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3

樑樑1982
首页 > 期刊论文 > 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万维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要去旅行

已采纳

压力应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当代大学生要面临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探讨

最近几年在一些高校当中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无法承受自身的压力。他们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压力,日积月累,当压力到大他们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甚至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这也提醒我们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对大学生进行压力管理的相关培训,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压力,引导其进行压力预警,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控制压力。那么,大学生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对策去应对压力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压力应对的内涵

压力应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压力会成为促进自我梦想实现的动力;而如果消极地去应对压力,自己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因此,正确认识压力并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压力现状

大学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目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在工作中,笔者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的谈心聊天,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就业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压力来源,大学生对毕业后的个人前途普遍有焦虑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前景认知上也比较迷茫。学习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另一大压力。中学主要是应试教育,一切是为了高考。而大学侧重于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改革。这些都让大学生产生不适应之感。大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家庭条件差距大,成长环境也各不相同,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偏多,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人际交往方面明显有困难。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助学、奖学的政策,但物价的上涨、学习用品的增加以及学费等仍然对很多贫困学生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而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容易滋长互相攀比之风,这也会让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感到自卑,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三、压力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压力

“压力”可以说是每位大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未必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压力,就没法做到科学地应对和管理压力。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压力是不可以消除的,压力会伴随人的一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有些同学就想该如何去消除这些压力。有这种想法的同学最终一定会是非常失望的。因为压力根本不能消除,可以说压力是人们生活的附属品,不同的人要承受不同的压力,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要承受不同的压力。其次,大学生还要认识到压力是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会使行为有效、精力充沛。人们通常会认为压力是有害的,生活中最好没有压力。其实没有任何压力也未必是件好事。大学生如果没有压力就会失去动力,觉得生活无聊,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工作效率。

(二)增强应对技能

应对压力,首先要不畏惧压力,辩证地看待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功能。大学生要认识到压力本身并不是敌人,当处理不好时才会成为敌人。在应对压力的时候,要不断的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大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如果他们把考试看成是一件阻碍自己毕业,对自己的学业会产生一定威胁的事情,那么他们可能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如果大学生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试,把考试看成是对自身知识的一种的检验,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继续加油的话,那么大学生肯定就能够去正常的对待考试,不会在心理产生一定的压力和负担,甚至还可能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其次,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任务。因此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应该选择主动的计划和积极的行动,这样可以直接的去解决问题、消除压力的来源。比如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应该及早做好职业规划,科学地管理时间,这样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就业增加更多筹码,就业压力自然也会有所缓解。很多的压力事件最后都可能会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压力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压力事件不能够被解决,而是因为自身解决问题能力有限。因此,增强压力应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合理思维

应对压力的治本之策乃是发展合理性思维,培养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ABC理论:不同的人看待同样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同样是半杯水,一个人看见会遗憾只剩下半杯,甚至会产生抱怨,另一个人可能会庆幸还有半杯水。众所周知,经济压力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来源之一。但是贫困生在面临经济压力时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有些贫困生“人穷志不穷”,把苦难当成人生的一笔财富,不仅刻苦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生活费,还能够为家庭出一份力。相反,有的学生在经济压力面前就显得非常消极,经常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好,没有给自己一个富裕的家庭,还认为贫穷让自己寸步难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显然,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生活中很多事情亦是如此。不管面对什么问题,人们都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积极的情绪。所以在面对那些压力的时候,大学生可以对这些压力采用积极的情绪进行再次的评价,也就是说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应该要有意识的去给予这些压力一些积极的意义,或者是让一些普通的事情在积极的意义下变得更加有活力,这样大学生就能够在这些压力和普通事件当中收获到积极的情绪,从而就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的痛苦。

