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5

豆豆侠3
首页 > 期刊论文 >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毕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真妈妈

已采纳

1. 试论莫扎特《g 小调弦乐五重奏》第一乐章中对中提琴地位与作用的提升 2. 优雅的男高音——论大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3. 大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探索 4. 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探讨 5. 论二胡演奏的内心感觉与艺术修养的提高 6. 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 7. 浅谈想像力与心理调控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8. 长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分析与实践 9. 关于借鉴西方作品分析法分析传统古琴曲的几点思考 10. 小议视唱练耳在乐器演奏中的重要性 11. 谈儿童学习乐器演奏的意义 12. 探析铜管乐器演奏的音准问题 13.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的训练 14. 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小乐队的活动 15. (某器乐)演奏中的准确读谱与正确理解 16. 论(某器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17. (某器乐)演奏右手技术问题之我见 18. 如何处理好(某器乐)教学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9. 浅谈(某器乐)考试、比赛前的心理的准备 20. 《二泉映月》的创作分析与演奏实践 21.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现状之研究 22. 论杨琴演奏的思维 23. 浅析关于(某器乐)演奏的发音问题 24. 如何演奏好《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25.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26. 浅析现代杨琴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27. 简述萨克斯的气息 28. 浅谈琵琶演奏与教学心得 29. 论扬琴演奏中手臂运动与力度控制 30. 少年儿童古筝考级教学浅谈 31. 长笛演奏中的呼吸气息运用 32. 浅析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 33.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分析 钢琴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8.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9.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 10. 论钢琴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11. 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 12. 即兴伴奏与音乐表现 13.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4. 论钢琴踏板的重要性及运用 15. 试论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16. 论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17.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18. 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19. 论钢琴的指法艺术 20. 对钢琴演奏心理问题的研究 声乐 1. 当前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论 2. 民族声乐演唱中字正腔圆探究 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4. 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 5. 演唱中国作品的发声与吐字 6. 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影响 7. 花腔技巧在古典歌剧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 8. 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 9.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达 10. 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1. 释析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2. 试论声乐教育的评价体系 13.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情感 14.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15.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16. 论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要求 17.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发展初探 18. 童声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9.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改革之我见 20. 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民族问题 21. 歌唱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 22. 民族声乐歌唱方法探析 23. 通俗演唱方法探析 舞蹈 1. 浅谈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 论舞蹈的教育功能 3.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4. 文化对舞者的重要性——浅谈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作用 5.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 6.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7. 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8.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 9. 论普及性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0. 论节奏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加强高师民间舞教学中“民俗”的渗透 12. 论中小学舞蹈教育 13. 浅谈中小学舞蹈课程设置 14.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 15. 谈儿童舞蹈教学的制作 16. 浅谈中国民间舞的表演 17. “鼓”在民间舞中的运用和发展 18. “道具”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与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19. 论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20. 浅谈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 21. 浅析现代舞动作的发展 22. 浅谈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舞蹈的借鉴 23. 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舞蹈教育的思考 24. 浅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民间舞教学 25. 浅谈地域文化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 音乐教育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2. 从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3. 浅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 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5.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6. 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7. 合唱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论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9. 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0. 美育与音乐教育 11. 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12. 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3.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合唱活动 1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师范性的要求 作品分析 1. 析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中的引子的主题内涵 2.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Scherzo》的写作特征 3. 浅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和声曲式结构特征 4. 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5. 对某某作曲技法的分析 6. 简述车尔尼练习曲 7. 论肖邦夜曲 8. 肖邦第一叙事曲解析 其他 1. 关于现代大众审美的思考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4.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探戈音乐 5. 17世纪古式风格与新式风格 6. 试论前古典时期的情感风格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274 评论

suibianlaidian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200 评论

水水香蓝草

小提琴左手技巧

小提琴作为现代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那么大家知道小提琴左手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说起换把,不得不提的就是把位。把位指的是在指板上的一定位置即纯四度手型。当音程排列超过这个手型时,就需要换把。我认为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第一把位的各音并建立起把位的感觉后就可以步入正式而系统的换把学习。对于先学第二把位还是第三把位众说不一,我主张先学习第三把位,因为在换至三把时左手手腕可触及琴肩,较之二把位更具有稳定感,把握性更强。离一把位远,逻辑上更容易明确,把位概念更容易区别清楚,二把位上下不接手掌与琴颈之间是空的,音最不容易按准。

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一只手指换到另一只手指,这种纯粹的变化无论速度多快,总会让人有听觉上的断裂感影响乐句的歌唱性。因此,我们在需要换把的音之间引入一个媒介音来衔接。

按上面的方法实际演奏应为当然这种媒介音是帮助掌握换把动作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是最有效获得牢靠技术的手段之一。当然熟练准确掌握之后,应尽量避免媒介音的发声,练习中应把速度放慢,手指顺着指板方向滑行,不要离开琴弦直接跳进,不要使用揉弦否则会模糊换把的音准距离。

这条在E线上演奏的音阶,从第一把位到第三把位要做到听不见任何的痕迹。上行G为启动音,A为到达音。2指作抬起不离弦的动作,在即将到达A时,1指沿琴弦代替2指迅速按在指板上。

这种媒介音不同于滑音。滑音是从一音向上或向下至另一音,是一种装饰音和演奏指法。不可否认,滑音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生动而富有变化,极具表现力。在《梁祝》、《二泉映月》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民族风格的作品就需要滑音的出现。

