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y8594
《梦的解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试图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解释梦的奥秘。在这本书中,他把梦分为“显梦”与“潜意识”两部分,前者犹如“谜面”,后者犹如“谜底”。所谓梦的解析就是根据“谜面”来发掘做梦者被压抑在潜意识内的那些矛盾冲突,帮助病人来解决其致病情结,从而使之获得康复。《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本书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活动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於变态心理当中,而且广泛存在於人的心理活动当中,由此提供了精神决定论的思想,认为人的心理行为的千变万化,都有其原因,即内在的、深层的、潜意识的精神决定因素。《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心理冲突”和“泛性论”观点对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过失行为、梦及神经病三项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在作者看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过失现象是有意义的。它是心灵中两种相反的倾向相互牵制而趋调和的心理行动。同样,梦也不是一种神渝或毫无意义的生理现象,而有其背后的“隐意”;梦是遭到压抑的潜意识欲愿的变相满足。释梦的工作便是激发梦者的“自由联想”、由梦的“显意”推知其“隐意”的过程。相反,梦的隐意转变为显意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新讲演稿不是要取代前期的讲演。它们不是独立的单元希望得到自己独有的读者;它们只是前期讲演的续编及补充,依照它们与前期讲演的关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十五年前讨论过的题旨,因知识的加深,见解的修改,乃不得不重加论列;换句话说,此类是批判性的修订。其他两类表示范围的扩充,其所讨论的材料在前次讲演时尚未存在,或那时所知太少,不能另列专章。《弗洛伊德自传》: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是现代医学、心理学,乃至现代文艺理论上,影响最大,贡献最多的人物。他在自传里,道出自己的秘密与奋斗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才是怎样发展形成的,每一部理论与文采并茂的论著,是怎样结晶出来的。琼斯是弗洛伊德相知三十几年的知己,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弗洛伊德的特质、性格、生活、工作乃至他的爱情与婚姻。总之,这是一部探索弗洛伊德天才奥秘与学说的最有价值的入门书。《性学三论》:本书是作者阐明人类性欲本质和发展的论文集,着重论述精神分析的泛性论思想,由关于性变态、儿童性欲和青年期改变的3篇论文组成。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着某种天生的本能--性本能,这种本能不仅和生殖器官,而且和皮肤、口腔、肛门等开快感区有关生殖活动只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幼儿也有性欲,但与成人不同,不需要其他对象。由自己的快感区便可获得快感,表现为自我中心或称“自恋”。但是幼儿性欲被强烈地压抑和禁止时,性体验是模糊的,直到青春期才活跃起来。原始压抑和性欲潜伏期是人类社会化必经过程。成熟的性欲是是指潜伏期性欲在青春期苏醒,以异性为对象,以有繁殖力的生殖器的性交为主的性活动。社会所称的性变态只是性本能中的一部分发展,这种发展使得病人将性感区转移到生殖器之外。神经官能症是由性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用症状来表达性欲望,以代替正常的性行为,是性变态的负面表现。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及其潜意识活动的学说,虽为科学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但他的性本能决定论却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非议,以致他的两位得意门生荣格和阿德勒也为此离去自立门户。至于由泛性论引起的性解放和有关的道德的问题,更促使人们给以严肃的对待。
琉璃跃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520mengcheng
弗洛伊德的著作有: 1、《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über Hysterie,1895) 2、《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3、《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4、《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5、《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6、《论自恋》(On Narcissism / Zur Einführung der Narzißmus,1914) 7、《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8、《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9、《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10、《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11、《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12、《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ß der Psychoanalyse,194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利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精神病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十十十月
可以去看弗洛伊德得专著.《性学三论》这类的.不过不知道还有没有出版社在出.不过着重性欲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最大特色.“性欲本能”是弗洛伊德比较重要的理论.所以如果有卖他的文集或是介绍他理论一类的书的话.里面都应该会介绍的.简单介绍下.(非复制)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本能根本只有两种.其最重要者为“性欲本能”其为用在绵延种族.其次则为自我本能.其为用在保存个体.说笼统一点.性欲本能根据“快感原则”而发展.性欲本能常驱遣人顺着自然冲动寻求肉体需要的满足.1
可乐你不乖
