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C梦的梦
学校隶属关系:四川省电话: 83032041
学校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传真:
邮政编码:637001网址:http://
一、专业设置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勘探系,创建于1958年,2002年6月根据学校二次创业的精神和办学方向的调整,而组建成立的一个教学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以工为主的二级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学、科研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和地理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是四川省重点学科(1996),也是学校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学科。
表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本科专业设置
表2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二、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地质类教师5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13人(26%),副教授26人(52%),讲师9人(18%),助教2人(4%),其学历结构:博士后2人,博士11人(22%),硕士 21人(42%),本科18人(36%),现有19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年龄结构:≤35岁的7人(14%),36~45岁的27人(54%),≥46岁的16人(32%)。
50 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 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 人、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师1 人、铁人科技成就奖(铜牌)1 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 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 人,曾有21 人赴欧美访问、进修学习等。
三、人才培养
我院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到目前为止,已培养毕业生3268人,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大油气田,特别是西部八大油气田。现有在校学生共842人。近4年共毕业513人,一次签约512人,一次就业率为99.6%,其中赴西部各油气田工作216人,占42.1%。近3年应届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达21.6%。
图1 教师职称结构图
图2 教师学历结构图
图3 教师年龄结构图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目前,西南石油学院已从单一的石油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领域主干学科为特色和优势,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配套和支撑学科为基础,服务石油、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多学科”的高等工科院校。而资源与环境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方向的调整,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发展规划。其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以矿产普查与勘探及其相关学科专业为重点,优先发展和建设,以理工结合为特色,最终创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
自1996年以来我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0项,其中:已完成国家级2项,省部级5项,现在在研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公开出版教材13部(其中一部为面向21世纪教材),录制电教片7部,制作CAI课件4个。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石油高校CAI优秀课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部优秀电教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我院经过40年来的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和“开发地质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理学硕士点2个,“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技术”工学硕士点2个,另外还有“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予点。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累计培养和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349人(276+83)、博士研究生60人,博士后科研人员10人。为四川和全国石油、地矿部门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在抓好学科建设的同时,我院加大学位点的建设和新学位点的申报,力争2003年新增工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新增工学硕士点1个(地质工程),理学硕士点2个(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表3 资源与环境学院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一览表
六、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院共有实验室专职实验人员8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 人,实验师、工程师6人。共有实验用房约2400 m2(其中新都校区教学实验用房 588 m2,南充校区科研实验用房1900 m2),实验室装备有仪器设备1191台件,总值1600余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0台套,包括带能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仪、X光衍射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地震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等。
七、科学研究
我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专门成立了油气资源研究所,下设碳酸盐岩研究室、天然气地质研究室、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室、层序地层学研究室、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教师中以科研为主的共21人,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以下领域:①碳酸盐岩沉积学;②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③油气储层地质;④构造地质;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⑥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⑦工程地质;⑧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⑨油气资源评价;⑩油气田开发地质;⑪古生物地层;⑫工程物探;⑬城市规划设计;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设计;⑮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项目主要涉及全国各大油气田,其中西部油气田占到70%以上。自1996年至今,我院共承担研究项目218项,年均到款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共13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37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 38项。目前在研项目共51项,合同经费共计1500多万元。
自1992年至2002年,我院共出版学术专著 52部,发表学术论文共536篇,其中被国际著名数据库(1996.1~2001.3)收录51篇(SCI 5篇,EI 10篇:GeoRef.23篇,GEOBASE 12篇,PAS CAL1篇)。
1991~200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共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8项。
八、建设发展设想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步伐,扩展现有学科内涵,强化理、工交叉渗透,拓展新领域及新的研究方向;在努力抓好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大学位点的建设和新增学位点的申报,其具体目标和任务是实现“223”,即新建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两个博士点和新增三个硕士点。
2)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相应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在本科新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发展与地理学有关的新的学科专业。
4)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十五”末期,达到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0~150人,博士研究生40~5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00~350人,博士研究生 80~120人。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拓宽教师专业方向;引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急需人才。“十五”末期力争达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1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10%;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上升10%,其中具有指导博士生资格的教授比例上升50%~100%。
(撰稿:胡明)
shally9073
一般大学图书馆会有,比如进入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 lib.nju.edu.cn然后点击电子资源 中的 西文 下拉菜单中寻找web of knowledge 平台,点击就进入了。如果购买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使用权的话应该有访问链接,点击后进入平台,再从核心合集中选择SCI-E数据库即可。sci数据库检索入口: of Knowledge(SCI)数据库,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SCI历来被公认为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CI引文检索的体系更是独一无二,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 : 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 : 世界长输天然气管道综述 :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截至2014年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设有9个所级专业研究室(中心),另外还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焊接技术在石油油气储罐中的应用论文 一、焊接技术在石油油气储运中的应用 石油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以后,需要恰当的储存运输手段,才能使其更加完整高效的得到利用,在对石
我的就是去年刚毕业,百度云盘里面存了好多论文答辩模板,现在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帮助。 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链接: 提取码:jqxe
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的产气和产水规律、压差变化规律以及压差对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影响;研究了降压幅度和初始开采温度...而且,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枯竭,寻求储量巨大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