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叶浮舟
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前几天时,我去了三个地方,大型商场,路边文具小店和天意批发市场。而我发现,这三个地方在同一样商品上价格差很多。因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超艺 GP-8106梦&彩 0.8mm 6色这种笔的调查。 在大型商场,价格约是5~10元/支。在路边小店,价格约是2~3元/支。在批发市场,价格约是1~1.5元/支。由此可见,价格上,大型商场,路边小店都不如批发市场便宜。而在质量上,我在三种地方各买了一支笔,大型商场,小店,批发市场的质量都差不了多少。但是批发市场人多而杂乱,容易被偷钱,而大型商场又太贵了,所以综合起来,在路边小店买可能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多使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思路就会更加的清晰,对自身的将来有莫大的好处。不用谢我,我六年级,我本来也要做的,只不过顺便发上来而已。
缌喵喵喵
游戏中的数学一天,熙熙姐姐交给我们一个游戏:两人轮流从1—10按顺序报数,每次只能报1、2或3个数,谁先报到10,谁就赢了.大家都想将对方“打倒”,但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百分之百的胜利呢?这个问题总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使我疑惑不解.回到家,我在小篮子里挑了十个石子,准备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来,让爸爸和我一起做这个游戏.我找来一支笔和一本本子,将我做的每一步记录下来.规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轮流拿石子,最多拿3个,最少拿1个,谁拿到最后一个,谁就赢了.第一场我失败了.原来,爸爸先拿,爸爸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输的“很惨”;第二场我先拿,我居然赢了……我将记录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发现,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数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总数除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余数,就我先拿,余数是几就那几个石子,如果没有余数,让对方先拿.现在余数是2,就拿2个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对方拿的和是除数3,我就可以必胜了.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我又拿了28个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规律,我果然战无不胜!原来,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它们正等着你去发现呢!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我在商场里学数学用数学之买家角度 作为一个买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货比三家.要买一件衣服,遇到合适的不妨先把品牌、尺码、价格记下来再到别的店做比较.一个物品的价格是进价+运费+税费+厂商利润,还有店铺租金员工工资等一系列附加成本,所以往往卖价要比商品价值高太多了.其实在省钱这方面有一个更好的办法——网上购物.网上购物价格要便宜多了.在网上一个物品的价格是进价+运费.一件三四百的衣服,在网上可能只卖五六十,十分实惠.就算加上运费也要便宜许多.所以,我认为现在商场中挑选自己合适的东西,把品牌、货号、以及自己合适的尺码记好,再到网上购买.当然有些东西在网上是买不到的,这是就只有货比三家挑出最实惠的再买了.可能有许多人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我可以这么说,只要掌握好方法,便宜也是可以买到好东西的.同样一件商品,便宜的和贵的,您会选择哪个呢? 大家也知道网上东西便宜,但存在的风险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警惕性了!网上卖东西的商家是有信誉度的,这个信誉度直接显示在网页上以供买家参考.同时还有成交量啊,好评度阿以及买家的留言,这些都是购物网站为了防止网上行所设置的.现在网上购物已经很透明了,多转转多看看总吃不了亏. 毕竟网上购物还是风险大,所以不妨我们再来看看商场里的活动吧,商场里的活动多,又诱人,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小陷阱呢?这时就需要运用我们的数学啦! “买一赠一了啊,满200送200!”哟,你瞧,活动来了! 1.满额送券销售活动 每过节假日,我们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200送200”的促销招牌.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而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200送2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 就说满200送200元购物券.某顾客先用490元买了一件羊绒外衣,送来了400元购物券.此时得到的四百元购物券,一般顾客心理都会产生一种捡便宜的感觉,于是就产生了较强的购买欲望,意欲花完为快(一般商家的购物券都是限期消费,在一定的时期内没有消费就过期作废).于是这位顾客又花了248元券买了一双鞋,又用剩下的150元券中的128买了一条围巾.那么顾客到底便宜了多少呢?我们可以算一下128+248+490=8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490/86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六折.这位先生处理还好,因为购物券只能在指定地点使用,如果买了送,送了买…….这样循环下去的话,那商家就赚大了!因为你不得不一直在这个地点消费,商家就算把你套上套了,所以经过真么一算,看来数学真的很重要! “快看报纸!快看看!有奖耶~!诶?!还有个商场打折耶~!不过哪个合算啊?”你瞧瞧!又是一个活动哟… 2.有奖销售与折扣比较 某报纸上报道了两则广告,甲商厦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10000元1名,一等奖1000元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我们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 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在实际问题中,甲商厦每组设奖销售的营业额和参加抽奖的人数都没有限制.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有几种答案. 分析:(1)若甲商厦确定在单位时间内抽奖,当参加人数较少,少于213(1十2+10+200=213人)人,人们会认为获奖机率较大,则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顾客;(2)若甲商厦确定在单位时间内抽奖,而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费者很多,那么它给顾客的优惠幅度就相应的小.因为甲商厦提供的优惠金额是固定的,共14000元(10000+2000+1000+1000=14000).假设两商厦提供的优惠都是14000元,则可知乙商厦的营业额为280000元(14000÷5%=280000). “喔~~~原来如此啊!这个还得看人数呢!还牵扯到优惠金额,嗯……数学是多么重要哇!” 学数学固然重要,但是最终目的还是能把它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我们要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纳殇誰鯟
生活中的数学 黄哲超 金华市红湖路小学六(2)班 指导老师 盛小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商品促销的实例分析,得出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生活;促销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上文利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易叉叉叨叨
