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5

jennyzhao701
首页 > 期刊论文 > 安徽古史问题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清河中

已采纳

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解 文学史一词的复杂性,是近年来学界每有讨论的问题。就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来讲是指文学自身的纯客观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本体”,还有一些学者称为文学史的“原生态”。在我们对文学史进行直觉性的想象时,我们意识到这种文学史的“本体”或“原生态”是存在的,并且它有一种纯客观的性质。科学的文学史研究,把向文学的真实的历史逼近作为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并且也将此作为判断某一文学史研究成果的价值高下的一个标准。但是,“原生态”和“本体”事实上只存在于直觉的想象与逻辑的思辨中,实际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与阐述中的文学史,最直观的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种种以“文学史”为题的著作,它们事实上是通过一种认识体系构建出来的。 文学史的这种性质甚至在它处于史料状态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些史料即保存至今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文学史的文献,都是经过自然与人为的选择的结果,都是经过叙述的。另外就产生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我们所依赖的也多是历史学家的成果。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早已成为历史的东西,无法复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把握住的文学史,无沦是零星的还是系统的,无不是进入我们的自身的认识领域的东西,即构建出来的东西。文学史越系统、越宏观,它的构建的性质也就越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叙述首先得提及孔子。孔子的《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史书,司马迁认为《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旧文“约其辞文,去其烦重”整理而成,主要记载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动。《春秋》对文学史论的贡献至少有二。一是它按年、时、月、日记载史实,后世编年史基本上沿袭此法,这对后人撰写编年体文学史、作家年谱、文学大事记等类型的文学史著影响久远。二是《春秋》于客观记事之中“寄其微言大义”,故有“春秋”笔法之说,对后代学者撰写文学史影响极大。 有当代学者认为:“新文学史既然是史,又与现代政治有那么密切的关系,研究中就必有禁忌,因而要有精神准备,在史德遇到考验时,能够站稳脚跟。古时所以创造了‘春秋笔法’,就因为在不让讲真话的时候,可以隐蔽地讲真话’,川。孔子的《论语》提出“十世可知”即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历史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印的进化论思想,“不以人废言”即的治史准则,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的重要内容。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历代文学史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相对于其他学术或学问独立出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和范围,初次形成清晰独立的文学概念,出现了较为完整、自成体系的文学思想和观念。魏晋南北朝也是文学史研究自觉的时代,主要标志有三个。 一是史书中立《文学(文苑)传》。范哗的《后汉书》在《儒林传》外别立《文苑传》区分出儒学与文章之学的不同。萧子显在《南齐书》中立《文学传》,并在传后撰写一篇长论,叙述属文之道及文章体变。此后《文学(文苑)传》便成为多数正史沿用的通例。 二是出现研究文学史的专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对文学体裁专门考察其源流,分别其特征,概略而全面、条理化地勾划出文体发生发展的历史线索,是一篇文体史研究专论。钟嵘的《诗品》探讨五言诗体的源流变化,把品诗与辨流结合起乘,在对作家品评时都把每位诗人放人这种诗体、题材和表达方式的继承源流关系之中。《诗品序》史论结合,既系统阐发他的诗歌理论,也概述了五言诗的发展历史。钟嵘品评作家作品的优劣虽然也有不少涉及社会因素,但大多是以审美因素为标准,他提出并推祟诗歌创作的“滋味”,以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显示出钟嵘的文学史观的审美倾向。 三是出现了专门的文学史论。《文心雕龙》中的《通变》、《时序》是论述文学发展的文学史论专篇。《通变》被作者归之于“剖情析采”的创作论,实际上是从文学自身演变的历史来探讨文学发展规律,作者概述历代文风的衰变之后,从文学创作自身寻找原因:“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争相模仿现代的而忽略借鉴古代的,是造成文风黯淡文气衰落的原因,如何解决文学发展中出现的这类令人优虑现象,刘娜认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革新,“通变则久”,但革新之时必须注意继承,一方面要“变”,一方面要“通”,这样,文学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旧新其业”。《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文学史论。刘叙述了“蔚映十代,辞采九变”的文学发展历史,考察了文学演变与历史社会状况的关系。如文学受政治教化的影响:“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又如,文学受包括学术风气与文化氛围的世情的影响。屈原、宋玉等人的瑰异文思与艳丽文辞“出乎纵横之诡俗”;建安文学由于当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的;东晋由于清谈风气的影响,时势虽极艰难,文辞却写得平静宽缓,“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聪在《时序》中还涉及到影响文学发展的其它因素,见解应该说是相当深刻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既要确立它自己的独立地位,还要确定它本身的系统的内容。作为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应该有更深的层次。它应包括断代文学史、各体文学史、文艺批评史和文艺思潮史等。此外,中国古代文学史还应当有自己的辅助性学科。初步想来,至少应有如下几项: (1)文学史文献学。