(四)寻求社会支持

当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去积极寻求社会上的帮助和支持是非常有效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需要时刻记住的一点就是,你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你的身边还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你,也有很多人和你有着相同的经历,面对过相同的问题,这些人能够给你很好的建议,能够和你有共同的话题。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这个网络当中包括了自己的家人、朋友、教师、长辈、同学以及一些专家,另外社会上的一些组织机构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等。在有了这些社会支持之后,就能够有效的去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包括了安全、归属、自尊以及关爱等。在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这些社会支持就能够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需求,比如理解、建议、指导以及一些金钱方面的支持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轻大学生的压力。如果一个人的手里面有很多社会资源的话,那么他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也就会更加容易应对。另外当大学生面对压力的时候,还可以去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而这个渠道也是最佳的一种获取情感和信息支持的方式,比如在大学生面对心理压力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去需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所提供的建议和意见是最有帮助的。

(五)平衡生活方式

平衡生活方式也是压力应对策略中不容忽视的方面。研究发现,摄入不同的食物会对人体的荷尔蒙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进一步地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可见,合理的饮食习惯也会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样可以提高抗击压力的能力。此外,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因而也能够增强抗压能力,人们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压力。还有一些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压力的好方法,如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散步、做深呼吸等等。

四、结语

当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当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时,他们需要做的不是想办法去逃避这些压力,而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学生自己能够在逆境当中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锻炼自己怎么样去应对,让自己能够在压力当中有所收获,这样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虹霖.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大学生群体经验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07:44-49.

[2] 郑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建构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7,04:312-314.

[3] 王成德,康金艳,段晓娟.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5-119.

[4] 陈天军.独立学院大学生压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南昌高专学报,2010,06:63-64+95.

[5] 马俊,王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89-90+95.

作者简介:蔡维超(1986- ),女,安徽凤阳人,毕业于上海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州师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12 评论