这种音色在我国民间乐器演奏和地方戏曲的唱腔中常常出现。是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歌唱模拟,运用恰当这种感情则难以用言语形容,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可以称之为中国民族演奏的特色换把,。但在古典式的西洋作品中,换把所产生的非音乐需要的滑音则视为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浪漫式的换把跟古典式的换把不同,换把的手指在换把到位前先落在弦上,通过滑动到达新把位。海菲兹、克莱斯勒等大师就采用这种换把为乐曲增加不同的表现并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除媒介音外,还有同指换把将同一手指直接从原来音的位置滑至另一音的位置(不同于滑音)。拇指轻贴于琴颈,手带动手指做换把运动。这个过程是整个左手做整体位移是空间距离的交换,保持手型不变和拇指的轻松。

换把的方式除上述的手指换把外,还有借助空弦和伸缩手指换把。空弦换把顾名思义即利用空闲的瞬间将手指迅速移至另一把位。在空弦响的同时,手同步变换把位,这需要通过视觉确定大概位置并通过日常的练习熟悉各个把位。这时良好的纯四度手型为音准提供了很好的依靠。有了这几点的保证之后,再自然的将手指落下。伸缩手指避免了频繁的换把,给手指提供尽可能的休息,同时也清除了滑音的出现。第一种换把是基础,后面的这两种是辅助。学习时应首先掌握第一种换把。这种换把将换把的概念模糊属于高等的学习范畴。

除单音换把外,换把还包括双音及和弦换把。

双音换把跟单音换把的方法基本相同也运用了媒介音。和弦换把中,几个手指同时参与并在瞬间做到横移伸张收缩及手指的起落,跨度较低需要整个手臂的联合动作。这就对演奏者的听觉、触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换把时大臂根据换的距离来主动调整位置将手腕和手指带到“目的地”。只有协调好所有的动静关系才能准确的换把。

换把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音准。卡尔·弗莱什说过“永远不要企图在一次练习中同时解决两个技巧上的问题”。那么,想要在音准上获得精确,需要慢练,树立左手把位的距离感。快练容易导致音不准,演奏不清楚。有些大型乐曲,速度是会变换的,有些地方需要有意识的调整放慢速度,一味的快练将会导致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演奏速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快练就全是不利的,快练可以增加灵敏性保证流畅性。若只求速度不问节奏、音准这样导致的坏处将更大!

在一般情况下,把位越低,音程之间的距离就越大,把位越高,距离越小。从第四把位开始,拇指随着把位的升高而逐步移向琴颈下方,肘部也随之向胸部方向移动。但到第七把位以上时,手指所能覆盖的面积变大,肘部又需逐步向反方向转以利于音的.准确。下行换把比上行换把稍困难些,因此也更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人在下行换把时持琴姿势就会发生改变,琴头往下。换把动作也略有迟缓。这是因为下行拇指在换把时失去了对琴的支撑造成向下压琴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先利用音阶慢练,有意识的去注意姿势,认真听音准,不准确的立即改正在潜移默化中逐日提高。

在小提琴演奏中,我们追求每个音符的优美与纯净。把两个音符自然的亲切的连接在一起是每个人所要表现的情感结果。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审美不断发生变化,但对于美的音乐感受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就像滑音在换把中的应用一样。在当代思潮的影响下,音乐的解释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一些优秀的小提琴家认为,对于采用滑音,演奏者们有着绝对的自由。而我认为,那些单纯为省技巧而到达另一把位的音的人们却以满足音乐表情的原因予以掩盖,这种做法是不可饶恕的。对于作品情感内容的理解每位演奏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是否确实有用滑音以加强表情的需要。当具有明确意识并具有自己独创的感情发泄精神才是真正的艺术表现。

因此,常规的希望先掌握一个作品的技巧后掌握其音乐实质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只知道演奏自己独奏的那一部分而不知道一般的织体与结构是不足以完整美好的诠释出作品的实质内容。在开始演奏一个作品时,必须先理解其真正的技巧——作品的结构、背景与表情。在熟悉这些之后,我们才能逐渐的使自己摆脱音符的束缚,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谈得上对作品达到了认知的程度。技巧与表现正如物质与意识一样,二者辩证统一。很多知名的演奏家、歌唱家、运动员往往在取得了很高的技术技巧之后还要进行综合知识的全面学习,只有丰富的经验、较高的综合素质全面结合才能全面的理解与演绎。我们的表现能力首先依赖于技巧能力,同时只有在完善的技巧基础之上,雄伟的艺术大厦才可以真正的建立。

262 评论

周小米jiang

如何发给你?

136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提琴方面的论文题目

    电声小提琴是通过电来发声的,而传统的小提琴是通过共振箱的共振发声的 电声小提琴是近代的产物,它比起传统的声学提琴来有几个优点,一个是公共场合的演奏声音更饱满音色

    华师小超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论文

    一要技巧 二要简单易懂就可以了啊

    燃烧吧猪五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答辩教师提问技巧

    1.在论文答辩会之前,我们需要将经过了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包括所有的提纲以及任务书还有初稿都提交上去。2.在答辩会上进行论文阐述时需要先用一个短时间

    cloverEch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钢琴毕业论文提纲

    钢琴技巧的运用的话多了,你的侧重于某一方面吧,我觉的你的选题太大了吧。或者你应该写几个比较重要的技巧,比如八度,双音,刮奏等等。这样的话起名字就叫谈钢琴演奏中几

    小小小文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小提琴论文题目

    写关于你最近练过的一首乐曲的演奏分析

    小屋美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