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芥末姑娘
浅谈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模拟仿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方法 对急诊科护士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仿真模拟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诊科护士经4次的演练,20xx年基本技能操作评分、综合能力评分较20xx年明显(P均<0.01)。结论 模拟急救演练是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护士;在职培训;急救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院急诊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xx年8月~20xx年10月,组织了4次医护配合的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急诊科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25.68±3.12)岁,其中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14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护龄(7.26±1.63)年。自20xx年8月~20xx年10月组织了4次公共突发性事件和急性食物中毒的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急救演练,演练的内容及病人数:大批炮竹爆炸致伤的病人(15人),大型客车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病人(30人)及急性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35人(学生)。事件类型: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颅脑严重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损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休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及昏迷。
1.2 方法
1.2.1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急诊科的护士及外科医师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组织实施。
1.2.2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或医生、护士扮演病人。
方法①:急诊科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为一组随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就地抢救。甲护士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乙护士测量BP、P及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
方法②: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进院后按方法1的人员定位迅速实施急救处理,在急救小组负责人的指挥下按预案进行抢救。全部抢救过程历时30~4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未参加抢救的护士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1.2.3 评价方法 统计20xx~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的评分。内容包括:
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
①常用基本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5项常用的基本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按10分(优秀)、8分(良好)、6分(合格)、4分以下(不合格)4个档次予以评价。
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无重复动作5项综合能力进行评分。每个项目5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说明综合能力越强。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基本技能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比20xx年明显提高,见表1。表1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2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比20xx年有明显提高,见表2。表2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作用 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种行为模型[1],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3.2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2]。因此,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本结果表明,参加模拟急救演练护士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基本技术操作时间逐年缩短,操作熟练程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年提高。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己得到了广泛运用[4]。
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2)
3.3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抢救成功率 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系统、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提升整体协调能力,护士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4 应急预案演练与急救技能的培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护理部及我科每年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3次的急救技能及急救用药知识等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相比较,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是急救工作的基础,而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因此,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经过2年的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9-60.
[2] 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3] 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4] 刘钰,张黎明.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46-48.
绿萝丝藤
1. 急救常识必要性 急救常识必要性 1.急救的三项重要性 常识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 —12次。 2、胸外心脏按压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而胸外心脏按压就是要以外力推动血液循环。按压的位置要在胸骨上方和两乳之间,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这个区域,手指伸直或交叉互扣。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4—5厘米,然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部,每分钟100次,节奏要均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人工呼吸要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心肺复苏”。 3、外伤止血 当人体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外伤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头部、四肢及身体各处的伤口都可使用。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把消过毒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直接按在上面,压5—10分钟,之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以帮助伤口止血。如果伤处有肿胀、麻木的感觉,说明包扎不当。当身体出血时,如果血色鲜红,则说明是动脉出血,在进行处理的同时,可以用手按住出血口的上方,能有效止血,但此方法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会影响整个肢体的血液供应。 2.掌握急救方法的重要性. A意外灾害岂容忽视 地震、山洪、水灾等自然灾害总是以它惯有之势汹涌而至。从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重大灾难发生时,在全球受灾的各个国家里,凡是对灾害没有防备的国家,其灾情之巨总是令人瞩目;而那些对灾害预防工作重视的国家,受到的影响面往往较小。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发生时,毫无防备的印尼受到重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即使是有强烈灾害意识,天灾带来的灾害可能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但重要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怎样才能尽量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在专业救援队伍到来之前,面对痛苦不堪的伤害,人们有能力进行自救或救人吗?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 B传统救护凸显不足 传统救护方式处理紧急危重病人时,一般是对伤口临时做止血和包扎等简单处理,在这之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在救护现场,面对呼吸心跳骤停、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亲人,没有急救技能的人常常一筹莫展。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俗称“黄金4分钟”,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 现代救护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受害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受害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如果再辅以现代化专业急救救援系统的继续救治,大量的受害者就完全可以抢得生还机会。 C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几次大的灾害在在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少思考,这使得 “尽可能预防意外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后果”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从“向全民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个角度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更是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1987年,我国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从这时起,国家开始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1992年,卫生部与中国红十字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卫生救护工作的意见》,重申了国家对于卫生救护工作的重视。2001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与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4个部委局联合发出了国家关于紧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性通知-----《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在相关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已经相继开展了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坚持初级卫生救护工作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会员相结合的方式,累积已经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一千万人次,这些经过培训的准专业人员,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完全具备自救与救人的能力。 3.急救的三项重要性 常识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 —12次。 2、胸外心脏按压 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而胸外心脏按压就是要以外力推动血液循环。按压的位置要在胸骨上方和两乳之间,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这个区域,手指伸直或交叉互扣。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4—5厘米,然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部,每分钟100次,节奏要均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人工呼吸要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心肺复苏”。 