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2

素颜~红太狼
首页 > 期刊论文 > 陕北民歌论文题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骨头杀手

已采纳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175 评论

猫妖梦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还是自己的感觉……好鞋靠走,好马靠溜还是自己写来的实在……千回路转,柳暗花明不妨在思考之前多放松放松……抽只520你说你不好好写让大家情何以堪……以后怎么收作业啊!!真是的

127 评论

我的宝贝叫小啦

我公民间音乐的特点 1.乡土性 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区性。中国地区广阔,面积靠近于整个欧洲(中国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欧洲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侯上,有四序明显的温带,终年常绿的****带,最南部尚有热带;在经济生产体例上,有工、农、林、牧、渔平分歧种 类。因此,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协同性之下,各地域的地理天气、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古代、方言语音等等,都有分歧的特色。人们的生存体例、习性风俗、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分别。并且,这种特色和分别的水平、与交通发达的状况、对外调换的频率成反比:交通越发达,对外调换越多,地区性特性每每 越隐约;反之,交通越阻塞,与外界的往来越少,地区性特性每每越明晰。因此,那些处在穷乡僻壤、交通麻烦的山村里的民间音乐,其地区性特性的突出,每每足以使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无法接纳、无法明白。而这一点,正是在过于关闭的处境下所发生的音乐难以向外宣扬的因为地址。 2.即兴性 我公民间音乐的基础宣扬体例是口授心授。老歌手、老艺人或师傅在传艺时依靠演唱演奏,新歌手、年青艺人或徒弟在学艺时依靠听觉和印象,基础上不 采取书面曲谱的传承体例。这一方面使我国的民间音乐至今没有美满的记谱要领,另一方面,又使总共优异的歌手、艺人偶然机在连续下来的民间音乐中发挥本领,对民间音乐实行加工改编。民间音乐的成就是千百年来人民团体聪明的结晶。口耳相传的传承体例,造成了民间音乐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为团体加工提供了条件; 而继续的团体加工,又使世代散布的民间音乐日臻完好。如斯成长下来,民间音乐在演唱、演奏中的即兴发挥,就成了验证歌手、艺人工诣的准绳。在各民族、各地域村庄的对歌运动中,得胜者是那些善于将学来的曲调和唱词作临场发挥的歌手。在江南丝竹的合奏中,稳固的乐谱只是基础框架,每遍演奏各不相似,要靠乐手们 在永久实践中所练就的即兴发挥才能来实行现场加工。为了协作理解,乐手们总结出诸如你繁我简、你动我静、你断我连、你高我低等一套合营要领。昔时老戏迷或票友(业余戏曲演员)进戏园子,时常不是去“看”戏,而是去“听”戏。他们在台下闭着眼睛也能听得兴致勃勃,摇头晃脑。戏台上搬演的故事他们很熟识,唱段的词、曲他们也实在能背诵。他们是来听名角儿的即兴转变的。当演员在某一处没有根据老例演唱,而是做了现场发挥,而且这发挥更有利于体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 故事宜节的起色时,他们就会喝采。 3.散布变异性 民间音乐口授心授式的宣扬体例,以及乡土性、即兴性的特点,导致了它在散布经过中的变异性。这变异大概有以下几类: ① 地区性变异 一支民间曲调在异地散布时,会因唱词方音的转变而导致旋律的转变。也会因各地人民性格特性的分歧而产生曲调心理上的转变。前文所例举的江南与河北两地的《孟姜女》(例1),现实了包括了这两方面的转变。再请看统一首《绣腰包》在山西中部和陕西北部的流变: 这两首《绣腰包》从歌词到曲调基础一概,只是是几处细小的差异,却体现出了二者心理上的分歧:山西的《绣腰包》明朗、俊俏,带有高兴之情;陕北 的《绣腰包》淳朴、抑塞,表露出凄惨之感。再加上山西《绣腰包》的演唱者运用的是通亮甜蜜的音色,陕北《绣腰包》的演唱者运用的是沙哑、涩滞的音色,更凸现了二者的比拟。在唱到陕北《绣腰包》的第2、4、6、8末节时,沙哑的音色与下行旋律的连合,造成了如泣如诉的成就。 ② 心情渲染性变异 一些对照简略的、平铺直叙式的、在心情表达上属于中性的曲调(如例6),在散布经过中经加工改编后,具有了明晰而精致的心情偏向(例7)。前者曲调质朴、平直,后者曲调火爆、热情,把一个密斯去看戏前的振奋感表达得维妙维肖: ③ 体现成效拓宽性变异 民间音乐有一曲多用的古代。体现某种题材内容的曲调,换上其他内容的唱词,并在曲调上加以修改以合适新的内容,这是民间音乐惯用的创作体例。