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艳艳
发表流程:首先先确定好发哪个刊物,价格、时间合适的话文章先转给编辑初步审核一下,审稿通过后开电子版的通知书电话到杂志社查稿,确认无误后付款,到时出刊时给您寄出样刊。
银眼的狮子王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小坦克秋
2012《赵清阁与老舍的情感“秘史”》(原题《追忆:直面人性的复杂与哀痛》),《南方日报》2012年3月25日第11版2011《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文艺争鸣》2011年第9期,CSSCI;《甘肃文艺》2011年第2期《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的一些观念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CSSCI《网络传播与信息过剩时代的写作》,《文艺争鸣》2011年第13期,CSSCI《乡土中国与家园重建——钱理群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CSSCI2010《战时生活经验与现代国民意识的凝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2009《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引力>》,《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2008《献身中国文艺复兴的卓越先驱――郑振铎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CSSCI,第二作者《郑振铎的文学理想与<文艺复兴>杂志的包容性》,《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CSSCI《中国现代文学基本价值观及其超越》,《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6期,CSSCI《文学中的“农民进城”专题?主持人语》,《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CSSCI《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CSSCI《寻求“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评<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CSSCI《“80后”之后:“90后”不会产生》,《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CSSCI,第二作者2007《关于四十年代后期文学的定位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CSSCI《现代小说与社会分析――茅盾与我们》,《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CSSCI《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人文情怀:陈思和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CSSCI《80后文学史:概念的缘起与发展流变》,《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读者的风格》,《读者》2007年第22期《读者以何制胜》,《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1月16日《雪潇的诗和他的诗论——现代诗歌创作论序》,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次诗经时代的约会》,《读者欣赏》2007年第1期《洞庭诗意》,《读者欣赏》2007年第2期《洞庭诗意二》,《读者欣赏》2007年第3期2006《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CSSCI;《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22期全文;收入中国老舍研究会编《世纪之初读老舍》一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8《关于文学杂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9期转载《重新思考民族生存与民族文化的有关系――从<怀念振铎>论巴金晚年有关民族文化的思考》,《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CSSCI《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转载《祥子:一个进城农民》,《北京青年报》副刊2006.8.25D2版《巴金研究:现状与思考》,余思牧著《作家巴金》增订本下卷,香港利文出版社2006年3月版《朴野清纯的青春欢歌》,《读者欣赏》2006年第1期《横亘千古的家园迷思》,《读者欣赏》2006年第2期《江山隽永处的生命胜迹》,《读者欣赏》2006年第3期《姑苏台畔的怅惘与叹息》,《读者欣赏》2006年第4期《唐诗中的情趣与理趣》,《读者欣赏》2006年第5期《美丽的爱情与感伤的青春》,《读者欣赏》2006年第6期《生命的自然之道与澄明之境》,《读者欣赏》2006年第7期《刘禹锡诗作中的春光与生命》,《读者欣赏》2006年第8期《晚年杜甫的旅途体验与人生忧思》,《读者欣赏》2006年第9期《故乡诗人笔下的田园》,《读者欣赏》2006年第10期《空明澄澈的盛唐诗境》,《读者欣赏》2006年第11期2005《艰难时世的“文艺复兴”梦想:关于<文艺复兴>杂志的创刊、复刊、停刊问题》,《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2期,CSSCI《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CSSCI《汪曾祺小说前后期演变的精神史轨迹》,《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CSSCI《抗战生活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论寒夜兼及围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CSSCI;收入陈思和、李存光主编《一粒麦子落地――巴金研究集刊卷二》,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0期《巴金研究:现状与问题――李存光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CSSCI,《共和国文学纵横谈――杨匡汉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CSSCI,《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谈录》,CSSCI,《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桃夭:一道古老的婚歌》,《读者欣赏》2005年第12期2004《古典忠贞观的现代变奏――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家园彷徨:<憩园>的启蒙精神与文化矛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收入《巴金:新世纪的阐释-巴金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命名的意义及其敞开的世界――<红楼梦>人生解读之二》,《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2期,CSSCI《转型期现象与无家可归的文人--关于<废都>的文化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CSSCI《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学术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CSSCI;《新华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学术――人生:赵园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CSSCI,第一作者《咏梅诗的趣味》,《读者欣赏》2004年第1期《悠然南山梦》,《读者欣赏》2004年第3期《中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是非》,《读者欣赏》2004年第4期;收入《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4年、《高中语文教学与测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采菊东篱与笑傲东轩》,《读者欣赏》2004年第5期《清明的诗意》,《读者欣赏》2004年第8期《苦涩的欢颜》,《读者欣赏》2004年第9期《雨声中的愁思》,《读者欣赏》2004.