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derheyijun
一、全球荒漠化现状(一)全球荒漠化现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1992):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二)全球荒漠化变化趋势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荒漠化土地还在扩大,从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35.92亿公顷,增加了3.4%。全世界每年有5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由于荒漠化每年将损失耕地6百万公顷。二、中国荒漠化现状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331.7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我国荒漠化主要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据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千米,占可能发生荒漠化面积的80.6%,占国土面积的27.9%。三、中国荒漠化的成因(一)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在我国荒漠化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仅占域耕地总面积的36.4%。而内蒙古沙区水浇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8.9%,山西北部只占12.4%,陕西北部仅占6.2%。
家装e站重庆站
引言: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千米,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是16.7%,目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还在以每年22460千米的速度继续拓展,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有社会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新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也一直对沙漠化进行整治,但是总体恶化的一个局面还未得到完全改善,总体来说就是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被沙漠化的速度,这也代表着我们沙漠化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位。
一、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沙漠化的主要成因可分为两类,即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自然成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使整个大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沙漠化的发展;还有就是一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气候干旱导致的沙漠化。人为成因就是我国人口压力持续增长,导致乱砍乱伐普遍现象的存在,造成植物破坏,从而导致沙漠化迅速发展。
二、沙漠化的危害
首先沙漠化是地球的癌症,它给我们每个人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沙漠化的扩张会导致一些地区我们人类将无法居住,也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然而我国就是靠农业发展的,如果不进行治理的话,我国粮食有可能会减产甚至绝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如何治理沙漠化
我国主要治理沙漠化的主要方法就是防风固沙,利用各种材料对一些流动沙丘进行阻挡,能够有效削弱风力的侵蚀,还能保存一定的水量,也有利于沙里的植物生长;其次就是增加植被环境,目前我国种草种树也是主要举措之一,在一些沙漠降水量比较少的地区进行种植,这样可以达到沙漠化自我恢复的目的。
八零梁行
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沙化土地面积共约17.6万平方千米。其中,历史上早已形成的有12.5万平方千米,近100年来形成的有5.6万平方千米。此外,还有15.6万平方千米有发生沙化的危险。初步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沙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展约1500平方千米。受沙化影响的有11个市(地、州)212个县(市、区),人口3500万,耕地400万公顷,草场500万公顷。近年来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例如,鄱阳湖平原也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由原来13.7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7.6万平方千米。在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千米,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千米。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顷的草场受其影响。因此,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地被侵蚀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之所以造成如此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总的趋势是至今土地沙化和沙漠化仍在发展,而且愈演愈烈。
华尔街学徒工
治理 遏制土地沙化虽然沙漠化的产生是从植被破坏产生土壤风蚀开始的,但沙漠化的治理却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而是要从解决沙漠化土地上过重的人口压力出发,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沙漠化治理应该按照降低土地上的人口压力和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总体目标,有层次、按时序进行。[3]首先,种树种草与提高农田产量同步进行。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提高未沙漠化土地粮食产量,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升,从而减缓或消除人口压力。与此同时,施行退耕还林还草,推广应用沙地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带技术,初步建立起防沙体系,使沙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值得注意的是,种树种草和沙漠化土地承载力的跃升应同步进行。前者离开了后者,沙漠化的治理由于没有去除沙漠化的根源,而效果不佳;后者离开了前者,在强烈风蚀下不可能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可调节水肥因子在技术上具备了越来越大的可操作性,从而为沙漠化治理开发中新技术的使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对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了保障。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严重。一些地方实行的地膜玉米技术,可使粮食产量由亩产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空间。当地推行的“进一退三”措施,也就是种一亩地膜玉米,退耕三亩沙漠化土地,改种拧条等治沙牧草,使当地的沙漠化进程迅速得到遏止并开始逆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措施种树种草当植被盖度达到30%以上时,土壤风蚀就会基本消失。种树种草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于控制土壤风蚀的原理提出的。在沙漠化发展严重的农耕地区,主要采取把部分已经沙漠化的耕地退还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达到沙漠化土地恢复的目的。但由于区域内一部分土地种树种草,与本区域内另一部分土地承载力的大幅度跃升,没有协调同步,或者仅考虑到种树种草,而未在建设基本农田、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上下功夫,导致种树种草与本已过重的人口压力之间矛盾日趋激烈。
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参考文献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只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我为大家整理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200字,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素材名人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议论文经典论据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是荒漠化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依然需要大力加强树木的种植和退耕还林。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议论文作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