比 如民歌中有些曲调原是叙述民间传说中的愁苦内容的(如例1《孟姜女》),自后用作体现恋爱(《送情郎》)或演义小说中的英豪人物(《三国叹十声》);统一 首时调小曲,《叠断桥》既可体现女子相思与哀怨的缱绻(《穿心调》),又可体现新娘上花轿时的高兴(《花轿到门前》),或歌颂四序生产劳动的繁忙(《四序歌》);等等。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些曲牌或音调,中速时安稳流利,慢速时徐缓抒怀,快速时天真热情或紧急猛烈。固然,这些曲调除了作速率上的转变外,旋 律的繁简也有所增删,曲调的线条也要作相应改动。 ④ 文体间相互交织、渗入的变异 有些民间小调接收了曲艺音乐的体现手腕,增强了叙述故事、展开情节的体现成效;有些曲艺音乐接收了戏曲音乐的体现手腕,扩大了体现戏剧性争辩和 紧急猛烈心理的才能;有些民间器乐,从曲方针情节到乐曲的机关,都受到戏曲的剧烈影响;有些器乐或声乐,在演奏、演唱时相互接收润腔体例,拓宽了体现手腕和体现范畴。如斯等等。 总之,民间音乐在散布经过中的变异,是其成长、丰裕的办法,这特点使民间音乐生息不断,布满活力。 4.人民性 从《诗经》的《国风》开始,民间音乐就体现出了与统治阶层分歧的、平凡老公民的喜怒哀乐,如对劳动的颂扬,对为富不仁者的怨恨和讥笑,对官府黑 暗统治的担心宁反抗,对困苦人厄运遭遇的怜悯,对单纯恋爱的赞美,以及对美丽生存的向往,等等。由于民间音乐的内容时常与封建统治的要求分歧拍,史册上不少天子曾下令不准。比方元代武宗至大年间禁唱《货郎》,明太祖禁过歌舞,清代康熙、同治、道光禁唱秧歌、莲花落,等等。在天子的禁令眼前,老公民并不示 弱。一首陕北民歌颂道:“天上大星管小星,地上抚台管军门,只有知府管知县,哪个管得唱歌人。”(何其芳编《陕北民歌选》)另一首福建民歌颂道:“新官上 办事头多,不管赋税管山歌,若使山歌禁得了,文武秀才会断科。”此中体现出的对官府、对文人的的轻视,以及对劳感人民本领的自信和高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以及统治者继续的禁令和改革,民间音乐中的反抗性和其他主动因素在分歧地域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分别。平常来说,这种主动因素村庄大于城镇,边远地域大于腹地,很少在多数市演出的文体、品种大于时常在多数市演出的文体、品种。 5.多成效性 专业音乐的成效是他娱的,在舞台上为听众演出。民间音乐则具有多成效性。它可以是自娱的,在愁苦之至或高兴之极时,唱上一曲以宣泄剧烈的情感; 它也大概是他娱的,在众人眼前炫耀自己控制音乐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和恋慕;它可以作为传送青年男女间情感的前言,也可以用于红白喜讯的仪式;它可以是团体劳动时的组织、指挥者,也可以是教授生产、生存知识的办法;它可以在不识字的劳感人民中间充任纪录年华变迁的史书,又可以作为宣扬民族英豪光泽业绩的 教本;它可以是儿童的游戏,也但是尊长或首领对大家煽惑、招呼;等等。民间音乐的多成效性,使之与人民生存的各个侧面息息关系,密弗成分,成为民间的百科全书。 民歌的代价 一、民歌具有人文切磋代价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文体之一,它直接反应一个民族的史册、社会、劳动、风土情面、恋爱婚姻、平常生存;是人民生存的热心同伙,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调换心情、宣扬知识、娱乐游玩的用具。也是理解一个民族的史册、社会、俗例习惯的名贵资料,具有人文切磋代价。 二、民歌是民族音乐根基 在我国音乐文化成长的史册上,古代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丰裕的。此中民歌最早形成,在其他古代音乐文体的形成和成长上,民歌起着主动作用,很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根基上发 展起来的。如各地的“花灯”歌舞、“花灯戏”、“花鼓戏”;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中的大局部品种;“河北吹歌”等乐种以及很多民族器乐曲牌,如《打扮台》、《剪剪花》等均由民间歌曲成长移植或改编而来。民歌对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也有主动影响。 三、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 史册上,民歌曾教导过文人、音乐家和职业艺人,本日还是作曲家弗成缺少的养料。“五四”以来优异音乐家的很多经典作品都曾从民歌中吸收了营养;聂耳的《塞外村女》、《船埠工人歌》、《大路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舵手曲》、《河滨对口曲》、《黄水谣》等。中国的具有民族品格的歌剧更和民歌有不解之缘:白毛女的主题取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青阳传》、山西民歌《捡麦根》;《洪湖赤卫队》采取了湖北省洪湖地域的民歌《襄河谣》等。影戏音乐作曲家雷振邦的《冰山上的来客》胜利地运用了塔吉克族民族的民间曲调《古丽别塔》。

