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star01234
人的一生有许多选择,大大小小的选择决定了人生。如果选择错误了,就会后悔终生。
古人孟子说得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两者之间必需有一个要被舍去,当然了,这个选择不好选。
我还记得是在一个夏天,我正在图书馆的书架旁边找书。这时,我听见管理员正在批评人,我看了一眼,原来是我约好的两个朋友来了,“嘿!我们来了。”他们拍了我一下肩膀,我连忙让他们住口。说什么也晚了,气势汹汹的图书馆管理员找到我们,狠狠的批评了我们一番,这才放过我们。似乎是开玩笑的话从我的朋友口中说出:“咱们偷它几本书,看他们怎么办。”另一个好友赞同。我却说:“小点声!你开玩笑呢?偷书被发现的后果就是双倍罚款,我可不敢。”
“好吧,那我们也听你的。”他们满口答应着,“我们去那边看书。走的时候叫上我们。”我穿梭在书架边选我喜欢的书看。这时,我隐隐约约的听见书架隔壁的人正在讨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讨论如何偷书,这声音听起来很像我的朋友。当时,我就打算装听不见,我越这么想我心里越是堵得慌。我心想:“不能这样让他们为所欲为,让他们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同时我又在考虑:“这两个朋友实在“太危险”了。以后不应当与他们来往了。”我立即做出了一个很大的选择。
当他们把书藏好准备带出图书馆时,图书馆管理员把他们叫住,询问他们是否拿了书。他们说话语无伦次:“没拿!那里拿书了?”管理员把他们藏好的书都翻出来了。他们不知所措,只好连连央求管理员别告诉家长和学校。可那有什么用呢。当初做出错误的选择,就会后悔当时没做出明智的判断。
想起当时我大胆的向管理员说出我的好友偷书,她都惊讶的看着我说不出话来。我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我不阻止他们,他们就会一错再错。面对抉择时,要考虑周全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抉择很难,选正确当然更难。但是面对抉择,就必须考虑全局。就像孟子那句话之后所说的:“舍生而取义者也。”
面对清晨,我选择早起 清晨的阳光,走着猫步款款而来,像一杯刚刚挤出来的泛着泡沫的新鲜牛奶,还带着牛棚和干草的气味. 我走到院子里,晨风拂面而来,带走了所有的倦意,顿感神清气爽.清晨的绿,绿得可爱,绿得艳丽,绿得充满希望.枝头上“叽喳”的鸟叫声,清脆而充满活力. 我不禁感慨,生命是如此美妙. 早起的人,可以一览清晨美景.然而,面对人的一生,你是否也选择了一生中的“清晨”,那最美妙的年华? 生命易逝,失不再来.如何走好一生,让自己走出精彩,是你年少气盛时,应该做的事情.把握好人生的航道,尽管在航行中,会遇到很多暴风雨与大浪的拍击,只要你坚强的面对,让它们成为推动你早日到达目的地的动力,你会成功.千万不要放弃,不要偷懒,不要意志消沉,要坚持,要有信念,要有梦想. 要想人生走出精彩,更重要的,是要趁早觉悟.圣人与凡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比别人更早一点领悟到了真理.面对人生,要做的,是把握好少年、青年、中年.你比别人更早一点明白人生的意义,更早一点付诸行动,鲜花是你的,掌声是你的,成功更是你的! 你不会有泪眼模糊的晚年,不会有遗憾终身的晚年. 你会很自信地说:“我的这一生过得很有价值!” 你会很满足地说:“我用双手,创造了今天想要的一切!” 你会很骄傲地说:“我的子孙后代会以我为豪!” 阳光走着猫步款款而来,带着牛奶的清香.面对清晨,我选择早起.因为美妙的清晨不属于庸懒的人.面对人生的“清晨”,我依旧选择“早起”.因为成功属于懂得把握青春年华的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要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有它不同的结果,它甚至可以改变你的一切,一次选择可能会把人生由喜剧变成悲剧;当然,亦可以把悲剧变成喜剧。
记得我曾经的一场数学考试,那天,卷子刚刚发下来,我大概浏览了一遍,前面的题很简单,我如鱼得水,当我做到最后一道题的时候,就被难住了。
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抓耳挠腮。
这时我心中突然燃起了一个邪恶的念头——作弊。
我在一张纸上写好了问题,揉成了一个纸团,我看了看监考老师,他正在看试卷,我假装我的笔掉了,准备把纸团丢去旁边的同学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这样真的好吗”,我的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一个时善良,一个时邪恶,“邪恶”说:“这道题可是十分哦,没了这十分你的排名就会一落千丈,我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选择,经过了心里的一番挣扎后,我最后决定还是靠自己,于是就拿起笔写起来了。
最后那题我虽然没有全对,但还是拿到了四分的步骤分。
我从不后悔我的决定,因为我得到了我最真实的成绩。