它是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资料的,是整个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和校勘作晶、作家传记材料和其它背景性材料等第一手文献,二是对有关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已有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进行摘编和分类,以备索引和参考。 (2)文学史方法论。它属于文学史研究的基础理论,从理论上总结以往的文学史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注意文学史研究最新成就在方法上的特点,并评介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引进国外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思潮,不断探索既体现人类思维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就,又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古代文学史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文学史学科特点的探讨,也属于方法论的范围。 (3)文学史编纂学。它专门研究文学史著作的叙述方法与编纂体例。诸凡记传体、编年史体或“分体合编”式、“时代为纲作家为序”式等不同体例,都要分析其优劣、比较其高下,然后为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最适合的叙述方法。 综上所述,文学史有其不可靠性。如前所说,而许多原始记录已经不复存在,文学史是人写的,而且是被不同时代不同的作者所创作。人无论希望自己立场多么公正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并且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所影响因而无论是再好的史学家,其所记录的历史都会带有其主观意向,都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差,而且在历代传抄学习中,因所读之人与成书时的时代不同,知识程度不同,以及普遍存在的误读现象,可以说“文学史”即为“人学史”。 然而,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前人写的文学史终究是给后的人所看,前人有的主观意识在后人身上同样能找到,前人所做过经历过的事情后人未必就不会去做去经历。相反,许多后人所做的事情在前人那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记录。正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朝代如何更替,在中国可追溯的近三千年历史中,中国文坛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文艺复古运动,每次复古运动之后又会有更激烈的新思想新文化爆发。因而文学史又有其可靠的一面,毕竟前人还是留下了不少文字作品,白纸黑字还是有根可寻的。 如果可能,在编撰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朝代同一文学运动或者相似的文学改革(如观察不同朝代但同样都发生过的“复古”运动),以此作为对比,相互对校,从中发现它的规律或者谬误,这样大概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构建。 参考文献: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科建设》 张弘 社会科学辑刊 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述论》 佴荣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构建及其特点》 钱志熙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文学遗产-二三年第六期 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篇2 试论古代文学史课中的师生互动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史课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倡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教学相长、情感上互相感染和观念上相互碰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理论和知识扎实、具有较高鉴赏、分析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课程师生互动 近年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上自先秦下至近代的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文学遗产,历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与记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上,采用文学史知识与作家作品介绍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受到极大影响。笔者在在教学中,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尝试引进师生互动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古代文学史课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相长、情感的互相感染和观念的相互碰撞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相长:传授正确的知识这是古代文学史课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开阔的文化视野,尤其是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增强人文素质,是古代文学史课的一个较高目标。实现以上的目标首先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授课方式。 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进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让学生参与到讲课环节中的课堂结构方式,即提前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提炼出几个典型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围绕相关问题查阅资料,撰写出发言或讲授提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设计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如讨论(或辩论)式、教师(或学生)答辩式、案例分析式及学生主讲教师总结式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分析,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业务进步,因为教师要花比传统授课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以准备问题的设计和课堂中学生有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解答。 