164 评论

帅气小王子…

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问题的认识怎样认设中曰民族音乐传统任何民族,任何一种社会因素的传统,都是其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社会因素的传鲍也和历史一样,象一条长河,从古至今,有主流,有汇进来的支流,奔流不息,直到现在。应当以绝样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传统,不能够将传统谓咋是停滞的、一成不变的。以静止的观点认识传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如同一条大河,连绵不断。然而从另一角度看,回顾传统的历史衍变,又可看出,大体可分这样三个部分或三个方面:1、有着儿千年历史和非常丰富的音乐遗产的我国古代和民间音乐的传统。2、我国近代音乐的传统。本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新式学校的建立,宣传资产阶级爱国、民主和提倡科学文明思想的“学堂乐歌”兴起,西洋近代音乐文化开始传入我国。(在此之前,西洋音乐虽早有传入,但并未普遍进入我国社会生活,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实际影响不大。)“五四”运动以后,文化上进一步打破封建主义的禁锢,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推动了音乐的发展,这时对西洋音乐文化进行了更多、更全面的吸取借鉴。西洋先进的音乐文化,同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同中国固有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在我国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创作、表演和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面貌,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肖友梅、赵元任、黎棉晖、王光祈、刘天华、黄自等一批最早的新式的音乐家。创作出许多新型的音乐作品并有一些新的音乐理论著作。总之,中国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便是我国近代音乐的传统。3、三十年代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它产生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阶级矛盾尖锐激烈、民族危机‘异常严重的时刻。它是我国近代音乐历史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音乐同革命斗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一种发展。这一音乐发展的先抠者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和洗星海。以上三方面的传统有着时代、性质、风格等种种差异。但是,它们间又有着衔接、渗透、融合等种种联系。更主要的,我们应当看到近代和革命印音乐传统,已经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同中国人民的生活,并开始同中国固有的民族音乐(古代的、民间的一音乐)传统相结合。因此,我们必须将近代和革命音乐传统都视为我国民族音乐传统的一部分,不能够只看到我国固有的古代和民间的民族音乐传统,而不承认我国音乐传统本世纪以来的新发展.而将我国近代和革命音乐传统排斥于我民族音乐传统之外。二、对电国“传统音乐”的理解什么是“传统音乐”?根据对于“传统”的理解.所谓传统音乐,应当就是指在民族音乐传统中,那些历史流传下来的音乐。方堕同志在文章中给传统音乐列出了三个条件:前人流传下来的;优秀的;对后来的音乐有影响的。并说:“只有优秀的、对后来的音乐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才称得土·传统音乐’。”我认为后两条值得商榷。一种音乐流传下来,总会对后来的音乐有直接间接、或大或小程度不同的影响。为传统音乐作界说,何需列出此条?其次,讲到“优秀的”问题。民族音乐历史传统,是一个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中的音乐,既有精华,又有槽粕,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不应只承认优秀的音乐为传统音乐。基于以上的认识,为中国传统音乐作界说,可否这样讲:中国于杂统音乐,就是指在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中,由历史流传下来、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音乐。然而间题还不止于此。