每个人在面临选择两种不同的结果的时候,总想两者兼得,但那是不可能的,一旦选择了就无法回头,所以我们要慎重的选择,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不要选择令自己后悔的选择。
(*^__^*)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成功源自坚持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
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窗外的小雨连绵的下着,敲打着坚硬的地面,大自然仿佛有个神秘声音在问我:“成功需要什么?”坚持,我答。
翻开历史的卷轴,踏入古人的世界。
乌江畔,他仰天长啸:“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身一跃,滔滔江水向东流,淹没了他的长啸,淹没了他的一世伟业。
我不禁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哎,项王,你为什么不坚持呢?大丈夫能屈能伸,重振旗鼓,一样是条好汉啊!我失望的追寻,在历史的隧道里漫游。
牢狱中,他奋笔疾书,借着微弱的月光,我看清了他的面孔,头发蓬乱,饱经沧桑的脸上,刻着坚毅和不屈,啊,司马迁。
这时,来了几个大臣,见到司马迁如此模样,叹息道:“何必如此执着呢?”司马迁合上竹简,坚定的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说完,望了望皎洁的明月,若有所思。
片刻,又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苍劲有力……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却早已心潮澎湃:伟大的司马迁啊,正是您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52万字啊!我相信,后人的敬仰,就是对您这份坚持的最大回报 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为项羽而忧伤,正是因为他不坚持,才失去了成就霸业的机会;为司马迁而感动,他的不懈坚持,苍天也会为之动容吧。
是啊,成功需要坚持,这话一点也不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试问:不能忍受磨炼,有几人能成功?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可能成功就在眼前。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就像被贝多芬时时听见命运的敲门声;就像爱迪生刻刻点亮人生的明灯;像莱特兄弟,相信自己会飞,就一定能翱翔在蓝天之上。
人生在面对抉择的方向是,都是朦朦胧胧的,就像一抹轻纱罩住你的视线。
人生的喜怒哀乐都是随着人不同的感觉而变化这,这感情的积累,这时间的推动,人生的信念也在改变着,也在奋斗着……我对人生的了解只有短短的11年时间而已,从小到大,我现在12岁。
从呱呱落地起,人生就在不同的改变着。
有时天真的想到要做一名老师,但是了解了老师的辛苦后,有的人反而觉得辛苦的活我不做,但是有些人却觉得为学生付出自己的汗水是一件伟大的事。
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同年龄段的想法。
或者说,读完大学,工作时,有些人却从事与自己学的专业不一样的工作,想发挥自己的长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有的人却坚持着自己的专业,努力做好学的这个专业,不要一心二用。
这两种情况是时常发生在我们那些大学毕业的哥哥姐姐们身边。
所以人们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要不一样的想法。
但是,在面对他时,你胆怯也好,勇敢也好,但是只要拿掉罩住你的轻纱,一切都会清晰起来,明亮起来……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六年级:罗泽琪
1. 选择束缚 天,那么蓝,我却不是一只自由的鸟。
水,那么清,我却不是一条欢快的鱼。
我是被囚禁的学习机器,就像被人拽住的风筝,似乎永远也不能自由的飞。
两只胳膊撑在桌子上,头低着,手里握着笔,笔尖不停歇地在作业本上、练习册上陀螺似的旋转着,这永远都是学生的代表性动作。
如诗如画的《张晓风选集》、神秘虚幻的《哈利?波特》等那么多精彩的文集和小说就躺在我身边,我却连碰都碰不到。
“看看你!现在就考不好,将来怎么办?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不好好学习,中考就考不好,这样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没饭吃,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你还在这不紧不慢的!唉!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孩子,想想我们那回……”我被老妈的一系列逻辑性推理弄晕了,趁早逃之夭夭。