如在讲《史记》文选时,学生对《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做了大量的查阅文献的准备,分小组做了幻灯片,对作者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传主的生平事迹及历史评价、作者艺术特色等都有独特的分析、讲解和讨论。学生也对一些不清楚的问题提出来请老师解答。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和提高的机会。教学相长,收获很大。 二、情感的互相感染:古代文学史课的师生互动,应是在情感层次的互动。文学是人的文学,历代的经典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情感与深刻的生命感悟。一部古代文学史也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情感形成发展的历史。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领悟凝结于其中的个人与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对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与人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古今社会文化背景和氛围不同,今人思想感情、心理结构、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方式等与古人有较大差异,学生不可避免地对古代文学感到隔膜,他们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古代人的所感、所思,对古代人的生活、对古代文学普遍缺乏兴趣。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人格。 无论是一个作家的生平创作、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一种创作方法的产生和更新等都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大量史料,要非常熟悉史料,以致烂熟于心,在向学生讲解之前要预先转化为自己呼之欲出的感性体验,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进行描述与讲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现场感。在对作家作品进行讲解时,采用一种领悟式的体验阅读与理解方式,尽量避免理性的拆解与分析或直接的结论宣导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避免损害作品情境的浑融和圆满或对作品及作家真实感情和主旨的片面理解。重在实践一种获得结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富有情感的环境感召下,激发学生自身对作品情感体验的认同。 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名士风范产生的时代背景时,学生对阮籍、嵇康等名士的言行觉得可笑、不可理解。讲授中引用大量数据和事例分析,并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例做类比,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论述这一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使学生从理性和情感上认同当时文人的特异言行的合理性。 再比如古代文学中有许多思乡思亲的名篇,讲授时调动学生的人生经历,联系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使学生对作品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情感互动应贯穿于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始终,可以是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款款深情,也可以是对某一文学现象的慷慨叙述,还可以是对某个作家境遇的深切同情拟或是对某部作品的深情解读,等等不一而足。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使教学效果成倍提高。 三、观念的相互碰撞:古代文学史教学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掘的意义在于传统生命精神对现代生存的启迪。古代文学史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入过去,重新体验文学作品本身所达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意义境界。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当下意识阐释经典文本新的价值内涵与精神意义时.既是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重塑又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传承。 由于古代文学的含蓄蕴藉的特质,历代文论的繁复和时代的远离.今人的价值观与古人之间存在分歧、断裂甚至背离,使得当下教学环境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精神的理解趋于复杂。在教学中会出现师生间观念上的矛盾,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和回避这种矛盾,在宽松的气氛中,耐心平等的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这种观念的碰撞中,既可以修正学生的某些偏激、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也可使教师更接近当代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某种程度上也为教师修正某些落后于时代的观念提供了契机。 这样的观念碰撞在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中甚为多见,如对屈原之死的评价、对杜甫“忠”的看法、对古代文人仕与隐的分析、对文以载道的论点的评论等等,教师可适度引导,但不必急于将所有问题均在课堂上找到答案,有些是在目前理论界尚争议的问题,或在课堂上不能一下解决的问题,可留下存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小如.关于怎样学和教中国文学史的问题[J].文学遗产,1991,(3).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1.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2. 古代文学史论文 3. 浅谈古代文学研究论文范文 4.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5.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

