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嘉菜菜子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金德易BOSS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艳的笑窝
东汉时期世家大族势力有多么庞大,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状况就可以洞察一切。东汉末年的乱世与其说是一场农民起义引发的动乱。还不如说是一场“世家大族的狂欢”。和刘邦时期一群庶民建立的汉朝不同。东汉的建立本身就是借助了南阳豪强地主和河北豪强大族势力的援助。所以刘秀建立的东汉实际上就是一个皇权和世家大族并存的政权。甚至在东汉时期皇权在某些时候还会受到世家大族的左右。从刘秀时期开始皇权和世家大族的争斗就已经开始了。刘秀一方面要笼络世家大族,请他们继任三公之位。另一方面又要收权抑制世家大族权力过于膨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矛盾的事情。
《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楼。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也就是说从刘秀开始,世家大族的势力就充斥了整个国家统治阶层之内。皇帝需要倚仗世家大族来管理国家。而世家大族获得权力后又招揽门生,来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世家大族通过这种方式一代代延续。使得家族政治地位和势力也在与日俱增。东汉时期表面上皇帝控制着国家政权。但实际上东汉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就等着合适的机会出来进行改朝换代。而黄巾之乱就是世家大族动乱夺权的信号。
汉灵帝光和七年,中国爆发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性质的农民起义。当时东汉从上到下腐败到了极点,而且还是宦官外戚争权夺利最狠的时期。汉朝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当时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天下百姓饿殍遍野,走投无路之际饥民们开始收下巨鹿张角的忽悠走上了起义之路。这也就是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黄巾军在张角的率领下喊着吃饱穿暖的响亮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平息农民起义,东汉朝廷开始征召各地世家大族起兵勤王。之后轰动一时的黄巾之乱是平定了。但是整个东汉经历了黄巾之乱后,东汉已经开始四分五裂了,此时的国家大权尽数掌握在世家大族之手,形成了一个诸侯军阀割据的状态。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真正使得东汉进入军阀混战时代的罪魁祸首就是董卓。黄巾之乱后汉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当时外戚大将军何进又和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展开了权利的争夺。何进为了彻底击垮十常侍。所以听从了袁绍的建议下令调集董卓进长安讨伐十常侍。但不久后有人劝谏何进,迎董卓进长安犹如开门迎虎,所以何进又反悔了。不想召董卓入长安了。但董卓野心也极大,他也想趁机入主长安争夺实际权力。后来何进被十常侍杀害,当时董卓距离长安已经非常近了。所以董卓看到长安大乱,所以率军攻打长安。并且解救了汉献帝。之后董卓看到少帝刘辩年幼而朝堂之上又没有可以主事的人。所以胆子更大了。最后甚至废除了少帝刘辩,重立刘协继位为汉献帝。
董卓霍乱汉室之后,天下世家大族看到有了董卓这个出头鸟后,所以纷纷开始起兵抢地盘割据一方。东汉末年曹操召集的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军阀。这些军阀要么是一方太守或者刺史。要么就是豪门大族。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当时关东联军有三路诸侯都是出自袁氏。如南阳太守袁术,渤海太守袁绍和山阳太守袁遗。他们三人都是袁氏子弟。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袁遗是他们两的堂兄。其次曹操虽然当时实力不是很强。但曹氏一族实力也不可小视。虽然不如袁氏家族。但也是属于那种官宦世家。再比如西凉马腾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名门望族子弟。祖先马援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东汉六大世家之一。
而诸侯联合讨董实际上就是一出闹剧。军阀之间互不信任。大家各自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他们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也并不是因为想要匡扶汉室。而是为了扬名。搏一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顺带在天下军阀之间露露脸,当然了能抢一些地盘就更好了。关东联军讨董失败之后彻底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董卓迁都之后照样潇洒过日子把持朝政。而其他军阀则回到根据地开始实行侵略吞并。各个军阀打成一团混战不休。此时的汉朝在多数军阀眼中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傀儡。“天子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这是所有诸侯的共识。
除了本身汉朝的贵族之外,造成东汉乱世群雄割据的主要原因还有刺史制度的变动。“废史立牧”制度在原本的贵族基础上又创造了一批新的地方霸主。刺史制度的诞生是汉武帝利用低级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一种手段。但在汉灵帝时期,汉灵帝轻信了宗室刘焉的建议,他把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从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一级,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而这些刺史州牧又多是世家大族子弟,如刘表、刘焉、曹操、袁绍、孙坚父子等。他们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便利条件才得以轻松的分裂汉朝疆土。
纵观整个东汉末年乱世时期,几乎所有的诸侯军阀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刘备算是其中的一个异类了。但即使是草根出身的刘备,他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除了自己有实力之外。刘备凭借的就是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从这一点来看,刘备貌似也算是世家子弟。毕竟汉朝的江山,刘氏宗族就是最大的勋贵群体,哪怕刘备一支没落了,但身份血统改变不了。
黄巾之乱虽然揭开了东汉乱世的序幕,但黄巾之乱的时间却极为短暂。东汉末年乱世时期的主要角力者都是世家子弟。甚至于绝大多数的谋士武将也都出身世家大族。这一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毕竟在汉朝时期,读书练武,入朝为官那都是贵族的事情。平民入朝为官的数量少不只有少。这也就导致了东汉末年乱世时期,世家大族群起而争的现象。毕竟在那个时代,最高权力永远都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或许就是世家大族手中的枪罢了。
不仅东汉末年乱世是这个样子,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朝代更迭,虽然引爆乱世的都是平民。但最终取代前朝建立政权的几乎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平民皇帝在历史上那是少之又少。最为人所熟知都也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已。相对于中国历史上八十多个王朝而言,区区两个平民皇帝确实十分罕见。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世家大族有能力有资源可以培养自家或者自己看中的人才来进行培养。
新兴通讯交通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新式的电子产品以极快的速度更新着你我的生活,影响着我们赖子生存的这个世界。世界的时间空间大范围,被新兴的通讯技术所导而迅速“
1.论我国分居制度的立法构想 2.论变性问题对我国婚姻法的冲击及其对策 3.家庭劳务价值及其法律保护研究 4.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公证相关法律问
不用怕,老师既然给你题目了,他肯定有资料,多找老师要资料,其实老师资料很多的,即使你的是新题目,老师那里也有模板的,因为他肯定有往届的毕业论文资料的!现在的论文
藏族——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财务管理方向论文题目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