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3

纳兰依若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外神话比较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风中沙鸥

已采纳

3000字论文,命题这么麻烦连悬赏都没有,谁给你写?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才给你写

188 评论

玲珑金月

、神人同形与人兽同体在对神和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希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是神人同形同性的,而中国神话的神则多半是半人半兽形的。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神的。他们把神和英雄看作是最美丽、最健壮、最聪明和最有力量的人。无论是在赫希俄德的《神谱》和荷马的《伊利亚特》,还是后来悲剧作家的作品中,希腊诸神,尤其是主要的神祗,已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神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吃喝、恋爱、生育等生活需要,品性有的正直、勇敢,有的奸诈、胆怯。奥林匹斯诸神,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是人性戏剧化的表现。比如战神阿瑞斯与爱神阿芙洛狄忒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火神赫维斯托斯发觉,于是把他们围在一张网里,送到众神那里,引得他们哄堂大笑。而后爱神阿芙洛狄特又爱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这本非少年的罪过,但是爱神的情人阿瑞斯却大为嫉妒,用法力使野猪咬死了少年。后来诸神怜悯少年的不幸,让他每年复活6个月,与爱神团聚。反映出希腊神话是从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的欲望、爱憎出发去想象,并借这些想象以解释自然,因而具有特别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更加亲切动人。中国神话则具有人兽同体的特征,其诸神大多是半人半兽形状。有人统计《山海经》所出现的四百五十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1:4。如河神“冰夷”,水神“天吴”,海神“禹京”和“禹 ”,沙漠神“长乘”等,都是人面兽身,人面鸟尾或人头蛇躯。另外,教人播种五谷,为民尝百草而丧生的炎帝神农也是牛头人身;和黄帝打仗的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而伏羲、女娲在中国神话中的地位,尽管不同于宙斯与赫拉的主神身份,至少也近于人类的始祖。这两位与人类关系极密的尊神,到了文明已高度发展的东汉末年,依然保持着半动物化形象:他们腰身以上通为人形,穿袍子、戴冠帽;腰身以下则为蛇躯或鳄龙躯干。2、神本与人本希腊神话是以神为本的,而中国神话是以人为本的。在希腊神话中,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中心,一切都围绕神展开、运转。在古希腊人们眼中,神主宰万物,即使连风雨雷电、日月运行、昼夜交替、四季循环这些不可抗拒现象也是由神操纵。神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长生不死的,即宇宙存在,神便存在。因此,神左右人们的生活,甚至主宰人们的感情世界。人类不过是用细绳牵在他们手中的木偶。人间的悲欢离合、事态机缘巧做不过是他们上演的一出出木偶戏。如:宙斯手中的天平和他门前分别盛着幸福与灾祸的两只坛子,天平的倒向决定着人的生死,那些只从灾祸坛里分得一点的人“任凭他走遍大地,到处都是忧愁攻心。”⑥俄底修斯的“胜利”不过是“听天安命,默默感谢神祗”⑦的人类和神之间达成的妥协。总之,神是独立的,他们主宰一切,控制着一切,不为人的意志和需要所左右。而中国神话则不同,人类的意志和精神力量是占主导地位的。宇宙上的万物皆为人而存,连神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盘古为人类开了天地,又在其间支撑了一万八千年,等天地构成牢固以后,便颓然倒下,躯体化作人间万物。女娲造人,又补天排洪,斩除恶龙猛兽,使人间变成无忧无虑的乐园。伏羲为人类发明了记事符号八卦;炎帝教人播种五谷,辨别药草;黄帝教人类盖房取暖……人类的种种方便,这些神灵们都考虑到了,也都替人类做了。他们修身养心,立人立已,既不好色,也不好战,不是万能,也不是万劫不死的。炎帝在给百姓除病疗伤时,尝断肠草而死;颛顼死后身体变为鱼形……神不是摆布、统治人类、凌架于人类之上的,而是与人和谐相处,且为人类服务造福的。