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水的一方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现状和组织策略,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游戏 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73-03
很多研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音乐才能发育期:一个是学前的2~6岁,另一个是学生期的12~15岁。后者不但出现较晚且往往被忽略,而音乐作为学前儿童的一种启蒙培养,在婴儿降生后即可着手进行。音乐游戏,则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 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感受音响之美。比如,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1=D 2/4)3 3 2┃3 3 2┃3 5 5 1┃2―┃3 3 2┃3 3 2┃3 5 3 1┃2 3┃1―┃┃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春天来》)。
2.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幼儿会注意倾听,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
叽里 咕噜 是个 啥?他在 炉子 后面 爬,不是 蟹,不是 虾,叽里 咕噜 是个 啥?
3.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一般以唱歌为主,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演唱歌曲“Monkey Jump”,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让孩子们自由表演,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调查结果表明,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调查发现,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 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幼儿园方面
第一,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游戏是娱乐,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教师方面
第一,注意观察幼儿,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每次音乐游戏时,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对自己有了信心,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只要了解幼儿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克服一定的困难,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讲述一个故事后,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利用柯尔文手势(柯达伊教学法)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1=D 或 1=E 2/4
11┃3.3┃23┃1―┃11 11┃3.3┃22 23┃1―┃┃
大拇 指 呀 向上 翘, 我的 大拇 指 呀,它要 往上 翘。
歌唱时,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使儿童通过身体,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或者做其他动作),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请一幼儿做猜者,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猜者离玩具越近,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声音则越弱,一直到猜中为止,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以调节活动节律,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1999(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2010(Z1)
[4]倪春妹.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寻找乐趣[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3)
spicyqiezi
注册域名费用有几元的,有几十元,看你注册域名后辍,时代互联在域名注册这块一般比同行都便宜。时代互联作为国内首批经ICANN(国际互联网域名体系最高管理机构)和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߅认证的注册商,同时获得了VeriSign国际互联网顶级域名管理机构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香港互联网注册管理有限公司认证(HKIRC)的HK域名注册商。
狮城*青云
大正时期儿童文学概述
对于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而言,《赤鸟》被公认是一本将明治期故事性的童话上升到颇具文学性的童话的高度的童话杂志。