122 评论

逍遥无涯子

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⑵古军喜、古小彬编著《古姓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刊载于《图书馆论坛》第24卷第1期(2004年第一期增刊)--------------------------------------------------------------------------------------------古小彬【百谱斋】珍藏族谱文献目录1. 【江西宁都】宁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谱 一册、线装 古奇洋主修 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残本。2. 【广西贺县】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清代乾隆年间手抄本,后裔历次手抄增续。3. 【海南儋州】邓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抄本复印。4.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族谱首二卷 二册、线装 清代道光甲辰年(1844年)梅右文堂活字版复印本。5. 【四川宁南】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兴祥重抄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夹邑临泰祥自造版复印本。6. 【重庆荣昌】盘龙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宗九编 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复印本。7. 【广东南海】西村古氏家乘 一册、平装 古硕元修撰 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抄本复印本。8. 【四川三台】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咸丰年间刊本复印,后裔历次手抄增续。9. 【陕西宜川】古氏渊源纪实 一册、线装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古丽中编 后裔历次手抄增续复印本。10. 【四川璧山】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天池古氏谱 一册、平装 古洪兴编 清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抄本 1994年复印。11.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续修族谱首卷、三卷 二册、平装 古耀金编 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龙邑梅友文堂木活字版复印本。12. 【四川合江】古氏家乘(部分) 一册、平装 古文田编 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手抄本复印本。13.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抄本复印本。14. 【广西荔浦】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15. 【海南屯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16. 【重庆江津】新安堂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清代光绪年间手抄本复印本。17. 【重庆荣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良翰编修 清末手抄本复印本。18. 【广西鹿寨】【广西钦州】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清末手抄本,近代增续复印。19. 【重庆永川】古氏家乘 一册、平装 古忠良编 民国二年(1913年)刻印本复印本。20. 【四川隆昌】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贵三编 民国六年(1915年)手抄本复印本。21. 【广东番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正昌编 民国六年(1915年)手抄本复印本。22. 【海南儋州】钟氏族谱 一册、平装 钟显扬、钟毓兰撰书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复印。23. 【广东梅州】古氏族谱 十六册、线装 古善愚、古骚生编 民国十五年(1926年)铅印本复印本。24. 【江西南康】古氏四修族谱 存一册、平装 民国十五年(1926年)石印本复印本。25. 【重庆江津】新安世系(部分) 一册、平装 古贤香编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刻印本复印本。26. 【广东连县】古氏年庚谱 一册、平装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手抄本复印本。27. 【四川金堂】【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民国时期抄本复印本。28. 【四川隆昌】五坡场古氏族谱 一册 民国时期手抄本复印本。29. 【安徽繁昌】繁昌古氏宗谱 一册 民国时期石印本复印本。30. 【广东封开】古家宗族谱 一册 复印本。31. 【四川富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59年手抄本复印本。32. 【台湾台北】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焕谟、古贵训等编 1972年印刷本。33. 【台湾台北】新安堂古氏宗谱画集 一册、精装 古焕谟编 1982年印刷本。34. 【印度尼西亚】古氏宗谱简录 一册、平装 古梯云整理 1982年手抄本复印。35. 【广东蕉岭】古氏新安堂族谱 一册、平装 古超桂编 1985年油印本。36. 【四川泸县】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富田编 1985年抄本复印本。37. 【四川邛崃】古氏宗嗣 一册、平装 古芝光、古代全主编 1986年油印本。38. 【四川隆昌】(周兴)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86年手抄本复印本。39.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三卷、平装 古广麟编 1988年油印本。40. 【广东惠东】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维华、古簪寰编 1988年抄本复印本。41. 【广东梅州】上岗户古氏源流稽考 一册、平装 古敬仁编 1989年抄本复印本。42. 【广东梅州】古田上村伯公凹下古氏源流概述 一册、平装 古天芳整理 1989年刊本。43. 【中国香港】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剑锋编 1990年印刷本复印本。44. 【陕西延安】古氏渊源纪实 一册、平装 古世觉、古国杰等编 1990年印刷本。45. 【广东梅州】嘉应古氏源流考 一册、平装 古勇辉编 1990年铅印本。46. 【广东高州】古氏高州房世系图八卷 八册、线装 古应天1986年编 1991年油印本。47. 【重庆垫江】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光辉等编 1991年电脑打印本。48. 【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家信、古家万等编 1992年手抄本。49. 【四川富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彬编 1992年手抄本复印本。50.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谱 一册、平装 1992年编 电脑打印本。51.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1993年编 油印本。52. 【广东高州】高州古氏宗支概览 一册、平装 古元编 1993年抄本。53. 【台湾新竹】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编 1993年印刷本。