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莹莹
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也不允许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实现,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益,只有落实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能否得到最大化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落实有效教学需要继承、借鉴、创新。纵观当前有效教学实施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理念不新、备课不实、内容不齐、整合不力、方法不活、评价不新、发展不全。对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创新手段、优化行为,加强有效教学的指导,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主张及操作要求内化为教师教学的需要。
一要加强学习,落实培训
教师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其原因不仅仅在教师一方,学校也有责任。课程改革多年,而新课程学习培训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开展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但培训面相对狭窄,每年真正参加上级培训的名额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派部分优秀的教师教干参加。让每位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加大培训力度,统筹安排,积极引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自学与研讨。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搞好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要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要对课标理念和教材易忽视的内容以小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挖掘,形成具体的带有案例性质的解读材料。
二要明确要求,规范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落实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一旦形成,要彻底改变并非易事,所以,仅靠目标管理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远远不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规范,因此需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标准。例如备课方面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辅导(阅读),课堂教学务实不务虚,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坚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力戒拖沓无神的“催眠课”与急风骤雨式的“填鸭课”。作业方面做到布置之前审核,以精当、适量、有层次为标准,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做到布置之后批阅要及时、认真、准确、全面等。
三要以学定教,顾及全面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本质上说教学的教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要立足学生,研究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提高学习参与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四要开发资源,拓宽渠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但开发校本课程怎么搞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可简可繁。有能力形成课程体系的,可从教材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系统整理,没有能力的,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去收集整理一些拓展性材料,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补充学习内容,从而开辟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吸取知识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要“授之以渔”,养成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于个人教育来说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要求教师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少替代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质疑的习惯。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指导预习,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养成预习、质疑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个性、意志品德、作业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情况,通过针对性地训练和家校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向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展。
六要注重评价,倡导反思
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两方面。在“教”的评价中,要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可借助写教学反思的形式来进行,要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反思的重点放在方法(如何反思)、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连续性与实效上。教学反思一方面是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是阶段性教学行为反思,因为只有把短期反思与阶段反思结合起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较大的改进,才能达到“反思”的真正目的。教的评价还要结合有效教学,建立对教学每个环节的评价细则,形成领导点评、教师互评、日常评价和阶段性总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改进教学。“学”的评价要强调评价手段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用成绩报告书作为终极评价手段,平时对学生要采用动作、神情、体态、语言等表扬方式,经常性的随机激励评价,丰富评价的手段。教学中可构建“比、学、赶、超”的评比制度,开展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当堂现场评、课后个别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并在评价中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既近在眼前,又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重视,从方法上创优、内容上突破、细节上关注,才能取得实效、高效。固然,目前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采取的每一项策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管理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有效教学一定会显现。
小胖怡情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论文
内容摘要: 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在校内课程教学的衔接作为研究对象,阐释课程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分析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课程衔接的方法与策略,以期能够为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衔接;教学质量
“衔接”一词在汉语中的一般含义是“连接”、“承接”的意思。众所周知,做好课程衔接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或词典对“课程衔接”的概念做一个权威界定。专家周仕德认为:“课程衔接指的是不同学段或某一学科在宏观与微观体系化的最优组合。”这个解释比较全面,即课程衔接不仅包括“不同学段”宏观层面的课程衔接(一般指中高职教育间的衔接问题),还指“某一学科”微观层面的衔接问题。进入21世纪后,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的模块化,使得后者尤为重要。