因为对“中国传统音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申臀奋乐传统中所包括的所有的音乐,根据前边对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认识,近代的、革命音乐传统中的音乐也应包括在内。二是中国传统的音乐。对于前者,可以适用上述的界说。而后一种理解,它强调“传统的”,带有固有的含义,它所指的却是中国固有传统中,历史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的和民间的音乐。在我们的音乐生活里,大家理解的中国传统音乐,更多的则还是后者,较少是前者。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理解和这样的理解情况,是由于在我国音乐历史发展中,存在前述本世纪初开始,西洋音乐传入后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前边谈到,近代的和三十年代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都已构成我国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应当予以承认。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在西洋音乐传入后,这些音乐程度不同他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因素,直到今天,也仍然还在结合的过程之中。方文谈到“传统音乐不能用年代来划定”。而音乐传统是一个历史发展。形成传统,需要时间。探讨音乐何者为传统的,时间不是唯一的因素和条件,但也并非可有可无。举乐器为例:提琴在今日群众的音乐生活里,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情况,可谓已相当普遍,甚至可以设想,将来它未尝不可成为我们的一种民族乐器。但是今天,人们却依然将它看作、称为西洋乐器。再拿二胡、琵琶来说,过去它们也都是外来的(对汉族讲)或有外来的因素,但历史久远,今天人们都已经很自然地将它们视为我们民族传统的乐器了。由于上述这一切,现在人们在谈到中国传统音乐时许多人想的是中国固有传统中古代的和民间的音乐。人们这样想,也是自然合理的。需要看到在中国传统音乐间题上存在这样一些复杂的情况。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向国内外听众和读者介绍中国音乐时.我的具体意见是:1、讲中国传统音乐,还是从现在多数人的理解(即中国传统/二的音乐)好。2.不同类型的音乐,加以区别.比含棍不清好。如果想让听众全面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让听众既欣赏我国固有传统的音乐,又了解我国音乐传统的发展。那么,哪些是固有传统音禹哪些是“五四”以来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传统音乐所作的新发展,都应讲清楚。哪些节目是古典的、民间的传统曲目,哪些是创作、加工改编,也都需要明确有所区别。三、从讨论中‘琳起的一些想法1.最初得知这一讨论时,听说西方有些音乐家认为我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演出节目不是中国传统音乐;还有人讲,中国畴统音乐是缓慢的,《十面埋伏》那样强烈而复杂的节奏,显然是受西方音乐的影响,等等。为此,我想到了五十多年前,赵元任先生在《新诗歌集序》中讲到,有些外国人对中国音乐持“博物院的中国”观念的一段话。他说:“他们甚至于嫌我用了fa、ti,便是欧化的,殊不知中国的戏曲里处处都有凡乙,他们不过少闻多怪罢了。”又说:“不但对于音乐,对于好多事情,他们愿意看着中国老是那个样子,还是拖着辫子,还是养着皇帝,……。他们一般人对中国音乐的兴呵邀是好奇喜新的兴趣,所以越不同越奇怪越好。”每读《新诗歌集序》,对其中讲中西音乐有同确.异,中国音乐有自己民族的特点“白称作“国性”),认为“值得保存跟发展”,以及他这段批判“博物院的中国”观念的话,总是感倒软佩。中西音乐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传统各异,许多年来,我们对外向世界上介绍中国音乐又很不够,因此外国有些人对中国音乐有些误解,多半是由于对中国音乐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则还由于他们中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观念。但是,从我们方面讲,加强对外音乐交踢对外多作一些宣传、介绍、解释工作,一十分必要‘我还想,对外既要介绍我国古代传统的音乐,也要介绍我国现代民族音乐的新成就浙发展。2.进一步了解这一讨论情况,我觉得不少国外音乐界人士的意见出于对中国音乐的真诚关怀。我们应当重视他们钓意见,认真吸取他们意见中合理的成分。如英国东方音乐节发起人之一、音乐学家波劳文先生所说,他只是希望“正象百花齐放中的有些花一样,中国音乐的有根据的,非西方化的风格必须培养和保护”。再如方文中谈到,“对中国音乐西方化是西方学者带有普遍性的担忧,对此,我首先想到,中国音乐不应西方化。