3、清晰与模糊希腊有一个以主神宙斯为核心的清晰神际关系网--奥林匹斯神系,这一神系有十二个主要神祗和无数中小神祗,几乎所有的著名神祗都与宙斯有血缘关系,如希腊雅典城邦守护神、战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神话中说她是宙斯的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女儿;日神阿波罗是宙斯的第六位妻子所生的儿子等。宙斯一生有七位正式妻子,与每一位妻子都有后代,这些后代都是希腊神话中的重要神祗。如时序女神,是宙斯与第二位妻子所生;珀尔塞福涅是宙斯与第三位妻子所生,九个文艺女神缪斯是宙斯与第四位妻子所生等。希腊神话通过这种婚姻关系和血缘繁衍关系,将众多的、彼此本无什么联系的神都纠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宙斯为核心的庞大的神的谱系。中国神话中神们的世系不完整,尤其是神之间跨越区域的联系比较少,不能抽绎出一个明确的诸神世系。中国神话中能充当“主神”的至少有三位:(1)是伏羲,(2)是黄帝,(3)是帝俊。⑧但与伏羲相联系的只有女娲,只是一个“光杆”和“绝后”的“主神”⑨;对皇帝的记载不多,显不出他的特别重要的身份;《山海经》中所说帝俊之后人,在别处也见到,却是属于别人的子孙了。⑩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能获得宙斯在古希腊神话中那样的地位 ,成为联系众神或神族的纽带。4、世俗与崇高古希腊神话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天神都是世俗的,是满身人间烟火味的形象:众神之王宙斯狂放不羁,拈花惹草,在神界与人间留下了一大串风流债,更严重的是他任意行事,不讲原则,充满嫉妒和个人爱好;神后赫拉,本是众神的表率和人间的神母,但她却经常为嫉妒和仇恨而迷失了本性,做出一些残酷和无神格的蠢事来,没有丝毫让人类敬重的地方。主神如此,他们手下的众神也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品性。如,阿波罗因同玛耳绪比赛吹笛子而失败,便残酷地剥了玛耳绪的皮,并把它挂在树上;又如月神与阿波罗兄妹,因尼俄泊嘲笑了他们的母亲提坦巨人勒托只生下一子一女,并禁止忒拜妇女向勒托献祭,他们便射杀了尼俄泊众多的儿女。可见,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力量上的差别外,在情感上却是相同的。当神们脱掉神的外衣之后,个个就都成了世俗的凡人。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情欲”,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主要大神们神格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注重品行和德操的修养,并且尊贤重能。几乎每一位神王都没有“红杏出墙”或“乱播爱情种子”的现象。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当人类向他们看过去的时候,只会仰面向上,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5、崇力与尚德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希腊是城邦制文明,而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城邦文化强调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战胜其他城邦,得以生存和繁荣。因而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有“力”者。这种注重个性、力量至上的精神,在希腊完整、清晰的神界故事幻想图景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表现。而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周人取代殷人统治中原地区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周人的“殪商”的战争是否正义,周人新的统治秩序是否合理的根本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统治者对殷商原由的宗教进行了改革,强调“以德配天”,将血统继承让位于道德继承。这样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的道德性质。“知识就是力量”无形中就让位于“道德就是力量”。因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确切地说是经过史官文化浸染过的中国神话中,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高尚“圣德者”作为以文化向心力为纽带的庞大稳定政治实体的统治者,以礼仪、道德和仁义来治理国家、团结人民。这种注重和谐的、伦理至上的精神,在中国神话中得到了最为充分、十分自然的表现。

