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湖光山色
常德日报讯(记者 肖志芳)7月20日,常德市教育局公布2022年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根据方案,我市今年的招生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免试入学、相对就近、不择校、不择优原则,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各类特长生招生。8月下旬公布招生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按照招生计划,今年市直小学共招25个班1125人,其中常德芷兰实验学校6个班270人;常德嘉树学校4个班180人;湖南幼专附小7个班315人;常德市郡德学校8个班360人。市直初中共招114个班5660人,其中市二中6个班290人;市三中6个班270人;市四中8个班400人;市五中14个班700人;市六中6个班300人;市七中6个班300人;市十一中16个班800人;市十三中10个班500人;常德外国语学校8个班400人;常德芷兰实验学校10个班500人;常德嘉树学校6个班300人;常德市育才中学6个班300人;常德市郡德学校12个班600人。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常德嘉树学校、湖南幼专附小的小学新生招生由市教育局委托武陵区教育局通过“武陵区义务教育阶段报名系统”统一组织网上报名;常德市郡德学校小学、初中新生招生由市教育局委托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教育局通过“常德市义务教育招生系统”(http://zsbm.hncdjyj.edu.cn/#)统一组织网上报名,柳叶湖片区内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的家长可于7月11日至24日登录招生报名系统,选择“柳叶湖”端口进入报名。参与市直初中录取的小学毕业生或家长于7月20日至8月5日登录“常德市义务教育招生系统”,点击“初中新生入学报名”窗口,在初中入学区域中选择“市直”端口进入报名。或关注“微言常德教育”微信公众号,根据有关提示填写并上传有关资料报名。根据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市城区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分布情况、学生实际居住地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划定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并按照“有户有房类”“有户无房Ⅰ类”“有房无户类”“有户无房Ⅱ类”“无户无房类”的先后顺序依次录取,确定学生就读学校。录取结果将在“常德市义务教育招生系统”“我的报名”菜单中和“微言常德教育”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学生或家长可通过登录招生系统和“微言常德教育”微信公众号查询。小一新生凭预录取短信通知,带齐户口簿、房产证或居住证(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资料原件在规定时间内到预录取学校进行信息复审,复审通过的,由学校上报市教育局录取;初一新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被录取初中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市直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有意愿就读武陵区、常德经开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报名系统填报1个招生区域内民办学校就读志愿,即可在常德市常英学校、常德市沅郡学校、常德市长怡学校、常德市德善学校等6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选择且只能选择1所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到志愿就读民办学校签订《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承诺书》。
iamsongsam
汽车购置税目前不能通过“交管12123”APP来交,目前车辆购置税是属于国税征管的范围,是购车地国家税务局征收的;需要办理车辆登记注册手续和纳税人,向车辆登记注册地的主管税务机构办理纳税申报即可。一般购新车后,会有专业的4S工作人员帮你代办理的;另外,车辆购置税有限制时间,从购车开票的那天开始计算,60日内必须缴纳车辆购置税,逾期会每天收取购置税额的万分之五滞纳金。办理车辆购置税纳税时应提供以下资料:1、纳税人身份证明;2、车辆价格证明;3、车辆合格证明;4、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目前车辆购置税为10%,计算公式是缴纳税额=计税价格(不包含增值税税款)×税率。如果是进口车辆纳税公式: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提示:车辆购置税缴纳完毕后,税务机关会给车主一本《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主一定要妥善保管,不用随车带。如果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丢失,那么要重新办理。
subluevoyage
(原载于《人民日报》2022年6月6日12版) 走在湖南常德大大小小的校园内,人们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文气的涌动。常德自古就是个崇文尚学的城市,很多县级中学都有百年的办学史。 近10年来,常德市接连完成3个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对教育发展高站位推动、高强度投入,补足城区和农村教育短板。同时县域普通高中教育最大限度惠及农村地区,实现更加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结合地方产业特色,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尚学之城”好上学的名片,进一步擦亮。 “山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教室宽敞明亮,运动场、篮球场修葺一新,新建的教师宿舍干净整洁。湖南常德石门县罗坪乡栗子坪村的栗子坪教学点,是一所典型的湘西北山区“农村点校”。近几年来,栗子坪教学点不仅没有撤并,学生数量反而从12名增长到95名。办学质量在全乡名列前茅,校园艺术节也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学生节目在上级比赛中屡屡获奖。 从2014年开始,常德市连续推出常德市教育三年攻坚计划、产业立市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常德市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3个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市两级合力补足教育发展短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栗子坪教学点也迎来了新生。