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讲得很清楚:“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外国音乐我们能消化它,吸收它的长处,就对我们有益。文化上对外国的东}Jtl一概排斥,或者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其次,西方学者的这种担忧也不无根据。这是世界性的间题。由于轻视、抹煞、轻易地抛弃民族传统文化,一些国家已经丧失了本应保持的有价值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其民族艺术的特色。特别是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尖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同我国舞蹈界一道,最近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地区保护与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在我们的音乐领域里,近些年来盲目崇洋、轻视民族音乐传统的倾向也确实存在。我们决不能漠然置之。3.英国东方l份乐一,{}七的讨论.集中在传统音乐问题(_。f{人说,双方分歧在干一者强调变化发展,一丹强调确实性与保全。继承发扬民族青乐传统,对几!几f令统含乐,从〕作上讲.确有继承保全和发扬发展两个方面。继承保全.就总体,八是为了发杨发叹一台卜}(l继承保全这呜音乐的意义何在了而继承保个.}1叮琏整个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两个方面紧密联东.密切相关、不能只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然}!叮,在}_作性质七.二者是不同的两个环节.又应有所卜别在具体_{_作中.根据不同情说,也可有所侧币。要庄意区别;首先.对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映理、记录、保存、出版,根据传授学习传统的演奏、眨唱等.准确科学地按照原样将它们继承保全卜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任凭人们去作各式各样的加卜、创作发展。有卜别地进行这两方面的J几作,既可满足人们研究,鉴赏固有传统音乐的要求,义可避免由于不注意继承保全而只去作加1二、发展所‘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加工、发展,破坏、损伤.丢掉了传统音乐中好的东西,或者说后人不满意我们的加二L、发展,却已无法挽回与补救。现在我们有时却不注意这种区别。例如,某些地区举办民间音乐会演,人们从中听到的却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改编的节目.有些甚至是吸取了某些民间音乐音调的新创作。类似情况,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显然,这样不利于传统音乐的继承与保全。谈到侧重: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古代、民间传线:的汀乐遗产异常丰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对丰富的音乐遗产宝藏所作的发掘、整理、继承保全工作微乎其微。新中围成立后,我们作了不少努力,但这方面的工作也只能说是初具规模。接着,却又遭“十年浩劫,’.这类工作不仅停顿下来,且遭不少破坏。加之生活变移,民间音乐遗产失传危险特别严重。综上所卷我认为今天有必要着重抓一抓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保全工作。目前,《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琴曲集成》等较大项目的工作都正在进行。但是,目前在传统音乐的继承保全方面,却也还存在一些重视不够和值得注意的情况。前面谈到继承保全与发展这两方面的工作混淆不清·就影响了对传统音乐的保全。又夕口搜集、记录民间传统音乐时,有时对科学性注意不够。再有:出版中对民族民间音乐学术资料性唱片的录制出肠至今仍很不注意。在演奏演唱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专业的以继承保全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为主要任务的民族乐团和演唱队。五十年代曾有过一个陕北民歌合唱队,后来解散J’。我们现有的专业民族乐团都是以演唱新创作为主的,对于传统乐曲,注意点也在加工改编。最近卜海民族乐团来京演出,把江南丝竹《三六》改编为弹拨乐小介奏。改编自然也是可以的。但我确实听到一些人谈论,多么想听到具有浓郁江南纵格的、原来民间的丝竹乐合奏截三六》呀!再如:像我们这样国家,民族音乐传统如此悠久、丰盛,是否应建立一个民族音乐博物馆呢?总之,从这个角度讲,我倒是认为应该强调一下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保全。

