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4

大家族djz
首页 > 期刊论文 >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2018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ilvia147852

已采纳

目前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珠海科技学院是由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获得广东省文明校园、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前身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建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学校与吉林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2021年2月8日,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正式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2021年5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确定学校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珠海科技学院以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立足湾区,服务广东,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2421亩,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0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1.71亿,藏纸质文献166万余册,电子图书139万册;全日制在校生30786人。院系专业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5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9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师总数1802人,其中专任教师114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35.57%,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79.6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6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94人,占比25.6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比79.68%。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37.84%。10批223名教师列入“百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批37名教师列入博士提升计划,3批67名教师列入“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校3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4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计划,4名教师被聘为首批“珠海特聘学者”,3名教师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项目全额资助,23名教师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建有6个广东省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13个,广东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重点专业项目1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7个;21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7门,广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广东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广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7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金融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广告学、英语、朝鲜语、制药工程、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应用化学、中药学学科建设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广东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3个珠海市优势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建筑学珠海市优势学科: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科研成果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近五年来科研可支配经费总额达到1.39亿元,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92篇;获得专利授权8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创新成果奖5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近五年为区域内400余家企业提供了近8100次检测服务,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被政府或行业协会采纳的高质量有影响的咨询报告19份,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52项。2017年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2018年分别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合作交流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先后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等15所高校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学校与中国境外高校或中国境内涉外机构签署各类合作协议与备忘录150多项,提供涉外项目160多个,先后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等5个专业组建2+2中外双学位项目专班。

163 评论

蘁嘬天唑地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论文

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文明病应运而生。目前人们对运动保健康复形式的社会化需求更加迫切,导致社会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医学与运动产生的问题。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正是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点(科学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授予点,目前招生规模和国内传统招收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成都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相当,同时作为新增单位,不断推进运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医药院校的良好发展,为运动医学髙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

1.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1.1形成了颇具中医特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

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相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如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是“掌握运动创伤和运动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了解运动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独立处理运动医学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达到高年资医师水平”的临床人才,其研究方向主要为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康复。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强调“掌握运动创伤、运动性病症的基本诊疗知识和技能、了解运动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了“熟悉中医药手段,尤其是中医骨伤手段防治运动损伤,以及传统体疗手段对慢性病的防治作用”,其研究方向包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的中医药防治与康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尤其是八段锦、易筋经的研究。

1.2确立了“推免+统考”的严格筛选机制

从201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从3名稳步提高到6名(同类比较,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分别招生5名和3名),逐步形成了优秀本科生推免加统考的筛选机制,推免生一般接受2名?3名,而统考生的`录取比例一般高达3:1。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接受推免生和统考生复试时,其考核内容为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掌握情况(复试的笔试科目为运动医学),综合素质则涵盖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个性心理和对运动项目的认识等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形式主要为专家提问、集体讨论、专家评分,通过考核平均分加原始成绩得到最终排名,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录取。

1.3构建了“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年,目前已经形成了“课程学习一临床实践一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其中半年时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一年半为临床实践阶段,一年为科研训练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除了公共必修课和制定选修课(方法学课程模块)之外,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兴趣进行专业课的选择;在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主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运动创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实习,实习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防治康复;科研训练阶段,研究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运动性病症防治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两大方面,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三个阶段的培养科学衔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均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科学研究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为依托。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

2.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平台构建

2.1形成了课程开发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最基础环节,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1]。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二级学院巳经逐步形成了运动医学硕士点的课程开发机制,制定了中长期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63?5号)中关于“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的精神,大学和学院在同类培养单位和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如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等)的开课资源,逐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合适、中医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2]。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公共必修课,以及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临床医技等方法学限定选修课之外,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稳步增设了既代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前沿,又突显中医特色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包括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中医骨伤学、运动创伤学、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康复学等核心课程。相关机制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2.2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素质的高低[3]。按照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要求,运动医学硕士点围绕导师遴选、导师考核、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导师队伍建设规划,近年来尤其在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遗余力,2013年?2015年,分别培养了1名国外(美国)访问学者和5名国内访问学者,新增正高1名、副高4名。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7名,后备人才近10名,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而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医院、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基地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分为临床轮训和科研训练两部分,其临床轮训主要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研训练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目前大力发展体质健康与运动促进的国情,运动医学硕士点正积极与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洽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事宜,致力于运动与治病的联合研究及培养平台的建设。

2.3创新管理机制,重点突出

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研究生院)_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三级管理和“主管院长—教学秘书—导师”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从培养计划制定到选课、临床轮训、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管理,均体现了三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其中,学位论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论文质量,学位论文很大程度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开题,由教研室和教学秘书进行统筹部署,开题报告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主席,不含附属医院)和校内专家(含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导师)共同组成,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学位论文的撰写由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按照大学要求进行文献查重,查重合格的论文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送审,送审评阅合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答辩通过后,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处在领先水平。而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疗法结合运动处方治疗慢性疾病等。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其他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致力于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快包括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在内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如何巩固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地位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尤其是加大力度创建特色项目建设平台,拓宽培养方式和途径,凝练“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完善西医与中医药、中医药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向全国体育和医疗队伍输送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医学人才。

128 评论

阿里嘎多~

有。成人自考本科可以拿到学士学位证书,但是得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前提下。所以在顺利拿到自考本科毕业证后也代表能拿到学士学位证,这两个证书是完全不一样的。学士学位申请条件:因为每个省份或者所报考不同院校对于学士学位申请的条件多多少少都会不一样,这里以四川的作为例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自考本科毕业生应在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两年内提出授位申请,即本次只受理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办理毕业证的自考本科毕业生的学位申请。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2018论文

    目前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珠海科技学院是由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广

    大家族dj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广东省委党校中青班毕业论文

    1986.09-1989.07 湛江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农学专业读大专1989.07-1994.05 茂名市纪委工作(其间:1993.08-1995.12中央

    豆哥豆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学位委员会论文详审制度

    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审核(一)学院(学科组)审核。对研究生提交的科研成果,学院(学科组)要对其发表的时间、刊物的等级、署名情况、论文发表状态等内容是否属实进行审核,

    yjqs22199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广东省委党校论文格式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是在广州市花都区,具体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28号,该校是由广东省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和南方成人经贸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公办省属全日制高职

    飞扬嗒兜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学院学位论文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2.审查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3.初审并作出是否同意或建议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报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4.研究因违反规定未授或错

    遍地孔方兄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