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6

岁月静好-静静
首页 > 期刊论文 > 债务重组方式文献综述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元力觉醒

已采纳

可以参考中国博士论文库内关于 债务重组的 博士论文部分的文献综述

257 评论

小牛芸芸*

所以我说,有三个目标,第一,最好的目标就是everybody gets something.第二,somebody gets something,第三,everybody gets nothing.现在银行拿出钱来,它有贡献,商业债权人如果能做出一份贡献,比如说提供原材料,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参与进来,只要有贡献,都可以得到一份清偿。我们以这个标准来要求就可以降低谈判成本,提高重整效率。在中小债权人问题上不能简单的说公平不公平,必须放在一个相对位置上,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没有办法去寻求绝对公平。首先我们现在的制度安排已经造就了一个很大的不公平,所以就得出这个一个原理,就是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命运越悲惨,他们越有积极性实行企业拯救。当然我并不主张把我们的破产法变成一个使所有债权人的命运都非常悲惨的破产法。只是在现在的情况下,这种做法还算说得过去,所以对中小债权人的问题,我们是这么回答的,是不是这就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制度安排呢?我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的法律要前进,如果按照我们十届全国人大的安排,明年我们的新破产法出台了,按这个做法做(程序开始前半年的个别清偿无效的话),这个就做不了,但是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做。因为我们说这个经验的最大特点就是:第一是着眼于有效资产的拯救,第二是用了市场谈判的方法,那么我们知道,破产的情况下,企业的财产实际上是属于债权人的。所以整个谈判的过程中,债权人是起一个主导的作用。第二,破产债权也是一种财产,是可以交易的,也是不以转让的,而且破产债权是一种贬值的财产,因为在破产预期下债权人价值是按照清算率来衡量的,所以清偿的预期越低,债权人价值也就越低,而任何一个获得破产债权的人,对破产企业享有的都是全额主张的债权。这里边有一个巨大的差额,所以任何人可以收购这个债权。收购债权以后对企业投入资金进行拯救,拯救活了以后,通过无论是债权的形式还是股权的形式,都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可以有一个救活病马的专业户。这里现成就有一个。这个人就是张纪生,山东三联的老总,它拯救了一匹病马,就是郑百文。我们知道不久前郑百文已经在股市上负牌了,沸沸扬扬的郑百文重整案也基本上落下帷幕了。在这个当中有很多争论,也留下了很多思考,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说郑百文是中国上市公司拯救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而且它是在一个制度环境相当不好的情况下获得成功的先例。所以我们简单讲一讲郑百文的这个案例。郑百文是河南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百货批发,在破产前,他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它跟建行、长虹集团搞了一个所谓的铁三角的交易,按照这个交易的安排长虹向郑百文供货,然后建行付给长虹商业汇票。后来由于市场上电视机降价,长虹过去供给郑百文的那些电视机价格较高,卖不出去,导致郑百文大量的产品积压,它就不能正常的收回贷款,就没有现金流。没有现金流,建行就不能够兑现,兑现了汇票以后,它就拥有对郑百文的债权,就向郑百文讨债。郑百文无钱还,于是建行把这笔债权转给了信达,信达最后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在这种情况下,郑百文很可能就会破产,破掉后郑百文的价值是很低的,它没有房地产,只有一些库存产品,但郑百文有一块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它上市公司的壳,但一旦破产以后,这块地是卖不掉的,是没有价值的,这一块将会流失掉,任何人都知道,上市公司这个壳资源是很有价值的。最后,出来一个山东三联,简单的说,三联给信达那里收购了对郑百文的债权,然后它投入了4个亿,要求得到50%的股权,但现行公司法规定,公司要发行新股,必只有连续三年的盈利,郑百文不可能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增发股份就做不到,于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全体股东转让50%的股份给三联,但郑百文那么多股东,怎样来采取转让行动呢?于是他们就设计了一个股东大会开会,没到的就表示默示同意,默示同意的规则出来以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后来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从法理上讲,这个默示同意的规则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股东大会无权处分个别股东的财产权(股权就是财产权),如果允许这么一条规则的活,将来的游戏规则就成了谁能操纵股东大会,他就可以去剥夺任何一个股东的私有财产,这样任何一个公司的小股东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这不能成为一个游戏规则。这是一个特例。这个特例是由于我们当初制订公司法时压根没有考虑企业拯救的需求。实际上,连续三年盈利的规定是保护股市上一般股东,是保护股民的。而这个交易是对一个战略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应该为那条规定设置一个例外,这是企业在重整的情况下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发行股份,换取增量和注入,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这种交易。比如说,菲律宾航空公司的拯救案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菲律宾航空公司陷入困境。当时也是要破产,后来出来两个战略投资者,一个美国的财团,一个香港的财团。这两个财团首先收购了大量的债权,按当时的破产预期进行低价收购,收购以后,又向菲律宾航空公司注入增量资金,又获取股权。同时采取了其他一些赢利的措施,这样使其现金量恢复正常。这些战略投资者原来打折收购的债权在转股的时候是按照金额来转的。这样一旦在股市上恢复正常的时候,就有很大一块利润空间,因此在这个交易当中,在依托一个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就能完成这样一种交易。中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还是不够发达,尽管如此,三联这个交易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行动,但三联也不是雷锋,它也有它的算盘,首先它买了一个壳,这个壳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三,在郑百文案件前,全国人民都不知道有山东三联,而在这个case出来以后,提高了其知名度。还有一条,尽管2个亿好像是给了股东,但它手里还握有债权,到现在为止,三联还是郑百文债权人。所以它将来可以要求郑百文赚钱后还债,有剩余的,股东才能分配,所以股东拿的债权也是名义的,所以三联还是一个赢家。郑百文案至少验证了我刚才的理论的第三条,就是会有一种专业户来做这个生意。存在一个产权市场,这对国有企业来说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走向市场,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将要通过的决议将会为这个市场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研究企业债务重组实际上研究的是一个产权市场。通过市场重新整合我们的资源,重新整合的结果一定是效率的提高,一定是财富的增长。如果符合这个目标,我们就不要再去计较国有资产流失、私有化等问题,这些都是虚假的、没有意义的命题,都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猜想、空想、妄想、狂想。中国的国企要进一步走向市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120 评论