269 评论

古蒂guti

美术论文选题一:1、解析美术史中“禅画”概念的由来2、探究民国时期美术字的视觉之美3、佛教美术对我的影响4、工业化题材在中西方美术中的体现5、金焕基绘画的韩式情愫对韩国现代美术影响6、基于IPad上的少儿美术APP界面设计研究7、普通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研究8、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9、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述评10、林风眠与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11、西藏传统绘画形式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应用与实践12、论表现拿破仑的美术作品的典范意义及其现实影响13、高职特教听障生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14、论30年代漫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与价值15、中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16、湘潭市A少儿美术教育机构的现状调查与案例研究17、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18、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19、“驯鹿文化”下的鄂温克族工艺美术研究20、凤翔民间美术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途径研究21、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22、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23、承传东西造境油画2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研究25、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26、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27、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研究28、“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29、油画笔触研究3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31、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32、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33、新疆油画研究34、从审美角度看油画材质表现之韵35、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卡通化”表现形式的探析36、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37、当代中国女性油画家作品个性情感的解读38、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39、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分析40、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41、陈抱一绘画与美术教育研究42、文革前多元、开放式的美术个案探索43、“苏州美术画赛会”的源流44、试析陈师曾的美术教育思想45、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克里姆特绘画中的表现46、关中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研究47、临夏民间工艺美术现状与保护研究48、浅析美术学科内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49、抗战宣传画对民间美术的借鉴50、佛山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运用研究51、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52、民间美术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53、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艺术性和作用探究54、昆仑堂藏《十六罗汉》八条屏的断代与美术史价值研究

276 评论

买买买嗨嗨嗨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301 评论

茵为有你

你可以这样写,内天我们去听音乐鉴赏,由于天生 我听不见,只能看他们写论文- -

246 评论

相关问答

  • 陕北民歌兰花花论文答辩选题意义

    首先兰花花是一个人物是这歌曲的人物里面只有青线线青线线只是为他苦做铺垫的这歌曲讲述的是旧社会妇女的真实写照但是还没最后一段又写出了兰花花努力寻找自己幸福敢于和旧

    hellosnow.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陕北民歌论文研究文献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狭义上的中国民族音乐指的是汉族音乐,简称“民乐”。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

    julystar77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民歌艺术之美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艺术类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提供了艺术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给

    530katrin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河北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直接套用! 每一个内容都有参考句式,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往上套即可。 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例:...研究有利于全面...的特点,可以丰富现..

    C罗C梅西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陕北民歌曲目毕业论文

    一、什么是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

    零摄氏度的空气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