一、课程衔接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和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归根到底是由各个院校的课程决定的。职教专家姜大源说过:“必须要落实到课程层面的衔接才是最根本的、最实质的、最深入的,否则,衔接必然会流于表面。”因此,课程衔接的重点是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设计衔接顺畅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不同学段”的课程如此,“某一学科”的课程更是如此。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和完成者。研究证实,教师课程衔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稳定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可度以及职业归属感。但在目前我国的课程研究中,不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教学管理层面,对教师完成课程衔接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特别是在当前倡导模块教学和微课教学的环境下,加强课程衔接的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教师课程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衔接是使课程体系相互融通而不重复,发挥最大教学效益的规范做法。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教师在课程衔接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对课程衔接的认识不到位。很多教师对课程衔接的认识比较片面,研究不够具体深入,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程衔接时缺乏双向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忽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极少有研究者从技能训练、职业素质衔接、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效果评价出发,全面地系统地从根源上对该问题进行深层的剖析,体现了片面性;三是课程衔接目标不够统一,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混乱或缺失,常常导致“理论没有与实践匹配”和教学质量的差异性。
(二)课程衔接的内容不到位。从衔接内容上看,课程衔接应包括课程目标的衔接、课程设置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和课程评价的衔接等,还应包括课程标准的建立、教材的编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研究现状显示,很多教师对课程设置体系和课程目标不明确,在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都缺乏宏观的统筹规划和把控,特别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对于课程没有指定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过于随意,有效衔接的教材尤其是专业课教材非常缺乏。
(三)课程衔接受到教师专业水平的制约。课程衔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链,也是不同教师间的教学“接力”,如果在此过程中有较环节薄弱,就会影响到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数据显示,教授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师来源复杂,很多年轻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课堂,虽然学校会安排他(她)们到行业进行挂职锻炼,但从业经历和管理实践的不足,会影响到衔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课程衔接的质量和水平。
(四)教师教学过程以及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问题。高职教师肩负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多重职能,承担着多重的职业压力。一个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很多时候难以全身心地专注于教学活动。教师也是社会人,在教学过程也常常受到家庭、个人情绪、身体状况、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和最优的效果。最显著的表现是,教师期初的教学状态好于期中和期末,学期的中后段容易出现教学“倦怠期”,教学过程中难以避免教学质量的波动和起伏,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做好课程衔接的对策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最根本的手段,教师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义不容辞。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建设及课程衔接的认识。作为专业教师,要认识到课程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做好课程的衔接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课程衔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稳定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专业的认可度以及职业归属感,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教师是课程衔接主导者,要认识到课程衔接需要教师的正确认识和具体的教学实施,认识到课程衔接涉及政策制度、衔接模式、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二)重视课程衔接的内容,确保质量。课程衔接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材等宏观与微观体系化的最优组合,要实施好课程衔接,教师必须保证课程衔接的内容和质量,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体系、专业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并使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质量参差不齐,这本身就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因此,课程教学前,必须开展针对性的专项调研,明确学生状况,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还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模块、微课、分层教学等多种方法并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重视教材建设,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在教材编写上要考虑到灵活性、空间性、开放性,力争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实现螺旋式递升,承上启下,使教学成为蕴含智慧和热情的创造性活动。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是组织与实施教学内容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实施者。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因此,一是学校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出台积极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赴行业挂职锻炼或服务企业,使教师接轨行业,洞察行业的发展变化,跟上行业的发展。二是学校可以选拔优秀的行业专家来校监课或选拔优秀的行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与年轻教师结对子,使年轻教师更快地贴近和融入行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教师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对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重视教师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建立课前集体备课制度和课程组长负责制,建立校领导、教学委员会、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定期听课与评课制度,不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制度。二是完善教学考核与评价。将教师教学的全过程的完成情况都纳入到教学考核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重视和加强课程衔接研究是我国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内在要求,是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做好高职院校校内课程教学的衔接工作,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使命所在,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教师职业适应新时期教改的自觉。
参考文献:
[1]周仕德.课程衔接———亟待研究的课程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57~60
[2]单慧芳.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0~42
[3]邓卓鹏,陈芳.中高职教育衔接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教育管理,2011,11:73~7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初探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以西南林业大学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例,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让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 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紧张、焦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有效心里和成长非常不健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的,磕磕碰碰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 教育 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员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数据成为了人们工作的重要指标。而随着企业在人力资源中绩效管理与
幼儿园教学论文10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