“常德市没有一刀切地撤并农村教学点,反而对栗子坪这类不适合撤并的教学点加大了投入。”常德市教育局财务建设科科长左先进说。 “上级划拨了专项资金200万元,加上我们自筹的资金40万元,学校新建了教师周转房和幼儿教室,对原有房屋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提质改造,硬件设施基本达到了县城学校水平。”栗子坪教学点教师兼负责人卓德刚说,如今,学校安装了高清联网的监控设备,打印一体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教室安装了空调和信息化教学设备。“现在可以说,山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卓德刚说。 常德市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集中解决教师周转住房问题。3年来,常德市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元,累计新建改建教师保障性住房近3400套、塑胶运动场149个、改扩建学生食堂10万平方米,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一乡镇一塑胶运动场,教师一人一套周转房”。目前常德市已完成改造农村薄弱学校900所、标准化学校118所、乡村小规模学校62所、乡镇寄宿制学校316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把最多的省示范高中学位留给农村”“桃源县一中和临澧县一中,城乡招生比例都是三七开,把70%的名额留给了农村中学。在石门县一中、澧县一中,这个比例也有50%以上。常德市各县级教育部门从政策上着手,把最多的省示范高中学位留给农村。”常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李军说。 “高中是县城教育的龙头,这个龙头要带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临澧县教育局局长怀素娟说,如今整个临澧县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升入一中就读,农村初中的教、学两端积极性都大为提高。 “高一新生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个挑战。”临澧县一中教学副校长朱福文坦言,在均衡的同时实现优质,需要学校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这一切都很值得。“我们通过培优扶弱,力争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很多农村学生潜力巨大,高中三年完全实现了蜕变和飞跃。老师们普遍表示,学生进来的时候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但出去的时候无论是文化还是体育、艺术,都实现了更全面的发展。” 同时,常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名校+”工程,组建105对结对帮扶学校。从2015年起,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就对口帮扶武陵区一所民办学校。“原先这所学校教学质量薄弱。我们将自己的管理流程复制到那里,派出管理团队,一年时间,招生人数就从100多人扩大到了2000多人。” 芷兰实验学校校长周相兵说。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培训技能工人,职教学校也要办得像学校,要有歌声,有书声,有活动,有比赛。”常德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陈少锋说。 针对职业教育过去与业界需求脱节、“在黑板上开机器”、教学水平落伍等问题,常德市近年来推动产业立市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整合职业教育院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结合常德市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走办园区、兴高职、带产业、建新城的路子,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陈少锋说。 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借着常德近年来外贸快速增长的东风,结合商务英语和跨境电商开设对口专业。去年11月,由学校牵头的常德市跨境电商发展促进会在校内挂牌成立。 “既有专业八级的英语水平,又有跨境电商业务实操能力的毕业生,是就业市场上最抢手的。”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校长左菲说,职业学校要想在就业市场上受认可,必须打通学校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中山外语职业学校一方面推动学校与深圳市跨境电商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在学校设立工作室,学生可利用在校空闲时间参与“实战”。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企业,学校组建由专业教师带队的实习实践小组,前往沿海跨境电商企业熟悉跨境电商业务。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陈少锋说,常德市职教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比赛,去年奖牌数创历史新高,学生技能竞赛团体总分连续9年位列全省前三。学生技能竞赛、文明风采活动(竞赛)、创业规划大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等“四大赛”成绩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孙超) [责编:鲁融冰][来源:人民日报]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不太清楚,过一两天吧~~~
德州日报登报挂失_德州日报登报电话、登报声明作者:爱起航登报网 发布时间:2018-09-03 17:15:38 更新时间:2022-09-17 10:14:5
不是要怎样投稿啊?是要加入湘潭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就是说你交一笔钱给他,就能参加各种活动,当然包括你的稿子上报了,据说湘潭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的成员可以初中考江声
王国俊父王宁初,母田玉清。小学时随父工作调动先后在陕西省平利县、礼泉县、乾县、咸阳县、长安县等地上学。1948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市佑任中学。1948年秋
当代生活报 南宁晚报 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