这次考试又考得不好,本来想痛痛快快的过个暑假,这下又泡汤了 望着窗外的天,那么蓝,像块冰凉的薄纱,很舒服,白云彩像棉花糖,软软的,我突然又联想到考前的练习卷,就像雪花一样不断地飞下来,把我也卷走了,我就跟着他们飞阿飞……“媛媛!看什么呢!快写作业!”“啊……呜……哦。
” 我又将眼光收回到本子上,瞪着题目发呆,我什么时候才能自由呢?我又看着那天,放眼望去,一个小孩儿在放风筝,风筝在天空中与风相伴,尽情的飞舞着,可它终究受到了束缚。
小孩儿撒着欢地奔跑着,被拽住的风筝在空中无奈地跟着,突然,纤细又软的风筝线碰到了一块粗糙的树枝—— “嘭”,风筝自由了。
它张开双翼,忘情地飞舞着,尽情的享受着它宝贵的自由,向我们展示着它不羁的灵魂,然而它的舞伴——风,却又将它从一边甩向另一边,它不再舞蹈,而被风嘲弄着,撞在树枝上、花坛上、石凳上,最后又像断翅的鸟,笔直的冲向地面,粉身碎骨。
远不如它受束缚是那般美丽——自由,不代表幸福。
我就像是那风筝,渴望自由,但是,眼前的自由却不是真正的自由,它以放弃长远的幸福为代价——生活,让我选择了束缚。
2. 走好人生的转折点涓涓细流汇成了苍茫大海,棵棵树木组成了茂密森林,块块岩石垒成了雄伟高山……一次次的选择,拼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人生处处充满了选择。
美丽的花儿选择开放;勤劳的人们选择劳动;威武的老鹰选择翱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骥伏枥,念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这人生中的选择,造就了这流传千古的绝句,促成了这烩炙人口的名言。
让我们睁大眼睛,敞开胸怀,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好人生的转折点。
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踏脚石。
只有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向着自己选择的方向不懈奋进,才能通往成功的殿堂。
古今中外,成功的例子俯拾皆是。
瓦特发现壶水开沸后,他选择探索,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将人类社会推入新的时代;爱迪生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选择了进取,终于发明了电灯,造福人类;贝多芬晚年双目失明,他选择抗争,从而使他那激动人心的交响曲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久久回荡;张海迪在幼年瘫痪后,她选择面对,成为了人民学习的榜样……面对人生的无数次选择,我们都应该谨慎地对待,不然将会带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结果,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时如浪深”的悲惨结局。
选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选择让欠缺的生活更加充实饱满,我们在选择中成长。
选择陶冶我们的性情,升华我们的精神,丰富我们的阅历。
选择之花当永远绽放。
3. 选择聆听一声声叹息--------------汨罗江畔,是谁在叹息?衣着长袍,抖动长袖,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感叹世态炎凉,命运不公,那是谁呢?那是屈原,他面对趋炎附势与忠于祖国的选择,毅然选取了后者,他后悔吗?他并不后悔,他只是后悔没有挽救自己的国家!悲愤中,晶莹的水花四处溅起……战场上,那是谁在叹息?噢,那是辛弃疾,他满怀抱负、立志报国,选择以身殉国,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感叹“可怜白发生!”御花园里,是谁在叹息?诗仙李白醉卧花园,怀着“我辈岂是蓬篙人”的理想来到长安,却被权贵以冷水浇脸,气愤中,消沉中选择“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拂袖而去……柳絮纷飞的季节,凌乱了前行的脚步。
独自徘徊啃啮自己的落寞。
莫名的叹息与疲惫点不亮,明天是否依旧沉沦?屈原,辛弃疾,李太白并非消沉,他们选择了新生!屈原的精神千古传论;辛弃疾的诗文千古称赞;李太白的诗歌千古流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什么?坚强勇敢的保尔告诉我们,意志可以选择;乐于助人的雷锋告诉我们,品质可以选择;足智多谋的孔明告诉我们,智慧可以选择。
我们选择什么?葛朗台的吝啬?夏洛克的狠毒?亦或其它?我们选择哈姆雷特的奋斗,牛虻的英勇,简爱的反抗……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推移,丝毫不毁他们的本色。
从他们的叹息中,我们学会了选择。
时光的流逝,是走廊上远远而去的脚步声,清晰地如暮鼓晨钟。
不必感叹流年不幸,只需勇敢地选择……4. 选择人的一生经历无数次选择,即无数次机会的把握。
正确的选择可以...
