 陈明,郭宇芳,刘晓芳,等. 基于PLC的电力安全监控系统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2):1-7.2
从技术上,不断进行技术技术改造:增加导线截面,增加变压器容量,改善电网结构,从而降低线损。从经营上,就是成本加成,把线损部分换算成损失的电费,再按用电比例分摊给
维修电工技师的优秀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