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要去旅行
中药治疗高血压,可治疗高血压的中药主要有钩藤、杜仲、罗布麻、夏枯草、决明子、石决明、吴茱萸、桑寄生、葛根、川穹、野菊花、黄芩等中药,由中药制成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都可以治疗高血压。但是这些药的应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才能起效的,建议在患者出现了高血压症状时,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不要自己盲目买药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另外,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西药的毒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容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对肝肾和脾胃的伤害是非常大,采取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也不具备耐药性,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和眩晕,以及腰酸、背疼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中药还可以软化血管,清除血管里的垃圾,增强血管弹性,可以防止血管破裂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所以高血压采取中药缓解症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不合理存在
高血压 (一) 肝郁化火上炎。 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三草汤。 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刘渡舟方。 (二) 阴虚阳亢。 滋阴平肝。 玄参钩藤汤。 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傅云江方。 (三) 瘀热。 化瘀清热。 化瘀清散汤。 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李润民方。 (四) 气虚痰浊阻滞。 益气化痰。 赭决九味汤。 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邓铁涛方。 (五) 肝火上扰清空。 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清肝汤。 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龚志贤方。 (六) 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莲椹汤。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邓铁涛方。 (七) 肾阴阳两虚。 平肝滋肾潜阳。 脾肾双补汤。 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邓铁涛方。 (八) 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滋阴潜阳。 附子龟板汤。 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姜春华方。 (九) 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龙牡真武汤。 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蒲辅周方。 (十) 肝阳上亢。 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红龙夏海汤。 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黎炯方。 (十一)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清脑降压汤。 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张成思方。 (十二) 肝经热盛,痰浊中阻。 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八味降压汤。 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来春茂方。 (十三) 肝肾阴虚。 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七子汤。 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李文亮方。
中医把恐惧症谓之:“恐证”。中医认为恐惧症多因七情所伤,损及肝肾心胆所致。恐惧症以虚证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阳气有余之候。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肾、心、胆。中医针
1 李聪甫.麻疹专论.新化:唤民书局,1940.2 李聪甫.中医生理学之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 李聪甫.麻疹专论.修订2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
张仲景的泽漆汤要吃一个礼拜左右,根据身体情况,再来决定换药还是继续吃这个泽漆汤。
一提起冻疮,大家都熟悉,冻疮往往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开始,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触之冰凉、发痒或刺痛,随后可出现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冻疮好像不能去“
2、中药验方秘精止泄丸湖南中医杂志曾报道贺怀襄采用“秘精止泄丸”治疗早泄患者5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病程2个月~数十年。其中痊.愈 522 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