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梧桐春雨
首页 > 期刊论文 > 聚氨酯油墨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岁月若如世

已采纳

油墨与承印物之间产生的附着力主要包括化学键力(即原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力和范得华力)、界面静电引力和机械作用力。这些作用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油墨用树脂连接料与基材之间的作用。针对不同基材,选用合适的树脂连接料也就成了关键,一般来讲,对于PE、PP等非极性基材,即使进行电晕表面处理,其表面张力也只能达到38达因左右,应采用树脂结构为非极性的如氯化聚丙烯类树脂连接料;而对于PET、PA等表面极性基材,则可采用聚氨酯类树脂连接料。现在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体系通过添加少量专门用于PP、PE的附着力促进剂,或用氯化聚丙烯类树脂少量与聚氨酯树脂拼用往往可以解决在非极性基材上的附着力问题,已经能够做到一种树脂连接料通用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以氯化聚丙烯树脂为连接料容易出现的甲苯溶剂残留超标的问题,在提倡绿色环保的今天,这点突破显得尤为重要。可见,树脂连接料在油墨中作为分散润湿介质的同时也提供了油墨与基材之间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附着牢度,是油墨最基本指标之一。

198 评论

jiujieayiyua

下午好,很少见能对工业生产油墨工艺感兴趣的问题,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吧。因为具体配方不能告知,但可以简略说一下流程。首先主要是油墨颗粒,一般分水性染料和颜料(颜料是固体颗粒不分水性和溶剂型),外面采购来对应颜色的矿石后,我们用行星机加氧化锆珠进行先期粉碎,把矿石颗粒研磨到0.8-0.15um不等的粒径(PU墨是丝印用的,粒径用最粗的节约成本)。然后配置PU,工艺同PU清漆,然后把研磨的矿物颗粒加入到PU浆里进行高速剪切分散,几个小时后再进行一遍过筛和超声波分散(之前加助剂和乳化剂),最后就是消泡,定量灌装了,一般水性PU油墨消耗定额都比较好计算因为没有废料。水性PU的染料墨以前我们也生产,但因为染料不耐光变和氧化,褪色的快,现在只是偶尔做做皮衣的染色水一类的(用丙二醇甲醚或者DMF助溶的)。如果你看到的水性PU油墨,黄色是不透光的鲜艳柠檬黄,那就是我们这种通用的生产工艺了,丝印胶浆里保持稳定悬浮的配比是很重要的商业机密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生产油墨并不是复杂的工艺,设备也很简单,有兴趣你可以看看美国pantone的生产视频,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般最终还有抽检比色,但这个不属于生产属于QA了)。每天看着五颜六色的油墨装箱也是件很惬意有趣的事情(笑)。