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出现大正民主主义和尊重儿童的思潮,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赤鸟》为核心的童话童谣繁荣兴盛,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大正儿童文学推崇“童心主义”,反抗封建的儿童观和陈旧的教育观,它在日本儿童文学史甚至日本文明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通过概述大正期的儿童文学让更多读者了解日本儿童文学史上这一波澜壮阔的时期。
关键词:
大正时期;儿童文学;概述
日本儿童文学学者关英雄将大正儿童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即新兴童话的准备期(大正前期)、童话童谣的全盛期(大正中期)、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和同人杂志的诞生(大正末期)。本文将以该分类方法为依据,概述大正时期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新兴童话的准备期
(大正前期)大正时期指日本大正从1912年至1926年在位的这段时期,但大正时期的儿童文学是从1910年开始的,这一年28岁的小川末明发表了自己的童话集处女作《红船》,这迎来了日本近代创作儿童文学的曙光,末明也因此被认为是近代创作童话的开拓者。所谓的“近代”是指从19世纪到20世纪在发达的西欧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社会中的个人自由的思想被确立,文学文艺作品开始反映这一思想的时代。“近代”的儿童文学反对封建的儿童观,封建时代儿童被轻视,因为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附属地位,所以是一味被父母教育而存在的,但是近代儿童文学尊重儿童的个性,注重他们的内在精神生活。岩谷小波创造了受儿童欢迎的文体,他认为要肯定孩子们的淘气成为他们的朋友,荣光作为开拓者践行了小波这一思想。但是,当时的“儿童故事”尚未从明治期的国家主义道德中解放出来,也未从迎合半封建时代思潮的教条儿童文学中脱离出来。明治期的少年文学(明治时代没有‘儿童文学’的说法,将其称为‘少年文学’)以剧作家们创作的教条主义故事、忠臣孝子的美谈故事以及翻译的神话故事为主,直到大正7年(1918年)随着《赤鸟》的创刊,反映新市民社会儿童生活情感的童谣、童话文学才取代少年文学成为儿童文学的主流。大正改元(1912年)前后到《赤鸟》创刊的大正前半期,是该主流交替的萌动期。这期间,末明出版了《红船》,因其从形式上开创了创作童话这一新类别,所以被认为是近代儿童文学即大正儿童文学的黎明,但是在内容上,该作品以感伤为主调还处于近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尝试阶段。
关于儿童文学主流交替的'原因,学者关英雄有如下看法:“日俄战争后,伴随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中终于产生了近代的市民阶级,个人自由的意识在儿童文学的世界中也得到成熟体现。明治末期因为幸德秋水‘大逆事件’的判决被认为是思想封闭的时代,但是,第二年大正元年日本工会运动团体‘友爱会’诞生了,大正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产阶级获得巨大财富,日本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劳动者也开始觉醒,终于迎来了大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曙光。然而,市民的自由氛围和劳动者政治意识的成长只是在城市中的局部现象,尚未动摇半封建的国家体制。
另一方面,已然存在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很大程度上左右儿童文学的动向。当时一部分市民阶层的文学爱好者在大正期自由教育思想影响下发起的近代童谣童话运动(童心主义文学运动),也因为帝国主义过早地衰亡了。此外,当时的童话虽然浪漫地讴歌由人道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带来的相互扶助的理念,但是作品中却流露出不知道该往何方的悲观情绪,先行者小川末明在其作品中敏锐地反映了大正时代这一现状。”除了《红船》,小川末明的《去往美丽的天空》被编入了世界少女文学丛书的其中一册中,其后,大正5年(1916年)他又发表了童话《黑旗物语》,该作品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童话的前哨作品,这一年前后也是末明童话创作的旺盛时期。
大正6年25岁的浜田广介的处女作《金黄的稻束》被岩谷小波和久留岛武彦等选中入选了《大阪朝日新闻》发起的征稿童话。至大正5、6年,日刊新闻妇人杂志上登载了大量的童话作品,童话文学终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倾向,用山内秋生的话说是“宛如看到了一种流行”。同时,由水守龟之助编集的《现代妇人》有小川末明、山内秋生投稿,《妇人界》有前田晃的《森林里的枭》,《读卖新闻》上则刊登了冲野岩三郎的处女作《与吉和铃丸》,就这样,直到迎来大正7年7月《赤鸟》的创刊。
二、童话童谣的全盛期
(大正中期)大正7年至12年的六年时间是日本儿童文学史的黄金时代。继《赤鸟》创刊后,《御伽世界》(大正8年4月)《金船》(大正8年10月)《童话》(大正9年4月)相继创刊,在数量上虽然这些杂志比不过明治以来的少年少女杂志,但是他们起到的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开创新纪元。以《赤鸟》为先锋的这些杂志,和以此为据点的作家及其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了日本近代社会市民儿童的生活情感,童话童谣的传统也由此而生。
《赤鸟》是一本在近代儿童文学成立期起主导作用的童话杂志。该杂志于1918年7月由铃木三重吉主导的赤鸟社创刊,在1936年三重吉离世的当年停刊。对于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而言,《赤鸟》被公认是一本将明治期故事性的童话上升到颇具文学性的童话的高度的童话杂志。河原和枝在《儿童观的近代〈赤鸟〉和‘童心’的理想》一文中,对《赤鸟》评价道:“《赤鸟》在使‘御伽童话’1向‘童话’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重吉否定了岩谷小波等留有戏作残余的‘御伽童话’以及当时泛滥的面向儿童的通俗小说和官方规定的唱歌,他提倡‘以艺术为真正价值’的童话和童谣”。