54. 【台湾台中】新编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子隆编 1994年印刷本。55. 【重庆梁平】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铭声编 1994年印刷本。56. 【江西安远】古氏宗谱 二册、线装 古清沅主编 1994年印刷本复印本。57. 【江西安远】【江西定南】安定邑古氏族谱 三卷、线装 古今模、古炎煌主编 1994年胶印本复印本。58.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赖氏族谱 一册、精装 赖国松主编 1994年印刷本。59. 【江西瑞金】【福建宁化】新安古氏八修谱 十册、线装 古芳清、古小彬主编 1995年印刷本。60.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古氏族谱六卷首卷 一册、精装 古均桃、古英杰编 1995年铅印本。61. 【广西钦州】续增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秀礼编 1995年打印本。62. 【重庆璧山】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大志、古大田编 1995年印刷本。63. 【中国台湾】台湾古氏源流系统表 一册、精装 古娘渊编 1995年印刷本。64. 【广东五华】五华肇塘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富光主编 1995年印刷本。65. 【广东连南】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问松编 1996年铅印本。66. 【广东河源】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演凡主编 1996年印刷本。67. 【广东汕头】达濠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古增强编 1996年抄本影印本。68. 【广东五华】文葵镇藕塘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汉中主编 1996年铅印本复印本。69.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刘氏族谱 一册、平装 刘添元主编 1996年印刷本。70. 【江西上犹】古氏五修族谱 一册、精装 古章文、古翰玖等编 1996年印刷本。71. 【江西南康】古氏宗谱 一册、平装 古启运主编 1996年电脑打印本。72. 【广西宾阳】新安堂历代世系宗支图 一册、平装 古展流编 1996年稿本。73. 【广西昭平】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锡猷等编 1996年手抄本。74. 【中国大陆】古氏渊源暨分支(大陆版) 一册、平装 古小彬主编 1997年印刷本。75. 【台湾中坜】古氏渊源世代表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1997年印刷本。76. 【江西兴国】古氏族谱上、下册 二册、精装 古远亮、古祖苍主编 1997年印刷本。77. 【江西会昌】梅州古氏族谱江西会昌咸宁户 一册、平装 古红光主编 1997年电脑打印本。78. 【江西遂川】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荣、古世喜主编 1997年印刷本复印本。79. 【四川甘洛】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新民主编 1997年电脑打印本。80.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滂溪(简明)古氏支谱 一册、平装 古迪生、古海华编 1997年印刷本。81. 【广东梅州】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暨狮子浪口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增富、古添贤等主编 1997年印刷本。82. 【海南儋州】邓氏族谱 一册、平装 邓世华修撰 1997年电脑打印本。83. 【广东兴宁】蓝田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胜祥、古哲谋等编 1997年铅印本。84. 【广东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世怀编 1997年抄本。85. 【广东五华】五华县梅林镇梅南乡洋塘里上寨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古启良编 1997年抄本。86. 【广东番禺】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苏记1997年抄本复印本。87. 【四川隆昌】古氏珂瑛支系族谱 一册、平装 1997年手抄本复印本。88. 【广西贺县】塘面村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文辉、古国奎编 1997年印刷本。89. 【广西贺州】古氏瑜珍公房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思雄编 1998年手抄本。90. 【广西贺州】古氏宗历 一册、平装 古正民整理 1998年手抄本。91.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宗成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焕贵整理 1998年手抄本。92. 【广东兴宁】【广西荔浦】古氏谱系 一册、平装 古启森、古尚隆整理 1998年手抄本。93. 【广东信宜】古氏茶山分支族谱 一册、平装 古万年编 1998年稿本。94. 【广东蕉岭】蕉岭县古氏概况 一册、线装 古乃裕编 1998年电脑打印本。95. 【广东五华】古氏族谱南宝公分谱 一册、平装 古广麟主编 1998年印刷本。96. 【广东番禺】古氏系统表 一册、平装 古树华编 1998年手抄本。97. 【江西寻乌】寻乌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显道主编 1998年印刷本。98. 【江西寻乌】新安堂寻乌篁乡古氏三修宗谱 一册、精装 古安健主修 1998年印刷本。99. 【江西寻乌】晨光镇塘背村古氏必振公房谱 一册、精装 古显衡、古邵华等编 1998年印刷本。100. 【江西寻乌】赣南古氏族谱 一册、线装 古明丰编 1998年稿本。101. 【江西南康】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菁华编 1998年印刷本。102. 【台湾桃园】古氏今英公派下谱系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1998年电脑打印本。103. 【台湾苗栗】苗栗县古氏宗亲会会刊上下集 一册、精装 古奠基主编 1998年印刷本。104. 【河南濮阳】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1998年追远堂电脑打印本。105.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谱 一册、平装 古烈编 1998年稿本。106. 【重庆丰都】重庆市丰都县理明乡古氏宗族谱 一册、平装 古乾勇编 1998年打印本。107. 【重庆奉节】重庆市奉节县公平古由才公族谱 一册、平装 古恒昭编 1999年手抄本。108. 【陕西延安】延安地区古重义支系吊线谱 一册、平装 古玢整理 1999年稿本。109. 【江西宁都】古氏全规公派下宗谱 一册、平装 古兵编 1999年稿本。110. 【江西崇义】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性科等编 1999年稿本。111.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克赞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承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112. 【广西贺州】古氏31世宗仁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思伦整理 1999年手抄本。113. 【广西贺州】古氏31世瑜新公派下族谱 一册、平装 古正民、古海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114. 