274 评论

annking168

背粘是指塑料薄膜印刷收卷后,在复合或制袋的过程中,出现了印刷层粘附到薄膜的背面或印刷层相互粘附的现象。由于图文的转移或拉脱,往往造成印刷品的大量报废。背粘现象在高温,特别是湿度大的时间段内容易发生。其原因往往是环境、油墨、溶剂、薄膜、印刷工艺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很好地解决背粘问题,必须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分析,从综合的角度来理顺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常用于印刷塑料薄膜的油墨有聚酰胺表印油墨,氯化聚丙烯复合油墨,聚氨酯油墨。在这三个类型中,氯化聚丙烯复合油墨出现背粘的概率较少,因为氯化聚丙烯复合油墨一般用于印刷BOPP膜为非极性材料,两面的电晕处理度相差较大,并且无电晕面表面只有32达因左右,与油墨的亲和性差;另外,氯化聚丙烯复合油墨对常用溶剂均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便于在印刷时调节溶解性能与挥发速率的平衡调节。在使用聚酰胺表印油墨出现背粘时,往往印刷膜是两面电晕的LDPE筒料,或者制袋后堆积打包放置一起。从油墨性能方面而言,聚酰胺连接料软化点一般是110C゜上下,在相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粘。在印刷时,由于印刷工考虑电热对LDPE膜套印精度的影响而不敢加热,或光开冷风,造成印刷层溶剂残留过多或表干现象,收卷时,因为LDPE膜的伸张率较大,以及印刷图案的有规律性,随着膜卷直径的加大,出现暴筋现象,引发了油墨层的背粘。解决此类问题最好是选用相对低粘度高色浓度的高档油墨,使得印刷油墨层较薄。利用空闲的印刷机组,增加薄膜的干燥时间和冷却距离。印刷膜尽可能提早制袋并分散在框中晾一段时间。聚氨酯油墨由于具有高光泽,良好的耐温、耐油、耐弱酸碱性,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使用量不断快速上升。在夏季里使用聚氨酯油墨印刷NY、PET膜时,较容易出现背粘现象。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因薄膜不合格而引发油墨背粘的现象比较容易排除,而因没有掌握油墨的使用适性引起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印刷膜背粘现象,则是我们印刷技术人员需花大心思去解决的。聚氨酯油墨一般以酮类溶剂如丁酮做真溶剂,用作溶解油墨的连接料树脂,比如我们常用的溶剂组成有丁酮,异丙醇,甲苯。这三个溶剂中,丁酮的挥发速率最快,在印刷过程中,由于丁酮的量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墨槽中的油墨因树脂的溶解性不佳而发胀,粘度上升,影响了油墨对薄膜的附着性能。因此,在使用聚氨酯油墨时,稀释溶剂中丁酮必须保持相对足够的量。聚氨酯油墨在夏季印刷时,油墨的粘度上升较快,操作工人须及时不断地补充稀释溶剂,保持墨槽中的油墨始终处于一个相对低的粘度。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聚氨酯油墨由于墨层表干而引发油墨背粘的现象居多,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求油墨在低粘度下印刷。在低粘度状态下,印刷吃墨量较少,墨层薄,在大量的稀释溶剂作用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分子相对松散,对溶剂挥发的屏蔽能力弱。当油墨转移到薄膜时,溶剂在烘道中可以快速并彻底的脱离墨层,也就不易产生表干现象。在合理的调整好溶剂的配比及油墨粘度后,尚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操作人员注意。第一,烘道的温度和风量。温度与风量应是比例平衡的。温度高则风量相对大,光有温度或光有风能均易引发表干,维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风量,才可以彻底地干燥墨层。第二,印刷膜的冷却。当薄膜印刷完最后一个颜色后,需要经过适当的冷却,再收卷。过多的余热存在于印刷膜中,有可能造成油墨层的软化现象而加剧背粘。第三,收卷张力和膜卷直径。聚氨酯油墨的连接料与PET膜分子结构相近,油墨对PET膜的亲和性特别好,PET膜为刚性膜,隔气性能佳。即便是印刷墨层中极少量的溶剂残留也可能引发墨层与背面膜产生附着效果,因此实际应用中,PET膜比NY膜更容易出现背粘现象。收卷张力要保证膜卷不松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小,同时卷径小也保证了内径部位的膜紧固力不大。

234 评论

相关问答

  • 聚氨酯工业期刊理事长

    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为生产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和农药助剂等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大型精细石油化工企业。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内表面活性剂领域的主要科研

    桃大大仙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论文

    大多数水性PU主要是由自乳化法制备,以含亲水性基团的PU为主要固化成分,涂膜干燥时若亲水成分不能有效的进入交联网络中,干燥形成的涂膜遇水易溶胀。另外其缺少像双组

    咩丝忒酷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聚氨酯工业期刊电子版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

    最幸福的米虫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与应用论文

    是合成过程中调节吗,这个肯定是条件软段与硬段的比例,以及其他的环境条件等等,问题不详细啊

    无敌沈阳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聚氨酯树脂的研究论文

    纳米材料技术作为一门高新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纳米材料与技术3000字论文,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纳米材料与技术3000

    江苏友道木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