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3

hyacinth46
首页 > 期刊论文 > 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烽火馋眠

已采纳

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以下是议论文论据集锦大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一、理想篇1、道理论据:志当存高远——诸葛亮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2、事实论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二、立志篇1、道理论据: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石玉昆2、事实论据:周处立志好学 鲁迅异医从文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立志(爱迪生、爱因斯坦、高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德国数学家高斯,17岁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三、谦虚篇1、道理论据: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2、事实论据:马克思厌恶别人歌颂自己。有一次,马克思的朋友库格曼称颂马克思为19世纪的智慧的思想家,《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知道后很不满意,给库格曼的回信说:“过分的赞扬我的活动是十分令人厌恶的,一切总归有个限度。”竺可桢“我知道太少了。”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1974年1月23日,是他逝世前两个星期的日了,这天,照例有少人来看望他,因他病情日重,竺夫人便把所有的亲朋好友留在房外。猛然间,竺可桢听到外孙女婿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进去。竺可侦的外孙子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而竺可桢深感自己缺乏“基本粒子”这门新学科的知识,并为此着急而曾五次向晚辈求教。现在,他又抓信这个机会,要求“补课”了。竺老病重,听觉受到严重损伤,带上助听器也听不清外孙女婿的讲话,只得要求把讲的写下来。竺夫人劝他休息,竺老缓慢地吃力地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了。”当他听完国外研究基本粒子的近况,以及杨振宁的《规范场》取得的新进展后,满意地笑了。四、勤奋篇1、道理论据: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材的。——华罗庚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可以创造出来。——鲁迅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范晔2、事实论据:王羲之苦练成“书圣” 刮目相看头悬梁锥刺股自学成才的高尔基。高尔基小时候是在每天十几小时繁重劳动和鞭打责骂下度过的。但即使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也总是抓住每一分钟空闲时间读书。店老板不许他读书,他千方百计地弄到书,躲到阁楼上、储藏室里阅读。夜晚借月光或自制的小灯盏照着读书,没有蜡烛,他就把老的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只罐头盒里,再注入一些灯油,用棉线卷一根灯芯照着读书。在面包房当工人时,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面揉面团,一面读书。有一次,老板走进去看他在读书,想把书拿走扔到火里去,高尔基抓住老板的胳膊愤怒地叫喊:“你敢烧掉那本书!”吼退了老板。监视、威吓没能阻止高尔基读书,反而使他自学的信念更坚定了。

223 评论

天棚元帅

论文的理论依据可以这样写,首先对论文的理论依据作概述性阐述,其次有针对性的一一列举相关论文的理论依据,最后概括总结得出确定性理论依据的结论

220 评论

紫蝴蝶CYF

马克思是地球人上学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对他的私人故事知道的并不多。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对经济做出很大的研究基础上写出来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和老婆经常为了钱而争吵。“这是每桩婚姻的虫子”马克思老婆燕妮说。 事实上,回顾马克思年少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老大在4岁时夭折了,便成为家中长子,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培养。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杰拉德·飞利浦(没错,就是那个后来众所周知飞利浦电器的菲利普)。 马克思虽然在我们心目中是光大的形象,但是马克思小的时候居然是个“暴君”。他的姐妹们告诉外甥女爱琳娜,马克思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利尔的马库斯山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 马克思小时候没上学,完全是由父亲教学,1830年进入了特里尔中学(Trier High School),当时的中学校长Hugo Wyttenbach是马克思老爸的朋友。 虽然马克思没有正经地在小学上学,但是他的老爸教会他德语、算术和图画,还经常带他游览名胜古迹,讲解历史故事和人文风情,加上马克思本身智力过人,在进入中学以后居然比别的孩子成绩还出色很多。在这里他的大部分同学出身于中下阶层,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据说卡尔的“同学伙伴对他既爱又怕,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他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 所以说马克思年少时候,还真是个骄傲的家伙。但是他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现出来的志向相当高远: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进入了伯恩大学,本来想读哲学和文学,但是由于父亲要求,认为法律更为实用,所以就读了法学。马克思在学校里既参加了诗人俱乐部,也参加的酒馆俱乐部,加入“特里尔同乡会”并成为会长,经常聚会喝酒喝到醉醺醺,可谓社交骨干。 他还参加决斗。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参与决斗,结果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并无大碍。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他在金钱方面的大手大脚,在伯恩大学一年花掉了700塔勒(相当于现在14万元的购买力)。虽然进入波恩大学时候,马克思成绩是第一梯队的,但是很快就下滑了,他老爸不得不安排他转学到管理和环境更好的柏林大学。 18岁的他在这里学习法律、学习哲学、学习历史,成为一名妥妥的“学霸”。当时马克思的爱恋对象燕妮出身于贵族,比他大四岁。马克思虽然家境殷实,但是离贵族家庭还是有些距离。两人家住得不远,从小就认识。于是马克思施展浑身才华,短短数月为燕妮写了三本诗集,终于两人相互约定了终身。 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后来为了挣钱到莱茵报工作,用文字和思想开启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234 评论

相关问答

  • 马克思在17岁时的中学毕业论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仅仅从

    发呆20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读诵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由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

    百度地图运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天才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

    是在1835年的秋天1835年秋天,马克思写了这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发表了一些重要见解,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我们的季节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马克思毕业论文名字

    姓名:卡尔·马克思性别:男出生年月:1818年5月5日去世年月:1883年3月14日学历:博士研究生专业:哲学学位:哲学博士职称:未参评家庭出身:律师家庭工作单

    我的臭熊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读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感想

    最近看了一篇马克思写于1835年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他十七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年纪这么小,就能写出如此深刻且颇具哲理性的文章,由此可见

    小不点儿淘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