nanami小明

1、论文《读关汉卿[大德歌·冬景]》1993年第3期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论文《关汉卿散曲的思想艺术价值》1994年第3期《毕节师专学报》。3、论文《关汉卿对散曲创作和发展的贡献》1995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4、论文《中师口语整体教学模式研究》1995年第2期《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论文《论关汉卿在散曲发展史上的地位》1996年第3期《甘肃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收入《新华文摘》1996年第8期“报刊文章篇目要览”。)6、论文《悲凉:<不伏老>不可或缺的思想内涵》1996年第5期《文史知识》。7、论文《关汉卿散曲二维情感论列》1996年第1期《思茅师专学报》。8、论文《异相与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1997年第4期《人文杂志》(核心期刊、CSSCI)。9、论文《内敛态:程本<红楼梦>时间观念之表征》1999年第1期《南都学坛》。(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6期,收入《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论文要目索引,获第七届甘肃省最高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0、论文《例证<金瓶梅>写官员对史实的“我化”》2000年第1期《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1、论文《“市场人”为欲念异化说——兼论<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转型特质》2001年第1期《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2、论文《论王仁裕的文学成就》2003年第3期《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3、论文《<金瓶梅>“我化”史实例评——天水籍官员狄斯彬本事考释》2004年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4、论文《〈西狭颂〉摩崖题记人物补说》载2005年第2期《甘肃理论学刊》(双月刊)。15、论文《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矛盾的不对称性》载2005年第4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论文《王仁裕年谱稿》载2005年第4期《甘肃高师学报》。17、论文《〈西狭颂〉摩崖文学价值探微》载2005年第4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论文《王仁裕生平著作考》载《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第3期。19、论文《论〈西狭颂〉摩崖的文学价值》载《上海大学学报》(核心期刊、CSSCI)2006年第6期。20、论文《从“宋金大曲”到“金人乐府第一”——临洮邓千江〈望海潮〉发微》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1、论文《“金人乐府第一”寻幽——临洮邓千江〈望海潮〉之张六太尉探讨》载《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2、论文《临洮邓千江词〈望海潮〉诸问题探讨》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23、论文《校订和注疏〈玉堂闲话〉的几个问题》载《前沿》(核心期刊)2008年 第1期。24、论文《论〈玉堂闲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CSSCI扩展版)2008年 第1期。25、论文《国学热中的骚动与喧哗》载《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4期(上)。26、论文《论王仁裕〈玉堂闲话〉的文化张力》2008年第2期《船山学刊》(CSSCI扩展版)。27、论文《〈开元天宝遗事〉诸问题探讨》2008年第3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8、论文《陇南武探花黄大奎略考》2008年5月11日《陇南日报》;论文《陇南学人阴平进士程天锡略考》2008年3月20日《陇南日报》。29、论文《陇南北部方言称谓词考释举隅 》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30、论文《西汉水流域方言古词例考》载《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31、论文《西汉水流域语言“活化石”抽样例释》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8期。32、论文《论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33、论文《陇南“白马人”研究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载《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3期。34、论文《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载《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论文《“白马人”概念商兑与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4期。36、《近30年来白马人研究状况述论》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扩展版)2009年5期。37、论文《新时期以来“白马人”研究在重大问题上的突破》载《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38、论文《王仁裕笔记小说集<王氏见闻录>诸问题探讨》载《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3期。39、论文《史传杂史和笔记小说的共生互动——以王仁裕<王氏见闻录>为中心》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7期。 40、论文《论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的文化层累现象》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2期。41、论文《杜甫“同谷诗”与同谷唐宋评杜诗碑——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一》载《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2、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源流及其层累现象》载《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43、论文《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源流简论》载《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4期。44、《同谷明清评杜诗碑及其诗学意义——杜甫同谷诗研究系列之二》载《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3期。45、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艺术论》载《四川戏剧》(核心期刊)2011年第5期。46、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47、论文《陇南白马人傩舞戏面具特色论》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48、论文《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论——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四》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9、论文《“秦文学”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载2013年第5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期刊。50、论文《论秦早期文学》载2013年第5期《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论文《论秦中晚期文学》载2013年第3期《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2、论文《从睡简<日书·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载2013年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53、论文《非子息马始秦主因的文献与文学考察——以睡简<日书·马禖篇>为中心》载2013年第6期《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论文《唐五代“诗窖”王仁裕诗集及诗作考评》载2013年第3期《甘肃高师学报》。55、论文《母题类型视野下的白马藏族民间难题故事——以陇南白马藏族故事为例》载2013年第2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56、论文《白马藏族“酒曲体”歌诗对人生境界的审美表达》载2013年第3期《民族艺术研究》(第二作者),CSSCI扩展版期刊。57、论文《白马藏族及其传统文化刍论——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中心》2013年1期《四川民族学院学报》。58、论文《论白马藏族族源记忆与传说——以陇南为例》载2013年第4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9、论文《论白马藏族神话的主要类型和述说特征——以陇南为中心》2013年第3期《贵州文史丛刊》。60、论文《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内容比较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五》载2013年第1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61、论文《从唐宋七夕诗文看乞巧在陇南的流传》载《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2、论文《关于两当起义遗址的调查与研究》载《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3、论文《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牌匾文化探讨》(第二作者)载《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5期64、论文《他者、国家与自我:族群共同体建构的语境化表述——历史与现今陇南、川西北的(白马)藏族》(第二作者)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65、论文《流传凝炼特征:白马藏族故事从史到事的表述》载《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6、论文《阴平古道和河南道及其陇地一段的文献文学考察》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7、论文《“故道”陇南段的文献和文学考察并“木皮道”的有无》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1期。68、论文《教育现象学方法对常规形式逻辑演绎判断的超越》(第二作者)载《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4期。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渤海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成立了食品科学研究院,下设五个研究所(对应五个研究方向):水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果蔬贮藏加工研究所、粮油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请叫我大王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于2015年8月下旬公布)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neil244632690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

    玉米大叉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的,是C刊

    何水生之LED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万维点评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倓里格倓*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