第一次懂得竞争与放弃争与弃演绎着人生的不同角色,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结合体.争则是弃,弃则是争.我国古代不乏“争”的事例,《三国演义》中,刘备力争诸葛孔明,刘备三次前往拜访诸葛亮出山,他争了.并且争取了三次.因为有他的争,才有得他最后的鼎立一方的局面;因为有了他的争,他才犹鱼得水;因为有了他的争,便有了他在白帝城托孤.也有了他兴复汉室的希望.他的争,让历史改写,也让他名传后世,也让后者留连于历史知识回味无穷.刘备的争,争得值.他的争带来辉煌的一生.晏子使楚的故事妇孺皆知,晏子被派去前往楚国,而楚王却要他从旁边的狗洞钻进去,晏子虽不是九尺之躯,但他不卑不亢,拒理力争,反过来嘲笑楚国用这种方式接见宾客,只有狗国才钻狗洞,由于他的争,才使楚国人对他另眼相看,因为他的争,才使得他们的国家不被灭亡.晏子的“争”,争得其所,争回了尊严.争是有限度的,不是无理的争取,然而它的对立者-弃,不代表不争.相反的,却是以退为进,最好的“争”.陶渊明隐居,过着田园生活.他的“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一句道出他傲骨的个性,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的他选择了“弃”,他选择了放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拾起锄头,便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千古名句.倘使没有他的弃,便没有后人对他“隐士”的称呼,倘使没有他的弃,也就没有这些发人深省的名句,倘使没有……太多太多,大概都是他弃的缘故吧!陶渊明的“弃”,与世无争,是“争”的最好方式,他的弃名利是争生活争人格.《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孔明弹琴退仲达”,难道司马懿的几千万大军就那么不堪一击?错!司马懿是选择了弃.司马懿的经历是坎坷的,如潮涨潮落般.假若他置诸葛亮于死地,那么他今后还会被朝廷重用吗?他即将又重蹈覆辙受排挤.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存在,他便有了用武之地,有了生存的空间,他的存亡是建立在诸葛亮生死之上的,他选择了弃是为了更好生存,以退为进,实则为高明,便是最好的“争”.司马懿的“弃”为自己争得生存的空间.争与弃相互独立的同时也相互依存.舍其中任一,恐怕,这样的人生便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争则是弃,弃则是争.
很多年的朋友,很多年的友谊,很多年的相处……往往在选择中维持着。
人生中经历最多的则是选择,一件事,一个人,一条路……这都是选择!选择权在自己的手中,如果选择错了,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的命运,也可以令自己后悔一生,所以当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要犹豫,根据自己的感觉走,就算错了,自己也会觉得是对的,因为这就是自己所想要的答案。
人生处处有选择,也处处面临选择,当自己走进超市,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总不能全买了,总是根据自己想要的东西所选择;当你面对爱人和家人的选择的时候,总是很难选择,因为这道题没有对错,根本没有答案,因为不管选择哪一个,都将会令自己后悔;当你面临考试的时候,一道道选择题,总要三思又三思才做选择……虽然不能逃避选择,但是可以选择面对选择的心态。
当你选择错的时候,不能改变事实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心态去面对错误。
选择中有苦有笑,一个选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格,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死……一个人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懦弱,失去了生命;有的人选择坚强,就是选择了生命,选择坚强就选择了生活。
因为生命就是要用坚强去完成,生活就是要用生命去填满。
如果缺少其中的一条,就是错了,根本无法挽回。
所以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要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再去做选择,这样最起码自己不会后悔!
选择人生路漫漫,我们选择宏伟的目标,毅然奋进。
在前进中我们披两肩霜花,洒一路豪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乐章。
选择,我们愿选择美丽的人生。
花儿面对更替变换的四季选择绿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对辽阔的大地选择峻峭悬崖,腊梅面对大地选择了冰天雪地的北国,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与众不同的精灵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选择。
智者信仰着真理选择桀骜不驯,勇者渴望超越选择了奋斗不息,善者祈祷和平选择了舍生取义。
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选择,我们都要让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择一颗炽热的心,可广交天下之友;择一颗平和的心,可以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择一颗博爱的心,可挑起万家忧乐的重任;择一颗不凡的心,可以作出惊世的创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选择了归园田居,享受着“飞鸟相与还”的乐趣;孟子面对生与义,主张“舍生取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正义观。
今天不少的大学毕业生,一走出校门便选择了落后的西北地区,这是他们的有价值的选择,是无悔的青春心! 雄鹰搏击蓝天,海燕喝退惊雷,只要放飞自己,无愧于心地选择,我们就是雄鹰,我们就是海燕。
面对困难作文400字篇一_我战胜了困难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你们是选择勇敢地去挑战它,还是胆小如鼠的躲起来呢?要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勇敢地挑战。
记得,那还是去年的一个炎热的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十渡玩,我们要经过一座铁索桥,才能到达对面的景点,当我们走上铁索桥时,我害怕的尖叫了一声:“啊!妈妈,我害怕!”,我全身上下不停的颤抖,说:“妈妈,咱们不从桥上走了吧,还是绕道走吧。
”这是,妈妈劝我说:“遇到困难要镇定,想办法战胜这个‘胆小鬼’”。
这是我又对妈妈说:“这桥摇摇晃晃的,我怕会掉下去。
”这是爸爸对我说:“荡秋千不是和走铁索桥的感觉一样吗?”我想了想,觉得爸爸说的话有道理,。
我先用手扶住两旁的铁栏杆,小心翼翼地走了起来。
经过不断的尝试,我不害怕了,终于战胜了这个“胆小鬼”。
后来我大步的向前走,第一个到达了景点,我成功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遇到困难要镇定,不要着急,想办法去战胜它。
同学们,你们按我的办法试一试,一定会成功的。
选择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
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