194 评论

小巴布2016

上网查,很多的

198 评论

感觉不会再

乱伦……印象当中的古希腊神话相当的乱伦……特别是宙斯同志……神话史第一花心大萝卜……虽然说中国古代神话也有一些乱伦的走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论点呢……失礼了……某桦最近有点走火入魔……

208 评论

冬日红葉

中西方神话的异同:1、相同点:中西方神话都有自己崇尚的内容。中国和希腊两种神话一个崇“德”,一个崇“力”,这一点从不同神话中神祇形象也可看出。在中国神话中,神祇们或有不可抗拒的威严或有博爱众生的慈祥或有入尘不染的高洁或有望而远之的狰狞,如中国寺庙中普遍供奉的掌管风雨雷电的四大天王、慈悲之神观世音、忠勇化身的关帝以及各有法术的八大仙等,他们不仅外表与凡人有异,更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愿望或价值取向。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乎的是神的功德,外表只是用来表现神祇们的性格的,也因此神祇们才会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不仅拥有权力更有美德而且全知全能。可在希腊神话中这一切就大不相同了,希腊的城邦制度决定了他们需要力量,需要一个与他们一同作战的神,所以希腊的神祇们都是彻底的人类外表,有人的欲望和性格,而且拥有非常人的强大力量。希腊战神马尔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2、不同点:(1)无论是中国还是希腊神话,情感都是一个密集的话题。希腊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丘比特的浪漫爱情,也有国人看来倍感惊异的地神盖亚与其子乌拉诺斯的乱伦现象,即使是神王宙斯也有背着赫拉的风流故事。中国神话中,就完全是另一片天地了,虽然我们的神话不乏神神甚至神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但由于我们对“伦理”的需要,对神的形象的追求,这类爱情故事通常都是以悲剧结尾,像天蓬元帅与嫦娥,牛郎与织女等等。而相较之下,希腊众神都是高度人格化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使得我们在提起每一个神名字的时候,头脑中都会自然浮现出一个清晰的形象,不会有像国人不分太白金星与太上老君的情形出现。话到此处,不得不说,对于当代的人们而言,中国的神话甚至是文化都需要再更加的人性化一些。(2)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都很自由散漫,比起我们来,纪律性要差很多。这一点在神话中也是可以看出的。盘古、女娲、神农氏、后羿,这些标准的中国式英雄们都有一种舍身为天下的精神,因为中国的文化强调一种为群体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反之的是希腊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强烈追捧,在其故事中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明显体现。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都是比较经典的例子。在这一点上,两种神话可谓背道而驰,可都为人接受,可见东西方人性格差异悬殊。在中国,神话中的道德观都极明显,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大众们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只要这个故事够完整,我们都会得到一个结果——正义必胜。这个思想直到今日都不曾在东方人脑海中褪色。可以说,我们的神话是先有了好坏再有了胜负。希腊人则不同,他们崇拜英雄。不分敌我,值得尊敬就去尊敬,是他们的看法,也因此,他们的评价标准就相对多元化。所以,他们总是知道了胜负才分清好坏,好人不一定胜,坏人也不一定负。就这而言,希腊人的批判式评价也是中国文化中薄弱的一环,我们还是有必要学习的。概括上述,东方的神话强调人伦,看重道德,提倡克己灭欲。西方的神话崇尚个性,喜好自由,为西方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然,两种神话体系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西方的神话类型更贴近生活,较为符合大多数地域人们需要,东方的神话更为“神化”,更适合作为理想及道德的终极标准,应该将它深深的刻印心底,并慢慢地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外餐具设计比较研究论文

    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

    吴珊珊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研究中外文化比较的期刊论文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方文

    小盆友2鸣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提问论文

    比较文学研究因其研究物件是文学文字或文学现象,这就需要立足于文学现象或事实的文学性,不能脱离语言艺术层面或诗学,把审美现象替代为历史、哲学、宗教等。下面是我为大

    年少无知2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东西方神话比较研究论文

    从小我们就非常熟悉女娲、嫦娥、黄帝等神话人物,他们有的是人类的救星,有的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有的则展示了可贵的精神。这些神话故事对我们人格的培养也发挥了不少的作

    小开心文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外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那方面的文章很难找 谁有给我也看下..呵呵``

    诗涵百草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