【广东梅州】宋进士古革支系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0年稿本。115. 【广东五华】宋进士古巩支系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0年稿本。116. 【江西寻乌】新安堂寻乌篁乡古氏家谱 一册、平装 古新尧主修 2000年印刷本。117. 【江西遂川】南迁二十六世声亮公裔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以志编 2000年印刷本。118. 【广东五华】琢贯公房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编 2000年印刷本。119. 【台湾中坜】古氏源流系统图 一册、平装 古国瑞编 2000年印刷本。120. 【中国】古氏史志(第一卷) 一册、精装 古培才、古小彬总编 2000年刊印本。121. 【中国台湾】古氏渊源暨分支 一册、精装 古国瑞、古小彬主编 2000年印刷本。122. 【贵州桐梓】【重庆綦江】古氏谱系 一册 古小彬 2000年手抄本。123. 【台湾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长锦编 2000年印刷本。124. 【中国台湾】台湾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国瑞主编 2001年印刷本。125. 【广东蕉岭】蕉岭县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乃裕、古汉金主编 2001年印刷本。126. 【江西遂川】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金发主编 2001年印刷本。127. 【江西瑞金】古青淦家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编 2001年印刷本。128. 【广西荔浦】南方古氏宗族移居情况 一册、平装 古世雄编 2001年电脑打印本。129. 【台湾新竹】古氏宗谱补遗( 第二版)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2年印刷本。130. 【湖南岳阳】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朝阳主编 2002年印刷本。131. 【北京朝阳】北皋古氏族志 一册、平装 古庆辅编 2003年电脑打印本。132. 【广东五华】文葵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赐金(换新)主编 2003年2月印刷本。133. 【台湾新竹】古氏宗谱补遗(第三版)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3年9月印刷本。134. 【广东兴宁】广东兴宁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添水主编 2003年印刷本。135. 【四川三台】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古松元主编 2003年印刷本。136. 【四川新都】新安堂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小彬、古松元主编 2003年印刷本。137. 【台湾新竹】古氏历代系祖及人物略传 一册、精装 古焕球编 2004年2月印刷本。138. 【广东蕉岭】蕉岭县黄土老古屋族谱 一册、精装 古政明主编 2004年10月印刷本。139. 【四川隆昌】柿梓湾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昭平整理 2004年电脑打印本。140. 【四川宁南】【云南巧家】川滇古氏宗谱 一册、精装 古代贵、古代和主编 2004年12月印刷本。141. 【广东梅州】古氏族谱(革公系) 五册、精装 古国檀主编 2004年10月印刷本。142. 【四川甘洛】田坝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新民主编 2005年5月印刷本。143. 【广西贵港】【广西柳州】古氏族谱 一册、简装 古倩如编 2005年9月电脑打印本。144. 【海南儋州】李氏宗族吊线谱 一册、平装 李芳编 2006年稿本。145. 【中国台湾】新安堂古氏谱系(上册) 一册、平装 古焕球编 2006年印刷本。146. 【四川新都】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声淦主编 2006年印刷本。147.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谱 一册、平装 古兆亮总编 2007年印刷本。148. 【海南儋州】廖氏族谱 一册、平装 电脑打印本。149. 【重庆綦江】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财全主编 2007年7月印刷本。150. 【广东高州】石兰村古氏族谱 一册、平装 古积进、古海兴主修,古小彬、古军喜主编 2007年12月电脑打印本。151. 【中国】新安堂古氏大宗谱 一册、精装 古焕球、古国瑞、古小彬主编 2008年印刷本。152. 【四川隆昌】古氏族谱 一册、精装 古家湘主编 2008年印刷本。153.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六修族谱 三册、精装 古建林主编 2008年印刷本。154. 【中国】古氏史志·第二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古军喜、古昭平总编 2009年印刷本。155 .【中国】古氏史志·第三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古军喜总编 2009年印刷本。156. 【中国】古氏史志·第四卷 一册、精装 古小彬总编 2009年印刷本。157......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硕士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要求如下: 1、专着: 序号、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文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名。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

    天天爱小狐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数学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的发展史世界数学发展史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的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 mathemat

    Doubleflower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论文

    分几次啊!! 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 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 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

    CSYMiracl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食品安全性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根据你的论文题目,要着重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一系列书籍,但是要着重于食品安全,以下的文献你可以参考:[1]科技部.我国食品安全态势调研报告[R].2003

    shuixinggeg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教育问题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教育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的渊博。下面是我分享的教育类的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余

    julieloveca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