1.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蔡上鹤 文献来自: 中学数学 1997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编者按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近十年来中数界的热门话题.其内涵是什么?如何界定 ... 在数学学科中,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显然属于知识的范围.这些知识要素也都有其本身的内容 ... 被引用次数: 2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差生 程亚焕 文献来自: 数学教育学报 2001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里的数学差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正常的学习环境中,数学水平较低,达不到国家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 1 产生数学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生数学差生的原因很多,有主体的原因,如学生自身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信念、意志等)的影响等 ... 被引用次数: 1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 姜启源 文献来自: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数学实验”是近几年数学教育界常提起的一个名词 ,泛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学习数学 ... 被引用次数: 1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 张顺燕 文献来自: 数学通报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数学的重要性1 1 当今形势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数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数学已经深入到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著名数学家A Kaplan说 :“由于最近 2 0年的进步 ,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已经发展到不懂数学的人望尘莫及的阶段 ...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数学化与数学现实思想 张国祥 文献来自: 数学教育学报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1 弗赖登塔尔和他的水平及垂直数学化思想 弗赖登塔尔(1905—1990)是 20 世纪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提出“数学应该被看待为人类的一种活动”的教育信念,形成了一套具现象学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这套理论的出发点是教育和教 ...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郭熙汉 文献来自: 数学教育学报 1995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郭熙汉摘要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三方面论述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并认为:数学史的资料、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运用,将有益于数学教育成为“最高、最好的教育” ... 被引用次数: 9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数学实验与实验数学 王汝发,张志强 文献来自: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介于古典演绎法和古典实验法之间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既非数学在通常实验中的应用,也不是实验在数学研究中的移植。数学实验是一种随着人类思维、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数学史 文献来自: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论文论著目录(2001-2002) 2002年 CAJ下载 主要来源的先秦数学著作或其衍生本的数学方法并结 合下层官吏管理的实际而编成的作品。《算数书》有助于确立 先秦至秦汉实用算法式数学发展演变的历史。028李俨与中国古代圆周率邹大海著 ... 对今天的数学史乃至科学史研究仍有意义。029《算数书》校勘郭书春著;《中国科技史料》;2001, Vol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数学思想与数学教育 严华祥 文献来自: 数学教育学报 199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数学思想与数学教育严华祥摘要分三个层次表述:数学思想与数学创造,数学思想的教学功能,数学的"过程教学" ...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育,过程教学.数学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数学的精髓,对数学教育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 被引用次数: 9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徐五光 文献来自: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数学史研究引起了国内广泛重视,研究人员增多,专著与论文不断涌现,史实被更多人引用,这些可喜现象,无论对数学史本身的研究和对数学史知识的普及,还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化,都具有深远影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搜数学 的学术趋势 翻译 数学
迪拉索高品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一)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二) 1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 3有利于你记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 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 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饿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懂得数学原理了。稍懂平面几何饿读者都知道,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 勾2+股2=弦2 亦即: a2+b2=c2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32+42=52)。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 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 弦=(勾2+股2)(1/2) 即: c=(a2+b2)(1/2) 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X,X=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三)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四) 今天,我遇到两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小轿车10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数量比是4:11,收取小轿车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求这天这三种车辆通过的数量。解题思路:先把两个比换算成同样的比例,这样三个之间就可以作比较。小轿车比大轿车多出210元,车子的数量比是33:10,实际上收费比是3:1,这样形成的差33×1-10×3=3,210除以3就等于每个配给的量是70辆。就是5:6=10:12,4:11=12:33,30:10=3:1,33×1-10×3=3,210÷3=70(辆);大客车:70×30÷30=70(辆),小客车:70×6÷5=84(辆),小轿车:84×11÷4=231(辆)。 不要担心题目有多难,无论什么数学题总会有答案的,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要看你逻辑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否强。希望你们也爱上数学! 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五)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七年级数学小论文500字]相关文章:1.趣味数学小论文2.数学小论文作文3.数学小论文的作文4.数学小论文200字5.关于数学小论文6.数学高中小论文7.小学有关数学小论文8.高中的数学小论文9.数学与生活(小论文)精选10.数学生活小论文
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呃
游戏中的数学一天,熙熙姐姐交给我们一个游戏:两人轮流从1—10按顺序报数,每次只能报1、2或3个数,谁先报到10,谁就赢了.大家都想将对方“打倒”,但是,怎样才
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
徒弟…我建议你把分加到200…师傅的化学不好…就算了…
好难写...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