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atispaco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摘 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被提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的积极表现。在新形势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迎接挑战。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对策
引 言
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共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了党的指导思想,指导当前我国各项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科学化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的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和重要性
1.1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它认为:“当前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反映” [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建设与其它工作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以规律性、真理性作为贯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主要线索,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三是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1.2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他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必要性。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这门科学的学科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科学化,具备科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存在着少数工作者素质不高、教育方法落后等问题,要想彻底改善这种局面,适应时代与实践的客观要求,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来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遵循其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存在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提出到发展经历三十多年,很多学者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但在这些理论成果中,由于大量引用相关学科知识,没有与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的严格整合,存在着问题概念阐述不一、理论缺乏逻辑性、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的支撑等问题 [2]。
2.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充足的经验,所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经验型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现代科学方法的运用。经验可以为科学理论提供借鉴,但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新问题、新情况,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创新。
3、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对策
3.1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为人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必须具备科学性。认识来源实践,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必须要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认识,再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就要进行实践调查,在实践中研究理论。在研究理论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内容、方法、作用等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3]。
3.2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的。辩证法观点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是存在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不同的学科之间总有一定的联系,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会起到相互佐证的作用,另外,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社会教育学科,我们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可以广泛地借鉴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
3.3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法纪观等,是人们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实质内容,不可忽略任何一方面内容[4]。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开展系统的理论教育,全面开展这些内容的教育。可以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行政管理、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从各方面统筹兼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多角度、多渠道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纪观教育有机统一,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从而实现人们思想品德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4、结论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求得发展的过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韩丽.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范畴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6).
[2]陈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讨[J].教育论丛,2011(6).
[3]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
[4]杨振斌.在新的起点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王嘉卿WJQ
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 这不但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同时也是思品教学特点的需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让小学思品教育回归生活》
摘要: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更应该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 这不但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同时也是思品教学特点的需求, 只有让我们的教育向生活回归, 学生才能不但将所学知识记住, 同时还会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任务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成。
关键词:小学思品;生活化;知识应用;品格塑造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很多教师忽略了将我们的课堂与实际生活加以联系的重要性, 一味地强调课程的知识性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是否接受。这样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完全背离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的知识性学科教育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不同, 那就是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完全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之上的, 课程内容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和事例,甚至是一些道理和理论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的, 因此这个独到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 只有加强我们的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 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地称之为教育,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指明了小学思品教学的方向, 那就是向实际生活靠拢, 让我们的思品课堂真正地回归到实际生活之中。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 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 知识的摄取最终是用来使用的, 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挂在嘴边说说, 尤其是思想品德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思想品德的教育最终是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保持道德的操守, 而不是仅仅知道思品教育的理论知识。
1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生活, 内容选取要贴近生活实际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这不但是因为这门课程的特质所要求, 同时也是满足小学生的特殊要求,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都不是很高, 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是很高,这就要以他们所熟悉的知识为桥梁来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实际生活中的事和物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教师要对这些" 桥梁" 加以充分的利用,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十足,让学生丝毫感觉不到课堂教学的生硬和刻板。另外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我们也要尽量地从实际生活中选取, 列举一些身边常见的人和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让学生获取思品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将教材内容还原到生活实际
在教材内容中很多的人物和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真实的存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不要将学生禁锢在教材内容之中, 要把教材中的内容还原到实际生活中来, 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人物和事迹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例如曾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这个时候《在" 责任"中长大》这一课刚刚学习完不久, 正赶上班上一位学生的家中突遭变故, 这个学生由此变得沉默和孤独, 这个时候我将这一课的内容又重新地讲了一遍, 但是却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迹, 学生们在感到诧异之时, 我将我讲的这个" 故事"的主人公介绍给了大家, 这个人正是我们身边的同学, 从此以后大家都主动地帮助那个学生, 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之下也渐渐地看到了那个家遭变故的孩子脸上的笑容。
通过这件事很多孩子意识到, 课本教材里的人物和事迹很多在我们的身边都是经常发生, 只要我们给予及时地关注, 我们都可以成为书中的" 人物" , 也通过这件事学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让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同样也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3 课堂活动要还原到实际的生活
课堂活动是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师要给予这个部分以充分的重视。与此同时在小学的思品教学中, 课堂活动同样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笔者认为课堂活动的生活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门课程的生活化程度, 这种程度的高低决定着这门课程教育的成败。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并在自身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 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才算真正地实现。这种结合和运用的能力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 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形成和被培养起来的, 因此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 我们一定要注意对活动内容的生活化程度加以提高,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探索, 在愉快之中完成活动的目标。
4 课堂延伸要以实际生活为背景
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生活全过程的教学, 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同时在课后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去进行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社会实践,如参加社区卫生的服务以及参与调查社区动植物品种及其生活情况等等, 这些课后的社会实践都能够对学生起到一个再教育的过程, 也让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课后实践体会到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 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能够明白道德的品质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用来学习的, 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同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让学生懂得了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康黔.怎样让小学思品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范学院学报,2011.(BO7 )
[2] 贾莉霞.从生活入手构建实效品德课堂[J].教育观察.2010.(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品质品德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小学 教育 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希望
德育是 教育 的重要一环,涵盖了荣誉、尊严、责任、规范、操守等诸多方面,关于德育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各年级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品质品德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小学 教育 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希望
小学生刚入学不久,依赖性和模仿性较强,但由于年龄较小和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些学生身上存在比较自私,不懂礼貌,不爱参加劳动等缺点。所以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小学生来
浅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文篇二 《浅议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家庭教育 问题》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对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