向娟宅女

提供一些关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的文献,供参考。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债务重组业务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析 关宏超 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6期 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思考 张丰伟 商业会计:上半月-2008年11期 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和所得税处理探析 谢克宝 现代商业-2008年15期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周艳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1期 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 梁邵华 当代经济-2008年4期 浅论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 邓巧飞 经济论坛-2008年5期 博弈论分析下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选择研究惠全红 张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6期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林瑾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年1期 企业债务重组中应注意的问题 刘扬 职业技术-2007年12期 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新变化 刘源 张迎彬 国际商务财会-2007年1期 债务重组的财税处理差异及纳税调整 苏强 财会月刊:会计版-2007年9期 企业债务重组的纳税筹划 张美中 钱枫 财会学习-2007年11期 小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管见 余业无 财会月刊-2005年16期 浅议股份制企业债务重组及其核算 马淑英 李大勇 工业技术经济-1999年6期 企业债务重组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探析 张捷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5期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变化及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李清华 张秀玲 绿色财会-2007年9期 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纳税核算的影响 杨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9期 某外贸企业债务重组案例分析 陈金妹 上海会计-2007年4期

214 评论

健健康康。

挺好的,可惜没有分送,不然我给你网上扒一篇范文下来%D%A

127 评论

萌萌尛宝贝

这方面的论文在一方网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一方网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这里还有些资料,你看看随着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日益成熟及作用日益显著,上市公司提供的对外财务报告成为投资人、政府及其他监管者等利益关系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吸引投资者,达到融资的目的,特别是一些面临亏损或者是已经连续亏损的企业,开始了盈余管理行为。这样不仅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可靠性,而且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扭亏的常用手段之一,在2006年的新债务重组准则下颁布的契机下,ST公司是否运用了该手段实现了扭亏为盈?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债务重组准则与ST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ST公司的监管以及基于盈余管理的债务重组准则做出了评价和建议,从而有助于完善的市场监管和会计准则,进而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因、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点。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本章对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两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综述。盈余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的分类总结、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不同。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在企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意识地把账面盈余拉向所期望的水平的一种行为”。债务重组方面主要对国内外对债务重组内容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经济学、会计学方面的债务重组内容研究,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三章,相关法律法规及理论。本章分别从规章制度及相关理论两方面对本文的三大关键词“ST公司”、“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目前的ST制度、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以及债务准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说明,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四章,债务重组与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经营业绩和营业外收入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印证了理论研究的内容,并得到了初步结论:ST公司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第五章,结论及建议。本章对理论和实证研究下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的上市监管制度及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提出了建议。还有不懂的地方,你上一方网自己看吧~目录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盈余管理综述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方式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理论研究综述债务重组的实证研究综述第三章相关法律法规及理论ST制度ST制度的出台退市制度的出台"*ST"的出现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和盈余管理方式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债务重组准则国外债务重组准则国内债务重组准则第四章实证分析研究假设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指标选取模型建立实证分析结果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第五章结论结论描述建议对监管部门的建议对ST公司的建议明确债务重组的定义最好先拟提纲,再写论文,你参考下这个吧,当时一方的王老师给我,直接就通过了,呵呵,老师拿我的当别人的范文了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机构重组论文文献综述

    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在这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复杂的税收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资产重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企业资产重组,简

    宾格砖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债务重组毕业论文如何写

    我觉着,债务重组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的点,比较少,相关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简单,需要的案例也比较的容易和人撞车,新案例比较不好找,不知道你打算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打算

    非人勿扰的20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债务重组国内外研究综述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研究论文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每一轮经济的调整,及产业结构的更新,大量债务便成为企业,金融机构乃至国家和地区的包袱,有人说当代社会已经进入

    何时何处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债务重组本科毕业论文

    债务重组毕业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司。这家公司所反映的问题要能够很好的和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相契合,最好案例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在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中展现出论文

    车厘子妈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债务重组新准则研究论文

    浅析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指除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的债务重组,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

    a258181011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