《梦的解析》(德语:Die Traumdeutung 英文: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又译做《解梦》。 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外文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字数440000作品名称梦的解析作品别名释梦、解梦文学体裁心理学理论首版时间1899年11月第一卷:《癔症研究》收集的论文有:癔症研究、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第二卷:《释梦》收集的论文有:释梦、论梦、梦的过程心理学、释梦在精神分析中的运用、论释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卷:《性学三论舆论潜意识》收集的论文有:性学三论、儿童性理论、‘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爱情心理学、论自恋、本能及其变化、压抑、力比多类型、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论潜意识第四卷:《精神分析导论》第五卷:《精神分析新论》收集的论文有:精神分析五讲、精神分析运动史、精神分析纲要第六卷:《自我与本我》收集的论文有:超越快乐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抑制、症状与焦虑第七卷:《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收集的论文有:戏剧中的变态人物、作家与白日梦、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米开朗基罗的摩西第八卷:《图腾与禁忌》收集的论文有:图腾与禁忌、一个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缺憾、为什么有战争?、摩西与一神教。
蜜糖Rose
虽然我不想打击楼上几位,可是实在看不下去某些人没看过就乱讲,本人看过弗氏一半以上的著作,所以相信有一点发言权纠正一下楼上几位。首先,不知道某位仁兄阅读量大到什么地步,居然说那三本书“篇幅小”,据我所知,除了《精神病理》这本的确篇幅不大以外,另外两本可都是长达五六百页且内容晦涩的大骨头,这种篇幅不能算小吧?其次,有人推荐缩略本和转述本,本人强烈反对,弗氏的书其实更多的属于哲学范畴,哲学认识的重点在于准确表述,所以说除非编辑该书的人属于大师级的人,否则你怎么保证你看到的就是原作者的思想呢,外加国内那些编书人的水平实在是……所以建议看原著具体顺序(建议)《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诙谐及潜意识的关系》简单易懂,内容有趣,适合入门《精神分析导论》《精神分析导论新篇》是弗氏思想的集中阐述,量少而质精,适合入门后精读《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弗氏主要著作,量大而全面,适合中高度水平读者,加上前面的基础,可以保证有较深认识和理解。最后是类似《歇斯底里研究》《达芬奇童年回忆》等这样专门的研究型著作,可作为对特定知识的补充。
doctorsher
创作的高潮期
1900年之后,弗洛伊德进入了创作高潮期,1901年,他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笔误、语误、读误都是一种无意识动机的作用。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性的问题,认为性欲是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第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指出精神病人以症状代替了变态或健康的性生活。第二篇是关于“婴儿的性欲”,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有性感觉,这篇论文最富有革命性,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三篇论文转向成人性欲问题。这三部著作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很大冲击,弗洛伊德也因为说性动机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而为人们所争论。
1912年,弗洛伊德努力试图使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其他精神和文化学科。1913年,出版了《图腾和禁忌》。
从1920年开始,弗洛伊德对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了一些修改,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并致力于文化分析。1923年,发表《自我与本我》,提出了新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是同肉体联系着的,不能同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希望能够很快得到满足。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超我,是人体内部道德机构,它不仅仅是内隐的父母之声,而且也是古代道德经验之音。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作用引起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本我具有欲望、命令自我来满足自己。超我禁止自我、压抑本我。自我必须协调本我和超我,同时顾及外部世界,实现现实行为。如果自我的工作失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病。精神分析的意义在于告诉自我如何去战胜自我,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927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幻觉未来》。193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文明及其缺憾》,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文明人的不幸。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我们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欲望的直接满足。可是文明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求我们放弃这种满足,而以文化活动取代之。文明是人类的保护者、施恩者,同时文明要人们以不幸甚至是神经病作为其受益的代价。这本书是弗洛伊德著作中最引起争议的一部,其后,许多思想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精神分析纲要》是弗洛伊德写的最后一部书,是一部简明清晰的杰作,渗透了他晚年的全部心血,是他一生研究的总结。
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国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政府和营利性组织所没有的非行政性、非营利性和志
三农问题论文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问题,习惯上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
联系课本,我是高一学生,一些话题可以是1.金属的使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化学】2.全球变暖引发的危机【地理】3.皇权的演化与发展【历史】4.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随机、对照和重复。对照原则是为了控制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将处理措施的效应充分地显现出来,在确定接受处理措施的实验组的同时,应设
寒假劳动实践策划方案(精选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