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我们的总理朱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么牵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
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面对抉择作文800字
厦门小鱼网
你应该看一看演义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然而,剥削阶级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事实,把历史说成是少数剥削阶级的“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同样如此。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在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第三十九回)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就成了救世主。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这样的情节。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这种不真实的对地主阶级的吹捧,加重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最切当的批评。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有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他具有这些长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重视实践。例如,在曹操取得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就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在曹操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过战争的实践,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的缘故(见《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而就《三国演义》看,在有些章节中,作者写到诸葛亮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如在有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第九十五回),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正确判断,是在他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在更多的章节里,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墨小客s
nikeyicongzhongdedaoqif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有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他具有这些长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重视实践。例如,在曹操取得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就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在曹操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过战争的实践,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的缘故(见《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而就《三国演义》看,在有些章节中,作者写到诸葛亮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如在有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第九十五回),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正确判断,是在他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在更多的章节里,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妮儿1212J
什么是人生规划?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积极主动地确立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然后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人生规划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毕生的成败。而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规划以立身处世,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就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如贾诩、荀攸、诸葛亮等人,都是正确把握了自己人生规划的高手。但三国群雄之中,称得上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做得最完美最精彩的,笔者认为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纷争的历史大概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也许还会再演绎数十年;如果没有他,大晋王朝顺应民心的统一大业,也不可能那么水到渠成、来得轻轻巧巧。是他,上承魏之强盛,下启晋之统一,成就了秦皇汉帝那样的丰功伟业,将天下万民从乱世争战之中解救出来。所以,他堪称“命世之英,非常之雄”。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晋书》上称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在笔者看来,最能凸现司马懿善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便在“聪明多大略”五个字上。以史书资料为依据,让我们来看一看司马懿是如何施展他的聪明才智来进行人生规划的。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在封建社会,一个人事业上的建树,主要在政治、军事方面;而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所建树,则全凭个人与上级的关系如何。所以,根据司马懿辅佐的四个君主,可以大致将他的人生规划分为四个阶段:魏武帝时期、魏文帝时期、魏明帝时期、魏少帝曹芳时期。而我们就可以从这四个时期分阶段来观察司马懿的人生规划。 一、魏武帝时期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魏武帝曹操的个性特色与为政风格。