《赤鸟》的卷首无一例外地写着被他们归纳为六点的标语:“现今流行的儿童读物绝大多数都像它们俗恶的封皮一样,在很多层面上都是极其下劣的。这样的东西侵害了孩童的纯真,这种现状我们单是想想就觉得害怕”;“不同于西洋人,我们日本从来没有出现过为孩子创作美丽读物的称得上艺术家的人,这虽然说起来很悲哀”;“《赤鸟》是一个兴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的先驱,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摒弃世俗的卑劣的儿童读物,为了保全和开发孩童的纯真,我们欢迎现代一流的艺术家和为年幼儿童而创作的创作家”;“《赤鸟》不仅以题材的纯真清丽为傲,在杂志的整体表现上,我们也致力于提供孩童文章的示范样板”;“看看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吧,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严重地被当今低劣的报纸杂志中新闻的语言表达侵害了。
《赤鸟》上由铃木三重吉选出的‘征集作文’,教导着孩子、承担孩子教育的人们以及其他所有国民,真正的作文创作是什么”;“赞同《赤鸟》运动的作家有泉镜花、小山内薰、德田秋声、高浜虚子、野上丰一郎、野上弥生子、小宫丰隆、有岛生马、芥川龙之介、北原白秋、岛崎藤村、森林太郎、森田草平、铃木三重吉等几十人,他们囊括了当下所有的有名作家”。
从以上划线的部分我们不难推测,《赤鸟》有着浓厚的艺术至上主义的倾向,所以它在卷首中如此痛骂低劣的读物,并且说孩子是特别的存在。它提出了诸如“孩童的纯真”“为孩子创作美丽读物”“保全和开发孩童的纯真”等新奇观点,这些观点后来被概要为“童心主义”。“童心主义”这一词宽泛地指当时的文艺精神和创作态度,所以定义因人而异。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集的《儿童文学事典》将“童心主义”简洁地概况为:“童心指孩童纯粹多感的心理状态,童话作家和诗人们发现了孩童不同于大人的独自的内心世界,把它们看做童心。
童心主义讲述孩子的内心,但是它有消极一面即把童心局限于大人的乡愁的倾向,这使得童心主义陷入了对现实的逃避主义,并最终在昭和初期迅速衰亡。如今,把只描写孩子单纯一面缺乏真实感的童话评价为‘这就是童心主义’,童心主义多用于负面场合”。基于以上解说,笔者将童心主义理解为“尊重儿童自由感受力、敏锐直观力、丰富想象力,把童心的世界看做绝对的理想世界的儿童观和儿童艺术观”。另外,从对童心主义的解说我们不难发现童心主义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体现在,它认可孩童的天性和特殊性,期待他们内心自由地成长,这一思想对抗了封建的儿童观和陈旧的教育观,从历史进程上看有毋庸置疑的正面意义。但是,童心主义中的“童心”带着大人的乡愁缺乏真实感所以饱受诟病,这是其消极一面。无论如何,在以《赤鸟》为中心的童话童谣时代兴起的童心主义,对大正中期的儿童文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和同人杂志的诞生
(大正末期)关东大地震(1923年)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的兴起,赤鸟童心主义思潮开始急剧衰退,但是以《赤鸟》为先锋的童谣童话文学创作并未停止,一直持续到大正末期。大正13年以后引人关注的是当时尚未出名的宫泽贤治的童话集《点单很多的料理店》,除此,小川末明停止了小说创作,在大正15年5月的《东京日日新闻》上声明“今后将专注于童话”。这一时期,创作童话文学的无名新人们创办了同人杂志2,由同人杂志带来的文学运动开始兴起。大正14年12月创刊的《新兴童话》作为“新兴童话联盟”的机关杂志诞生了,联盟由奈街三郎、船木枳郎、岛田信一等向《童话》投稿的年轻人结成,他们发表了“我们存在于营利性的童话杂志中,为了介绍新人和新的童话运动而成立”的宣言,该联盟也举行了若干在东京的年轻一代童谣童话作者集会。《新兴童话》虽然刊载了创作童话和短篇散文,但是于大正15年8月发行第3号以后就停刊了。
他们的文学思想受末明和寿夫等人的影响,称得上是近代的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但是他们的作品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大正末期,童谣仍处于全盛期,由童话杂志的年轻童谣投稿人成立的带乡土趣味的童谣同人杂志风靡一时,但发行了二两号就停刊的也极其多。
童话同人杂志中不得不提的是大正13年7月由酒井朝彦创刊的《童话时代》,酒井本人的童话代表作《门与诗人》的初稿就发表于该杂志,其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升上天的萤火虫》(大正14年东京朝日)《雪中耀眼的塔》(大正15年福冈日日)等作品,这使得他成为童话界的耀眼新星。大正15年3月由四十三人结成的“童话作家协会”,既是对大正期童话运动的终结,也是他们迈向昭和期的第一步。会员们的作品被集中刊载在年刊第一集《日本童话选集》上,秋田雨雀、芦谷芦村等七人任编辑,武井武雄、初山滋等当代儿童画画家负责卷首插图,卷首的编辑宗旨书由楠山正雄撰写。
楠山在宗旨书中写道:“今日的童话太过杂乱无章,因此(我们的童话)将不会有不纯粹的内容”,他们把整理杂乱的童话作为选集的目的。同时,他还在文中提出了最低的文学共同纲领“大家难道不应该通过各自的作品,让新兴童话的本来面貌变得清晰吗?”。这一团体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昭和15年。大正15年6月《童话》发行了7月号后停刊了,作为与《赤鸟》《金星》并立的儿童文学三大巨擘之一,它的坠落是浪漫主义童话童谣时代衰亡的开端。关东大地震(1923年)后,随着无产阶级儿童文学的兴起,大正儿童文学也宣告结束。
参考文献:
[1]河原和枝儿童观的近代〈赤鸟〉和‘童心’的理想中央公论社1998年2月
[2]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儿童文学事典东京书籍1988年4月
[3]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日本儿童文学概论东京书籍1976年4月
[4]菅忠道日本的儿童文学(增补改订版)大月书店1966年5月14日
[5]关英雄新选日本儿童文学Ⅰ大正篇大正期的儿童文学小峰书店1959年3月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
幼儿园小班游戏论文:幼儿园歌唱活动游戏导入策略白飞论文2021-7-15 06:20幼儿园歌唱活动游戏导入策略摘要:当前环境下的幼儿歌唱教学活动,一直存在幼儿主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