3、外伤止血 当人体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外伤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头部、四肢及身体各处的伤口都可使用。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把消过毒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直接按在上面,压5—10分钟,之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以帮助伤口止血。如果伤处有肿胀、麻木的感觉,说明包扎不当。当身体出血时,如果血色鲜红,则说明是动脉出血,在进行处理的同时,可以用手按住出血口的上方,能有效止血,但此方法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会影响整个肢体的血液供应。 4.为什么要掌握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连年自然灾害的肆虐中,频发的工业交通事故中,休克、触电、流鼻血、小儿痉挛等等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学习一点有关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挽救家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 扩展资料:针对不同状况的急救知识:1、休克目标:检定和救治休克,送院治理。一、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如每分钟超过一百次,都是休克的象徵。 二、处理休克的一个方法是将伤者双足提高,增加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三、保持伤者温暖。 四、立刻通知医生或送往急症室诊治。2、触电目标:脱离电源;尽快送院。 一、迅速截断电流,才可接触伤者。二、如不能切断电流,可用竹、木或木椅等绝缘物件把伤者与电源分开。 三、检查伤者状况,若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刻施行心肺复苏法。四、迅速通知救伤车送院救治。 3、流鼻血目标:止血;减少血液倒流一、让伤者坐下或站著,切勿躺下,头稍向前倾。二、劝他用口呼吸,以手稍为用力捏住鼻部软骨。 三、要他吐出口中的血液,因为吞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四、若大量流血,应立刻送院诊治。 五、如小量流血,十分钟后放松压力,若仍然出血,再压十分钟。暂时不要让伤者抬起头来。 六、如果三十分钟后,仍不止血,应送医院治疗。4、小儿痉挛目标:在发作时,加以保护;在发作后刚恢伤意识时,加以照顾。 一、癫痫或小儿痉挛发作时,应注意不可让他撞伤头部。二、若牙关咬紧时,决不可强硬撬开,以免造成伤害。 三、不要企图强行停止抽搐,因为通常抽搐会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四、尽可能解松病人衣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五、抽搐停止后,一般会进入昏睡状态,清除伤者口内的呕吐物或假牙等。六、将伤者半侧身伏卧。 七、速送院诊治。八、伤者清醒后,因抽搐时消耗体力甚大,所以应让他休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救。 5.求一篇关于急救小常识的重要性得初二英语小作文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hysical activi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health. Today, science has confirmed the link, with overwhelming evidence that people who lead active lifestyles are less likely to die early, or to experience major illnesses such as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colon cancer. Exercise benefits every part of the body, including the mind. Exercising causes the body to produce endorphins, chemicals that lead a person to feel peaceful and happy. Exercise can help some people sleep better. It can also help with mental health issues such as mild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Plus, exercise can give people a real sense of acplishment and pride at having achieved a certain goal - like beating an old time in the 100-meter dash. Exercising can help you look better, too. People who exercise burn calories and look more toned than those who don't. In fact, exerci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keeping your body at a healthy weight. When you exercise, you burn food calories as fuel. If a person eats more calories than he or she burns, the body stores them away as fat. Exercise can help burn these stored calories. Finally, exercising to maintain a healthy weight also decreases a person's risk of developing certain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6.谈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 近年来,重大煤矿、火灾、危险化学品、交通等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加强事故 预防工作、减少安全隐患的同时,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救护也摆上了各级 *** 的议事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章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作了规 定,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应急 救援人员和装备、事故抢救、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从法律上要求企业重视救援与事故救护工作。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要求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 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组织或 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根据国务院2006 年1 月8 日发布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 下简称总体预案) ,明确提出了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六条工作原则:“以人为 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 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在总体预案中,我国将突发 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 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 四级,即 I 级( 特别重大) 、Ⅱ级( 重大) 、III 级( 较大) 和Ⅳ级( 一般) 。总体预案在应急保障部分明确了医疗卫生保障和人员防护要求,要求组建医 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 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 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 施,严格按照应急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目前,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已编制了国家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全国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完成编制;各地还结合实际 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和保障预案;许多市( 地) 、县( 市) 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制定了 应急预案。至此,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安全生产事故属于总体预案的事故灾难类。发生30 人及以上死亡的安全生 产事故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发生10 ~29 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为重大安全生 产事故。 对于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均应该编制应急救援预 案,充分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能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及时 出动,并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对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意义重大。应急救援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发生事故的处理和人员的及时救护,在现 场救护中人们常常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员寄托于医院和专业的医护人 员,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 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 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 。实际在救援中最有效的救援人员往往是第一目击者。 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于 现场的抢救。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 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 被挽救;反之,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 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 在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 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 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 行救治。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救援常识,对于减轻事故 后果,实施有效的救援非常必要。因为在发生事故紧急情况下,各种复杂问题都 会出现,即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救护的原则与在医院里也大有不同,应学习和 了解应急救援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便实施有效的方法。 现实生产过程中有不 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请看下面的案例。2004 年11 月10 日下午3 时,贵州省某磷矿发生了矿井垮塌事件,井下6 名矿工生死不明。 矿井跨塌事件发生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有关 领导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经过由200 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4 支抢险队伍24 小时不间断的紧张抢险,井下被困了103 个小时的6 名矿工于14 日晚22 时全部 被救出矿井。2005 年11 月6 日19 时40 分左右,河北省某县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波及 太行、林旺两个石膏矿。 “11 .6 ”三家石膏矿连片塌陷特大灾难事故,造成33 人死亡。救援工作从大块崩炸到小药量试着爆破,最后只能运用水钻和电钻小心 开进,发现了受困11 天的矿工苑某,为保证这名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救护人 员通。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20年前,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加速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指示,我
共有12个: 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生物学教学杂志。 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4、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5、上海医学杂志。 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7、中
探讨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问题论文 石化产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囊括了从石油开采炼制到农药、化肥、橡胶助剂、合成材料加工等深度加工的各个环节,在国民经
急救的知识的方面的研究方法我们还是能做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