史书上称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同时又“持法峻刻,诸将有计谋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雄猜之主”。 另外,曹操在自己的用人导向上存在着严重的“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双重性。他很看重部下的才能和实力,但又不允许部下的才能与实力超出他和他的后人的可驾驭范围。《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荆州少年周不疑,年十七,少有异才,聪明敏达,曹操欲以女妻之,周不疑不敢当。曹操爱子曹冲,亦有过人之智,可与周不疑相比。后曹冲病死,曹操心忌周不疑,欲除之。曹丕以为不可,曹操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遂遣刺客杀之。这一事例,完全证明了曹操用人路线的“双重取向”。 司马懿对曹操这种用人导向是认识得很深刻的。当年他出山任职时因不满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叛臣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在曹操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到帐下时,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动”的高超演技过了曹操派来刺探虚实的人。但得了一时,不过一世。曹操当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明确地发出了“若复盘桓,便收之”的威胁。这时候的司马懿,自知不足以与权势显赫的曹操相抗衡,只得“惧而就职”。君己无礼于先,臣又怎能忠事于后?!显而易见,在这种极其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发挥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 即便进了丞相府,司马懿也是很不安全的。《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指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曹操对他的猜忌之深,达到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司马懿这时的人生规划第一个重点便是“韬光养晦,瞻前顾后,明哲保身”。他决定用自己的务实和苦干换取曹操的信任,“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是啊,任何一位君主,看到有这样公而忘私、废寝忘食、尽心尽力的臣子为自己效忠,又怎会产生叵测之心以制之?曹操在最后终于接受了司马懿的效忠,并对他进行了提升,所以他能从当初刚入丞相府的“文学掾”(文牍之官)一直做到丞相府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 但在明哲保身的同时,司马懿丝毫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历练。这是他这段时期人生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他在当时的丞相府中找到了两个榜样——荀彧和曹操。应该说,在丞相府的历练过程中,他时时处处都在学习这两个榜样的长处。但司马懿注意到了这一点:荀彧作为高明的谋略家,他的长处仅仅局限于运筹帷幄之中,发展的空间太狭窄,始终只能隐在幕后,而无法驰骋疆场,登上历史的大舞台。而曹操不同,他就是一个“能谋能战”的大枭雄,他的发展空间就比荀彧更广阔。从注意到这一点开始,素怀“治国平天下”大志的司马懿学会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锻炼,使自己逐步完善成为集曹操、荀彧二者之长于一体的“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真正强者。 最后,我们来谈司马懿在魏武帝时期人生规划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笔了——扶助曹丕成为太子。《晋书》上讲他:“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儒家学说里讲:“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先达人”,司马懿为了摆脱处于中层官僚的命运,直接在曹丕身上痛下苦功,只要将在夺嫡之争中处于劣势的曹丕推上太子宝座,他就可以成为辅佐元勋而进入魏国最高统治阶层。于是,他想了种种策略,挫败了曹丕的政敌——曹植一党的攻击,终于使曹丕登上了太子之位。而这一步棋的成功,直接影响了司马懿的一生。从此,他逐渐迈近了魏国的最高统治阶层。 这一时期,从司马懿初入丞相府时的二十九岁算起,到魏武帝逝世时他满四十岁为止,他为了“一跃而起、一飞冲天”而整整耗去了十一年的时间。 在这十一年里,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人生规划完全遵循儒家立身处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马懿牢牢把握住了儒家之道的核心环节——“修身”。只有“修身”功夫做得实、做得好,“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修身”这一课题,在司马懿看来,又可具体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八个字,也就是“识时务”:根据时势的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情况,以治国平天下之大志为导向,扎实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随时准备接受命运的考验与挑战。他最高明的一点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需要突出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以脱颖而出,他一向对此算计得十分精确。所以,司马懿能在魏武帝时期悄然无声而又不可遏制地崛起。 他的平步青云,也真正印证了《荀子》里那段名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二、魏文帝时期 到了魏文帝曹丕时期,司马懿才真正迎来了他顺风顺水的人生阶段。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司马懿当时四十岁,汉丞相、魏王曹操于洛阳病逝。当时魏王府外有前来夺权的曹彰问罪之师,内有诸路兵马暴乱之迹,而汉室遗臣们也有蠢蠢欲动之相。史书上讲:“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司马懿在这个时候毅然挺身而出,“纲纪丧事,内外肃然”,用自己的卓异才识镇了岌岌可危的时局,稳定了人心,并说服汉献帝正式册立曹丕为丞相、魏王。 他这初显身手之举,更是进一步赢得了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当曹丕一立为魏王,立即封他为封津亭侯,并转任丞相长史,成为魏王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这时,司马懿已消除了魏武帝时处处受到压制的威胁,可以直抒胸臆大显身手。他先是策划了以魏代汉受禅的“大略”,后又为魏文帝南征而“留守许昌,内镇百姓,外供军资”,并被魏文帝称为“萧何”之材。魏文帝病重时,仍不忘封他和曹真、陈群为顾命辅政大臣,并诏太子曹睿:“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显而易见,司马懿已跻身于曹魏政权最高决策者的行列。 现在我们可以来分析司马懿这段时期的人生规划:首先,曹丕能当太子、能当魏帝,出力最多、功劳最大的,应属司马懿(史书上虽没有清楚地描绘司马懿的种种谋略,这更显出了他的“阴”和“深”)。