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美美女
1982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在暨南大学任教。1987年在暨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95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访问学者,2001年-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做访问教授,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1995年-2006年起,先后担任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现任暨南大学副校长,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教育部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遗传学会理事长。《遗传学报》编委、《遗传》编委、《生态杂志》编委。 目前招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工程方向的博士生。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方向的硕士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 《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等课程。主持广东省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课题建设。发表近30篇教学论文,曾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持和参加过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重大基金等科研项目近20项。在JBC、PNAS、JMB、RNA,Nucleic Acids Research, J.Virol等重要期刊上发表80多篇论文,获得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
悠然1968
1900年9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1911~1915年在天门县皂市道生小学读书。1915~1917年在汉口博学书院学习。1917~1918年初 在天门县皂市道生小学教自然和数学。1918~1920年在岳阳湖滨大学中学部学习。1920~1922年秋 在岳阳湖滨大学大学部一、二年级就读。1922年秋~1923年在湖滨大学中学部教生物学。1923~1925年在岳阳湖滨大学大学部三、四年级就读并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5~1926年到美国俄亥俄州海德堡大学插班,毕业时获科学学士学位。1926~1927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28~1929年在美国冷泉港海洋生物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因病中断学业。1929年10月到岳阳湖滨高级农业学校讲授生物学和化学。1930~1931年因病休养。1931年夏~1935年夏 在岳阳湖滨高级农业学校讲授生物学和化学。1935年秋~1943年春 在长沙雅礼中学(后迁沅陵)任化学教员,兼任自然科学部主任,兼任湘雅医学院比较解剖学副教授。1929~1935年在岳阳湖滨高级农业学校任教员。1935~1943年任长沙雅礼中学教员,自然科学部主任。1943~1997年在湘雅医学院(先在长沙,后迁贵阳,又迁回长沙)任教。1951年当选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63年9月 被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64年9月 被聘为湖南省医学专业科学委员会委员。1978年3月 被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78年10月 兼任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1979年1月 被聘为《遗传学报》编委。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11月 任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遗传学会主任委员。1981年10月 被聘为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编审委员会委员。1983年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1985年任《遗传与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顾问。1984年8月 任《湖南科技报》“卫生与健康”副刊顾问委员会主任。1986年12月 被聘为湖南省遗传学会名誉理事长。1987年被聘为《国外医学·医学遗传学分册》编辑委员会顾问,兼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顾问。1988年被聘为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研究会顾问。1997年3月18日因心脏病于长沙逝世。 1977年11月,他参加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发展规划会议,受会议委托主持制定生物科学组的规划。他在教学工作中编写了多种生物学、实验胚胎学、遗传学等教材。1958年,他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普通生物学》中撰写了“遗传与变异”及“生物进化学说”两章。1978年和1982年,他参加了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学》教材的审定。1981年10月,卫生部聘请他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编审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聘为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研究会顾问。 卢惠霖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数十年来他从小学教到大学,支持过多个培训班、专修班。1978年中国全面恢复研究生教育,他开始招收医用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卢惠霖一生从不停止学习。到了晚年他学习的热情和毅力仍超过年轻人。他经常是图书馆里年龄最大、资历最高的读者,也常常是图书馆里“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的第一个读者。他非常注意生物学、医学前沿学科的进展。他读书要记笔记,这个习惯到96岁卧床不起才不得不停止。他多年记下的笔记,对科研人员来说其中不少是珍贵的参考资料。 卢惠霖的夫人早他二年逝世。他们有4个女儿,均为教授级的高级知识分子。卢惠霖生活简朴,性格诙谐,平易近人。他爱好音乐,酷爱足球。喜欢下象棋,闲时在家喜欢养鸟、栽花。1997年3月18日,卢惠霖因心脏病逝世于长沙。他病重时嘱咐将自己的积蓄和儿女的馈赠约10万元建立一个基金。1998年“卢惠霖科学奖励基金”建立。
周福宝,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深部煤炭开
孙国荣,皮名济,阎秀峰,玉米幼苗冷害中硝酸还原酶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3):72-76孙国荣,刘文芳,肖翌华,杂交水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1920年6月11日 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绍兴。1939-1940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40-1943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潘保田,男,46岁,博士,兰州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隆升与大型水系发育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