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璜专家
德育课角度的职校生职业素养问题成因论文
摘要:根据社会反馈和调查发现,当前职校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提升职校生整体职业素养极为重要。职校德育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在对职校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职校德育课角度,对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成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升职校生职业素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引言
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都高达95%以上。但职校生在短时期内的失业率和半年内的离职率同样也居高不下。造成上述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职业素养低”。形成上述问题,也有很多原因导致的,笔者就单单从职校德育课程的角度,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认知不够
虽然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现状是,大部分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还是认为,职业学校不如普通高中,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不愿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的。在这种思想引导下,职校学生大部分不认真学习,上课不遵守纪律,缺乏学习热情。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德育课既不能提高专业技术,又不能提升改造能力,德育课可有可无,德育课教师上课时也没有了激情,产生了职业倦怠。有些教师对德育课教学不再那么认真,敷衍了事。导致现在很多德育教师都不去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业务水平一直停滞不前,自觉或不自觉的排斥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教学理念落后不前。
三、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综合的职业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德育课作为德育教学的主阵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德育课改革却未把职业素养专门设置为一门课程,分散在四门德育课必修课教材,即《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中。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按照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授课,自身却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划,甚至还有片面地认为职业素养更多的指的是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只是专业课的事,与德育课无关。目前专门职业素养培养教材基本没有,没能将有关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析。
四、德育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职业学校的教学更强调探究性的活动教学,而形成职业素养更多的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职业体验。只有在体验中,职业学校的学生才能将知识内化为情感,并上升到信念和意志。德育课教师应该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但目前有的德育课教师还采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说教为主,方法和形式比较僵化,整个德育课堂气氛较为严肃,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职业学校的基础科目的“双师型”的教师极少,德育课教师有过在企业实习经历的少之又少,缺少实践的经验,很难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德育课活动教学环节较为薄弱,结合实际的情况较少,导致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抽象空洞,很难提起兴致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德育课的教师成员参差不齐
目前几乎所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师组成成员都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其一,兼任的多,专任的少。德育课每个学期都要开设,专任教师往往无法胜任那么多班级,所以除了很少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之外,还有大量的外请教师来校担任德育课的教学。另外,一些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也兼职担任德育课的教学,没对口课程的一部分专业教师也来兼任,甚至还有一些留校学生在取得本科学历之后,因不能胜任其他科目的教学,一般都是担任德育教师。其二,教学能力一般的多,精湛的少。因为教师队伍组成人员的限制,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德育课教师本身自己甚至都没有掌握德育课程的内容,更难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部分教师上课就照本宣科,很少有人能潜下心来学习和研究。其三,言传的多,身教的少。德育课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使其言传身教的作用比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大。但老教师有经验而缺少与时俱进的信息和理念,年轻教师有先进的理念却缺少工作经验。甚至还有部分德育课教师自己说话不讲诚信,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反作用。德育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德育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现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考核都是作为考查课来考核,一般都是以开卷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只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评判出学生是否转化为情感观念和良好的品格。尤其像学生职业素养更多的是在于德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维度,光靠书面考试的形式很难展现出来。这种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反而还会让学生觉得只要通过考试就算合格了,自身素养的提高和良好品格的形成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也很难考量。
七、结束语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缓慢且需潜移默化的过程,每一位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都要以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为主要责任,树立“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理念,深入挖掘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促成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我们相信,在广大专家、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职校德育课会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21).
[2]李尊娟.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改革初探[J].职业,2014(23).
[3]徐敏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4(2).
作者:季君 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yellowmoon27
[1] 吕阳.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J]. 辽宁经济, 2008,(12) . [2] 涂晓凤. 新时期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科技风, 2008,(05) . [3] 杨赞.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 [4] 杨彩萍. 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的探讨[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9) . [5] 蔡志勇. 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1) . [6] 米银奎. 新时期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 西部探矿工程, 2007,(01) . [7] 张芳. 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21) . [8] 杜德春,周明. 面对新会计环境,会计人员应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02) . [9] 王新才. 对高级会计人员素质再提升的思考[J]. 交通财会, 2007,(10) . [10] 赖秋红. 对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J]. 经济师, 2008,(04) . [1] 侯丽颖. 影响会计诚信问题的原因及重塑会计诚信的举措[J]. 科技资讯, 2009,(32) . [2] 徐蓓. 基础会计课程德育渗透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2) . [3] 王琨.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天津经济, 2009,(11) . [4] 罗华菁. 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探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 . [5] 杨绍先.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与现行会计工作体制状况[J]. 辽宁经济, 2009,(11) . [6] 刘志荣. 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9) . [7] 王礼新,蒋健. 简析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J]. 公用事业财会, 2009,(04) . [8] 耿丽,韩庆海.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6) . [9] 袁锐. 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 财会通讯, 2009,(31) . [10] 虞晓峰.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 安徽水利财会, 2009,(02) .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幼师生的职业规划为例,开头写出自己想对幼师这份职业的感悟,后面认真写职业规划,多方面多要点写作。 正文: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责任的重大,有
一、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现代法治观念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搞“土政策”的现象,关键在于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的观念树得不牢
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
人力资源的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简称HR)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