而曹丕本人对司马懿亦是非常感激,所以司马懿用不着再畏惧君主的猜忌了。加之,曹丕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历史舞台,这对他“成大器、胜大任”来说,是一种极佳的铺垫。 但曹丕一向喜欢耀武扬威、好大喜功,自己并无军事才能,又爱征战杀伐。于是,在武事方面,司马懿不敢暴露自己的真才实学,任由这个虚荣心极强的君主去大出风头。但他却是埋下头来,扎扎实实担负起了丞相的重任,在文政方面做到了有所建树。这时候的司马懿还不想锋芒毕露,显得有些低调,这是有原因的:虽说曹丕对他极为信任,但在军事大政方面,他还是偏向于倚重自己的曹氏宗亲。而司马懿也没有必要急于显出掌握兵权的意图——“先安内,后取外”,毕竟丞相之职,对司马懿而言,亦可算是不错的平台。 司马懿立身行事的特长,我们这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了:目光远大,计谋深沉,遇事主动,办事缜密,滴水不漏,毫无瑕疵。所以,他能在曹丕时期稳打稳扎地真正崛起,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曹丕死时,他年龄为四十七岁。在曹丕为帝的这七年里,司马懿迎来了崭露头角的辉煌时期。但这七年里,他的舞台还不够广阔,他只是默默地在后方夯实着魏室的基业。但司马懿已不甘于隐在幕后了,他准备着走上历史前台大展身手。而这一机遇很快就要到来。 三、魏明帝时期 公元227年,魏太和元年,曹丕的儿子曹睿登基为明帝。他给了司马懿表现军事才能的机会。当时,东吴孙权率领数万雄师围困了魏国的江夏城,并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城。司马懿立刻率军出击,大败吴寇,诸葛瑾逃走,张霸被斩。司马懿这一赫赫战功,立刻得到了回报,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至此,司马懿可以开府治事——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和统归自己指挥的军队,可以培植自己的力量。作为曹丕“东宫四友”之一的老臣吴质也在曹睿面前称赞他:“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司马懿的威望,日渐隆盛。 随着魏室最得力的宗氏大臣曹真的死去,司马懿开始在魏国军政界独领风骚。魏明帝对他的放手任用,更加有利于他文韬武略的进一步发挥。在魏明帝时期,他从一个谋臣顺利转型为一个充满了戏剧色彩的武将。他深藏不露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在明帝当政的十三年里,南平叛臣孟达,西拒诸葛亮,北摧公孙渊,招招见血封喉、凌厉之极,连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为之惧服:“司马懿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司马懿这时人生规划的重点是:用显赫的军事业绩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利用“养寇以自重”的策略来慢慢蚕食魏室的军政基业。 应该说,这时候的司马懿目光并没有局限于维护魏室的一国之安,他早已开始着手实施“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平一天下”的大志与大略。他少年时代便“慨然有忧天下心”,到了接近老年时才终于获得了“为天下解忧,为万民解困”的机遇和条件。这个历程,让他苦心经营了整整三十七年! 首先来看司马懿军事上精彩的第一笔——旬月之间擒灭叛臣孟达。他是精于使用急行军和潜行军的大师,当他陡然从天而降兵临上庸城下时,孟达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于是,可怜的孟达便被他迅速而有力地一下扫平了,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这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用兵特色:静则隐于九地之下,令人无从发觉;动则发于九天之上,令人猝不及防。而从他与明帝论兵时自言:“凡攻敌,必先扼其喉而捣其心”,更见他善于集中优势兵力直攻敌之要害。所以,他往往是不发则已,一发必中,殄敌于鬼神莫测之际。 但为什么到了与诸葛亮对阵时,他又怎么不采用这种敏捷、果决、刚猛的战术呢?这正是笔者要讲的——他人生规划的重点并不是一味炫耀军事才能,他要着手实施他“扫平三国,一统天下”的大略了! 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祁山之战。这是一场持久战,司马懿从四十九岁打到五十五岁,整整打了六年,打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懿“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总以为司马懿军事才能不如诸葛亮,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然而根据史书记载来看,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弄清他俩在祁山之战的真正目的。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很简单:攻下中原,消灭曹魏,光复汉室。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复杂多了:一、挫败蜀军进攻;二、积蓄力量,取曹魏而代之;三、养兵千日,伺机统一天下。这多重性质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表面上显得似乎有些被动。但根据自己的战略目的,他第一步做到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能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空城计”如果是真的史实,就验证了司马懿的这个平衡战略——所以,他宁可被部下称为“畏蜀如虎”,也不愿冲进西城小县抓住诸葛亮。真要是抓住了诸葛亮,司马懿就只能重复历代功臣“兔死狗烹”的戏剧性命运了。 第二步,司马懿实施了“偷天换日”的篡位战略。在祁山之战期间,他慢慢树立了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并肃清了军中的异己分子,重用牛金、郭淮等忠于自己的将领,夯实了自己的军权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后来的历史来验证,当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叛魏之时,魏国大臣很少有站出来反抗的,甚至史书上都是寥寥几笔带过。曹氏政权如同纸屋一般一下就崩溃了,这个量的积累可不是司马师、司马昭当时所能造就的,应该是司马懿从掌握军政实权开始就着手为儿子们做好的铺垫。 第三步,司马懿已在祁山之战中开始积蓄“扫平吴蜀、统一天下”的资本了。他指挥大军与诸葛亮对峙,大战必避,小战必迎,以实战练军士,以实战养军威,成功地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将来消灭吴蜀、统一天下作好了军事上的准备。而魏国后期抗吴灭蜀的大将郭淮、王昶、邓艾等人才,就是司马懿那时在祁山之战中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第四步,司马懿已着手历练自己事业的继承者——他的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他将两个儿子带到祁山之战中,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锻炼,为他俩将来顺利继承自己“一统天下”的事业做好了充足的素质准备。 这四步高招,是司马懿在祁山对峙中真正的事业,也是他这段时期人生规划中的神来之笔。