第10期《易安居士的胸襟》,《读者欣赏》2004年第11期《气格柔弱的风流才子》,《读者欣赏》2004年第12期2003《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憩园>的启蒙精神与伦理矛盾――巴金、鲁迅比较论之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新华文摘》2004 年第6期《论点摘编》《生命:无望的逃离之旅――张存学小说论》,《飞天》2003年第1期《聆听诗性智慧的中国声音――杨义学术讲演集校读记》,《杨义学术讲演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人生旅途的飘泊诗意》,《读者欣赏》2003年第1期《理趣的雅与俗》,《读者欣赏》2003年第2期《千载文心的相通》,《读者欣赏》2003年第3期《山居的乐趣》,《读者欣赏》2003年第4期《自然人生的逍遥》,《读者欣赏》2003年第5期《贫士的秋思》,《读者欣赏》2003年第6期《青春生命的悲歌》,《读者欣赏》2003年第7期《永不坠落的昨夜星辰》,《读者欣赏》2003年第8期《一空胸臆的酣畅》,《读者欣赏》2003年第9期《村居读书之乐》,《读者欣赏》2003年第10期《自然山川的人文怀想》,《读者欣赏》2003年第11期《岁月与乡愁》,《读者欣赏》2003年第12期2002《<憩园>的启蒙精神与人生矛盾――巴金、鲁迅比较论之一》,《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CSSCI《启蒙神话与成长的悲剧——〈红楼梦〉人生解读》,《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2期, ,CSSCI2001《重读〈子夜〉》,《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CSSCI2000《告别诗的残局:西部文学的精神生态研究》,《飞天》2000年第6期1999《牢笼抑或舟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家的形象演变》,《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1999年第12期全文转载《现代诗读解:目标与策略》,《社科纵横》1999年第1期1998《危机与自尊――文明冲突中的张承志》,《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CSSCI《文学在现代人生中的意义》,《社科纵横》1998年第1期《中国诗歌的本土现代性与<侏儒酒吧>》,《飞天》1998年第12期1997《现代诗与电影语言》,《兰州学刊》1997年第3期1996《历史之梦与英雄情结》,《金城》1996年第6期1994《乡土文化精神与甘肃文学创作》,《时代学刊》1994年第6期1993《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全文转载1992《李白人格形象的审美价值》,《祁连学刊》1992年2期1989《文化困惑与现代家庭危机》,《现代妇女》1989年第1期1988《作为生命存在的人的悲剧意识与审美人生》,《西北师大学报》1988年语言教学与研究专刊 1.《中国现代诗百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2.《星空的呼喊――中国现代诗品读》,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3.《笔端的流云――中国现代美文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4.《岁月的花树――中国古代美文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5.《红尘酣唱――元曲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6.《海上生明月――唐宋诗品读》(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7.《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第一作者),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8.《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参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参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10.《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诗经选》(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11.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楚辞选》(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岳麓书社,2005.1012.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陶渊明》(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13.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李煜、李清照词》(第二作者)三联书店(香港)2004.4 ;岳麓书社,2005.1014. 《古诗100首精读》,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15.《古文100篇精读》,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16.《从鲁迅到毛泽东——支克坚现代文艺思潮论集》(编著)读者出版集团201117.《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读者出版集团201218、《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家园伦理》(2008-2012),项目编号:08XZW0132.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点建设项目(2008-2012),项目编号: TS1118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统区文学日志》,(2006-2008),项目编号:200604006024.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日志》(2006-2008),项目编号:0601B-06)5.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之“家园”问题研究》,(2004-2005)6.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项目《20世纪4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生态的终结》(2005-2007)7.西北师大第三期创新工程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国统区文学研究》(2007-200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当代学术史”子项目《当代中国现文学研究》(2009-2012)9.西北师大创新工程科研项目《现代化际遇与家园伦理》(2010-2012) 1.1995年,因班主任工作获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奖。2.1998年,获西北师大首届孔宪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3. 2000年,《精美诗文品读丛书》(主编)获第六届西部地区教育出版社优秀图书奖。4.2000年,《岁月的花树-古代美文品读》获第六届西部地区教育出版社优秀图书奖。5.2000年,《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陇文化丛书》之一),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6. 2001年,教学研究《以地方文学研究为突破、促能力培养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参加)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7. 2002年,《说苑奇葩-晋唐陇右小说》(《陇文化丛书》之一)获甘肃省第四届特别优秀图书奖。8. 2002年,专著《红尘酣唱-元曲品读》(第一作者),获甘肃省第四届优秀图书奖。9. 2004年,系列论文《家园彷徨:从古典到现代》获甘肃省高校社科二等奖。10. 2005年,论文《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获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1. 2006年,系列论文《四十年代文学论》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12.2006年,入选甘肃省“555科技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才。13.2008年,系列论文《现代文学研究与当前文化建设问题》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14. 2007年,论文《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获奖二等奖;15. 2009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15.2009年,被评为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16.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17. 2009年,论文《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故事》获甘肃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8.2010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19.2010年,主讲课程《新时期文学研究》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20.2011年,论文《网络传播与新民间文学的兴起》,获甘肃省文联“《甘肃文艺》优秀论文奖”。21. 2011年,教学研究“以优势学科为平台,创新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质量规范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北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22.2012年,编著《从鲁迅到毛泽东——支克坚现代文学思潮论集》获第九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说的核心期刊是哪一种?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好中。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
是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
不是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