虽然,他在和诸葛亮的对抗中,似乎没有取得表面上的胜利,但他的所有战略目的都达到了。这便是他的最大胜利——更何况他还拖死了积劳成疾的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没多久,司马懿刚一返回朝廷,又被曹睿派往辽东攻打公孙渊。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远征战役,但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只率四万人马,“往百日,返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彻底扫平了公孙渊,巩固了魏国的后方。 而这时曹睿已身患笃疾,一场朝廷权力交接战又拉开了帷幕。司马懿煞费苦心安插在明帝身侧的“内应”——魏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拼死力争,将远在万里之外得胜归来的司马懿再一次推上了顾命辅政之位。至此,身为“三朝元老”的司马懿重返魏国政坛,新的征程在他脚下延伸开来。虽然这时司马懿已年满六旬,但他雄心不减当年,积极准备着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吴国、蜀国此刻才深深感到了司马懿的巨大威胁,然而一切都晚了,他们国中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与司马懿对敌了。 四、魏少帝曹芳时期 魏少帝曹芳时,司马懿已站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个时候能够阻止他大展雄才的人应该没有了。他挟“四朝元老”之威望,负“伊尹、周公”之才德,谁也不敢和他的远见卓识相抗。他在魏国军政大事上的每一次决策和行动,都是完美无缺的。 但另一个顾命辅政大臣曹爽却害怕司马家族终有一天会垄断朝政。于是他用了“欲抑先扬”之术,敬事司马懿如父,推举他为“太傅”,外示尊崇,而实则夺了他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处空名而无实权,一晃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处处示弱,隐忍不发,静观其变。果然,曹爽志得意满之后走向了狂悖与淫慢。他作威作福,秽政横行,以致大臣离心、物议沸腾,魏国国势也渐趋衰弱。 这是司马懿无法忍受的。他可以忍受曹爽夺权,也可以忍受曹爽胡作非为,但他绝不能忍受曹爽毁掉他辛辛苦苦为魏国夯实的“一统天下”的大业根基。他为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志已不懈奋斗了近四十年,怎么可能让无知小儿曹爽来阻断! 于是,“高平陵事变”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曹爽一派被司马懿用雷霆手段一举摧灭。 司马懿在最后处置曹爽时,用了“斩草除根”之法,将曹氏宗亲翦灭殆尽。这一举措甚至招致了他的好友蒋济的反对。但他必须这么做。只有不留后患,才能保证朝局的稳定啊!况且,司马懿已走上了一条与曹魏政权决裂的不归之路。 公元251年,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已七十二岁了。他在除掉最后一个政敌王凌后,病死于洛阳,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司马懿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榻前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 对于司马懿所言的“慎之”,也许有两层意思可以理解:其一是让二子善理国政,不可以心生异志;其二是让二子善保国政,不可轻易托付他人。但是无论司马懿本人有没有异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他的不懈经营和艰苦努力,已经为后人的事业创造了最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条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上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从此对于曹魏而言,皇帝之势微而国家之势强,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专断。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继司马懿之后,呈现在司马昭、司马炎面前的天下大势,可谓“居高视下,势如劈竹”。他们所要做的,只是顺流而下,去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某种必然。 公元262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次年,蜀后主刘禅降魏,至此,蜀汉政权历二帝,前后42年,终于宣告结束。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公元280年,司马炎进讨吴国,吴主孙皓降晋,吴国灭亡。从而结束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长达七十二年的混战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分归晋”。 总 结 司马懿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权谋家于一身的儒家奇才。当然,这是他成功之后,人们给他定的性质。 人们会说,儒家以“忠孝”为本。司马懿本就不是魏之纯臣,也不尽忠于曹氏,怎么还能说他是儒家奇才呢?其实,儒学的根基是一个“仁”字。司马懿除魏之苛政、抚民于安乐,这不是“仁”吗?司马懿消乱世之纷争,统一天下,拯万民于战火之中,这不是“仁”吗?——“仁”比“忠”更大呀!这才是真正的儒者应持的观点。 因为仁者无敌,所以司马懿无敌。 司马懿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应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做得完美无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里,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这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他能忍: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灿的亮点,就是他的“忍”——坚百忍以图功业之终成。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一个“忍”字,造就了千古一帝司马懿。
缘来是你69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人的一生有许多选择,大大小小的选择决定了人生。如果选择错误了,就会后悔终生。 古人孟子说得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两者之间必需有一个要被舍去,当然了,这个
司马南,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末因揭穿神功而饮誉江湖;21世纪,因捍卫中国政治制度而再掀风潮。代表著作:《民主胡同40条》(政治哲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2006-9-12 【大 中 小】【打印】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育学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